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姓名:姚范
性別:男
出生年月:1702至1771
國籍:中國
朝代:清代
籍貫:安徽桐城人
民族:漢族
身份:文學(xué)家
個人簡介
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歲。性耿介。乾隆七年(公元一七四二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九年,充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明年,散館,授編修,充三禮館纂修官。后乞告歸,卒于家。學(xué)者稱姜塢先生。范為學(xué)沈究遺經(jīng),綜括精粹;每讀書,輒著大要于卷端,詞繁者,裁短幅紙書之,無慮數(shù)千百條。詩文不主家法,必達其意,絕去依傍,自成體勢。著有《援鶉堂筆記》三十四卷,《古文集》五卷,《詩集》七卷,均《清史列傳》并行于世。
基本內(nèi)容
姚范于乾隆年間科舉進士及第,任編修。姚范人緣甚佳,平生與江若度、王洛、葉酉、方澤、劉大魁、齊召南、杭世駿、胡天游、邵齊燾、周振采等友好交往,尤其是與劉大魁交往密切,以文學(xué)思想討論交流。
姚范平生無他好,唯獨刻苦讀書。其致力于經(jīng)史,常書所見解于卷端。姚范論學(xué)大旨以駿博為門戶,以沈潛為淵奧,而卒歸于平和篤實。姚范晚年尤好釋民書,能詩文。論文重聲響音節(jié),風(fēng)格主古雅,然亦推服唐李翱“創(chuàng)新造辭皆不相師”之說,以為“后之學(xué)者可以取此衷”。其論詩于明七子及沈潛皆有微詞,而倡宋代黃堅庭,同時又兼采李商隱,介于“山谷,后山之間”。人稱其詩“導(dǎo)源義山,而別溪徑,實與西昆體不同,亦無宋人粗勁之習(xí)”。包世臣稱其詩文“必達其意,絕去依傍,自成體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