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奈良時代赴唐交換生,著名學者,原姓下道朝臣。傳說中吉備真?zhèn)溆脻h字楷體偏旁創(chuàng)立片假名,這個說法亦為早期臺灣歷史教科書和現(xiàn)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科書采。世居吉備國,父下道朝臣國勝任有衛(wèi)士少尉職。少年時曾入大學寮學習。靈龜2年(716年),下道真?zhèn)?2歲時第二年的養(yǎng)老元年(717年),與阿倍仲麻呂、大和長岡及學問僧玄昉等隨多治比縣守為首的第九次(即第二期二次)遣唐使團入唐交流。在長安鴻臚寺就學于四門助教趙玄默。在唐交流近19年,研究唐代的天文、歷法、音樂、法律、兵法、建筑等知識,均有較深造詣;厝毡镜穆飞想m然漂流到了種子島,但仍在天平7年(735年),攜帶了眾多的典籍回到日本;氐饺毡竞螅蛱旎诗I上了書籍(《唐禮》130卷)、天文歷書(《大衍歷經(jīng)》1卷、《大衍歷立成》12卷)、日時計(測影鐵尺)、樂器(銅律管、鐵如方響、寫律管聲12條)、音樂書(《樂書要錄》10卷)、弓(弦纏漆角弓、馬上飲水漆角弓、露面漆四節(jié)角弓各1張)、矢(射甲箭20只、平射箭10只)等、并帶回了《東觀漢記》。帶回的《唐禮》對日本朝廷禮儀的完善和改進有很大影響,《太衍歷經(jīng)》《太衍厲立成》促進了日本的歷法改革,使唐代歷法得以在日本推廣和使用。帶回的樂器和樂書對于唐樂在日本的傳播起到積極作用。中國早已失傳的《樂書要錄》現(xiàn)仍在日本保存,成為研究唐代音樂的重要資料。735年(天平七年),回國后,被任命為大學助,指導400多名學生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后又任東宮學士、春宮大夫等職,曾為阿倍內(nèi)親王(后來的孝謙天皇)講授《禮記》《漢書》等中國典籍。
下道真?zhèn)浠氐饺毡竞笫艿绞ノ涮旎省⒐饷骰屎蟮膶櫺,天?年位列從五位。第二年的天平10年,橘諸兄出任右大臣,開始掌權后,下道真?zhèn)渑c同時回到日本的僧玄昉一起受到重用,下道真?zhèn)溟_始兼任右衛(wèi)士督之職。天平12年(740年),欲除掉下道真?zhèn)浜托䲡P的藤原廣嗣在大宰府掀起叛亂。第二年的天平13年,下道真?zhèn)渥鳛闁|宮學士向皇太子阿倍內(nèi)親王(后來的孝謙天皇、稱德天皇)傳授《漢書》和《禮記》。之后在天平15年升為從四位下、春宮大夫兼皇太子學士。天平18年,下道真?zhèn)涫苜n吉備朝臣之姓。天平19年,傳任右京大夫。天平勝寶元年(749年)升為從四位上。孝謙天皇即位后的天平勝寶2年,藤原仲麻呂開始專權,吉備真?zhèn)浔毁H為筑前守、肥前守。752年以副使身份隨藤原清河大使第二次赴唐。使團抵長安后,唐玄宗曾接見,并贈吉備真?zhèn)溷y青光祿大夫稱號,離唐時玄宗贈詩相送。使團于753年10月至揚州拜訪著名高僧鑒真,對其日后東渡有所影響。天平勝寶3年,被選為遣唐副使于天平勝寶4年再次朝拜大唐,與阿倍仲麻呂再會。天平勝寶5年回國。這次途中漂流到了屋久島,和大唐鑒真大師一起平安的回到了日本。
天平勝寶6年(754年),吉備真?zhèn)渖秊榇笤咨儋E。天平勝寶8年,為了防衛(wèi)新羅,在筑前修筑了怡土城。天平寶字2年(758年),吉備真?zhèn)浞蠲诖笤赘纻浯筇频陌驳撋街畞y。天平寶字3年,升為大宰大貳(大宰府的次官)。之后,修正歷學,用大衍歷取代了儀鳳歷。天平寶字8年(764年),出任東大寺的營造長官,于70歲時回到平城京(奈京)。藤原惠美押勝(藤原仲麻呂)掀起叛亂之際,升為從三位,作為中衛(wèi)大將指揮討伐軍,以鎮(zhèn)壓叛亂之功(藤原仲麻呂之亂),于天平神護元年(765年)被授予勛二等。天平神護2年,稱德天皇(孝謙天皇重祚)任命弓削道鏡為法王時,吉備真?zhèn)渚腿沃屑{言,大納言藤原真楯(藤原北家)去世后又就任大納言。之后又升為右大臣,與左大臣藤原永手(藤原北家)一起執(zhí)掌朝政。地方豪族出身而被破格提拔,出人頭地,以學者的身份位至大臣的,在日本近代以前,只有吉備真?zhèn)浜洼言勒鎯扇硕。任右大臣期間,參照《唐律》等中國法律刪定了《養(yǎng)老律令》。他還以《顏氏家訓》為藍本,寫成《私教類聚》一書,以訓誡子孫勵精圖治,為歷代日本思想家、教育家所稱道。
寶龜元年(770年),稱德天皇去世之際,吉備真?zhèn)渫ㄟ^妹妹吉備由利(藤原仲麻呂之亂后,與兄長吉備真?zhèn)湟黄鹗艿椒Q德天皇信賴,作為親信擔任典藏之職,升為從三位。770年,稱德天皇臥病在床之后,到8月去世之前,只有吉備真?zhèn)湟蝗说玫皆试S出入稱德天皇寢宮,向群臣傳達天皇的旨意。此間,奉稱德天皇之意委任藤原永手和吉備真?zhèn)湟攒娛麓髾啵┑弥Q德天皇的意思,藤原永手等人得以實現(xiàn)擁立白壁王(后來的光仁天皇)為太子的意愿。
《水鏡》等后世的史書和小說,提到吉備真?zhèn)溆麚砹⑽氖覂羧ㄌ煳涮旎氏档氖鳎┘捌涞芪氖掖笫袨榉Q德天皇的繼承人,失敗后,嘆息:“長生之弊,逢此失敗之恥”。但是,關于這次即位并沒有被記載入《續(xù)日本紀》,當時藤原百川(藤原式家)在暗中活躍使白壁王被最終立為太子,也很可能是后世的誤傳或者編造出來的。(河內(nèi)祥輔、瀧浪貞子等人的歷史觀點)。光仁天皇即位后,吉備真?zhèn)湟阅昀蠟槔碛商岢鲛o職的申請,光仁天皇只準許其辭退兼職的中衛(wèi)大將之職,仍然慰留其右大臣之位。寶龜2年,吉備真?zhèn)湓僬堔o,得到許可。之后的生活就什么也沒有被記載入史冊了,寶龜6年吉備真?zhèn)淙ナ馈?/p>
奈良市內(nèi)的奈良教育大學之中據(jù)說有吉備真?zhèn)渲埂<獋湔鎮(zhèn)涞闹饔小端浇填惥邸、《道弱和上纂》、《刪定律令》等。在大唐時,吉備真?zhèn)湎虿菔埿窠涣鬟^書法,回到日本后,弘揚了大晉、大唐的書法之道。
年譜
日期是舊歷。
* 持統(tǒng)天皇9年(695年),出生于備中國下道郡也多鄉(xiāng)(八田村)土師谷天原(現(xiàn)在的岡山縣倉敷市真?zhèn)漕铮?
* 靈龜2年(716年)8月20日,被選為遣唐交流生,第二年3月從難波出發(fā)。
* 天平7年(735年)3月,回到日本。時任從八位下。同年升為正六位下,并被任命為大學助。
* 天平8年(736年)正月21日,升為從五位下。日期不詳,出任中宮亮。
* 天平9年(737年)2月14日,升為從五位下。同年(738年)12月27日,升為從五位上。日期不詳,兼任右衛(wèi)士督。
* 天平12年(740年)11月21日,升為正五位下。
* 天平13年(741年)7月3日,出任東宮學士。
* 天平15年(743年)5月5日,升為從四位下。6月30日,轉任春宮大夫,東宮學士如舊。
* 天平18年(746年)10月19日,被賜吉備氏的朝臣之姓,之后被稱為吉備真?zhèn)洹?
* 天平19年(747年)3月,御任春宮大夫、東宮學士。11月4日,出任右京大夫。
* 天平勝寶元年(749年)7月2日,升為從四位上。
* 天平勝寶2年(750年)正月10日,貶職為筑前守。之后又貶職為肥前守。
* 天平勝寶3年(751年)11月7日,補任遣唐副使。
* 天平勝寶4年(752年)閏3月3日,遣唐使出發(fā)。
* 天平勝寶6年(754年)3月,遣唐使回到日本。4月5日,轉任大宰大貳。4月7日,升為正四位下,大宰大貳如舊。
* 天平寶字5年(761年)11月17日,兼任西海道節(jié)度使。
* 天平寶字8年(764年)正月21日,被任命為東大寺的營造長官。9月11日,升為從三位、敘勛二等、補任參議、兼任中衛(wèi)大將。
* 天平神護2年(766年)正月8日,轉任中納言。3月12日,轉任大納言。10月20日,升為從二位、轉任右大臣,中衛(wèi)大將如舊,兼任備中國下道郡大領。
* 神護景云3年(769年)2月,升為正二位,右大臣、中衛(wèi)大將如舊。
* 神護景云4年(770年)10月8日,辭中衛(wèi)大將。
* 寶龜2年(771年)3月,辭右大臣。
* 寶龜6年(775年)10月2日,去世。
與吉備真?zhèn)溆嘘P的傳說
吉備真?zhèn)溟L期在大唐交流,據(jù)說唐玄宗看重他的才能,不想讓他回國。吉備真?zhèn)浒岩粋名叫袁晉卿(日后改為日本式名字凈村宿禰,著名的渡來人),擅長音韻學的少年帶回到日本。據(jù)藤原長親所述,這位凈村宿禰,將日本漢字的讀音由吳音(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之前,就傳到日本的漢字讀音,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很多特征,語源是南朝江南一帶的語言)改為漢音(譯者注:由遣隋使、遣唐使帶回日本的漢字讀音,也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很多特征,語源是隋唐長安一帶的語言),并創(chuàng)造了片假名。(有種種關于吉備真?zhèn)鋭?chuàng)造了片假名的傳說,但也僅僅是傳說。片假名的真實的起源是9世紀初奈良古宗派的學僧對萬葉假名的簡化)
另外,回日本時,還有神獸九尾之狐同船而歸。
吉備真?zhèn)鋷Щ亓擞蓮埩紓飨聛淼摹读w》、《三略》等兵法書,被尊為日本的兵法之祖。
吉備真?zhèn)溥帶回了陰陽道的圣典《金烏玉兔集》,傳給了常陸國筑波山麓的阿倍仲麻呂的子孫。金烏代表日(太陽)、玉兔代表月,合起來就表示“陰陽”。傳說中,中國有個名叫伯道上人的仙人,拜在文殊菩薩門下后開悟。由文殊菩薩傳下的秘傳書《文殊結集佛歷經(jīng)》被吉備真?zhèn)鋸闹袊鴰Щ厝毡,《文殊結集佛歷經(jīng)》即《金烏玉兔集》。
經(jīng)歷
養(yǎng)老元年(717)被朝廷選為第9次遣唐使團隨行交流生,與阿部仲麻呂等一道,自難波港(今大阪市一帶)乘船出航,幾經(jīng)艱險來到唐朝京都長安。自是,吉備真?zhèn)湓谡畏(wěn)定、經(jīng)濟、文化藝術空前繁榮的唐朝交流長達18年,其間他在長安國子監(jiān)勤奮鉆研了三史、五經(jīng)、名刑、算術、漢音、書法等多門學問,并將政治、法律、軍事、數(shù)學、天文、歷法、音樂等方面的大量書籍和文物帶回日本,其中明確記載的有《唐禮》130卷,《大衍歷經(jīng)》1卷,《太衍立成》12卷,《樂書要錄》10卷等。
天寶十二年(752),通曉經(jīng)史、熟悉唐朝國情的吉備真?zhèn)涫芑释⒅,作為第十一次遣唐使副使,再度漂洋渡海,來到長安吸取盛唐文化,翌年偕阿部仲麻呂、鑒真和尚歸國,不巧途中恰遇颶風惡浪,阿部仲麻呂被迫漂流返回中國,而吉備真?zhèn)渑c弘揚華夏文化的偉大使者鑒真和尚,歷盡顛簸,終于抵達日本。
晚年,吉備真?zhèn)湟闳晦o官還鄉(xiāng),時常踞凸立小田川清流畔的巨巖上,彈琴低吟,遙想追懷伴隨他前后度過19個春秋的文化名城長安,于山野的恬靜中度過了余生。這方飽涵歷史靈性的巨巖至今猶在,被稱作“彈琴巖”。
對日本社會的貢獻
文化
經(jīng)過646年(大化二年)“大化改新”后,日本以儒教為政治的指導原理,設立了大學寮,以經(jīng)史為教科書,培養(yǎng)官吏。吉備真?zhèn)浔蝗蚊鼮榇髮W寮教授,前后在這里向400余名學生講授了謂之“六道”的五經(jīng)、三史、明法、算術、音韻、籀篆等。特別是他以“三史”(《史記》、《漢書》、《后漢書》)為教學內(nèi)容,誘導了爾后日本在學制領域的重大改革,他從唐攜歸的《唐禮》,大大有助于政府禮典的修訂;他又依據(jù)唐之《大衍歷經(jīng)》,于天平寶字七年廢除日本原始的“儀鳳歷”,改用太衍歷。“三史”的研究,并非僅僅局限于中國史書的訓詁,進而取之所長,應用于日本國史的撰修。
其他
中國的圍棋由吉備真?zhèn)涫状螏е翓|瀛,從而開拓出日本圍棋文化的源流。他還根據(jù)漢字的偏旁部首結構,發(fā)明了日本文字中的字母“片假名”被尊崇為“國語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