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原文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 對南宮長萬(南宮萬)的描述:
十年夏,宋伐魯,戰(zhàn)於乘丘,魯生虜宋南宮萬。宋人請萬,萬歸宋。十一年秋,愍公與南宮萬獵,因博爭行,愍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魯虜也!谷f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殺愍公于蒙澤。大夫仇牧聞之,以兵造公門。萬搏牧,牧齒著門闔死。因殺太宰華督,乃更立公子游為君。諸公子奔蕭,公子御說奔亳。萬弟南宮牛將兵圍亳。冬,蕭及宋之諸公子共擊殺南宮牛,弒宋新君游而立愍公弟御說,是為桓公。宋萬奔陳。宋人請以賂陳。陳人使婦人飲之醇酒,以革裹之,歸宋。宋人醢萬也。
譯文
十年(公元前682)夏天,宋國討伐魯國,在乘丘作戰(zhàn),魯國活捉了宋國南宮萬。宋人請求釋放萬,南宮萬回歸宋國。十一年(前681)秋天,湣公與南宮萬出獵時作博戲,南宮萬與湣公爭道,湣公很生氣,侮辱了他,說:“最初我很敬重你,今天,你只不過是魯國的一個俘虜!蹦蠈m萬勇武有力,痛恨湣公這樣說,于是抓起棋盤把湣公殺死在蒙澤。大夫 仇牧聽說這件事,帶著武器來到公門。南宮萬迎擊仇牧,仇牧門齒碰到扉上死了。南宮萬又殺死太宰華督,就改立公子游作國君。各位公子逃奔到蕭邑,公子御說逃奔到亳(bó,伯)。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帶領(lǐng)軍隊包圍了亳。冬天,蕭邑大夫和宋都逃來的公子們聯(lián)合擊殺了南宮牛,并殺死新立的國君公子游,而立湣公弟弟御說,這就是桓公。南宮萬逃奔到陳國。宋國派人賄賂了陳。陳國人巧使美人計用醇酒灌醉了南宮萬,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宋國。宋國人對南宮萬施以醢(hǎi,海)刑。人物簡介
南宮萬(?~前682),春秋時宋大夫。南宮氏,名萬,字長,又稱南宮長萬。即宋萬。宋閔公八年(公元前684年),宋伐魯,魯敗 宋師于乘丘(今 山東 兗州縣境),虜南宮萬。次年(公元前683年),魯應(yīng)宋請將他歸宋。十年(前682)湣公與南宮萬獵于蒙澤(今山東 曹縣),萬盛贊 魯莊公,閔公不悅,詈萬為虜。萬搏殺閔公,后又殺大夫仇牧、華督,立公子游為君。宋國大亂。宋之群公子奔蕭(宋之附庸,今 安徽 蕭縣西北),公子御說奔亳(今曹縣)。萬弟南公牛為亳。冬,蕭及宋眾公子共擊殺南公牛,南宮萬奔陳。湣公之弟御說立,是為桓公。宋請南宮萬于陳,被陳侯送還于宋被殺。馮夢龍詩嘆南宮萬
髯翁曾有詩嘆曰:“可惜赳赳力絕倫,但知母子昧君臣。到頭驕戮難追悔,好諭將來造逆人! 魯莊公謂其“南宮長萬有觸山舉鼎之力,吾國無其對手”。公元前682夏天,為魯國所擒。之后南宮萬被釋放回國,宋閔公妒忌其驍勇,累次當(dāng)面嘲笑其為“囚徒”,某次酒宴中更是當(dāng)著眾大臣之面直接嘲笑,結(jié)果南宮萬暴怒,揮拳而下,一拳就將宋閔公擊殺當(dāng)場。后宋桓公命人將南宮長萬與猛獲一同綁至市曹,剁為肉泥,并使人治為酪(肉餅),遍賜群臣曰:“人臣有不能事君者,視此酪矣!”南宮長萬之八十歲老母,亦并誅之。演義小說
在歷史演義《 東周列國志》中,記載有關(guān)于南宮長萬的介紹:背景:齊伐魯
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之春,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國國君聽從曹劌之計,以一鼓而勝三鼓,使齊師大敗而歸。齊桓公當(dāng)時大怒道:“兵出無功,何以服諸侯乎?”
鮑叔牙連忙獻(xiàn)策:“齊魯皆千乘之國,勢不相下,以主客為強(qiáng)弱。昔乾時之戰(zhàn),我為主,是以勝魯。今長勺之戰(zhàn),魯為主,是以敗于魯。臣愿以君命乞師于宋,齊宋同兵,可以得志!
齊宋聯(lián)合
齊桓公許之。乃遣使行聘于宋國,請出宋國大軍。宋閔公子捷自齊襄公時,兩國時常共事,今聞姜小白即位,正欲通好,遂訂師期,以夏農(nóng)歷6月初旬,兵至郎城相會。
至期,宋國派遣猛將南宮長萬為主將,猛獲為副將。齊國則派遣鮑叔牙為主將,仲孫漱為副將。各統(tǒng)大兵,集于郎城。齊軍于東北,宋軍于東南。
魯國設(shè)計破齊宋大軍
魯莊公問大臣們:“鮑叔牙挾忿而來,加以宋助,南宮長萬有觸山舉鼎之力,吾國無其對手,兩軍并峙,互為犄角,何以御之?”
大夫公子僵進(jìn)曰:“容臣自出艦其軍。還報曰:“鮑叔牙有戒心,軍容甚整。南宮長萬自恃其勇,以為無敵,其行伍雜亂。倘自零門竊出,掩其不備,宋可敗也。宋敗,齊不能獨(dú)留矣!
魯莊公說:”汝非長萬敵也!
公子愜曰:“臣請試之!
魯莊公曰:“諾,寡人自為接應(yīng)!
公子愜乃以虎皮百余,冒于馬上,乘月色朦朧,愜旗息鼓,開零門而出。將近宋營,宋兵全然不覺。公子僵命軍中舉火,一時金鼓喧天,直前沖突。火光之下,遙見一隊猛虎咆哮,宋營人馬無不股栗,四下驚皇,爭先馳奔。南宮長萬雖勇,爭奈車徒先散,只得驅(qū)車而退。魯莊公后隊已到,合兵一處,連夜追逐。
敗到乘邱地方,南宮長萬謂猛獲曰:“今日必須死戰(zhàn),不然不免。”
猛獲應(yīng)聲而出,剛遇公子僵,兩下對殺。南宮長萬也挺著長戟,直撞入魯國大軍叢中,逢人便刺。魯兵懼其驍勇,無人敢近前。
魯莊公謂戎右敞孫生曰:“汝素以力聞,能與長萬決一勝負(fù)乎?”
魯莊公暗箭傷南宮
敞孫生亦挺大戟,徑尋南宮長萬交鋒。魯莊公登拭望之,見敞孫生戰(zhàn)南宮長萬不下,還漸漸力疲,便顧左右曰:“敞孫生力虧,我助一臂。取我金仆姑來!”——金仆姑者,魯軍府之勁矢也。左右捧矢以進(jìn),魯莊公搭上弓弦,瞄得親切,嗖的一箭,正中南宮長萬右肩,深入于骨。
南宮長萬用手拔箭,敞孫生乘其手慢,復(fù)盡力一戟,刺透南宮長萬的左股。南宮長萬倒撞于地,急欲掙扎,被敞孫生跳下車來,雙手緊緊按定,眾軍一擁上前擒住。猛獲見主將被擒,棄車而逃。魯莊公大獲全勝,鳴金收軍。敞孫生解南宮長萬獻(xiàn)功。
南宮傷重被俘
南宮長萬肩股被創(chuàng),尚能挺立,毫無痛楚之態(tài)。魯莊公愛其驍勇,厚禮待之。魯莊公把南宮長萬囚禁在后宮中,過了幾個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國。
而鮑叔牙得知宋國軍隊失利后,遂率全軍而返。
周莊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年),周莊王病逝。太子姬胡齊即位,是為周信王。
訃告至宋國,當(dāng)時宋閔公正與宮人游于蒙澤,使南宮長萬擲戟為戲。原來南宮長萬有一絕技,能擲戟于空中,高數(shù)丈,以手接之,百不失一。宮人欲觀其技,所以宋閔公召南宮長萬同游。
宋閔公譏諷南宮萬
南宮長萬奉命耍弄了一回,宮人都夸獎不已。宋閔公微有妒恨之意,命內(nèi)侍取博局與南宮長萬決賭,以大金斗盛酒為罰。這博戲卻是宋閔公所長。南宮長萬連負(fù)五局,罰酒五斗,已醉到八九分地位了,心中不服,再請覆局。
宋閔公嘲笑道:“囚乃常敗之家,安敢復(fù)與寡人賭勝?”南宮長萬心懷慚忿,嘿嘿無言。
忽宮侍報道:“周王有使命到!
宋閔公問其來意,乃是報周莊王之喪,且告立新王。宋閔公說:“周已更立新王,即當(dāng)遣使吊賀!
南宮長萬奏請:“臣未睹王都之盛,愿奉使一往!”
宋閔公笑曰:“宋國即無人,何至以囚奉使?”周圍的宮人皆大笑。
南宮長萬面頰發(fā)赤,羞變成怒,兼乘酒醉,一時性起,不顧君臣之分,大罵曰:“無道昏君!汝知囚能殺人乎?”
宋閔公亦怒:“賊囚!怎敢無禮!”便去搶南宮長萬之戟,欲以刺之。
怒殺宋閔公
南宮長萬也不來奪翰,徑提博局(賭桌)把宋閔公打倒,再復(fù)揮拳而下。嗚呼哀哉,宋閔公竟死于南宮長萬拳下。宮人驚散,南宮長萬怒氣猶勃勃未息,提戟步行,及于朝門,遇見了上大夫仇牧。
仇牧問:“主公何在?”
南宮長萬忿而回答:“昏君無禮,吾已殺之矣。”
仇牧笑道:“將軍醉那?”
南宮長萬正色道:“吾非醉,乃實(shí)話也!彼煲允种醒凼局。
仇牧勃然變色,大罵:“膩逆之賊,天理不容!”便舉劍來擊南宮長萬。怎當(dāng)?shù)媚蠈m長萬有力如虎,擲戟于地,以手來迎。左手將劍打落,右手一揮,正中其頭,頭如茵粉,牙齒被打折,南宮長萬隨手躍去,那些牙齒嵌入門內(nèi)三寸——真絕力也!
仇牧已死,南宮長萬乃拾起畫戟,緩步登車,旁若無人。
宋閔公即位共十年,只因?qū)Τ疾恍ぃ痪鋺蜓,遂遭逆臣毒手。春秋世亂時期,各諸侯國紛亂,弒君就像宰雞,可嘆!
后來史臣有《仇牧贊》云:“世降道軟,綱常掃地。堂簾不隔,君臣交戲。君戲以言,臣戲以栽。壯哉仇牧,以芍擊賊!不畏強(qiáng)御,忠肝瀝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
宋國的太宰華督聞變,挺劍登車,將起兵討亂。行至東宮之西,正遇見南宮長萬。南宮長萬并不跟他廢話,一戟刺去,華督便墜于車下,又復(fù)一戟?dú)⒅?
之后,南宮長萬奉宋閔公之從弟公子游為君,盡逐戴、武、宣、穆、莊之族。群公子出奔蕭,公子御說逃奔亳城。
南宮長萬說:“御說文而有才,且君之嫡弟,今在亳,必有變。若殺御說,群公子不足慮也!蹦伺善渥幽蠈m牛同猛獲率大軍包圍了亳城。
冬農(nóng)歷10月,蕭叔大心率戴、武、宣、穆、莊五族之眾,又合曹回之師救亳城。公子御說悉起亳人,開城接應(yīng)。內(nèi)外夾攻,南宮牛大敗被殺。宋兵盡降于公子御說。猛獲不敢回宋國,徑投衛(wèi)國去了。
戴叔皮獻(xiàn)策于公子御說:“即用降兵旗號,假稱南宮牛等已克毫邑,擒了公子御說,得勝回朝。”先使數(shù)人一路傳言,南宮長萬信之,不做準(zhǔn)備。不料群公子兵到,賺開城門,一擁而入,只叫:“單要拿逆賊南宮長萬一人,余人勿得驚慌!
南宮長萬倉忙無計,急奔朝中,欲奉公子游出奔。見滿朝俱是甲士填塞,有內(nèi)侍走出,言:“子游已被眾軍所殺了!
受擒慘遭醢刑
南宮長萬長嘆一聲,思列國中只有陳國與宋國無交,欲待奔陳國。又想家還有八十余歲老母,嘆曰:“天倫不可棄也!”復(fù)翻身至家,扶母登車,左手挾戟,右手推車而行,至城門破門而出,其行如風(fēng),竟無人敢攔阻。
宋國至陳國相去有二百六十余里,南宮長萬推著車,一日便到。如此神力,古今罕有。
卻說群公子既殺了公子游后,遂奉公子御說即位,是為宋桓公。宋桓公拜戴叔皮為大夫,選五族之賢者,為公族大夫。蕭叔大心仍歸守蕭。宋桓公遣使往衛(wèi)國,請其執(zhí)猛獲。再遣使往陳國,請其執(zhí)南宮長萬。
宋桓公之子公子眱當(dāng)時只有五歲,侍于宋桓公之側(cè),笑曰:“長萬不來矣!”
宋桓公問道:“童子何以知之?”
公子眱說:“勇力人所敬也,宋之所棄,陳必庇之?帐侄校螑塾谖?”
宋桓公大悟,乃命使臣多攜帶貴重寶物以賄賂之。
宋國使臣至衛(wèi)國,衛(wèi)惠公問于群臣曰:“與猛獲,與不與孰便?”
群臣皆曰:“人急而投我,奈何棄之?”
而大夫公孫卻耳諫曰:“天下之惡,一也。宋之惡,猶衛(wèi)之惡。留一惡人,于衛(wèi)何益。況衛(wèi)宋之好;日矣,不遣獲,未必怒。庇一人之惡,而失一國之歡,非計之善也。”
衛(wèi)候曰:“善。”乃縛猛獲押解回宋國。
再說宋使至陳國,以重寶獻(xiàn)于陳宣公。陳宣公貪其賄賂,再說當(dāng)年陳國乃宋國的從屬國,不甘得罪上國,便答應(yīng)送回南宮長萬。但又慮南宮長萬絕力難制,必須以計困之。
陳宣公乃使公子結(jié)對南宮長萬曰:“寡君得吾子,猶獲十城。宋人雖百請,猶不從也。寡君恐吾子見疑,使結(jié)布腹心。如以陳國偏小,更適大國,亦愿從容數(shù)月,為吾子治車乘。”
南宮長萬回答:“陳君能容下我,我又復(fù)何求?”公子結(jié)乃攜酒為歡,與南宮長萬結(jié)為兄弟。
第二天南宮長萬親至公子結(jié)之家稱謝。公子結(jié)復(fù)留款,大宴伺候,酒喝到一半,大出婢妾勸酬。南宮長萬不知是計,歡飲大醉如泥,臥于坐席。公子結(jié)趕緊讓力士們用犀牛皮將南宮長萬包裹起來,再用牛筋束之;并囚其老母,星夜傳至于宋國。
至半路,南宮長萬方醒,奮身掙扎,但革堅縛固,終不能脫?斓剿纬菚r,犀革俱被南宮長萬掙破,手足皆露于外,押送軍人趕緊以大棍擊之,脛骨俱折。
宋桓公命人將南宮長萬與猛獲一同綁至市曹,剁為肉泥,并使人治為酪(肉餅),遍賜群臣曰:“人臣有不能事君者,視此酪矣!”南宮長萬之八十歲老母,亦并誅之。
髯翁曾有詩嘆曰:“可惜赳赳力絕倫,但知母子昧君臣。到頭驕戮難追悔,好諭將來造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