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個人學歷
1983年7月在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學學位
1986年在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并留校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教
1996年被評為副教授,同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6年—198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助教
1988年—1996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講師
1996年—2002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副教授
2003年起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任教授
1997年7月—12月在美國訪問進修
2000年1月—6月在日本以客座研究員身份進行合作研究
教學工作
(一)本科生教學、
1.為本科生講授“學前比較教育”、 “學前教育評價”、“學前兒童認知發(fā)展與教育”等,并指導本科生實習和畢業(yè)論文。
2.教材獲獎
(1) 參加編著的高校文科教材《比較教育》獲全國高校優(yōu)秀教材國家二等獎
。2) 獨立編著的高校文科教材《學前教育評價》獲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
(二)碩士研究生教學
1. 負責“世界幼兒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獨立培養(yǎng)該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12名(其中3名已畢業(yè))
2. 開設專業(yè)方向課《學前教育比較研究》和《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教育研究》
3. 為比較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講授《中外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
4. 指導研究生在A類雜志等雜志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0余篇
科研成果
1.教育轉(zhuǎn)型與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 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
2.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教育研究 2000年第9期
3.藝術(shù)教育的回歸——美國“藝術(shù)推進課程”及其啟示 比較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4.多元智力課程述評 比較教育研究 2001年第4期
5.論蒙臺梭利的兒童觀 比較教育研究 2000年第6期
6.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及其主要依據(jù)探析 比較教育研究 2000年第3期
7.教育評價方案中的加權(quán)及其方法 比較教育研究 1999年增刊
8.蒙臺梭利教育法與幼兒教育改革 ——借鑒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兩個基本思路 比較教育研究 1999年第5期
9.論世界幼兒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比較教育研究 1998年增刊
10.論世界幼兒教育的基本經(jīng)驗 比較教育研究 1998年第6期
11.“中國蒙臺梭利教師培訓計劃”啟動儀式及“蒙臺梭利教育在中國”研討會 比較教育研究 1998年第4期
12.“光譜方案”的基本思路探析 學前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13.警惕——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同樣行為會產(chǎn)生不同反應 學前教育研究 2002年第2期
14. 論促進幼兒的主動發(fā)展 學前教育研究 2001年第1期
15.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對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積極意義 學前教育研究 2000年第2期
16.論信息時代幼兒教師的角色 幼兒教育 2002年第11期
17. 素質(zhì)教育與活動區(qū)教學 幼兒教育 2001年第5期
18. 社會化 個性化 創(chuàng)造性 幼兒教育 2000年第10期
19. 論21世紀的教師形象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
20.教師和幼兒之間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學前教育 2002年第11期
21.關(guān)于蒙臺梭利教育走入中國的思考 學前教育 1997年第6期
22.幼兒主體性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幾個表現(xiàn) 早期教育 2000年第9期
23.幼兒教師在活動區(qū)教學中的主要任務 幼教博覽 2000年第10期
24.工業(yè)技術(shù)革命背景下世界幼兒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00年第5期
25.新視角 看聰明 北京成人教育 2000年第5期
26. 幼兒園活動區(qū)教學的主要特點 中國教育報 2000年9月23日
27. 中國9pt; FONT-FAMILY: 宋體;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學術(shù)成果
論文
Huo, L.,& Li, M. (2012). Development and Pilot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Support Model for Disadvantaged Young Children in Poor Ru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Policy, Vol. 6, No. 1
霍力巖, 余海軍等. 美、英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主要方式初探[J]. 外國教育研究, 2012, (6):.
霍力巖,沙莉等. 世界部分國家學前教育基本屬性的比較研究 [J]. 比較教育研究, 2011, (6): 7-11.
霍力巖, 齊政珂. 全面整合學前教育服務體系:走向“保教一體化”的英國學前教育[J]. 比較教育研究, 2010, (5): 81-85.
霍力巖. 讓孩子們具有高度的熱情和廣泛的興趣——走近高寬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 學前教育, 2012, (3): 3-6.
霍力巖, 李敏誼. 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百年探索旅程——中國學前教育改革進入新的戰(zhàn)略調(diào)整期[J]. 教育資料集刊第四十五輯――2010 各國初等教育(含幼兒教育). 2010, (3): 59-80.
霍力巖,高宏鈺.中國一位幼兒教育家的特質(zhì)及其啟示——陳鶴琴[J].教育資料集刊第五十三輯――2012 各國初等教育(含幼兒教育). 2012, (3): 1-22.
霍力巖. 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和基本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從多種媒體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說起[J].中國教師, 2011, (16): 6-8.
霍力巖. 從借鑒走向超越: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J]. 教育導刊, 2010, (1): 4-6.
霍力巖. 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呼喚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J]. 教育導刊, 2010, (2): 4-6.
霍力巖. 綠色學前教育:勢在必行[J]. 教育導刊, 2010, (3): 4-6.
霍力巖. 從《規(guī)劃綱要》看我國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取向[J]. 教育導刊, 2010, (7): 4-6.
霍力巖. 建構(gòu)適合中國兒童的 “發(fā)展適宜性課程”[J]. 教育導刊, 2010, (8): 4-6.
霍力巖. 學前教育改革呼喚教育家辦學[J]. 教育導刊, 2010, (9): 4-6.
李敏誼, 霍力巖. 國際學前教育指標體系建設的新趨勢[J]. 比較教育研究, 2009, (12): 69-75.
霍力巖. 建國60年來國外學前教育思潮的影響與今日我國學前教育選擇[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09, (27): 1-5.
霍力巖, 齊曉恬. 區(qū)域活動的本質(zhì)[J]. 幼兒教育, 2009, (Z1): 23-25.
霍力巖, 齊曉恬. 當前我國借鑒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誤區(qū):關(guān)鍵問題與基本思路[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08, (2): 1-4.
霍力巖, 胡文娟. 論蒙臺梭利教師在兒童主動學習中的角色[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08, (4): 11-14.
霍力巖, 胡文娟. 略論蒙臺梭利教育法之精要[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08, (5): 4-7.
霍力巖, 沙莉. 美國多元智力理論實驗學校研究項目及其啟示[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07, (1): 32-36.
霍力巖, 沙莉.多元智力熱的背后與多元智力理論的軟肋[J]. 比較教育研究, 2006, (1): 50-54.
霍力巖, 木全晃子. 日本“幼小銜接”熱潮剖析[J]. 比較教育研究, 2006, (5): 38-42.
霍力巖. 日本“幼小一貫學!笔鲈u[J]. 外國教育研究, 2006, (5): 41-45.
霍力巖, 孫冬梅. 自然觀察智力及其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培養(yǎng)[J]. 教育科學, 2006, (3): 82-85.
霍力巖, 王微麗. 對幼兒園“多元智能做中學”整合課程開發(fā)的思考[J]. 學前教育研究, 2006, (Z1): 29-32.
霍力巖. 當代西方幼兒教育研究的幾個特點[J]. 幼兒教育, 2006, (1): 16-18.
沙莉, 霍力巖. 統(tǒng)整課程述評[J]. 幼兒教育, 2006, (4): 25-30.
霍力巖, 木全晃子. 中日幼兒園科學教育之比較——以中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分析視角[J]. 比較教育研究, 2005, (01): 82-86.
霍力巖, 趙清梅. 多元智力理論的評價觀及其對學生發(fā)展評價的啟示[J]. 比較教育研究, 2005, (04): 45-50.
霍力巖, 趙清梅. 檔案袋評價怎么了——談當前檔案袋評價中的幾個問題[J]. 教育科學研究, 2005, (06): 17-19.
霍力巖, 趙清梅. 多元智力評價與我國基礎教育評價改革[J]. 教育科學, 2005, (03): 28-30.
霍力巖, 孫冬梅. 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然觀察智力[J]. 學前教育研究, 2005, (09): 46-47.
霍力巖, 李敏誼. 多元智力理論與多元文化教育 [J]. 比較教育研究, 2005, (11): 12-16.
霍力巖. 當代西方幼兒教育研究的幾個特點[J]. 學前教育研究, 2004, (01): 58-59.
沙莉, 霍力巖. 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與早期教育的復歸——對我國早期教育中“異化”現(xiàn)象的思考[J]. 學前教育研究, 2004, (09): 15-18.
繆胤, 霍力巖. 多元智力理論與藝術(shù)教育的回歸——美國“藝術(shù)推進”課程及其對我國藝術(shù)教育的啟示[J]. 比較教育研究, 2003, (03): 66-70.
霍力巖, 繆胤. 論信息時代幼兒教師的角色[J]. 學前教育研究, 2003, (01): 48-49.
霍力巖, 李敏誼. 非普遍性發(fā)展理論及其對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啟示[J]. 學前教育研究, 2003, (09): 8-10.
霍力巖. 警惕——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同樣行為產(chǎn)生不同反應[J]. 學前教育研究, 2002, (2): 17-18.
霍力巖. 教師接受學生影響時的差別反應及主動調(diào)節(jié)[J]. 教育科學研究, 2002, (05): 5-8.
霍力巖, 李敏誼. 課程改革呼喚全球視野——非普遍性發(fā)展理論探析[J]. 比較教育研究, 2002, (S1): 197-203.
霍力巖. 多元智力課程述評[J]. 比較教育研究, 2001, (04): 23-28.
霍力巖. 論21世紀的教師形象[J].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2001, (03): 42-44.
霍力巖. 教育的轉(zhuǎn)型與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J]. 教育研究, 2001, (03): 70-71.
霍力巖. 論促進幼兒的主動發(fā)展[J]. 學前教育研究, 2001, (01): 42-44.
霍力巖. 中國應怎樣借鑒“蒙臺梭利” [J]. 學前教育研究, 2001, (01): 78.
霍力巖. 論創(chuàng)造型教師[J]. 教育科學研究, 2001, (10): 54-58.
霍力巖. 素質(zhì)教育與活動區(qū)教學[J]. 幼兒教育, 2001, (05): 10-11.
霍力巖.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及其主要依據(jù)探析[J]. 比較教育研究, 2000, (03): 38-43.
霍力巖. 試論蒙臺梭利的兒童觀[J]. 比較教育研究, 2000, (06): 51-56.
霍力巖. 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 教育研究, 2000, (09): 71-76.
霍力巖.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對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積極意義[J]. 學前教育研究, 2000, (02): 11-13.
霍力巖. 編制教育評價方案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加權(quán)及其方法研究[J]. 教育科學研究, 2000, (01): 35-40.
霍力巖. 論教育特征的變化──從工業(yè)社會到信息社會[J]. 教育科學研究, 2000, (05): 3-8.
霍力巖. 工業(yè)技術(shù)革命背景下世界幼兒教育的發(fā)展歷程[J].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00, (05): 44-48.
書籍
霍力巖, 姜姍姍, 李敏誼等著.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霍力巖, 趙清梅著. 多元智力評價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
霍力巖, 沙莉等著. 重新審視多元智力:理論與實踐的再思考[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霍力巖, 孫冬梅等著. 幼兒園課程開發(fā)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比較研究的視角[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6.
霍力巖等著. 多元智力理論與多元智力課程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
霍力巖著. 比較幼兒教育[M]. 臺北: 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2.
霍力巖等著. 學前比較教育(合著,本人完成10萬字)[M]. 大連: 遼寧師大出版社, 2002.
霍力巖著. 學前教育評價[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霍力巖著. 學前比較教育學[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5.
霍力巖等著. 世界教育大系—幼兒教育卷(合著,本人完成5萬字)[M]. 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
霍力巖等著. 比較教育(合著,本人完成3萬字)[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霍力巖著. 幼兒的人際關(guān)系[M]. 臺北: 臺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7.
編著
霍力巖等編著. 影響新中國教育的外國教育家[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霍力巖等編著. 現(xiàn)代幼兒教育叢書[M].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4.
包括:《幼兒的世界》、《運動中成長》《智慧的增長》、《幼兒的交往》、
《童年的藝術(shù)》、《音樂的啟蒙》、《我們的孩子》、《小毛病,壞習慣》
譯著
霍力巖, 郭珺等譯. 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認識高寬課程模式[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霍力巖, 姜珊珊等譯. 我5歲了,我比你大[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李敏誼, 霍力巖等譯. 學前教育改革與美國反貧困戰(zhàn)略[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9
霍力巖等譯. 發(fā)展適宜性實踐:早期教育課程與發(fā)展[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6.
霍力巖, 彭勤露, 呂思培等譯. 幼兒園科學探究教學:科學、數(shù)學和技術(shù)的融合[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9.
霍力巖, 李敏誼等譯. 童年的秘密[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霍力巖, 李敏誼, 胡文娟等譯. 蒙臺梭利教育法[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霍力巖, 沙莉等譯. 多元智力教育學的策略(第三版)[M]. 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4.
霍力巖, 房陽洋等譯. 智力的重構(gòu):21世紀的多元智力 [M]. 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4.
霍力巖. 智慧的課程—利用多元智力發(fā)掘?qū)W生的全部潛力[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
霍力巖, 李敏誼等譯. 多元智力再思考[M]. 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4.
霍力巖譯. 親子游戲[M]. 北京: 能源出版社, 1992.
霍力巖譯. 為孩子開展的整年活動[M]. 北京:北方婦女與兒童出版社, 1992.
主編
霍力巖主編. 高寬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共計五冊)[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包括:霍力巖, 郭珺等譯. 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認識高寬課程模式[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霍力巖, 姜珊珊等譯. 我5歲了,我比你大[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李敏誼, 張晨暉等譯.高寬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有準備的教師——為幼兒學習選擇最佳策略[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洪秀敏等譯. 你不能參加我的生日聚會——幼兒間的沖突解決[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馮婉楨等譯. 我是兒童藝術(shù)家——兒童視覺藝術(shù)的發(fā)展[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
霍力巖主編. 探索與發(fā)現(xiàn)(系列叢書)[M]. 湖南: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2
霍力巖主編. 幼兒園多元智能做中學綜合主題課程(6本教師用書,24本兒童用書)[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9. .
霍力巖主編. 實踐中的多元智力理論叢書(共計四冊)[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
包括:霍力巖, 趙清梅著. 多元智力評價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
霍力巖等著. 多元智力理論與多元智力課程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
繆胤譯. 智慧的課程—利用多元智力發(fā)掘?qū)W生的全部潛力[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
紹紅香,周亞,譯. 自然智力—校園中的科學[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