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曹錕

    曹錕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清末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大沽口人,中華民國政治及軍事人物,直系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曾靠賄選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1890年畢業(yè)于北洋武備學(xué)堂,任毅軍哨官。1894年赴朝鮮參加中日甲午戰(zhàn)爭。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被馮玉祥等人發(fā)動的北京政變趕下臺,囚禁于中南海。1926年獲釋,到河南投奔吳佩孚。1927年曹寓居天津。盧溝橋事變后拒絕日本所請出面組織新政府。1938年5月17日病逝,1939年12月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62年(同治元年)農(nóng)歷十月二十一日,曹錕出生于天津大沽一個貧窮造船工曹本生家里。曹錕的父親曹本生,在大沽的一個船行當排工,成年累月給人家造木船,以維持這個10口人之家的生活。盡管曹家經(jīng)濟拮據(jù),但曹本生性子憨直,為人要強,他寧愿自己勒著腰帶,也要供孩子們識幾個字。因此,曹錕兄弟幾個,多在幼年讀過幾年私塾。

    曹錕16歲時,父親讓他學(xué)造木船,曹錕不肯,叫他學(xué)做農(nóng)活,他也不依,曹本生只好讓他去賣布。因家中貧窮,買不起一輛手推車,曹錕便把布匹搭在肩上四處叫賣。父母見曹錕不成器,便在他17歲那年托人說媒,將西大沽一家姓鄭的姑娘娶過來。鄭氏長于曹錕兩歲,相貌平平,但為人通情達理,過門后上敬公婆,下疼小叔小姑,對曹錕更是十分體貼,小兩口和和睦睦,很少口角。

    憤而從戎

    一日,曹錕販布到保定城門,被兩個守城的士兵攔住,不但沒讓進城,反而被他們謾罵嘲笑一番。曹錕無端受辱,窩了一肚子火兒。他歷盡艱辛,也未能改變自己吃苦受累的命運,于是他暗下決心,立志從戎。1882年,20歲的曹錕應(yīng)募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曹錕丟了推車賣布的小買賣后,先是在天津武備學(xué)堂學(xué)習,畢業(yè)后做了毅軍的一名哨官,1894年還曾隨部赴朝鮮作戰(zhàn)。翌年,赴小站投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右翼步隊第一營幫帶。他既無背景,又老實巴交,時常受人欺負。但他的一大特點,憨厚,喜怒不形于色,好處都讓給別人,自己則吃苦耐勞,千依百順,不管心中怎么想,面上從無怨言。久而久之,于是漸漸地也就聞達于上司,甚至袁世凱都知道了有這么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

    曹錕聽說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有個拜把子兄弟叫曹克忠,在當?shù)睾苡袡?quán)勢,人稱“大帥”,于是備下厚禮前去拜謁。常言道:“禮多人不怪”。這曹克忠也是天津人,曾任廣東水師提督,一看來了個姓曹的小老鄉(xiāng),很是開心。接著一查族譜,發(fā)現(xiàn)曹錕竟是自己的孫輩,自然更加高興,便正式認曹錕為族孫,并派自己的姨太太去袁世凱那兒為他通融,自此曹錕由幫帶而幫統(tǒng),由幫統(tǒng)而統(tǒng)領(lǐng),由統(tǒng)領(lǐng)而統(tǒng)制。

    曹錕曾到朝鮮參加中日戰(zhàn)爭,后被送天津北洋武備學(xué)堂學(xué)習,成為袁世凱小站練兵的骨干,此后,日益得到袁的器重,1907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北洋軍第三鎮(zhèn)統(tǒng)制官。民國成立后,曹任陸軍第三師師長,曾于護國戰(zhàn)爭時率軍南下四川,與護國軍作戰(zhàn)。

    曹錕

    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列為直皖兩系,曹在兩系暗斗中,腳踩兩只船。在馮國璋死后,曹成為直系首領(lǐng),相繼取得了直皖戰(zhàn)爭、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的勝利,成為主宰中央大權(quán)的實力派人物。

    脫穎而出

    自1916年9月任直隸督軍,到1923年10月他賄選中華民國總統(tǒng)期間,曹錕主要駐在保定,保定成了直系軍閥的大本營。直皖之戰(zhàn)、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及許多重大政治事件,都是在保定謀劃決策的,F(xiàn)擇其在保定的一些所作所為,從側(cè)面反映曹的面貌。

    1922年,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育德中學(xué)學(xué)生王錫疆等人代表保定團組織出席了會議;乇6ê,王錫疆主持保定市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工作,同年,王錫疆在給省立第六中學(xué)學(xué)生楊景山的信中郵寄了《社會問題研究會章程》,被軍閥當局查獲。因其中涉及“布爾什維”等內(nèi)容,曹錕便下令通緝逮捕王錫疆。王在校長郝仲青幫助下,脫身到北京,后與鄧中夏一起從事革命工作,并由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保定的第一個共產(chǎn)黨員。

    1923年5月康有為從洛陽到易州謁清西陵,順路到保定。曹錕在保定光園為其接風洗塵?涤袨樘貫樵诮ǖ牟苠K花園提名“老農(nóng)別墅”?涤袨檫在河北大學(xué)發(fā)表演說,進行反對新文化的宣傳,深得曹錕歡心。一天,曹在與康有為的談話中講到王森然在保定第二女子師范(今保定學(xué)院前身)學(xué)校增設(shè)白話文課程,宣傳新文學(xué)時,康有為十分氣惱。他對曹錕說:“他本來是個小桐城,我知道他是桐城派倒戈的,不能讓他在

    保定呆下去。”恰值保定召開直奉戰(zhàn)爭直軍全體陣亡將士追悼大會,王森然寫了兩篇痛斥曹錕的文章,在保定各界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使曹錕十分憤恨。他以防“赤化”為名,于5月18日晚派人去學(xué)校抓王森然。王事先聽到風聲,當夜化裝逃到北京,在李大釗、林語堂、胡適等幾位教授的掩護下,才躲過了通緝。

    曹錕駐保定后,就開始著手修建大本營。他先在保定東郊征購?fù)恋,修建飛機場,拆通西關(guān)新開路,拓寬南大街,又將原清代直隸按察使司衙署改建為賓館。因他仰慕明朝薊遼總督戚繼光的英名,所以把賓館命名為“光園”。曹錕平日在原直隸總督署辦公,下榻在光園。曹錕此時已脫穎而出,擁有了武裝力量。

    賄選總統(tǒng)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直系獲勝,獨自控制北京政府。此后,曹錕首先逼退大總統(tǒng)徐世昌,迎原任大總統(tǒng)黎元洪復(fù)職,并使黎元洪成為其傀儡,北京政府六度更換國務(wù)總理。同時,隨著直系內(nèi)部吳佩孚的崛起,形成了曹錕領(lǐng)導(dǎo)的直系保定派和吳佩孚領(lǐng)導(dǎo)的洛陽派,吳佩孚不贊成曹錕出任大總統(tǒng)。但曹錕仍在直系內(nèi)部處于優(yōu)勢地位,其出任大總統(tǒng)的計劃獲得美國支持。通過美國駐華公使的工作,1923年6月,美國總統(tǒng)沃倫·蓋瑪利爾·哈定發(fā)表了支持中國統(tǒng)一的聲明(隨后哈定于同年8月逝世)。

    1923年6月,曹錕派人對黎元洪進行恐嚇,迫使黎元洪逃往天津,又派王承斌將黎元洪乘坐的火車在天津楊村站扣住,直到黎元洪交出大總統(tǒng)印并簽署辭職書后才放行。曹錕利用內(nèi)政總長高凌霨和議長吳景濂大批收買或威脅國會議員,于1923年10月6日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被譏為“豬仔總統(tǒng)、“賄選總統(tǒng)”。此后,由賄選國會起草并通過了一部《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布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曹錕就任大總統(tǒng)后,直系的實權(quán)轉(zhuǎn)由吳佩孚操控。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隨后,馮玉祥等人發(fā)動北京政變,將曹錕軟禁于中南海延慶樓。北京政府的主導(dǎo)權(quán)由直系改歸奉系。1926年4月9日,馮玉祥的部下鹿鐘麟發(fā)動兵變包圍了臨時執(zhí)政府,段祺瑞逃走,同時鹿鐘麟還釋放了被軟禁的曹錕。

    遭遇政變

    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發(fā)生了一件事,就是馮玉祥倒戈,使直軍慘敗,曹錕被趕下臺,并遭到軟禁。

    曹錕賄選前,要先迫黎元洪下臺。擁曹派中積極分子遂由馮玉祥打第一陣,向黎元洪索討軍餉,陸軍軍官天天包圍總統(tǒng)府,包圍國務(wù)院,黎的離去主要是受不了軍隊逼宮,而軍隊的主使者就是馮玉祥。

    由于吳佩孚對馮玉祥的仇視和排擠,馮玉祥對曹、吳十分不滿。加上曹錕賄選丑劇,激起全國反對,馮玉祥自然也十分反感。況且馮玉祥對孫中山十分欽佩,本有相機反曹、吳之心。第二次直奉大戰(zhàn)的爆發(fā),終于給他帶來了反曹、吳的機會。

    1924年10月23日傍晚,馮玉祥率軍撤出前線,回師北京,發(fā)動了北京政變,

    直奉戰(zhàn)場形勢大為改變。在北京的馮部鹿鐘麟、蔣遇鴻與孫岳里應(yīng)外合,打開城門。鹿鐘麟率部率先入城,與孫岳的第十五混成旅在城中的部隊會合。士兵們一律佩戴藍布白字的臂章,上寫“誓死救國,不擾民,真愛民”。政變軍隊分兵把守各重要路口,并戒嚴斷絕交通,迅速占領(lǐng)各部、署衙門。

    這次“北京政變”真可謂迅雷不及掩耳,一舉獲得成功,曹錕在事先一點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抓住幽禁了起來。1924年10月24日,馮玉祥在北苑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yīng)付北方時局。出席會議的有孫岳、胡景翼、黃郛、王正廷等人。這次會上,馮玉祥被推為國民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景翼、孫岳分別任副總司令兼第二、第三軍軍長。鑒于孫中山是否北上尚無確切消息、吳佩孚率軍攻擊楊村等情況,孫岳提出請段祺瑞出山,以聯(lián)絡(luò)皖系的山東督軍鄭士琦,以阻止直系援軍北上。會上還決定成立攝政內(nèi)閣,為表示歡迎孫中山北上的誠意,所定閣員多為南方的老革命黨員,如國務(wù)總理黃郛,外交兼財政總長王正廷,國民軍總長李書城,參謀總長李烈鈞等。會議決定讓曹錕下令停戰(zhàn),免去吳佩孚本兼各職,并宣布自動退位。

    1923年11月4日奉軍占領(lǐng)塘沽,吳佩孚已于先一天率殘部乘艦駛離塘沽,這時直軍抵抗已全部中止。5日張宗昌、吳光新兩部先入天津,奉軍大隊亦紛紛抵達,在天津的直軍殘余部隊全被繳械。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遂告結(jié)束。

    保持晚節(jié)

    1927年2月,奉系軍閥為了阻止國民革命軍東進河南,渡河南下,吳佩孚自鄭州撤退而逃。曹錕只得匆匆離開河南回到天津。曹錕回天津后,住在英租界內(nèi)的19號路(當今河北路34中學(xué)),和鄭夫人及陳夫人住在一起。劉夫人不愿同他們一起住,另在英租界的泉山里自己花錢蓋了幾所小洋樓,帶著一雙兒女及家人搬了進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北后,矛頭指向華北。于1935年成立了“冀察政務(wù)委員會”。

    一天,幾個日本人身著便裝,來到天津英租界,邀請曹錕“出山”。曹錕怕得罪日本人想開門召見,但劉夫人堵著門不許曹錕出去,并指桑罵槐高聲叫罵。日本人討了個沒趣,灰溜溜地走了。事后劉夫人歷數(shù)日本人在東北三省犯下的罪行,對曹錕說:“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能出去為日本人辦事!辈苠K點頭應(yīng)允,同時也告誡他的一雙兒女。

    日本人在曹錕家碰壁后并不死心,又派了在“冀察政務(wù)委員會”做委員的曹錕的好友齊燮元來做說客。一天夜晚,齊燮元叩門求見。曹錕的門衛(wèi)遵照劉夫人的囑咐,不予開門,從此以后齊沒有再去曹家。

    曹錕晚年之所以能不為金錢、地位所動,堅決不為日本侵略者做事,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除了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直系基本上是親美英派,吳佩孚也堅決拒絕為日本侵略者做事)有關(guān)外,主要是曹錕本人具有比較強的民族意識。

    隆重葬禮

    1938年5月的一天,曹錕因感冒轉(zhuǎn)成肺炎,經(jīng)醫(yī)治無效,于5月17日(農(nóng)歷四月十八)在天津泉山里劉夫人寓所病故,終年76歲。曹錕的葬禮十分隆重。吳佩孚派夫人張佩蘭赴津吊喪,吳本人則在北平身穿重孝舉哀致悼。日本方面、國民黨方面都派人前來吊喪,并送給劉夫人大筆撫恤金,但遭到劉夫人的拒絕。曹錕家眷及舊部幕僚、親朋好友幾百人均披孝參加了葬禮,靈柩暫厝于天津英國公墓。國民黨政府有感于曹錕拒絕與日本人合作,于6月14日發(fā)布特別訓(xùn)令,予以表彰,并追授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

    主要成就

    政治

    1923年5月6日,在山東發(fā)生了“臨城劫車案”,巨匪孫美瑤部劫持中外乘客,200多人被扣作人質(zhì),由于事件涉及在華諸國僑民的生命安全,成為頗為復(fù)雜的外交問題,外人對此甚為重視,稱其為義和團運動后中國最嚴重的涉外事件,成為曹錕入主北京政府前后碰到的一件十分棘手的問題。該案發(fā)生后,英、美、法、意、比5國駐華公使先后兩次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抗議。日本雖無僑民被擄,也幸災(zāi)樂禍地鼓吹組織國際聯(lián)軍,共管中國鐵路。5月9日,5國公使再次照會北京政府,限今3日內(nèi)救出被擄外僑,否則每隔24小時須增加賠款若干。由于北京公使團堅決主張和平解決,以免危及被擄外僑生命。實際掌控北京政府的曹錕面臨“使團責難,外交日亟”,不敢輕舉妄動,北洋政府被迫與該部土匪進行談判。雙方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談判,于6月上旬簽訂條約,孫美瑤所部土匪接受政府招安,被改編為山東新編旅,孫任旅長。

    其時,正值曹錕賄選總統(tǒng)成功,急盼各國駐華使節(jié)前來慶賀新總統(tǒng)就職。各國公使便以懲辦田中玉作為先決條件。曹錕無奈,只得命外交都于13日將懲辦田中玉一事照會各國。15日,曹下令準田辭職,并裁撤山東督軍職位,同時授田中玉為上將軍,給田以下臺體面。盡管葡駐華公使符禮德再次質(zhì)問北京外交都,指責升授田中玉為上將軍,不是懲辦而是獎勵,限北京政府48小時之內(nèi)撤消授于田中玉為上將軍的命令,否則各國將另行考慮對于新政府的態(tài)度,但曹錕最終還是未答應(yīng)撤消授田中玉為上將軍的命令。

    法律

    曹錕賄選成功后,立即進行立憲,以明其正統(tǒng)地位。為此,迅速完成了多年議而未決的《中華民國憲法》,使政權(quán)的“合法”性有了法理依據(jù)。13章141條的憲法條文,于10月10日曹錕宣誓就職的同一天正式公布!吨腥A民國憲法》是在《天壇憲草》的基礎(chǔ)上制定的,但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國權(quán)”和“地方制度”兩章,突出表現(xiàn)了該憲法的時代特點。

    外交

    十月革命后,蘇俄為了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局面,副外交人民委員加拉罕于1919年和1920年先后兩次發(fā)表對華宣言,以期獲得中國的理解和外交上的支持。蘇俄宣布廢除沙俄同中國締結(jié)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放棄沙俄侵占的中國領(lǐng)土及中國境內(nèi)的俄國租界,并將沙俄政府及俄國資產(chǎn)階級掠自中國的財產(chǎn)都無償?shù)貧w還中國,自動放棄沙俄在中國的治外法權(quán)、關(guān)稅協(xié)定及庚子賠款等。蘇俄政府先后三次來華與中國政府談判建交問題,但因在中東鐵路和外蒙古問題上雙方的分歧,結(jié)果都無功而返。

    在此情況下,曹錕督責外交部再開談判。顧維鈞在曹錕支持下,堅持維護主權(quán)的立場,使得加拉罕終于改變策略,轉(zhuǎn)而采取和解的方針。經(jīng)過一系列磋商后,雙方在最終1924年5月31日達成協(xié)議,正式簽署了《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xié)定》及其附件。中蘇兩國外交關(guān)系正式建立。

    軼事典故

    居住泉山

    曹錕因?qū)以獯煺,心情郁悶,身體狀況愈來愈差,曹家的財權(quán)牢牢控制在其養(yǎng)子曹少珊手中,連曹錕也奈何不得他。為此,常常引起眾夫人及子女們的不滿和忌恨。鄭夫人生性好靜,對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再加上有的孩子常在外惹事生非,生活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的曹錕,其心情是不會好的。他的糖尿病越來越嚴重。據(jù)劉夫人的女兒曹士英回憶,1928年的一天,曹錕給劉夫人去信說:“慶(曹少珊的乳名)的心肝壞了,他們也不管我,我可能不久于人世了,對士英和士嵩我管得少,很覺對不住你,你要照顧好他們。”劉夫人見信寫得悲涼,又心疼又生氣。因為劉與陳夫人有矛盾,本想不管此事,但經(jīng)不住母親和姐姐的勸說,她只好找到大哥曹鎮(zhèn)商議。曹鎮(zhèn)建議劉夫人把曹錕接到泉山里。

    劉夫人怕泉山里人多嘈雜,不利于曹錕養(yǎng)病,便在外面租了一所房子,接曹錕去住,又請來西醫(yī)大夫梁寶鑒、德國醫(yī)生巴勒弟給予精心治療,自己也終日守候在床邊細心照顧。幾個月后,劉夫人見曹錕的病日益好轉(zhuǎn),便把他接回泉山里。

    個人愛好

    曹錕的病情好轉(zhuǎn)后,心情也漸漸好起來。他每天早上起得很早,到院中練練自己編的一套虎拳,然

    后回到屋里打坐練氣功。早飯后不是練書法,就是畫畫。曹錕喜愛國畫,尤其擅長畫梅花、山石、螃蟹、一筆虎等。他有一枚曲形章,上刻“一點梅花天地心”,每畫完梅花后,便蓋上這枚圖章。他還有一塊黑石圖章,上刻“萬代一如”。他畫的畫或書寫的條幅有的右上角常常蓋有一枚章,上寫“弱冠從戎服勞國家四十年歸田年七十以后怡情翰墨之作”,右下方署別號“樂壽老人”或“渤叟”。

    曹錕還常常請來一些文人墨客指導(dǎo)自己的書畫。齊白石和曹錕的交情甚厚,曹的圖章多是齊白石所刻,圖章側(cè)邊總留有“布衣齊璜”(璜是齊白石的字)四個字。

    曹錕不僅擅長書畫,而且頗有文才。據(jù)高夫人的后人講,高夫人的女婿李伯夫是曹錕幾個女婿中最得寵的一個。一日,李伯夫請曹錕為自己新布置的一間書房起個號,曹錕略加思索后便揮筆疾書三個大字“伯雅軒”,并配了“青松直上千年余,紅鵬高翔萬里心”的對聯(lián)一幅。

    放鳥自顧

    他常獨自回顧自己的一生,感慨萬分。有時,聽到街上賣鳥的吆喝聲,他便命家人把賣鳥的叫到家中,把鳥全部買下,仔細端詳著這些圍居在籠中的鳥們,然后把鳥籠放在院子中央,打開鳥籠門,充滿愛憐地看著這些小生命爭先恐后地展翅飛向天空,良久地向鳥兒飛去的方向注視著。

    精神打擊

    在曹錕的晚年,其家庭中有兩件事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很大。

    一是陳夫人所生的兒子曹士岳同他的原配夫人袁怙貞(袁世凱的女兒)打架,曹士岳情急之中開槍打傷了袁怙貞。袁住院后,袁家不甘罷休。此時雖然袁世凱早已去世,但袁家仍很有勢力,曹士岳受控告被拘留,曹、袁兩家打起了官司,天津各報紙也爭相報道這一“趣聞”。后來曹士岳被劉夫人保出與袁怙貞離了婚。這件事曹錕覺得丟了面子,每當家人提起此事,他臉上都現(xiàn)出一種忿忿之情。

    二是曹錕的養(yǎng)子、曹銳之子曹少珊雖在曹錕的兒子曹士岳出生后不久便認祖歸宗了,但實際上他仍把持著曹錕家的財產(chǎn)大權(quán)。曹錕子女們十分不滿,常為此鬧矛盾。曹錕看在曹銳的面子上,不忍心對曹少珊過于苛刻,所以他也不能左右家里這個亂糟糟的局面,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常常唉聲嘆氣,很是煩惱。

    人物評價

    曹錕在歷史上名聲不好,為了過把總統(tǒng)癮,不惜花大把銀子賄賂選舉者,留下了“賄選總統(tǒng)”的惡名,這也是他的人生污點。不過他卻有著最低的底線,那就是不當漢奸——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華北淪陷。曹錕的老部下紛紛落水,出任漢奸政權(quán)要職。日本侵略者還千方百計地拖曹錕出來當俘虜,年邁的曹錕在劉夫人勸導(dǎo)下,立誓寧肯喝稀粥,也不給日本人辦事?傮w講,有功有過。

    曹錕在執(zhí)掌北京政府期間,授意公布了《中華民國憲法》,完成了自1913年以來的民主制憲,并把當時各種政治力量的“地方自治”要求寫進了憲法;在處理“臨城劫車案”和完成中蘇建交談判的過程中,基本上堅持了民族主義的立場,維護了國家主權(quán)。因此,對曹錕的執(zhí)政活動應(yīng)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

    親屬成員

    父母

    曹本生

    曹老夫人

    兄弟姐妹

    大哥曹鎮(zhèn)(字馥庭)二姐曹大姑四弟曹銳(字健亭) 四弟媳 (嚴淑君)五弟曹鈞(字秉權(quán))六妹曹二姑七弟曹锳(字子振)

    侄子

    曹士杰

    侄女

    曹士苓

    配偶

    大夫人

    鄭夫人

    姨太太二姨太高夫人三姨太陳寒蕊四姨太劉鳳瑋

    子女

    兒子長子曹士岳(陳夫人所生)次子曹士岱(劉夫人所生)三子曹士嵩(劉夫人所生)女兒長女曹某某(鄭夫人所生)次女曹士熙(高夫人所生)三女曹士貞(陳夫人所生)

    后世紀念

    在河北五馬路、黃緯路,叫“曹家花園”,這所住宅原系買辦孫中英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所建。1922年轉(zhuǎn)賣給曹錕后又大興土木,增建廊廡、亭池、島榭,建成一座豪華的園林別墅。占地面積200余市畝,樓、平房4000多平方米。

    名人推薦
    • 周自齊
      周自齊(1869年11月17日-1923年10月21日),字子廙,祖籍山東省單縣,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經(jīng)濟學(xué)家、實業(yè)家。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周自齊...
    • 黃郛
      黃郛,字膺白,號昭甫,1880年出生于浙江紹興上虞,民國時期著名政治人物,同盟會會員,日本東京振武學(xué)校畢業(yè)。曾任北伐軍兵站總監(jiān)、上海特別市首任...
    • 胡惟德
      胡惟德(1863 —1933),字馨吾,浙江吳興人。1888年以算學(xué)中舉人,上海廣方言館畢業(yè),清末歷任駐俄使館參贊,1904年使俄欽差大臣、外務(wù)部右丞,190...
    • 趙秉鈞
      趙秉鈞(1859—1914),清末民初政壇上的一代梟雄,在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期間,被提拔重用為第三任國務(wù)總理;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死在任上的...
    • 唐紹儀
      唐紹儀(1862年—1938年),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廣東香山縣(現(xiàn)珠海唐家鎮(zhèn)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
    • 陸征祥
      陸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又名陸徵祥、陸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蘇太倉,中國第一代職業(yè)外交家。陸征祥畢業(yè)于廣方言館、同文館,鴉片戰(zhàn)...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