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個簡介
▲中文名稱: 艾倫·J·黑格
▲生卒年: 1936-
▲國別: 美國
艾倫·黑格(1936— ),1936年生于依阿華州蘇城。現(xiàn)為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固體聚合物和有機物研究所所長,是一名物理學教授。因有關(guān)導電聚合物的發(fā)現(xiàn)而成為200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三名得主之一。 (另外兩位是:美國科學家艾倫·馬克迪爾米德和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
獲獎理由
艾倫·黑格是半導體聚合物和金屬聚合物研究領(lǐng)域的先鋒,目前主攻能夠用作發(fā)光材料的半導體聚合物,包括光致發(fā)光、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電氣化學電池以及激光等等。這些產(chǎn)品一旦研制成功,將可以廣泛應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顯示器等許多領(lǐng)域。
在人們的印象中,塑料是不導電的。在普通的電纜中,塑料就常被用作導電銅絲外面的絕緣層。但2000年度三名諾貝爾化獎得主的成果,卻向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他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特殊改造之后,塑料能夠表現(xiàn)得像金屬一樣,產(chǎn)生導電性。
所謂聚合物,是由簡單分子聯(lián)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質(zhì),塑料就是一種聚合物。聚合物要能夠?qū)щ姡鋬?nèi)部的碳原子之間必須交替地以單鍵和雙鍵結(jié)合,同時還必須經(jīng)過摻雜處理——也就是說,通過氧化或還原反應失去或獲得電子。
個人自傳
1936年1月22日嚴寒的早晨,我出生在愛荷華州蘇城。我的童年是在愛荷華州的阿克倫度過的,那是一個只有1000人的中西部小城,離蘇城大約35英里。我在阿克倫上的小學。我9歲時,父親便去世了。
父親死后,我們搬到了奧馬哈,這樣我母親就可以離她的娘家近一些。她單身一人撫養(yǎng)我們,我們與她姐姐及其孩子們住在一所房子里。
我最早的記憶之一是母親告訴我接受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我母親高中畢業(yè)的時候,獲得了上大學的獎學金,但是她父母需要她幫助養(yǎng)家糊口,她不得不去工作。在我這一輩之前,我父母兩家都沒有人接受過超過高中程度的教育,所以我一直十分清楚上大學是我的責任。我和我弟弟是我們這個家族里最先獲得博士學位的人。
我的高中生活充滿樂趣和挫折,是典型的十來歲孩子的生活。高中時代最大的收獲就是遇到了我的妻子魯思,我愛她快50年了,她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在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的那些年月,是我一生中一段特殊的日子。我剛上大學時的目標是當一名工程師,我沒有想到一個人可以把科學探索當作一種職業(yè)。但是一個學期后,我確信我不適合做工程師。大學畢業(yè)時我完成了物理和數(shù)學兩門專業(yè)的學習。在大學里最精彩的課是西奧多·喬根森教的現(xiàn)代物理學。他把我引進了量子物理學和20世紀科學的世界。
在伯克利,我的初始目標是跟查爾斯·基特爾做純理論的論文。因此,我決定全職去獲得我的學位,我首先去找了基特爾,問他我是否可以為他工作。他卻建議我考慮同從事與理論有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實驗工作的人一起工作。這也許是別人給過我的最好的建議。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加入了艾倫·波蒂斯的研究小組。
我清楚地記得我第一天在實驗室的情景。我在做“原始研究”,終于涉及了真正的物理學。關(guān)于絕緣反鐵磁體KMnF3的磁性測量,我只做了一天,就寫了一個反鐵電的反鐵磁體理論,并且非常驕傲地拿給波蒂斯看。他對我很耐心,幾天后,我向他道歉,告訴他我的理論毫無意義,他仍然對我很耐心。通過與波蒂斯的交往,我學會了如何思考物理學;更重要的是,我開始學習選擇題目的良好鑒別能力。
1975年,有關(guān)新金屬聚合物——硫氮聚合物(SN)x的第一批文章出現(xiàn)在文獻上。這一非同尋常的準一維金屬激發(fā)了我的興趣,我想要加入這一游戲。我得知,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系的艾倫·馬克迪爾米德教授有硫氮聚合物的化學研究背景,我就約了他見面,目的是說服他與我合作合成(SN)x。
他同意了,一次真正的合作開始了。我們認識到,那是一個橫跨化學和物理兩個學科的長期研究,于是決定互相學習。盡管我們在每周的工作時間合作,但通常我們在沒有其他安排的星期六早晨會面,只是為了能盡量相互學習。那時,我對莫特設想的金屬-絕緣體的過渡理論著迷。很快,我們首次發(fā)現(xiàn)(CH)x的導電性能有了顯著提高,而且證實了導電性的提高是由絕緣體(半導體)向金屬過渡導致的。
我熱愛科學家的生活,熱愛與魯思一起分享激動和失望的日子。她使我的生活充滿了愛和美,40多年來,她也大度地容忍著我的古怪。我們夫妻二人成功地建立了一個學術(shù)王國,我們的兩個兒子,彼得和戴維都從事學術(shù)研究。彼得是一位教授、醫(yī)學博士,在凱斯西儲大學從事免疫學研究。戴維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和神經(jīng)學家,他在那里研究人類的視覺。獲得諾貝爾獎后,在我接受的所有祝賀當中,使我最為高興的是我的孫輩們從他們的爺爺那里獲得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