人物生平
陳映真生于苗栗縣竹南鎮(zhèn)中港,筆名“陳映真”原是他早逝的孿生小哥的名字。陳于1957年成功高中畢業(yè)后考取淡江英專(即今淡江大學)英語系,1961年畢業(yè)。在1959年陳映真便以第一篇小說《面攤》出道。之后陳映真擔任高中英語教師,后進入輝瑞大藥廠工作。
1968年7月臺灣當局以“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逮捕包括陳映真、李作成、吳耀忠、丘延亮、陳述禮等“民主臺灣聯(lián)盟”成員共36人,民盟成員各被判十年刑期不等,陳映真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并移送綠島。陳映真被捕時亦為《文季季刊》的編輯委員,季刊相關文人黃春明、尉天聰也遭到牽連,因而這次事件又被稱為“文季事件”。陳映真入獄期間“對自己走過的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xiàn)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始由一個市鎮(zhèn)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
1975年陳映真因蔣介石去世的特赦而提前三年出獄。出獄后仍然從事寫作,轉趨現(xiàn)實主義,并且在臺灣鄉(xiāng)土文學論戰(zhàn)中發(fā)表《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xiāng)土文學的盲點》反擊余光中等人對鄉(xiāng)土文學視為工農兵文學的攻擊;1979年鄉(xiāng)土文學運動方殷時再度被捕,但36小時后奇跡般獲釋。1980年代陳映真繼續(xù)參與《文季》、《夏潮論壇》等雜志的編務,并且在“中國結”與“臺灣結”論戰(zhàn)中再度與本土派交鋒。1983年應邀赴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結識大陸作家王安憶等。1985年11月,陳映真創(chuàng)辦以關懷被遺忘的弱勢者為主題的《人間雜志》,1989年7月成立“人間出版社”并擔任出版發(fā)行人。
陳映真的統(tǒng)一意識型態(tài)也頗強烈,與中共官方關系良好。1988年,成立“中國統(tǒng)一聯(lián)盟”并擔任首屆主席。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陳映真榮譽高級研究員;1998年,中國人民大學授與陳映真客座教授稱號。陳映真也參與了199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周年大典”。
2000年,陳映真在《聯(lián)合文學》雜志九月號發(fā)表《關于“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一文透露:余光中當時將陳映真文章中引述的馬克思之處一一標出,加上批注,寄給了當時“國防部”總作戰(zhàn)部主任王升將軍,告密陳映真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這在當時戒嚴的臺灣島上是“必死之罪”,陳映真僥幸躲過這場災禍。
陳映真在1977年與陳麗娜結婚,1990年后經常進出中國大陸并久居北京;2006年9月26日在北京第一次中風入住朝陽醫(yī)院,病情改善后轉至普通病房,至10月16日再度中風陷入重度昏迷,現(xiàn)被安排于該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
2009年9月,由全國臺聯(lián)和中國作協(xié)聯(lián)合主辦的“陳映真先生創(chuàng)作50年學術研討會”于9月18日在北京舉行。陳映真夫人陳麗娜代表康復中的陳映真出席。
2010年8月18日至19日,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七屆主席團第十次會議于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會議決定聘請陳映真為中國作協(xié)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2016年11月22日,陳映真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
主要作品
著作
陳映真發(fā)表過數(shù)十篇長、短篇小說,于2001年由臺北洪范書店集結為6冊《陳映真小說集》:
第1冊:《我的弟弟康雄》(1959-1964)
面攤、我的弟弟康雄、家鄉(xiāng)村的教師、故鄉(xiāng)、死者、祖父和傘、貓和它們的祖母、那么衰老的眼淚、加略人猶大的故事、蘋果樹、文書、將軍族、凄慘的無言的嘴
第2冊:《唐倩的喜劇》(1964-1967)
一綠色之候鳥、獵人之死、兀自照耀著的太陽喔!蘇珊娜最后的夏日、唐倩的喜劇、第一件差事
第3冊:《上班族的一日》(1967-1979)
六月里的玫瑰花、永恒的大地、某一個日午、累累、賀大哥、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
第4冊:《萬商帝君》(1980-1982)
萬商帝君
第5冊:《鈴珰花》(1983-1994)
鈴珰花、山路、趙南棟、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qū)沉落(報告文學)
第6冊:《忠孝公園》(1995-2001)
歸鄉(xiāng)夜霧、忠孝公園
散文
陳映真散文頗多,但多散于報章雜志或為人專書作序,洪范書店曾于2004年出版《陳映真散文集1—父親》。
評論
《現(xiàn)實主義藝術的新希望》
該文以筆名“許南村”于1978年發(fā)表于《詩潮》第三集,文中稱:“主觀而主動地創(chuàng)造克服人的疏離的偉大的作品……這就不單只要求這個作家把他抵抗人的疏離的意念結晶于作品的內容,他還須要充份地認識到藝術品在工商社會中受制約于市場法則的整個生產到消費的行程,積極地掌握現(xiàn)有的藝術表達形式,寫出現(xiàn)代人生的破碎、不連續(xù)、庸俗化和失去動能的條件;鼓勵人和社會、人和歷史,從而人和人之間生動活潑的關系的偉大的、這個時代的、這個民族的現(xiàn)實主義之藝術。”
《知識人的偏執(zhí)》
《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
《西川滿與臺灣文學》
《中國結》
主編
《人間雜志》
《人間思想創(chuàng)作叢刊》
作品風格
陳映真的作品受到魯迅影響,主要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作品充滿憂郁與苦悶的色調以及人道主義關懷。1979年第二次被捕后,作品焦點轉變?yōu)榭鐕髽I(yè)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與心靈的侵略,如《華盛頓大樓》系列小說。
榮譽記錄
1979年第十屆吳濁流文學獎(小說獎正獎)
1979年時報文學推薦獎
2003年第二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人物評價
陳映真的創(chuàng)作可分三階段,早期小說從1959到1965年,作品憂郁、傷感,充滿苦悶;其后則以理性的凝視代替感性的排拒,冷靜而寫實的分析代替了煽情、浪漫的發(fā)泄,代表作有《將軍族》、《第一件差事》。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陳映真,則主要探討跨國企業(yè)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的侵略,以鮮明的意象描畫了第三世界民眾的心靈污染、扭曲、頹廢,甚或抗拒與掙扎,如《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