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記載
歷史上的周侗確有其人,《宋史·岳飛列傳》有“(岳飛)學射于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闭Z。史書上對于周侗的記載不多,周侗的演義形象大部分是經(jīng)過民間藝術加工的。至于先后收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武松為徒的事情還有待研究,學術界對此也有爭論。
《岳飛傳》中
岳飛三子岳霖(生于西元1130年)在臨終前交代其子,一位詩人及史學家岳珂(生于西元1183年,死于約西元1204年)去完成岳飛的傳記,這分上下兩卷的傳記完成于西元1203年,大約是在岳飛被處死六十年后。但遲至西元1234年才得以出版,在西元1345年時被刪改后收入了蒙元編纂的《宋史·岳飛傳》(卷三五十六,列傳一百二十四)。在岳飛所寫的傳記中,周同只是被稍稍提了一下。「學射與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溯望設祭于其冢!
西華盛頓大學歷史教授愛德華·卡普蘭認為周同是一個「鄉(xiāng)豪」【Local Hao】他解釋說「豪」可翻譯為「游俠」,或者意為專業(yè)的大力士或貼身保鏢。這意味著周同是一個來自河北西路安陽湯陰縣的豪俠。(和岳飛同一故鄉(xiāng)。)
歷史學家及學者最初將其名寫作「同」,而民間故事與虛構文學中則不同,意思也相差甚遠,因而「周同」代表著這歷史上的弓手。
訓練
岳飛受到的文化教育可以使他稱為士人,但年輕的他選擇從軍,因為他的家庭沒有任何儒學傳統(tǒng)。他徹夜閱讀軍事著作,以「武圣」關羽為榜樣,然而岳家貧困無法供他上學,因此他的外祖母楊氏請了一位名叫陳廣的武師指導十一歲的岳飛槍法。但他吃驚地發(fā)現(xiàn)岳飛用了兩年的時間便精通了。于是周同被請來教他弓術。卡普蘭教授認為周同是兩位師傅中最重要的。
在《金佗續(xù)編》及岳珂所寫的傳記下卷中描寫了周同的一節(jié)弓術課,并顯示了他還收了其他弟子!竾L學射于鄉(xiāng)豪周同。一日,同集眾射,自眩其能,連中的者三矢,指以示先臣(岳飛),曰:『如此而后可以言射矣。』先臣謝曰:『請試之。』引弓一發(fā),破其筈,再發(fā)又中。同大驚,遂以其所愛弓二贈先臣。···同與先臣別,未幾而死。先臣往吊其墓,悲慟不已。每朔望則鬻一衣,設卮酒鼎肉于同冢上,奠之而泣!
而李漢魂所著《岳武穆年譜》中則如是道:「
One day, [Chou] T*unggathered his pupils for an archery session and to display his ability put threearrows in succession into the center of the target. Pointing to the targetto show grandfather [Yue Fei], he said: *After you can perform like this, youcan say you are an archer*. Grandfather, thanked him and asked to be allowed totry. He drew his bow, let fly his arrow and struck the end of T*ung*s arrow. Heshot again and again hit the mark. T*ung was greatly amazed and subsequentlypresented to grandfather his two favorite bows. Thereafter grandfatherpracticed still more [until] he was able to shoot to the left and right,accurately letting fly the arrow as he moved. When he became ageneral he taught this to his officers and men so that his whole army becameskilled at shooting to the left and right and frequently used this technique tocrush the enemy*s spirit」
選文中的最后一段和民國年間的《大宋岳鄂王年譜》的一部分相同,但區(qū)別在于后者中沒有他教他們他個人的技巧,這說明岳飛將從周同處學來技藝交給了士兵并使得他們在戰(zhàn)場上獲勝。
逝世
周同一直在教導少年們直到去世,時間是在岳飛成年之前。隨著他的去世,岳飛開始變得意志消沉,因為周同對他的影響很大。岳飛隔一段時間便來掃墓并每月十五用酒與肉做祭品,再用師傅所贈的弓連射三箭(這里未提及其他弟子是否來過。)卡普蘭博士認為這些祭品和方式「超過了一位學生該對老師該用的規(guī)格!?jié)h學家威廉·赫爾穆特則認為即使這些表達悲痛的儀式是可信的,這也只是為了彰顯他那英雄般的品質(zhì)以及令他在公眾眼中受認可,岳飛的父親尾隨而至并目睹了兒子的行為后與之起了爭執(zhí),甚至動手打了兒子。在對峙時,岳飛坦白:「hisgratitude for Chou*s instruction could not be requited simply by the usualfirst and middle of the month ceremonies and so he...shot off the three arrowsto symbolize that Chou had been the source of his inspiration as an archer」,卡普蘭博士認為此事件早于岳飛入伍以及標示他「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岳武穆年譜》列出的時間線顯示周同墓的事件發(fā)生在西元1121年,岳飛十九歲時,但他在十八歲時便已從軍,這大概是因為用了虛歲計歲法。周同死后不久岳飛便開始了戎馬生涯,自此后的人生軌跡便十分清晰,西元1122年早些時候,宋廷命令士兵伐遼以響應「海上之盟」,岳飛亦在其中。這顯示周同死于此之前,至少是在岳飛被動員前。
民間形象
周侗,北宋末年之武術大師,以善于箭術聞名,人稱“陜西大俠鐵臂膀周侗”。譚正芳最小的徒弟,成年后得到當時地位顯赫的包拯賞識,進入軍中為軍官,后擔任京師御拳館教師。御拳館有天地人三席,周侗為“天”字教師,地位最尊,和朝中名將宗澤交好,后來梁山好漢病尉遲孫立就是得周侗引薦給宗澤,擔任了登州兵馬都監(jiān)。他還有一個師弟,就是祝家莊的武術教師欒廷玉,后來孫立就是利用了這層關系打入祝家莊內(nèi)部。
因為在朝政上主張抗遼抗金,周侗政治上不得意,因此專心武學,確立了官派正規(guī)武術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槍戳腳,發(fā)展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周侗棍等。他悉心傳授武功,在御拳館期間正式收徒二人,一個是玉麒麟盧俊義,一個是豹子頭林沖,盧俊義廣有田產(chǎn),不作官,林沖則借助周侗的關系,擔任了宋軍中的八十萬禁軍中的一個教頭。
在《說岳全傳》中說他是南宋將領岳飛的武術師傅。在他收岳飛之前,還有幾個徒弟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從前周侗的職務,傳給了林沖)、三徒弟是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另外還有說法說“行者”武松是周侗的不記名弟子。周侗本是河南鄉(xiāng)豪,在岳飛學成槍術后,受聘指導岳飛箭術,成為岳飛的第二任師傅。他毫無保留的將所學傳授予弟子,甚至把最喜愛的兩把弓送給他最杰出的徒弟岳飛。
藝術形象
周侗的藝術形象及虛構的人生故事一般出自兩處;《說岳全傳》以及《鐵臂金刀周侗傳》。《說岳》虛構了岳飛的一生:早年生活、令人激動的戎馬生涯以及被冤殺。此書由浙江仁和錢彩所寫,其人生活在滿清康熙至乾隆年間,這部書成書于西元1684年,但由于被認為會對滿清統(tǒng)治造成威脅而遭禁毀。在小說中,周侗被塑造成一個老鰥夫以及岳飛唯一的師傅,陳廣沒有被提到過。關于他的內(nèi)容在第二至第五章,關于教導岳飛及其結(jié)拜兄弟武藝。小說中,錢彩將其改名為「侗」,意為淳樸或粗魯?shù)摹R蚨钢芏薄箮Ь幷吲c歷史上截然不同的藝術形象。這一名字影響到后來的諸多武術書籍。而于西元1986年出版的,由汪云衡與筱云龍所著《鐵臂金刀周侗傳》中則虛構了周侗的個人經(jīng)歷,講述了周侗收岳飛為徒前的故事,因而被認為是《說岳》的前傳。包括當禁軍教頭、參與對遼、夏的戰(zhàn)爭以及教導《水滸傳》中的幾個梁山好漢武藝。而最后的章節(jié)則是與《說岳》中的四章相重合。在西元1987年時被改編為十卷長的連環(huán)畫《周侗傳奇》。
人物經(jīng)歷
周侗生于陜西并在年輕時練武,成為少林大師譚正芳之徒,學習少林功夫并成為文武雙全之人。譚正芳的徒弟還包括未來的將軍金臺和宗澤、「病尉遲」孫立和將來在祝家莊為教頭的欒延玉。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年輕人,周侗吸引了包拯的注意得以入伍為軍官。在他幫助金臺取得了對遼戰(zhàn)爭的勝利后,他受到上級賞識并被提拔為禁軍教頭,奪得了「天、地、人」三個稱號中的天字一級。他利用職務之便以及宗澤的交情引薦孫立為登州軍提轄。
在他年紀大了后,越發(fā)對朝政不滿,因為他們選擇與遼議和并討好而不是交戰(zhàn)。他便將自己全身心投入武術鉆研中,并創(chuàng)立了諸多為官方所用的套路招式,如「五步十三槍戳腳」這發(fā)展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周侗棍」。他將自己的武術在禁軍中傳播并收了二徒:「玉麒麟」盧俊義和「豹子頭」林沖,后者在周侗卸任后接手。
期間周侗還有一個不記名徒弟,就是武松。武松打虎后,縣令孫國卿為了巴結(jié)權貴,派武松送虎骨膏到京師給高官,武松滯留京師,結(jié)識周侗。周侗認為武松力大,但是拳術上缺少修為,因此加以指點,可惜二人交往時間太短,僅兩個月武松就拜別周侗回鄉(xiāng),此后再未得相見。武松在拳術武術上的不足,在此后多次暴露,比如斗殺西門慶,拳打蔣門神,都曾經(jīng)吃過虧。但是他跟隨周侗入御拳館游歷,大長見識,因此西門慶在獅子樓擺出金貓捕鼠的兇險步子,武松雖然不知破法,卻識得厲害。同時,周侗傳授武松的鴛鴦腿,也是武松的殺手锏。這一手奇特的武功被武松傳授給了好友金眼彪施恩,也成了施恩的看家功夫。
周侗退休后成了劉光世的食客,因幫了梁山的人而被通緝而逃亡,與此同時,他得知金臺大限將至便立刻趕到少林寺去看望他。(金臺在家人被害后于此地剃發(fā)為僧)。作為譚正芳的大弟子,金臺命令周侗去找一個有天賦的年輕人繼承他的本領。然而尾隨而至的官兵打斷了會面,他不得不逃進酒春山并隱居了一段時間,后受老友王明之邀前往麒麟莊。
逝世
周侗年老后辭官,在劉光世幕府做過一段幕賓,劉光世軍駐河南,因此得以在湯陰縣收岳飛為徒。傳說岳飛受周侗“翻子拳”以及“關中紅拳”真?zhèn),并加以發(fā)展,開創(chuàng)鷹爪翻子門。
晚年在王明家中遇到了岳飛,見岳飛家境貧困,仍在岳母的教導下,在沙畫上學寫字,頗為感動。故將岳飛收為義子,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傳授與岳鵬舉,包括排兵布陣之法。
一日,周侗令人意外地讓孩子們進行了一次書法考試,自己則到教室外與來訪者談話。
王明的兒子王貴騙女傭的兒子岳飛讓他幫他們完成任務,而幾人則出去玩了。岳飛輕松地完成了任務后在墻上寫了首抒發(fā)雄心壯志的詩并署名。在得知周侗要回來后王貴跑回教室告訴岳飛快走以來避開可能的麻煩。
周侗最終發(fā)現(xiàn)了真相并為岳飛的即興創(chuàng)作而驚嘆,他讓岳飛去請其母姚氏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在王家人到齊后,他詢問姚氏是否同意讓他收岳飛為義子和學生,姚氏同意了,于是岳飛在第二天有了自己的座位。出于對他家境貧寒的考慮,周侗擔心其他學生會歧視他,便讓他們四人結(jié)拜。而他開始教岳飛武藝。
六年后,周侗帶著弟子去見老友,一位在瀝泉山上的廟中的方丈。十三歲的岳飛閑逛到了后山發(fā)現(xiàn)了瀝泉洞,在洞中有一條大妖蛇。妖蛇猛撲向岳飛,但被他閃過并用超人般的力量抓住蛇尾不斷拉甩,最終它死去化為一柄十五尺長(約5.5米),閃著金光的長槍,其名「瀝泉」。在回到家后,周侗開始教所有徒弟練習十八般兵器、弓術以及搏斗技。三年后,周侗帶著他們參加了湯陰的一個武術比賽,時年十六的岳飛在射箭一項中以九箭連中兩百步開外的靶心而奪魁。賽后,周侗的老友及擔任裁判的湯陰治安官(官名是?)李春詢問岳飛是否娶其女為妻,在做出回復后,眾人回去了。
不久,李春寫了一封婚書送至麒麟莊。周侗和岳飛收到后立刻在黃昏時分動身前往湯陰感謝李春的慷慨與仁厚。李春擺了一桌宴席。李春隨后讓岳飛從他養(yǎng)的百匹馬中挑一匹,因為一名武人必須要有一匹強壯的坐騎。宴會結(jié)束后二人再次感謝并回家。路上,周侗提議測試一下馬力,岳飛快馬加鞭一下子超過了周侗使之只能追上去,回村后,周侗到了自己的書房,因為太熱而脫了外裳,但卻因此染疾并在床上躺了七天,之后書上描寫了他的逝世和葬禮「言畢,痰涌而終。時乃宣和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行年七十九歲。岳飛痛哭不已,眾人莫不悲傷。
當時眾員外整備衣衾棺槨,靈柩停在王家莊,請僧道做了七七四十九口經(jīng)事,送往瀝泉山側(cè)首安葬!
岳飛在在其幕旁搭了一個窩棚并自冬季起守靈至明年三月,他的結(jié)拜兄弟來拆了他的窩棚敦促他回去照顧自己的母親。
小說中周侗逝世的日期不可信,不僅因為書中內(nèi)容為虛構,而且宣和年號(西元1119年~西元1125年)只用了七年而非十七年。盡管書中周侗死于岳飛婚前,實際上是婚后。
家庭
根據(jù)《說岳》可知,周侗有一個兒子,但他表示妻兒都已死在和盧俊義參加的一場戰(zhàn)爭中。《周侗傳奇》中其妻名孟翠英,其子名周云清。他在比武招親的擂臺上娶到她,之后兩人又擊敗石佛寺中的賊人。而其子與張雪蓮聯(lián)姻,和取了邈川關。
周云清出場時是一個勇猛沖動的年輕人形象,拍馬舞槍殺入敵軍大營,最終戰(zhàn)死在宋夏戰(zhàn)爭中,周侗在其子死后相國寺隱居了一段時間,之后收了父親被洪水淹死的七歲少年岳飛為義子。
「周侗見岳飛果然相貌魁梧,雖是小小年紀,卻舉止端方,便命王貴取過一張椅子,請岳飛坐下,問道:『這壁上的佳句,可是尊作么?』
岳飛紅著臉道:『小子年幼無知,一時狂妄,望老先生恕罪!』
周侗又問岳飛:『有表字么?』
岳飛應道:『是先人命為u2018鵬舉u2019二字!
周侗道:『正好顧名思義。你的文字卻是何師傳授?』
.......
周侗道:『安人在上,老夫非是擅敢唐突。因見令郎題詩抱負,后來必成大器。但無一個名師點拔,這叫做「玉不琢,不成器」,豈不可惜?老夫不是夸口,空有一身本事,傳了兩個徒弟,俱被奸臣害死。目下雖然教訓著這三個小學生,不該在王員外、安人面前說,那里及得令郎這般英杰?那螟蛉之說非比過繼,既不更名,又不改姓,只要權時認作父子稱呼,以便老漢將平生本事,盡心傳得一人。后來老漢百年之后,只要令郎把我這幾根老骨頭掩埋在土,不致暴露,就是完局了。望安人慨允!』」
然而,在將《說岳》等虛構文學中的事件相比較以及根據(jù)西元16世紀的《大宋中興岳王傳》中的解釋,文學評論家夏志清教授認為:「岳父并非死在大洪水中,盡管岳飛對周同(非侗)有許多尊敬如父的回憶,但他終究沒有當過他的義父。」《岳王傳》是最早的「四大歷史小說」中的一本關于岳飛的,雖然增加了許多受歡迎的傳說故事,但作者熊大木(約西元1552年)寫故事時很大程度上以史料為主,包括參考朱熹的《資治通鑒綱目》,岳珂所寫的傳記以及《宋史·岳飛傳》。因此《說岳》可以說是第一部成熟的以虛構小說的形式來敘述收養(yǎng)岳飛一事。
外表及聲音
周侗常被描寫成一位身材高大,帶著雄渾有利聲音的人。而現(xiàn)代人的印象則多出于揚州評話人王少堂(西元1889年~西元1968年),他被民間故事收集者薇畢克·鮑達爾稱為「當世無雙之大師」,王少堂是如此描繪的:「He was beyond the age of fifty, he was more than fifty, andstanding upright he measured about eight feet. His face had a golden tan,arched brows, a pair of bright eyes, a regular head form, a square mouth, a pairof protruding ears, and under his chin there were three locks of beard, agrizzled beard. On his head he wore a sky-blue satin scarf, and he was dressedin a stately sky-blue satin coat with a silken girdle, a pair of wide blacktrousers without crotch and satin boots with thin soles」
英雄人物及宗教高人總是有異于常人之處,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反復出現(xiàn)中的主題。比如武松便被說成是身高九尺,而《說岳》中岳飛與兩名軍士比試時,一名身高九尺,一名身高八尺。而道教天師張道陵據(jù)稱有七尺。
周侗在揚州評話中說著「方口官白」,這是武俠英雄應有的特質(zhì),特別是受高度尊重的人物或者有時候是小部分會被當成英雄人物的小人物!阜娇诠侔住故且环N混合了兩種對白方式而成的語言。方口語句整齊,富有節(jié)奏感,這大概受北方戲劇的影響。而官白則是用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白或是對白,這種混合風格意味著周侗被視為一個受尊敬的英雄。
在對揚州評話進行分析后,鮑達爾認為在關于周侗和武松的民間故事中,對二人使用了不同的描寫方式,武松使用方口但說著官話,無入聲(短喉音),而周侗相反。因此她相信「方口」對白至少該分為兩種,一種為無入聲的武松體,而一種則為有入聲的周侗體。
武術
沒有充足歷史證據(jù)證明周侗除了弓術外還會其他武技,同時代的所有文獻均未提到他有教過岳飛搏斗技。盡管如此,武俠小說和民間故事仍賦予了他諸多武技及超人的能力,包括大師級弓術、使雙劍、結(jié)合武當硬氣功的槍法,五步十三槍戳腳甚至透視眼。而在王少堂的故事中他還是醉八仙大師。
周侗也因歷史上或虛構的弟子的緣故而與其他武術產(chǎn)生聯(lián)系,如鷹爪功、戳腳和形意拳,因其與岳飛的關系而被奉為諸派宗師。袁滿凱相信林沖與岳飛同出一派,后融合了其他十七派的精華創(chuàng)立了螳螂拳。在一本西元18世紀的武術書中收集了十八位,其中最早可追溯至宋朝的少林派大師的武功林沖與燕青也在其中,這意味著鴛鴦腿和滾地斗式(Ground Fight)被認為分屬兩派并非為一同門。但可信的是螳螂拳創(chuàng)于明朝并吸收了自宋起的十八派精華。袁滿凱還說盧俊義教了燕青他從周侗處學來的東西。
很少有書籍提到周侗師從何人,《周侗傳奇》中則說他師從少林大師譚正芳。戳腳派則說他從此流派創(chuàng)始人,一個叫鄧良的宋朝道士處學會。Geok家拳則認為源于岳飛,他是從陜西大俠Han De處學到的。
大眾文化
周侗出現(xiàn)在諸多媒體如小說、漫畫以及影視劇中!墩f岳》《鐵臂金刀周侗傳》中,他的出場是因其師兄金臺之故。最近一部插畫小說《說岳》中則刪除了所有神話元素并盡可能貼近史實。書中并無周侗河北—湖廣之旅,而是從陜西至汴京拜訪已為將軍的老友。他在首都看到朝廷大興土木,掌權的蔡京、王黼等揮霍無度,聽說宦官們依靠身居高位而富可敵國。在找到老友后,他難過地發(fā)現(xiàn)老友被關在獄中將被押送流放到蠻荒之地。他得知老友得罪了權貴因而被判刑。由于缺錢的緣故他只得去拜訪湖廣(不是河北)的好友王明。
另一個不同點在于岳飛戰(zhàn)妖蛇一處。此故事中岳飛在周侗拜訪方丈時寸步不離,倒是結(jié)拜兄弟們出去閑逛了。周侗觀看了方丈對岳飛的測驗:移動一個自漢時便在此的重達三百斤的銅爐。方丈隨后送了一本軍事著作并告訴岳飛他當年在對遼、夏戰(zhàn)爭中的英勇事跡,但在議和后選擇了剃度為僧,為自己取法名并教附近的少年武術,因他后繼無人,便打算傳授給岳飛他的獨門槍法以及教導如何使用兵器。周侗先是婉拒,但之后同意以作為友誼的見證。
還有一本書極大地改變了周侗的故事,像起初一樣,周侗成了王家的教師,不過附近人家聽說他來了之后都派子弟過來學習。他不得不對他們進行測驗,挑選了朋友的兒子成為弟子,而岳飛為義子。數(shù)年后,他沒帶弟子去見方丈,而是帶他們到山中教導兵法,岳飛在師兄弟探索森林而失散后察覺到了困難并打算找和救他們。他遇到了一條駭人的大蛇,在用劍殺死后,岳飛注意到一個洞中有一柄閃光的如神兵般的槍,回去后報告了周侗。而由于他對他們的訓練再加上山上的寒冷空氣。周侗病倒并逝世。為其守墓的不是岳飛一人,所有弟子都搭了一個窩棚并守了百日靈后回家。這些事發(fā)生在《說岳》中周侗去世三年前。
有時周侗的故事被用于教育。香港的中學讓學生們通過閱讀周侗與岳飛那親近的師徒故事以來了解教師精神的價值。有一個在《兒童畫報》(這是份適用于兩至七歲兒童閱讀的雜志)上的叫「岳飛學射」的故事,告訴讀者要通過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故事講述了年輕的岳飛在鄰鎮(zhèn)收集柴火時,偶然看見了周侗的訓練。他要求成為弟子,但周侗說他必須磨練出優(yōu)秀的視力,這點可以通過盯著晨陽以來增進。在堅持多年后,岳飛可以緊盯著遠處一只飛行的鵝或樹林中一棵樹上的兩只蟬。周侗便收他為正式弟子和義子,在他的訓練下,岳飛精通了十八般兵器并可射落百步外的一片葉子。
他也在羅伯特·里帕盧洛的懸疑小說《死鎖》(西元2009年)中被提及。第一次是出現(xiàn)在第八章的主要人物對話中:約翰·「哈欽」·哈欽森(一名新聞記者,制止了一名瘋狂的百萬富翁和他的計劃。和他朋友的兒子狄龍(他是一名弓術愛好者)。當哈欽問起他是否聽說過原弓術冠軍后為演員的霍華德·海爾時,狄龍回答:「我不這么認為......你告訴我關于周侗的。」哈欽道:「啊,是啊,周侗交出了宋朝歷史上最好的弓手,但霍華德【是最好的】!乖诘谖迨聲r,哈欽追蹤一個殺手穿過了一個機場,內(nèi)部廣播忽然開始播放「周侗先生」當再次響起時,哈欽想到:「周侗是宋朝著名的弓術及武術教師。狄龍曾和我在一次談話中提到關于他的事,因為將弓術與自我修煉相結(jié)合。他對我來說是一個靈感。狄龍察覺到了并想知道關于他們的任何事。」他最終明白這個通知是狄龍的母親蘿拉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提醒這是個陷阱,可惜他察覺的太晚了。
在西元20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有數(shù)位演員在電影中飾演過周侗。包括黃壽年、李明以及景詞博(Jing Ci Bo)。景詞博和時年十歲,扮演少年岳飛的洪金寶同片出演。曾在李連杰的《少林寺》中出演反派王仁則的老武打演員于承惠在西元2005年的一次采訪中表示他絕不剃掉他那標志性的胡子,即使制片方要求也一樣,因為他想在將來有機會去飾演周侗,「他是宋朝歷史上一個杰出人物,許多梁山好漢都是他的徒弟。他在武術史上非常重要,很多人都想扮演他!
親傳弟子
大徒弟盧俊義
北京人氏(宋時北京非現(xiàn)今首都北京,而是當時四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在今河北省大名縣),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綽號“玉麒麟”,持麒麟黃金矛,麒麟黃金甲,寶馬麒麟獸,號稱河北三絕。是林沖的師兄,燕青的舊主。開始不愿加入梁山,曾和梁山群雄大戰(zhàn)金沙灘,后被奸人陷害,由梁山好漢搭救。曾頭市一戰(zhàn),活捉史文恭,為晁蓋報仇,威鎮(zhèn)天下,梁山排名第二。
二徒弟林沖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之一。因為高俅之子高衙內(nèi)垂涎林沖妻子,高俅伙同陸謙設計使林沖誤闖白虎堂,被發(fā)配滄州。途中在野豬林由魯智深搭救,幸免于難。但高俅又使人火燒草料場,林沖才火鬧山神廟,格殺陸謙,雪夜上梁山。后來火并王倫,擁立晁蓋為梁山之王,一桿槍天下無敵,從無敗績。
三徒弟史文恭
另有一徒名史文恭,后因心術不正被清出師門。于水凌州曾頭市曾長者家任教師爺,弓馬嫻熟,武功蓋世,其間一直垂涎盧俊義的槍馬和盔甲。在《水滸傳》中疑似用弓箭射死晁蓋,后被盧俊義活擒。
義子岳飛
《宋史·岳飛列傳》記“(岳飛)學射于周侗,盡其術。”
不記名徒弟武松
期間周侗還有一個不記名徒弟,就是武松。武松打虎后,縣令孫國卿為了巴結(jié)權貴,派武松送虎骨膏到京師給高官,武松滯留京師,結(jié)識周侗。周侗認為武松力大,但是拳術上缺少修為,因此加以指點,可惜二人交往時間太短,僅兩個月武松就拜別周侗回鄉(xiāng),此后再未得相見。武松在拳術武術上的不足,在此后多次暴露,比如斗殺西門慶,拳打蔣門神,都曾經(jīng)吃過虧。但是他跟隨周侗入御拳館游歷,大長見識,因此西門慶在獅子樓擺出金貓捕鼠的兇險步子,武松雖然不知破法,卻識得厲害。同時,周侗傳授武松的鴛鴦腿,也是武松的殺手锏。這一手奇特的武功被武松傳授給了好友金眼彪施恩,也成了施恩的看家功夫。
傳承
欒廷玉
為人忠厚,生性淡泊,不愿為官,只在祝家莊作武術教師,后下落不明,江湖傳言被師弟孫立殺害。
孫立
偷學得周侗獨門絕技“提神槍”,武功高強,人稱“病尉遲”,又稱“孫提神”,曾任登州兵馬都監(jiān),后投奔梁山,江湖傳言孫立為了入伙梁山泊,殺害了師兄欒廷玉,但缺乏有力證據(jù),史學界對此尚有爭論,有待進一步研究。
《水滸傳》中的林沖和盧俊義在《說岳》中作為周侗的徒弟被提到,不過他們沒有在主要情節(jié)中出場并且在周侗受王家邀請前被害。
周侗被說成是他們師傅一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反復出現(xiàn)的元素。唐宋傳奇中的英雄們被說成是仙人指點,一般都是道教神話人物并在他們習武前。夏志清認為這種寫作方式源于鬼谷子,東周時期的軍略家孫臏與龐涓之師,出自《七國春秋后集》。夏說錢彩之所以將周侗與《水滸》人物相聯(lián)系,是因為「大部分武俠小說中身為天生神人的師傅都至少會有兩個弟子,」不過在此基礎上錢彩將之顛覆,將周侗寫為常人,而弟子異于常人。(林沖、盧俊義為星宿轉(zhuǎn)世,岳飛為迦樓羅/大鵬化身。)
林、盧二人是在滿清時期與周侗產(chǎn)生聯(lián)系,但武松直到西元二十世紀的王少堂口中被說成與周侗在汴京相識。周侗教了武松「滾龍」式。有說了武松共十章。(Ten Chapters On Wu Song),后集結(jié)成冊并以《武松》之名出版于西元1959年出版。最終影響到了《鐵臂金刀周侗傳》和《周侗傳奇》,在最終版本中,武松學到了戳腳。
王少堂將周侗描繪成一個老資輩的劍術高手,其名在江湖上聞之如雷貫耳。他與花和尚魯智深結(jié)拜,根據(jù)夏的說法,這是因為他是《水滸》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周侗還被賦予了「鐵臂膀」的稱號,后被用于《鐵臂金刀周侗傳》,故事中未詳解由來,只提到他能控制身體中的氣硬化身體部位,使之可一擊打破「鐵布衫」之類的防御武技。此外,他和「鐵臂膊」蔡福的外號相似,后者緣由自他能輕松地揮舞大刀,并且由于同音的緣故,他常被人與「小霸王」周通相混淆。
岳飛
小說中岳飛在文武方面都很有天賦,甚至超過了林、盧二人。在得到瀝泉槍后,周侗教四人十八般兵器,不過各有專長。岳飛和湯懷善使槍,張顯是鉤鐮槍,王貴則為偃月刀,弓術則是每人都掌握。這些少年在岳珂的傳記中被提到為祖父童年好友,但從未為過周侗弟子。
現(xiàn)代武術家或書籍所說與歷史資料或者學者的推論截然不同,例如武術家楊俊敏便說周侗是一個學者,曾在少林寺學武,后收在韓琦為佃戶的岳飛為徒,在這段時日,他學到了諸般兵器的作用,騎術以及搏斗技。岳飛由此開創(chuàng)了形意拳及鷹爪功,被認為得益于周侗的教導。
然而歷史學家夏維明指出這種武術是晚明時發(fā)展,他依據(jù)姬家的傳記以及滿清時期的記載得出結(jié)論,形意拳是在岳飛冤死數(shù)百年后由一名叫姬際可(約西元1651年)的槍法高手所創(chuàng)。此外,故事中的韓琦已于三十年前去世,歷史上的岳飛在其父逝世后到韓琦后人家當?shù)钁艏凹叶。诖饲八褟闹芏碧帉W到本領。
鷹爪功大師梁沈(Leung Shum)及莉莉·劉相信周侗是一個于帶岳飛練武,他教了他許多與手部有關的武術,使得岳飛得以創(chuàng)立鷹拳。梁壽愚說峨眉大鵬輕功派的人認為周侗自幼便隨周侗練武,并在多年后成為中國第一高手。他們所傳承的故事中說周侗曾帶著岳飛隱居并授以輕功。而螳螂拳大師袁滿凱(Yuen ManKai)則說岳飛與梁山好漢系出同門,皆為周侗徒。而岳飛還成了螳螂拳「黑虎掏心」一式的開創(chuàng)者。盡管武術史學家丹利·亨寧認為岳飛的人生經(jīng)歷并無任何關于搏斗技的一段,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曾修煉過一些空手技」為器械訓練打基礎,不過他不認為他開創(chuàng)了什么。
影視形象
1986年電視劇《盜日英雄傳》:梁乃遷飾演周侗;
1988年電視劇《八千里路云和月》:鹿峰飾演周侗;
2012年電視劇《精忠岳飛》:于榮光飾演里的周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