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jīng)歷
12歲參加八路軍,任宣傳員。皖南事變后編入新四軍。15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擔任支部書記。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后跟德國專家哈夫特學習合唱指揮一年。曾任部隊文工團音樂股長、隊長、研究員、協(xié)理員、藝術指導、團長。解放戰(zhàn)爭中曾參戰(zhàn)做戰(zhàn)勤工作,帶領擔架在槍林彈雨的第一線搶救傷員,同戰(zhàn)士一起出生入死。1957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勛章。1958年調云南省歌舞團,至1993年離休前,先后四度出任團長、支部書記,兼音樂總指揮和藝術指導。1959年率領由省地5個專業(yè)劇團108人(人稱108將)組成的云南省歌舞團出省巡回演出,歷時五個多月,轟動南方八。∑浜髲吐蕡F進京,在懷仁堂演出了歌舞晚會專場,毛澤東主席、越南胡志明主席、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等出席觀看了演出,并在晚會結束時一起上臺看望全體演員,和演員親切握手,合影留念。1960年,擔任中國文化代表團第二分團副團長,隨周恩來總理赴緬甸訪問演出,并參加了中緬聯(lián)合公報簽字儀式。1965年,代表云南省委、省人委,率慰問團赴鐵道兵駐云南部隊進行慰問、演出,歷時一個多月,部隊上下盛贊慰問團演出隊“不愧是用毛澤東思想哺育起來的文藝隊伍”!1987年,擔任中國民族藝術團藝術指導赴朝鮮訪問演出,受到金日成主席接見。
擔任職務
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音協(xié)合唱指揮學會理事、北京五洲華夏文化研究院理事、世界藝術家協(xié)會理事、世界華人交流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際名人協(xié)會名譽理事、香港國際藝術學院院士、世界華人名人協(xié)會藝術會士、理事兼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華人文學藝術家協(xié)會藝術會士、理事兼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教育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藝術)會士、副理事長兼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副主席、中華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高級評審員、高級研究員、名譽總裁、中國企業(yè)文化促進會教育委員會特邀研究員、中國評論月刊雜志社特邀評論員、中國廬山文化交流中心駐外研究員、濟寧市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教授、研究員、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湖南省東方名人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2003年,其業(yè)績被收入《中國當代杰出共產(chǎn)黨人》。2004年,獲香港國際藝術學院終身藝術成就獎。同年10月,獲奧地利奧中文化交流協(xié)會頒發(fā)的“2004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赴歐訪問團中歐文化使者榮譽金匾”,同時獲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頒發(fā)的“2004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赴歐訪問團獎章”。
事跡
長期從事革命文藝工作,指揮過《東方紅》、《斯大林之歌》等合唱及歌劇《娥并與桑洛》。指揮灌制的唱片有《娥并與桑洛》選曲、《阿詩瑪組歌》、《阿佤人民唱新歌》、《撒尼人民心向紅太陽》。寫有小歌劇音樂《戰(zhàn)斗不忘愛民》、《李志剛》、《歡慶勝利》,均曾上演。寫有六場大型民族歌劇音樂《娥并與桑洛》(合作),該劇曾兩度在昆明上演,1959年,云南省歌舞團赴南方八省(市)巡回演出時,還曾在漢口、上海、廣州等城市上演了音樂為其個人譜寫的第五、六選場。終場有兩段詠嘆調由上海唱片廠灌制成慢轉唱片,曲譜被收進《歌聲中的云南》歌集。所寫歌曲作品中,《跑得兇就打得好》曾獲華東軍區(qū)一等獎,被收進《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歌曲選集》、《建軍五十周年歌曲集》;《邊疆大合唱終曲》和《唱得百鳥枝頭落》亦灌制成唱片,后者并被收進《獻上邊疆人民一片心》、《一朵山茶一支歌》、《歌聲中的云南》等歌集。專著有《王千聲樂作品選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对茙X歌聲》曾載文評價他“具有豐富的(指揮)實踐經(jīng)驗,風格剛柔兼具,富于激情”,他的“許多作品可謂西洋技法的借鑒和民族傳統(tǒng)技法兼揉,并不露絲毫焊接痕跡而水乳交融”。他“傾其心血,從嚴治團,充分展示了他在藝術組織領導方面的才能,從而使云南省歌舞團能在全國享有一定的聲譽”。傳略入選《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亞洲藝壇名流》、《世界文化名人辭!贰ⅰ妒澜缑虽洝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