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魁英 - 人物簡介
鄧魁英,女。河北樂亭人。九三學社成員。1953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北京師范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李白學會、杜甫學會、紅樓夢學會理事等。鄧魁英先生是國內(nèi)知名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在唐后文學尤其是宋詞的研究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著有《杜甫》、《杜甫選集》、《古代小說戲曲論叢》、《古代詩文論叢》、《古代文學論叢》、《魏晉南北朝詩選》等著作。著名學者聶石樵先生的妻子。
鄧魁英 - 生平例表
1929年03月01日出生。
1953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
195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鄧魁英 - 學術成就
學術著作
出版專著:《杜甫》。
與人合著:《古代詩文論從》、《古代文學論從》、《古代小說戲曲論從》、《杜甫選集》、《魏晉南北朝詩選注》。
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五冊,《古詩精華》兩卷,《詩仙詞圣》叢書十冊,《宋元文學史》一冊。
所開課程
主講必修課:“中國古代文學史”(魏晉至今)、“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主講選修課:“杜甫研究”、“唐詩研究”。
鄧魁英 - 人物軼事
聶石樵、鄧魁英的三通居聶石樵、鄧魁英夫婦是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們一同進入輔仁大學,是同班同學。畢業(yè)時輔仁大學已經(jīng)調(diào)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他們又一同留校任教,在一個教研室,從事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最了解聶石樵、鄧魁英夫婦的啟功教授對他們的評價頗為中肯。
1985年,聶石樵、鄧魁英合著的《古代小說戲曲論叢》在中華書局出版,啟功教授在序言中寫到:“近代、現(xiàn)代夫婦真正合作的例子倒確實不少,但像聶、鄧二位,求學時同班、同好,工作時同校、同系、同教研室,又同在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相互砥勵、共同前進,這又豈是從前那些人所能企及的呢?”
聶石樵、鄧魁英教授相同的地方太多了,但卻不是同書。他們說,本來給書房起齋名為“耦耕居”,典出自《論語》的“微子”篇:“長沮桀滋,耦而耕!币馑际莾扇瞬⒏,這實在是一個極為貼切的齋名,可惜因為一間房子里永遠放不下兩張書桌,所以“耦耕居”這個齋名一直是一個理想,并沒有啟用,F(xiàn)在的齋名是“三通居”,意思是書房、客廳、餐廳通用。
“三通居”里的書桌是聶石樵的,鄧魁英的書桌在臥室里。聶石樵教授專攻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鄧魁英教授專攻唐宋文學,當然他們也沒有放過明清文學。“這樣有一套書就夠用了。”聶、鄧夫婦都沒有使用電腦。
“三通居”里的十幾個書柜留下了半個世紀的痕跡。前后相差五十年的書柜盡管樣式不同,顏色各異,但共同一室,記錄著一對學者夫婦的治學經(jīng)歷。
鄧魁英 - 主要論文
1、《論牡丹亭》(《文學遺產(chǎn)增刊》策4輯)
2、《關于李清照詞論的評價問題》(《文學遺產(chǎn)增刊》第8輯)
3、《關于李溫在文學史上的評價問題》(與聶石據(jù)同志合寫,1956年1月29日《光明日報》)
4、《王維詩簡論》(1957年8月《語文學習》)
5、《歐陽修在詞史上的地位》(1963年4月14日《光明日報》)
6、《王熙風的典型意義》(《京師大學報31963年第3期)
7、《歷史的藝術再現(xiàn)》(《京師大學報》1977年第5期)
8、《紅樓夢中反映的地主階級與農(nóng)民階級的對立》(64h京師大學報》1978年第1期)
9、《紅樓夢中反映的高利貸和典當剝削》(《北京師大學報》197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