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初露頭角
吳清源,原名吳泉,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閩侯縣(今福州市)一個鹽商家庭,后隨父母投奔外公而遷居北京。其父吳毅系庶出,留學(xué)日本習(xí)法政,甚愛圍棋,常出入方圓社。其母張舒文是清末翰林、民國奉天省長張元奇之長女。
吳清源父親在日本留學(xué)期間開始癡迷圍棋,大致有業(yè)余三段的棋力,歸國時更帶回了大量難得的日本棋書,這影響了吳清源。吳清源對圍棋有過人的天賦,對棋譜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又由于小時患病,不能進(jìn)行激烈運動,在父親的鼓勵下,逐漸養(yǎng)成了長時間特別投入研究的習(xí)慣,圍棋水平提高非?。他除了學(xué)習(xí)父親帶回來的日本書籍,又吸收了中國古棋的獨有精華,在擊敗福建籍大同鄉(xiāng)林貽書老夫子后,“圍棋神童”之名不脛而走。又出入海豐軒與當(dāng)時一流棋手汪云峰、顧水如、劉棣懷等以受子對弈,棋力一日千里。11歲時經(jīng)段祺瑞棋客顧水如的引薦入段府,段愛之,資以每月大洋100元。吳清源出名之后,常和達(dá)官名流們周旋。
為了養(yǎng)活家人,吳清源在福建同鄉(xiāng)的帶領(lǐng)下,開始到日本人的俱樂部里下棋。一天,吳清源和一個日本初段下了一盤棋,苦戰(zhàn)數(shù)小時后獲勝。是局引起在北京經(jīng)營美術(shù)商品的日本人山崎有民的注意。山崎有民與日本棋院重要人物瀨越憲作熟識,將“北京有個圍棋天才少年”的消息告知,引起瀨越的注意。此外,山崎對吳家的幫助無微不至,還積極聯(lián)絡(luò)、不遺余力地推進(jìn)吳清源東渡日本一事,被吳清源稱為“永世難忘的恩人之一”。
1926年夏天,日本棋手巖本薰六段和小杉丁四段來中國游歷,與吳清源對局,“結(jié)果與巖本薰六段讓三子下了兩局全勝,二子一局輸二目;與小衫丁四段讓二子一局勝”,對戰(zhàn)成績傳回日本,少年吳清源的棋力被大大證實,催促吳清源“赴日的事便驟然間具體化了”。
1927年,吳清源14歲。日本圍棋名手井上孝平五段來北京,試探吳清源的棋力。在讓二子局中,執(zhí)黑三勝井上孝平;讓先局中,一勝一平一打掛。棋譜傳回日本,瀨越憲作熱心奔走,為吳清源爭得由日本棋院副總裁大倉喜七郎作保、二年內(nèi)每月200元生活費的考察機會,國內(nèi)方面由日本駐京公使芳澤(犬養(yǎng)木堂之女婿)委托楊子安照應(yīng)聯(lián)絡(luò),萬事俱備,瀨越遂向吳清源發(fā)出邀請函。
東渡日本
1928年,受瀨越憲作派遣,橋本宇太郎四段來到中國,安排與吳清源的考試棋與赴日留學(xué)事宜。期間橋本與吳清源讓先兩局考試棋皆敗。
同年10月23日,吳清源赴日留學(xué),當(dāng)時的日本名人秀哉親自率領(lǐng)眾棋士到火車站迎接。吳清源到了日本,當(dāng)時日本棋院的總裁大倉喜七郎答應(yīng)每月資助吳清源200日元,兩年為期。兩年以后,吳清源能否在日本站住腳,即能不能得到日本棋院承認(rèn)他具有作一個棋士的資格,就要看他的棋力能否長足進(jìn)步。
日本棋院組織一個審查會來給吳清源評定段位等級。審查會共七人:本因坊秀哉九段、巖佐銈七段、瀨越憲作七段、鈴木為次郎七段、加藤信六段、巖本薰六段、小野田千代太郎六段。審查會選出蓧原正美四段、村島義勝四段、前田陳爾四段、橋本宇太郎四段、小野田千代太郎六段、木谷實四段和本因坊秀哉七人分別與吳清源對局。吳清源先勝蓧原正美、本因坊秀哉和村島義勝三人。審查會根據(jù)這個成績,便評定吳清源為三段。評為三段之后,吳清源繼續(xù)同其余四人對局。結(jié)果只輸木谷實一局,其余全勝。吳清源認(rèn)為,木谷實是他第一次遇到的勁敵。
1929年,吳清源在《時事新報》主辦的擂臺賽中與木谷實相遇,開創(chuàng)了“模仿棋”的先例。
1930年,吳清源晉升四段,并在這一年成為日本棋院的正式棋士,開始參加日本棋院的一年中春秋兩度的大手合(相當(dāng)于段位賽)。
1931年,吳清源參加?xùn)|京時事新聞社發(fā)起的棋賽。比賽采取單淘汰制。吳清源連戰(zhàn)皆捷,十八名棋手都敗在他手下。他連勝的聲威引起日本棋界的注目,時事新聞社連續(xù)刊登他的對局約半年多。
1932年春季比賽中,他又獲全勝,取得第一名;同年秋季比賽中,他僅負(fù)于小島春一一局,名次與木谷實并列第一。
無敵天下
1939年升七段。至此于日本第一流棋手進(jìn)行“十番棋”、“六番棋”和“三番棋”等對局。其中以“十番棋”戰(zhàn)績最為突出。計1939年對木谷實十番棋,1941年對雁金準(zhǔn)一十番棋,1946、1950年對橋本宇太郎二次十番棋,1943、1951、1952年對藤澤庫之助三次十番棋,1953年對坂田榮男十番棋,1955年對高川格十番棋。在以上十番棋中,將除雁金準(zhǔn)一以外的對手全部降至先相先或定先。因此被公認(rèn)為圍棋界第一人。
1941年吳清源與東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女生中原和子訂立婚約,1942年2月7日成婚,婚后移居中原和子家里。
1942年3月,吳清源晉升八段。
1949年2月,吳清源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1950年2月,吳清源由日本棋院授予九段。
1957年后,吳清源又獲得日本第一、三期最強決定戰(zhàn)第一名。
宣告隱退
1961年,吳清源遭遇車禍,之后又患上了肺結(jié)核。從此退出各項重大比賽,但對圍棋癡迷不改。
1979年,吳清源再次加入日本籍。
1984年,吳清源在日本大倉酒店舉辦引退儀式,正式宣告隱退。
1985年,吳清源實現(xiàn)了戰(zhàn)后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
1986年,吳清源獲香港中文大學(xué)榮譽博士。
魂歸故里
2014年11月30日凌晨1時11分,吳清源在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nèi)去世,享年100歲。
2017年11月28日,在圍棋大師吳清源逝世三周年紀(jì)念日前夕,正式歸葬福州三山人文紀(jì)念園。
主要成就
實戰(zhàn)成績
1933年,吳清源十九歲,升為五段。這年春季比賽中得第二名,秋季比賽中與木谷實并列第一。同年,讀賣新聞社發(fā)起優(yōu)秀選手選拔賽,吳清源在選拔賽中連勝勁敵木谷實和橋本宇太郎,取得與名人秀哉進(jìn)行最后對決的權(quán)利。這局棋吳清源執(zhí)黑先行。他起手使用了“三三、星、天元”的布局。第一子下在右上角“三、三”的位置。這在秀哉的棋派來說,叫做“鬼門”,是禁忌的走法。第二步黑子下在左下角星位。第三步下在天元。這一創(chuàng)新的走法轟動了日本棋界。但是,本因坊秀哉知道吳清源的實力,沒有輕敵。吳清源幾次下子使秀哉難以應(yīng)付,他只得多次宣告暫停,回家與他的弟子們共同研究如何應(yīng)付。因此,這局棋延長到次年1月29日才結(jié)束,下了三個月。在這期間,吳清源同時要參加秋季比賽和新聞社主辦的比賽等十一局棋。結(jié)果秀哉以兩目取勝。
據(jù)說,秀哉之所以能取勝,是因為他的弟子前田陳爾幫他出了一好著,即第160那一子。許多人認(rèn)為,秀哉屢次提出暫停,回去和弟子們研究,把一局棋延長三個月,未免不公正。從此,日本棋院規(guī)定以后每局比賽必須當(dāng)天結(jié)束,不得拖延。賽后,民意調(diào)查中顯示,吳清源在日本的知名度僅次于天皇。
1935年3月,瀨越憲作、鈴木為次郎對吳清源、木谷實的“報知相談棋”對局開始。最終吳與木谷執(zhí)黑1目勝。
1938年本因坊秀哉宣告引退,在引退前和木谷實下了一盤叫作引退戰(zhàn)的棋。結(jié)果木谷實勝了。按理,木谷實應(yīng)當(dāng)是本因坊秀哉告退以后棋界第一人了。但是,人們認(rèn)為還有吳清源在。究竟誰是第一人,還得清源和木谷實決一雌雄。于是,讀賣新聞社發(fā)起木谷實與清源十盤決勝戰(zhàn)。從此,吳清源十番棋時代開始。
1939年10月,吳清源與木谷實開始“鐮倉十番棋”比賽。到第六局時,吳以五勝一負(fù)把木谷實降為“先相先”手合。至1941年,吳最終以六勝四負(fù)戰(zhàn)勝木谷實七段。
1941年6月,吳清源與雁金準(zhǔn)一的十番棋開始。至1942年,吳清源四勝一負(fù)領(lǐng)先,因顧及名譽問題,雁金退出比賽。
1942年年底,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十番棋開始。按規(guī)定對局為藤澤定先。至1944年,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的十番棋結(jié)束。吳清源四勝六負(fù),手合不變。
1946年,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的十番棋開始。至1947年,吳清源和橋本宇太郎的十番棋弈至第八局,吳以六勝二敗的成績將橋本降為先相先手合。1948年,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八段)十番棋結(jié)束,吳六勝三負(fù)一和。
1948年1月,吳清源與坂田榮男(先相先)三番棋舉行,吳三連勝。
1948年7月,吳清源與巖本熏本因坊的十番棋開始,至11月吳以五勝一負(fù)將巖本降為先相先手合。至1949年,吳清源與巖本熏十番棋結(jié)束。吳清源七勝二敗一和。
1950年,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本因坊的第二次十番棋開始。1951年8月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本因坊十番棋結(jié)束,成績五勝三負(fù)二和。
1951年,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的第一次十番棋開始。至1952年,吳清源在十番棋中以七勝二負(fù)一和的成績擊敗藤澤庫之助九段。
1953年,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的第二次十番棋開始。進(jìn)行到第六局,吳五勝一敗將藤澤降為定先手合。
1954年,吳清源與坂田榮男的十番棋開始。吳六勝二敗將坂田降為定先手合。
1955年,吳清源與高川格的十番棋開始。至1956年,吳清源在十番棋前八局中六勝二負(fù),將高川格(七段)降為先相先手合。最終吳六勝四負(fù)。
1958年,吳清源在第一期日本最強者決定戰(zhàn)(名人戰(zhàn)前身,讀賣新聞社主辦)中,以八勝二負(fù)的成績奪冠。
1960年,吳清源在第三期日本最強者決定戰(zhàn)中,和坂田榮男并列冠軍。
1939年到1956年是吳清源的全盛時代,被稱為“吳清源時代”。二戰(zhàn)初期,在日軍鐵蹄橫掃中國和東亞大陸的同時,棋士吳清源在日本本土上孤軍奮戰(zhàn),僅憑個人之力,在震古鑠今、空前絕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戰(zhàn)勝了全日本最頂尖的七位超級棋士,并把所有的對手打到降級,不是降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為相差二段的定先,迫使敗者改變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備和強者公平競爭的能力,直至后來無人可戰(zhàn),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結(jié)束。吳清源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棋壇第一人,被譽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圣”。
對局?jǐn)?shù)據(jù)
對手 | 總局?jǐn)?shù)/勝局/勝率 | 執(zhí)黑局?jǐn)?shù)/勝局/勝率 | 執(zhí)白局?jǐn)?shù)/勝局/勝率 |
---|---|---|---|
木谷實 | 共106局/勝58局/55% | 共62局/勝42局/68% | 共44局/勝16局/36% |
橋本宇太郎 | 共99局/勝58局/59% | 共45局/勝38局/84% | 共54局/勝20局/37% |
藤澤朋齋 | 共68局/勝37局/54% | 共22局/勝15局/68% | 共46局/勝22局/48% |
高川格 | 共65局/勝37局/57% | 共33局/勝25局/76% | 共32局/勝12局/38% |
坂田榮男 | 共64局/勝39局/61% | 共20局/勝12局/60% | 共44局/勝27局/61% |
巖本薰 | 共42局/勝27局/64% | 共22局/勝17局/77% | 共20局/勝10局/50% |
前田陳爾 | 共36局/勝23局/64% | 共19局/勝16局/84% | 共17局/勝7局/41% |
筱原正美 | 共24局/勝17局/71% | 共12局/勝11局/92% | 共12局/勝6局/50% |
長谷川章 | 共23局/勝17局/74% | 共10局/勝7局/70% | 共13局/勝10局/77% |
橋本昌二 | 共22局/勝14局/64% | 共10局/勝7局/70% | 共12局/勝7局/58% |
小野田千代太郎 | 共21局/勝14局/67% | 共13局/勝12局/92% | 共8局/勝2局/25% |
久保松勝喜代 | 共19局/勝14局/74% | 共10局/勝9局/90% | 共9局/勝5局/56% |
林有太郎 | 共19局/勝15局/79% | 共11局/勝9局/82% | 共8局/勝6局/75% |
加滕信 | 共17局/勝14局/82% | 共10局/勝10局/100% | 共7局/勝4局/57% |
藤澤秀行 | 共17局/勝6局/35% | 共7局/勝2局/29% | 共10局/勝4局/40% |
關(guān)山利一 | 共15局/勝12局/80% | 共9局/勝7局/78% | 共6局/勝5局/83% |
瀨越憲作 | 共15局/勝12局/80% | 共13局/勝11局/85% | 共2局/勝1局/50% |
村島誼紀(jì) | 共13局/勝9局/69% | 共4局/勝4局/100% | 共9局/勝5局/56% |
宮下秀洋 | 共13局/勝10局/77% | 共3局/勝3局/100% | 共10局/勝7局/70% |
島村利博 | 共12局/勝9局/75%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1局/勝8局/73% |
雁金準(zhǔn)一 | 共12局/勝8局/67% | 共5局/勝4局/80% | 共7局/勝4局/57% |
洼內(nèi)秀知 | 共11局/勝8局/73%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0局/勝7局/70% |
高橋重行 | 共10局/勝8局/80% | 共2局/勝1局/50% | 共8局/勝7局/88% |
宮坂寀二 | 共10局/勝8局/80% | 共8局/勝6局/75% | 共2局/勝2局/100% |
林海峰 | 共9局/勝5局/56% | 共4局/勝1局/25% | 共5局/勝4局/80% |
梶原武雄 | 共9局/勝7局/78% | 共3局/勝2局/67% | 共6局/勝5局/83% |
向井一男 | 共9局/勝8局/89% | 共2局/勝2局/100% | 共7局/勝6局/86% |
半田道玄 | 共8局/勝5局/63% | 共6局/勝5局/83% | 共2局/勝0局/0% |
杉內(nèi)雅男 | 共8局/勝5局/63% | 共3局/勝2局/67% | 共5局/勝3局/60% |
巖田達(dá)明 | 共8局/勝5局/63% | 共4局/勝4局/100% | 共4局/勝1局/25% |
本因坊秀哉 | 共7局/勝6局/86% | 共7局/勝6局/86% | 共0局/勝0局/NA |
大平修三 | 共7局/勝4局/57% | 共5局/勝3局/60% | 共2局/勝1局/50% |
山部俊郎 | 共7局/勝4局/57% | 共1局/勝1局/100% | 共6局/勝3局/50% |
小島春一 | 共7局/勝6局/86% | 共5局/勝5局/100% | 共2局/勝1局/50% |
大竹英雄 | 共6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6局/勝0局/0% |
福田正義 | 共6局/勝5局/83% | 共5局/勝5局/100% | 共1局/勝0局/0% |
細(xì)川千仞 | 共6局/勝5局/83% | 共0局/勝0局/NA | 共6局/勝5局/83% |
加藤正夫 | 共5局/勝4局/80% | 共2局/勝1局/50% | 共3局/勝3局/100% |
井上一郎 | 共5局/勝4局/80% | 共2局/勝1局/50% | 共3局/勝3局/100% |
鈴木秀子 | 共5局/勝5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共3局/勝3局/100% |
藤田豐次郎 | 共5局/勝5局/100% | 共4局/勝4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村島義勝 | 共4局/勝3局/75% | 共4局/勝3局/75% | 共0局/勝0局/NA |
宮本直毅 | 共4局/勝3局/75% | 共3局/勝3局/100% | 共1局/勝0局/0% |
光原伊太郎 | 共4局/勝4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4局/勝4局/100% |
加藤三七一 | 共4局/勝4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雷溥華 | 共4局/勝2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4局/勝2局/50% |
劉昌華 | 共4局/勝3局/75% | 共1局/勝1局/100% | 共3局/勝2局/67% |
小杉丁 | 共4局/勝4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島村俊廣 | 共3局/勝2局/67% | 共0局/勝0局/NA | 共3局/勝2局/67% |
鯛中新 | 共3局/勝2局/67% | 共0局/勝0局/NA | 共3局/勝2局/67% |
井上孝平 | 共3局/勝1局/33% | 共3局/勝1局/33% | 共0局/勝0局/NA |
鈴木為次郎 | 共3局/勝2局/67% | 共2局/勝1局/50% | 共1局/勝1局/100% |
鈴木越雄 | 共3局/勝2局/67% | 共2局/勝2局/100% | 共1局/勝0局/0% |
小泉重郎 | 共3局/勝3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3局/勝3局/100% |
本田邦久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2局/100% |
本田輝子 | 共2局/勝1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1局/50% |
吉芝亭 | 共2局/勝1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1局/50% |
鈴木五良格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2局/100% |
溥仲業(yè) | 共2局/勝1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1局/50% |
曲勵起 | 共2局/勝2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榊原章二 | 共2局/勝1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1局/50% |
炭野武司 | 共2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0局/0% |
田中不二男 | 共2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0局/0% |
汪云峰 | 共2局/勝2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王幼宸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2局/100% |
向井一郎 | 共2局/勝2局/100%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巖石達(dá)明 | 共2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0局/0% |
刈部榮三郎 | 共2局/勝1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1局/50% |
中川新之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2局/100% |
中村勇太郎 | 共2局/勝1局/5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1局/50% |
佐藤直男 | 共2局/勝2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2局/勝2局/100% |
坂口安吾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本因坊利仙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本因坊秀芳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本因坊秀格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本因坊熏和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曹薰鉉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陳祖德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綢中新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村田整弘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大山國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大洼幸雄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大漥一玄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島村俊宏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稻垣日省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東野弘昭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渡邊英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豐田洸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工藤紀(jì)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宮本義久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關(guān)山利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黃水生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加納嘉德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加田克司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今村文明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久井敬史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酒井通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菊池康郎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鈴木圭三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劉谷啟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鳴海直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木村宏造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山口贊石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杉內(nèi)壽子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沈君遷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石井新藏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石田芳夫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武宮正樹 | 共1局/勝0局/0%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西村修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下地玄昭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下地玄忠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小山靖男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小野新寺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巖本薰和 | 共1局/勝1局/100%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依田紀(jì)基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原田實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苑田勇一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增淵壽子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張澹如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張恒甫 | 共1局/勝0局/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0局/0% |
張呂祥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趙治勛 | 共1局/勝1局/100% | 共0局/勝0局/NA | 共1局/勝1局/100% |
匯總 | 共1001局/勝654局/65% | 執(zhí)黑共439局/勝341局/78% | 執(zhí)白共562局/勝313局/56% |
理論貢獻(xiàn)
吳清源對圍棋的貢獻(xiàn)主要有三,一是提出新布局理論,使圍棋布局理論煥然一新;二是革新舊下法,提出了以大雪崩內(nèi)拐為代表的許多吳清源定式;三是提出“二十一世紀(jì)圍棋”概念,提倡二間掛等余地更大的序盤下法,拓寬了棋手的思路。
1933年,吳清源和木谷實開創(chuàng)新布局革命。當(dāng)時圍棋比賽黑棋沒有貼目,執(zhí)黑先行的好處為廣大棋手所熟知。而吳清源在段位不斷提升以后執(zhí)白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逐漸認(rèn)為若按傳統(tǒng)的走法,總覺得白棋落后于人,而那時的木谷實也萌生了類似的想法。二人交流之后一拍即合。秋季大手合(升段賽)中兩人正式開始使用新布局,在比賽中成績分居前兩位。之后在地獄谷溫泉療養(yǎng)時,兩人連同安永一合著了《新布局法》,1933年11月出版。
新布局法最令人震撼的是1933年10月16日開始、先后14次打掛、翌年1月29終局的吳清源對秀哉的“星·三三·天元”之局(如左上圖)。與該局一同成名的,還有白160手(如右上圖)。
新布局強調(diào)星,三三一手占角,速度快,便于迅速展開。這大大豐富了圍棋界的思路,引起了棋手間布局思路的深層次對抗與融合,為之后豐富多彩如中國流、宇宙流的布局奠定了基礎(chǔ)。
吳清源不但在布局方面作出了思維突破,而且還在定式的下法上進(jìn)行了大膽革新,獨創(chuàng)了許多吳清源定式。其中尤其以大雪崩內(nèi)拐定式最為令人震撼:
左圖為大雪崩最早的本型,右圖為棄子取勢的下法。雪崩型最初只是以這兩種下法為主導(dǎo)思想的定式。左圖的托靠定式雖然變化少簡明好掌握,但是這個定式很早就被棄用了。首先是黑棋外圍兩子作戰(zhàn)稍勉強,黑角對白兩邊作戰(zhàn)影響不大。其次是留下了兩邊兩個官子搜刮手段任由白棋擇, 黑棋不滿。右圖的定式在20世紀(jì)80年代后漸漸難以見到,主要因為隨著貼目的增加,大家普遍認(rèn)為白棋角地過大,此外居然是黑先動手又落后手,不滿。
之后吳清源于1957年2月20日下出極富有思想性的的內(nèi)拐手段(如右下圖),不僅是局部創(chuàng)新更是對圍棋的一種全新認(rèn)識。此后,圍繞雪崩的各種變化,職業(yè)棋手展開了幾十年的探討。雖然到現(xiàn)在吳清源提出的定式已經(jīng)基本都被淘汰,但是吳清源對于圍棋的進(jìn)步和發(fā)展的貢獻(xiàn)仍然能在此窺見一斑。
吳清源對21世紀(jì)圍棋的構(gòu)想中,十分崇尚陰陽調(diào)和、和諧。這陰陽調(diào)和,正如桑原道節(jié)在古典名著《圍棋發(fā)陽論》所說:“類似棋的配置、結(jié)構(gòu)那樣的東西可以稱為u2018陰u2019,而棋形中所隱伏手段則可稱為是u2018陽u2019!睂τ谄迨謥碚f就是保留變化與否,講究勢力與實地的平衡,這分寸上的和諧,十分微妙。他認(rèn)為圍棋是一種藝術(shù),又是一種生命的哲學(xué)。對弈的最終目的,是從中領(lǐng)略圓滿調(diào)和的“道”,追求棋藝和人生的共同完美。吳清源認(rèn)為,20世紀(jì)打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21世紀(jì)要以和為貴。中國的《易經(jīng)》講究陰陽調(diào)和,圍棋也不能脫離這個道路。20世紀(jì)的圍棋以爭勝為主,21世紀(jì)的圍棋的核心是調(diào)和、均衡、和諧。
吳清源的棋道要旨是“六合之棋”,正是這種淡泊名利、純粹求道的圍棋精神,使他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一個爭勝負(fù)的棋士,而體現(xiàn)出一種極其充盈豐沛的人格。
吳清源主要著述有:《新布局法》(與木谷實合作)、《吳清源全集》、《吳清源自選百局》、《名局細(xì)解》、《吳清源打棋全集》全4卷、《中的精神》以及傳記文學(xué)《以文會友》等。
培養(yǎng)人才
除了驚人的棋力之外,吳清源還培養(yǎng)了三大高徒:林海峰、王立誠、芮迺偉。
林海峰,日本六位著名超一流棋手之一,以其厚實均衡、韌性極強、不易被擊倒的棋風(fēng),被棋界稱為“不死鳥”“長青樹”,曾是日本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名人得主,1990年獲第三屆富士通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biāo)賽冠軍。
王立誠,年少時與小林覺、山城宏并稱為“青年三羽烏”,師從吳清源九段后,深得“二十一世紀(jì)圍棋”之精髓,曾一度手握“棋圣”“十段”“王座”三冠,2000年獲第二屆春蘭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biāo)賽冠軍。
芮迺偉,是世界圍棋史上第一個女子九段棋手,從1993年至2003年之間的十次世界女子棋戰(zhàn)中八奪世界冠軍,橫掃世界女子棋壇,為當(dāng)之無愧的女子第一人,更難得的是,她五十多歲還活躍在棋壇,并在2017年全運會中重登冠軍寶座。
軼事典故
圍棋神童
吳清源初露頭角的故事非常有趣。他的父親曾留學(xué)日本,回國后在段棋瑞手下當(dāng)“部員”閑職,家境很窮,仗著“圍棋”有幾度散手,常常和別人賭賽,每局賭一兩個銀元。有一次,吳清源的父親和一個叫林貽堂的福州名手下棋,賭注是五塊銀元,這賭注是很高的了。不知是心理緊張還是實力本來就不如人,總之未至中局,就給別人占盡上風(fēng)。吳父眉頭一皺,借如廁為名,跑開思索挽救的方法。
林貽堂等得不耐煩了,對旁觀者嘲罵吳父借故遁逃。這時吳清源忽然說道:“我替父親下幾步好不好?”當(dāng)時吳清源還只是七八歲的小孩子,未和人正式對過局,林貽堂大笑道:“你輸了你爸爸會認(rèn)數(shù)嗎?”吳清源道:“怎見得是我輸呢?等我輸了你再說不遲,我沒錢就脫衣服給你!绷仲O堂一點也不把這個小孩子放在眼里,就和他當(dāng)玩兒般,把棋繼續(xù)下去。令人驚訝的是,吳清源不過一二十手就扭轉(zhuǎn)大局,轉(zhuǎn)敗為勝。林貽堂不服氣,再和他下一局,賭注十元,結(jié)果又輸。事后父親問他:“我又沒教你下棋,你幾時學(xué)會的?怎么這樣大膽?”吳清源道:“我天天看你下棋,不學(xué)也會啦,我是看準(zhǔn)能贏才動手的呀!
一九二四年,吳父因患肺病治療無效,不幸去世。當(dāng)時吳清源年僅十一歲。父親喪事辦完之后,今后如何生活,成了孤兒寡母最擔(dān)心的問題。雖然吳清源已經(jīng)知道家境敗落,苦日子就要到來,但他仍然每天打棋譜,埋頭研究圍棋。有人規(guī)勸他:“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沒有用,將來能拿下棋吃飯嗎?”吳清源卻回答說:“能,我將來就靠下棋吃飯!
不久以后,吳清源“圍棋神童”之名大著,段祺瑞知道了,特地叫人找他去下棋。段祺瑞的棋藝自夸是“七段”,大約相當(dāng)于日本的四段。第一局吳清源不敢贏他,可是段棋瑞已看出他的實力,對他說:“你不要害怕,你能贏我我才高興!惫灰院笤傧,就都是吳清源贏了。別人如果下棋贏了段祺瑞,這位好勝的軍閥會不高興,但輸給吳清源這個小孩卻很開心,每月還給吳清源一百大洋的工資,讓他每天早晨到北京吉兆胡同的私宅下棋。這一下把當(dāng)初規(guī)勸吳清源的親友堵得啞口無言,也為早年吳清源專心研究棋藝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棋壇鬼才
1926年,日本的井上孝平五段(日本圍棋等級共分九段,至五段已算高段)到中國游歷,在北京的青蕓閣茶樓與13歲的吳清源對局,吳清源“打黑手”(下圍棋持黑子的先下,打黑手等于象棋中的被讓先)勝。繼之而來的是巖本熏六段,讓吳清源二子,吳又勝。還有少年橋本宇太郎來和和吳清源下過幾局考試棋,互有輸贏。
日本以前棋段的評定非常嚴(yán)格,除了實力還要講資歷,等閑不能“入段”。13歲的吳清源能與高段互有勝負(fù),傳至日本,令日本棋手大吃一驚。當(dāng)時日本的八段“準(zhǔn)名人”(九段又稱“名人”)瀨越憲作看了吳清源的棋譜,認(rèn)為他有少年秀策的棋才,遂為他到日本去留學(xué)圍棋四處奔走。吳清源即拜瀨越憲作為師,當(dāng)時年僅15歲。
吳清源到日本后,日本棋院根據(jù)考試棋成績給他“三段格”,他到日本不久,就和當(dāng)時唯一的“九段”本因坊秀哉連下三盤。照棋院的規(guī)則,入院之前必須經(jīng)過考試,三段與九段對局是“二三二”,即第一盤讓二子,第二盤讓三子,第三盤讓二子,吳清源連勝三局。接著他與日本棋院從三段至六段的少壯棋士下過十局,都是下平手,十局總結(jié),吳清源九勝一負(fù),震動日本棋院。第二年他首次參加日本棋壇的“大手合”(即公開賽),以全勝晉升為四段。至19歲又再升為五段。20歲時,他通過深入研究,基于稍損局部以圖大局的想法創(chuàng)了圍棋新布局法,打破了以前“金角銀邊石肚子”的觀念。日本棋壇稱他為“鬼才”。
吳清源打遍日本無敵手,但卻由于生病等原因很遲才升九段(1950年2月,日本棋院才正式授他九段),他的后進(jìn)藤澤庫之助由于在大手合比賽上戰(zhàn)績驕人升為九段,時人認(rèn)為過去吳清源對藤澤勝多負(fù)少,也該有九段資格,于是在舉行了吳與高段者賽,吳清源大比分獲勝升為九段,之后與藤澤大戰(zhàn)三次十番棋,雖然棋局極為驚險難解,但最后總是吳將藤澤降級,最后一次十番棋時,藤澤甚至懷揣辭呈,抱著不獲勝就脫離日本棋院不做職業(yè)棋手的強烈勝負(fù)心來決戰(zhàn),無奈最后仍是落敗,以至于和吳清源差兩段之多,相當(dāng)于吳清源是十一段。
吳清源不但天賦異稟,努力程度也超乎常人。他小時候堅持打棋譜,左手拿書右手?jǐn)[棋竟到了手指略微變形的程度。直到九十高齡,吳清源還是不停地研究自己提出的“二十一世紀(jì)圍棋”,令人最為驚嘆的就是吳老擺棋的精神,剛剛還是略帶無精打采的神色,一旦坐在棋盤前面卻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新的想法不停地擺出來,奇思泉涌,目光炯炯,令一旁的職業(yè)棋手都大為贊嘆。
親屬關(guān)系
祖父:吳維貞
外祖:張元奇
父親:吳毅
母親:張舒文
兄弟:吳浣(滌生)、吳炎(景略)
姐妹:吳清儀、吳清瑛、吳清樺
妻子:中原和子
兒子:吳信樹
女兒:吳佳澄
社會評價
1987年,日本“圍棋俱樂部”征求六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武宮正樹、林海峰、趙治勛、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見:誰是圍棋史上最強者?趙、林、武宮、加藤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吳清源。小林和大竹則認(rèn)為,歷代的高手們處在不同的年代,要作比較是很困難的。如果非要問誰最強,大致可以列舉三位:道策、秀策、吳清源。
川端康成:木谷實、吳清源創(chuàng)造新布局的時代,不僅是二位蓋世天才的青春時代,實際上也是現(xiàn)代圍棋的青春時代。
楊振寧:愛因斯坦在物理的地位沒有吳清源在圍棋里高。為什么呢?因為物理里愛因斯坦是第一,但是第二跟愛因斯坦的距離我想沒有吳清源和20世紀(jì)第二的圍棋手的距離那么大。
金庸:我最敬重佩服的兩個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在兩千年的中日圍棋史上,恐怕沒有第二位棋士足與吳清源并肩。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將這門以爭勝負(fù)為惟一目標(biāo)的藝術(shù),提高到了極高的人生境界。
林海峰:吳老師的棋不被常識所局限,變幻自如,你永遠(yuǎn)也不知道他的下一手會下在哪里。
大竹英雄:吳老師的棋能夠?qū)⑵灞P最大限度地使用,非常精彩;形勢好的時候?qū)⑵灞P變小的感覺也很厲害。
聶衛(wèi)平:吳清源老師溫厚長者,貢獻(xiàn)與無私為棋界罕見。吳清源一生執(zhí)著棋藝,心無旁騖,他也是這么要求其他棋手的!(dāng)年他生活在日本,他在日本下棋,條件是非常的,可以想象的苦。而且日本當(dāng)時軍國主義(思想)那么嚴(yán)重,嚴(yán)重的排華、反華。他在那個時候能生存在日本,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我覺得他加入日本籍是件非?梢岳斫猓ǖ氖拢。
趙治勛:吳清源的棋完全是隨機應(yīng)變的好棋,那沒有絲毫破綻的靈活轉(zhuǎn)身,使我一下子就著迷了。我認(rèn)為先生的下法,好像總是在偵察什么似的。由于吳先生的全盛時期,是站在必須打敗不貼目的黑棋的立場上,所以也只有采取這種不留余地的疾風(fēng)驟雨般的快速戰(zhàn)法。雖然吳先生從青年時代、新布局時代起,就是快速的棋風(fēng),而在全盛時期則更進(jìn)一步,達(dá)到了玄妙的境界,再加上那出類拔萃的才能,更如虎添翼。因此,當(dāng)時和吳先生對局的人,一定會有無法抵抗的感覺。吳先生的真髓是自由的精神,吳先生就是這樣從一開始就干脆利落地去主動挑戰(zhàn),這種快速戰(zhàn)法,當(dāng)然是伴隨著特殊的狠勁。
芮迺偉:在我心目中,吳老師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對圍棋永遠(yuǎn)那么專注,80多歲時,每天在棋盤前待的時間超過6小時。有時候我與他研討一個變化,我對結(jié)果不太滿意。第二次去他那里時,他會高興地說:“我又研究出了新變化,這次你肯定滿意了。”吳老師對圍棋始終抱著一顆純凈的心,遠(yuǎn)離世俗功利。
唐韋星:我職業(yè)之后又重溫了吳大師的十番棋,發(fā)現(xiàn)一個世紀(jì)前吳大師的棋無論是思路還是技術(shù)已經(jīng)完全不亞于現(xiàn)在棋壇頂尖水平!(dāng)時吳大師在日本過得肯定不好,兩國對戰(zhàn)使他精神和生活都備受煎熬,所謂勞軍一事不過只是他作為棋手想通過圍棋推廣和平,卻因為對政治不明白而卻被一些不明事理甚至別有用心之人批評得體無完膚。我看吳大師之晚年對中國棋手倍加關(guān)照,每天自己擺棋6小時直到生命的盡頭,這能是裝的嗎?如此一以貫之才能稱之為棋圣。這樣的人如果還有人認(rèn)為他是“漢奸”要么不明事理到無以復(fù)加,要么心理極度變態(tài)。吳大師雖未正式得棋圣稱號可大家都稱他為棋圣。這正是對他做人的敬仰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