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江恩 - 基本資料
姓名:威廉·江恩原名:William·Delbert·Gann
生卒年:1878—1955
籍貫:美國德州
江恩于1878年6月6日出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路芙根市(Lufkin Texas),父母是愛爾蘭裔移民。在其投資生涯中,成功率高達80%~90%,他用小錢賺取了巨大的財富,在其五十三年的投資生涯中共從市場上取得過三億五千萬美元的純利。
1902年,江恩在24歲時,第一次入市買賣棉花期貨。
1906年,江恩到俄克拉荷馬當經(jīng)紀人,既為自己炒,亦管理客戶。
在1908年,江恩30歲時,他移居紐約,成立了自己的經(jīng)紀業(yè)務。同年8月8日,發(fā)展了他最重要的市場趨勢預測方法,名為“控制時間因素”。經(jīng)過多次準確預測后,江恩聲名大噪。
據(jù)江恩一位朋友基利的回述:“1909年夏季,江恩預測9月小麥期權將會見1.20美元?墒,到9月30日芝加哥時間十二時,該期權仍然在1.08美元之下徘徊,江恩的預測眼看落空。江恩說:如果今日收市時不見1.20美元,將表示我整套分析方法都有錯誤。不管現(xiàn)在是什么價,小麥一定要見1.20美元。結果,在收市前一小時,小麥沖上1.20美元,震動整個市場,該合約不偏不倚,正好在1.20美元收市!
江恩的事業(yè)高峰期,他共聘用二十五人,為他制作各種分析圖表及進行各類市場走勢研究,并成立兩間走勢研究公司:江恩科學服務公司及江恩研究公司,出版多種投資通訊。在他每年出版的全年走勢預測中,他清楚的繪制在什么時間見什么價位的預測走勢圖,準確性甚高。
威廉·江恩 - 生平簡介
威廉?江恩(Willian D.Gann)——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投資家之一。江恩全名是William?Delbert?Gann,1878年6月15日生于美國德州小鎮(zhèn)Lufkin。少年時代的江恩在火車上賣報紙和送電報,還販賣明信片、食品、小飾物等。江恩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輝煌事亦是1909年他在25個交易里賺了10倍!這一年再婚的江恩接受當時著名的《股票行情與投資文摘》雜志訪問,在雜志編輯的監(jiān)督下,江恩在25個交易日里進行286次交易,其中264次獲利,其余22次虧損,勝算高達92.3%,而資本則增值了10倍,平均交易間隔是20分鐘。在華爾街投機生涯中,江恩大約賺取了5000萬美元的利潤。在今天,相當于5億美元以上的數(shù)量。雖然和其他的一些投資大師相比,他的財富數(shù)量并不算什么,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靠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去賺取他應得的財富。
江恩理論的支持者大多以江恩利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理論在286次交易中達到92.3%的勝率為榮,但是,我卻認為這不是江恩成功的原因。江恩曾經(jīng)出版過一些股票書籍,但是卻沒有一本比《華爾街四十五年》更能真正透露江恩成功的秘密。在這本書,我所看到最多的字眼并非什么江恩角度線、什么時間周期或是輪中輪等,而是“止蝕單”三個字。單單在第二章,“止蝕單”便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8次之多。每一次出現(xiàn),江恩都指出其重要性。
江恩說,大多數(shù)人在股市中輸錢主要有三個原因:
①交易過度或買賣過于頻繁;
②沒有上止蝕單(StoplossOrder);
③對市場知之甚少。
威廉·江恩 - 相關作品
代表作品:《華爾街四十五年》、《股票行情的真諦》、《華爾街股票選擇器》 、 《華爾街股票選擇器》
威廉·江恩 - 技術理論
江恩是最為勤奮的技術理論研究者,閱讀《江恩: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會時常為他那種不懈追求、刻苦研究的精神所感動。他于1902年開始從事交易,時年24歲,就象其他人一樣,江恩也曾損失過成千上萬美元匯率。但他很快覺悟了,非常努力地學習,極其刻苦地鉆研。功夫不負有心人,天道酬勤。1908年之后,經(jīng)多次測試,表明他測市準確,炒作出色。江恩的一位同事說,“我曾經(jīng)目睹他把130美元炒成12000美元。媒體吹捧說,“這類的績效在金融市場中稱得上史無前列的 ”。江恩于1929年1月出版的股市年度預測中寫道:九月份——將發(fā)生全年最大的跌勢。投資者的信心將受到重大的打擊,一般大眾將不能及時脫身……。透過一個黑色星期五,股票將出現(xiàn)恐慌性的下跌,僅有小幅的反彈”。由此他準確地預測了1929年的美股大崩盤,到了1932年,人們愿意支付1500美元購買他主編的自修課程教材,或花費5000美元參加價格與時間的特別講習會,那時的5000美元合約今日40萬港元!
威廉·江恩 - 作品評價
江恩要求投資者應當學會判斷市場的趨勢。因為聰明人不會盲目跟風,而是有自己的看法。
在《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中,江恩沒有再重復敘述他《股票行情的真諦》、 《華爾街股票選擇器》和《新股票趨勢探測器》中的規(guī)則,這完會是明智的。即使讀者完全掌握了他分析走勢的方法,但是卻沒有遵守交易規(guī)則,同樣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江恩在本書的第二章揭示了他成功之道。
江恩在《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末段關于未來幾年(1950-1953年)的預測顯然是錯誤的,美國經(jīng)濟在1949年陷入困境,因此江恩看淡1950-1953年的經(jīng)濟表現(xiàn)。但事實是,1950-1953年美國GDP又恢復高速增長,相反倒是江恩認為見底的1953年才開始快速回落,1954年陷入衰退。雖然如此,并不影響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因為從該書中,可以了解到更全面、更真實的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