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
英國的傳教士。出身于南威爾斯的農(nóng)民家庭。先后就學于斯旺西師范學校和哈佛福韋斯特學院。1870年2月12日被英浸禮會派來中國,在上海稍事休息后,北上山東煙臺、青州傳教,并學習中文。1876~1879年華北大旱,他從事賑災活動,在山西發(fā)放賑款,借以與清政府高級官員結交;1000英鎊購買科技書籍及科學儀器,進行自修,向中國官紳宣講哥白尼發(fā)現(xiàn)天心說的秘密、化學的奧秘、蒸汽機帶給人類的福利、電力的奇跡等科普知識,并作示范表演。1886年11月,移居北京,受曾紀澤之托,曾為曾氏子侄教授英文。1890年7月,應李鴻章之聘,在天津臨時任《時報》主筆。次年10月,到上海接替韋廉臣為同文書會(廣學會)的督辦(后改稱總干事)。他與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荃、左宗棠、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有過接觸,張之洞曾撥款1000兩資助廣學會,梁啟超擔任過他的中文秘書。在甲午戰(zhàn)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期間,他積極活動于上層人士之間,多次建議將中國置于英國“保護”之下,聘請外國人參加政府,企圖影響中國政局的發(fā)展,結果都未如愿。他主張“更多地控制主要的大學、主要的報紙、主要的雜志和一般的新讀物。通過控制這些東西和控制中國的宗教領袖,我們就控制了這個國家的頭和背脊骨”。他主持廣學會達二十五年之久,出版《萬國公報》等十幾種報刊,四十年間,出版2000多種書籍和小冊子,成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出版機構之一。1902年,西太后因他協(xié)助處理山西教案有功,同意開辦山西大學堂,聘他為山西大學堂西學書齋總理。往來于上海、太原之間。清政府賜他頭品頂戴,二等雙龍寶星,并誥封三代。1916年5月,辭去廣學會總干事的職務回國。1919年4月20日在倫敦逝世。主要譯著有:《在華四十五年》、《七國新學備要》、《天下五大洲各大國》、《百年一覺》、《歐洲八大帝王傳》、《泰西新史攬要》、《新政策》等20多種。
現(xiàn)在,山西大學將李提摩太尊為百年前建校伊始的兩位創(chuàng)辦人之一。(另一人是時任山西巡撫的岑春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