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要
趙明誠,宋朝金石學(xué)家、文物收藏鑒賞大家。崇寧四年授鴻臚少卿。大觀元年,遭蔡京誣陷,被追奪贈官,家屬受株連,屏居青州鄉(xiāng)里。宣和年間,先后出任萊州、淄州知州。建炎元年任知江寧府。
興趣貢獻(xiàn)
趙明誠致力于金石之學(xué),可謂幼而好之,終生不渝。他曾自謂:“余自少小喜從當(dāng)世學(xué)士大夫訪問前代金石刻詞!(《金石錄》序) 。與李清照結(jié)婚后,趙明誠對金石學(xué)志趣更是有增無減,日趨癡迷,有“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金石錄后序》) 。屏居青州與出守萊州、淄州時期,是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相濡以沫共研學(xué)問的最美滿的時期,也是趙明誠金石事業(yè)最有成就的時期。
從大觀二年(1108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趙明誠曾四游仰天山,三訪靈巖寺,一登泰山頂;蝾}名,或拓片,獲得了大量的碑文資料。經(jīng)過多年的親訪廣集,在李清照幫助下,趙明誠完成了《金石錄》的寫作。這是一部繼歐陽修《集古錄》之后, 規(guī)模更大、更有價值的研究金石之學(xué)的專著。著錄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種!督鹗洝30卷。前10卷為目錄,按時代順序編排;后20卷就所見鐘鼎彝器銘文款識和碑銘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證考據(jù),對兩《唐書》多作訂正,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資之書,也是必讀之書。
感情生活
一日,趙明誠與李清照從兄李迥外出游玩,在元宵節(jié)相國寺賞花燈時與李清照相識。趙明誠早就讀過李清照的詩詞,本已贊賞不已,此時一見,便產(chǎn)生了愛慕之意。趙明誠回去后,便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的字謎方式,委婉地向父親談及此事。趙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親。
婚后二人感情和諧,以收集金石字畫作趣。后因政治因素,趙氏親屬被迫隱居鄉(xiāng)里,趙明誠和李清照來到青州定居下來。趙家由顯貴變成了普通百姓,對他們而言,卻是因禍得福。他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畫和古玩上。趙氏夫婦每得一本奇書,便共同勘校,整理題簽,得搭配書畫器物,便仔細(xì)把玩,互相給予評價。同時,夫婦二人在飯后還時常坐在歸來堂中烹茶。兩人指著滿屋的書籍互相拷問對方,猜中的人先飲茶。以此為樂。一次,趙明誠出外未歸,李清照曾作《醉花陰》一詞寄給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趙明誠讀后,贊嘆不已。卻又想勝之,便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最后得與詞五十首,中夾雜李清照的詞。叫人評鑒,友人陸德夫品味后說:“只三句絕佳!壁w明誠忙問是哪三句,陸德夫回答后,趙明誠不禁啞然。原來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趙明誠由此更欽佩妻子的才學(xué)。
靖康二年三月,趙明誠因奔母喪先南下金陵,任江寧知府。這時李清照已返回青州,整理歸來堂中的金石文物,準(zhǔn)備與南下的趙明誠會和。最后經(jīng)挑選裝車15車,其他沒帶走的東西便鎖在10余間屋子里。但時局變亂,她離開沒多久,青州就發(fā)生了兵變,她家毀于兵禍,令人痛心。
趙明誠只做了一年的江寧知府便因為失職而罷了官。建炎三年(1129)二月,御營統(tǒng)治官王亦叛亂,此事被下屬察覺,并做了匯報,當(dāng)其并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下屬自行布陣,在夜晚之時,成功擊敗王亦。天亮?xí)r,下屬前去找尋趙明誠。卻發(fā)現(xiàn)他早就利用繩子從城墻上逃跑了。
叛亂被定之后,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羞愧,雖然并無爭吵,但往昔的魚水和諧已經(jīng)一去不返,她從此冷淡疏遠(yuǎn)了趙明誠。
不久,趙明誠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趙、李分別時,局勢更糟。李清照也知道,夫妻分別,隨時都可能遭遇兵禍。而丈夫在兵變中的懦弱也在她心中留下了陰影,于是她更擔(dān)心自己保護不了如此多的物件,于是便問趙明誠,若真發(fā)生不測,那該如何是好?當(dāng)時趙明誠說,若逢不測,先丟輜重,再拋棄衣物,然后依次是書冊、卷軸和古器,而夫婦二人所收藏的最為珍貴的《趙氏神妙帖》不能失去,若非萬不得以,只能與李清照共存亡。
1129年,他們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兩人相對無語氣氛尷尬。行致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聯(lián)翩,心潮激蕩。面對浩浩江水,隨口就吟誦出了《夏日絕句》。趙明誠站在她身后,聞聽之后愧悔難當(dāng),深深自責(zé)。從此便郁郁寡歡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發(fā)作而亡。
1129年,趙明誠死于湖州,一段將近三十年的美滿姻緣就此落幕。
藏書故實
少喜收蓄前代石刻。精研金石,好藏文物古籍,知識淵博。北宋崇寧元年(1102),與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結(jié)婚,兩人情趣相投,志同道合,致力于收藏文物書畫。大觀二年(1108)與李清照歸青州故居,廣求古今圖書、遺碑、石刻。收藏、整理金石書畫滿房屋10間。宣和中出守萊州,調(diào)淄州。靖康末,起江寧知府,病卒于建康。篤志于收藏、考證,藏圖書極富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他父親居相位,親朋也多在館閣就職,多有亡詩逸史、魯壁汲冢所未見之書,遂盡力傳寫。夫婦節(jié)衣縮食,極力搜討,每獲一書,即共同?。建藏書樓有“歸來堂”,登記編目。按類羅列圖書。金兵南侵,攜家避難,圖書、金石不能盡載,擇其精華,仍載書15車至東海。青州尚有書冊10余間,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明誠借赴江寧(南京)奔喪之機,攜走文物15車,其余皆為金兵攻陷青州時所焚。藏書化為灰燼。他仿歐陽修《集古錄》,作《金石錄》30卷,將金石刻辭2 000種編排成帙,詮述條理,考證精博,為金石學(xué)名著。李清照后來作有《金石錄后序》,述《金石錄》編撰經(jīng)過以及夫婦收藏書、畫之細(xì)節(jié),凄楚婉約,文筆動人。
這套《文人情侶叢書》,是企圖通過選擇唐、宋、元、明、清時代的著名文人與女子或男子的情感交往為主要線索,以人物的生平研究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研究為主要材料,通過傳記體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寫出一段懷感經(jīng)歷,寫活一對人物,再現(xiàn)一種社會風(fēng)貌。所選擇的人物,在那個時代都具有相當(dāng)?shù)拇硇。元稹作《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就有一定的生活原型,能夠典型地表現(xiàn)出唐代文人的婚戀觀念,故事演化成后來的《西廂記》,生動地表明了古人情愛觀的演變。李清照與趙明誠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極為難得的一對恩愛夫妻,他們的愛情又被置于宋代理學(xué)逐漸興盛、婦女情愛觀驟然改變以及南北宋社會大動蕩的背景之下。趙子昂(趙孟睿┘仁侵奈難Ъ搖⑹櫸搖⒒遙薅橋夜芊蛉耍質(zhì)峭齬耐跛錒笞,宰暘代异族统治导{緇岜塵爸攏榱倒勰鈑兇拍持直湟歟梢鑰性幕臚飫次幕諍系慕獺7朊瘟鈐誒嗨平時疽蛩孛妊、市民茵}毒跣選⒆非笊砝值拿鞔緇幔簧⒁飧九獠,他的左x肥敲魅爍九邸⑶榘鄣募刑逑幀:罨矍浼奕撕,冯梦龙矇墨屡屡性~襯睿掖喲俗悴惶で嗦。冒辟疆与董小往桗烩j諉髑宥Ω鎦,他脡q那榘幼乓桓鍪貝木薇,冒辟疆为董小网z來吹摹耙溆鍰濉鼻槭,本徆a私蚪蚶值饋?/p>
但是,古代這樣一對對產(chǎn)生過戀情、愛情的男女,他們流傳下來的資料各自不同。往往是因為其中一人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的巨大成功,而使他們的情愛史也變得膾炙人口,廣為人們所傳播。情愛關(guān)系中的另外一位,則隨之而家喻戶曉。具體到這一套叢書之中,元稹、李清照、趙子昂(趙孟睿⒎朊瘟、冒辟疆都訉戵量的左x反潰鋈松階柿弦脖冉戲岣唬磽獾囊話,资料就蠂D載遜ΑK,丛书灾B醋鞴討,必葰g云渲心騁蝗擻興亍?/p>
凡此種種,都足以展現(xiàn)中國古代婚戀觀念的曲折演變過程,展現(xiàn)其五彩繽紛的表現(xiàn)形式。叢書追求通俗性與學(xué)術(shù)性相結(jié)合的風(fēng)格。同時,這套叢書也是對特定作家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一次新的深入理解。叢書作者企愿廣大讀者在興趣盎然中領(lǐng)略歷史,獲得審美愉悅,從而對建立健康的婚戀觀念有所裨益。
《文人情侶叢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書香門風(fēng)
——李清照、趙明誠的家世及婚前生活
第一節(jié) 嫠家父祖生齊魯 位下名高誰比數(shù)
——李清照的家世出身
第二節(jié) 女善倚聲拈弱絮 客來把臂入收疏林
——李清照早年的家庭環(huán)境與興彩照人的才華
第三節(jié) 一面風(fēng)情深有韻 眼波才動被人猜
——少女李清照的思春情懷
第四節(jié)歸來堂里小鴛鴦翁佐崇寧政事堂
——趙明誠的家世
第二章伉儷情深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早期婚姻生活
第一節(jié) 奇絕芝芙夢里情 先教夫婿識才名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幸;橐
第二節(jié) 多情自是多沾惹 難拚舍
——夫妻新婚別離的愁苦
第三節(jié) 炙手可熱心可寒 何況人間父子情
——崇寧黨爭中的李清照
第四節(jié) 云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崇寧年間夫妻相聚的美好時光
第五節(jié)安得歸來堂上坐,放懷一笑茗甌傾
——李清照與趙明誠屏居青州的生活
第三章 兩處閑愁
——微宗后期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分離生活
第一節(jié) 鬢子傷春懶更梳 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
——趙明誠的起復(fù)與李清照的寂寥
第二節(jié)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又上心頭
——李清照思離別盼相聚的情懷
第三節(jié) 不將牙慧拾前人 譜出新詞字字新
——李清照愛情詞的特定文化意義
第四節(jié) 寒窗敗幾無書史 公路可憐合至此
——李清照夫妻猜疑中的萊州重逢
第四章 倉皇南渡
——北宋覆滅離亂中的李清照與趙明誠
第一節(jié) 南游尚覺吳江冷 北狩應(yīng)悲易水寒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南渡逃難
第二節(jié) 生當(dāng)做人杰 列跡為鬼雄
——李清照的愛國詩歌
第三節(jié) 春歸秣陵樹 人老建康城
——李清照南渡初年的詞作
第四節(jié) 堅城自墮 憐杞婦之悲深
——趙明誠壯年病逝建錄城
……
第五章 凄涼晚景
人物信息
李清照改嫁離異
公元1129年,49歲的趙明誠死了,這年李清照46歲。趙明誠給她留下了南下逃難時攜帶的十五車金石古籍,這些東西是趙明誠和李清照半生心血的凝結(jié)。為了將這些物品從山東運往南方,夫妻倆受盡了苦楚。戰(zhàn)亂中它們是極大的負(fù)擔(dān),時刻要擔(dān)心兵匪水火的侵?jǐn)_。明誠死了,望著著堆積如山的收藏品,李清照百感交集。
雖然物是人非,生活還要繼續(xù)。李清照決定將十五車藏品中的絕大部分寄托到隨皇室逃難到洪州的弟弟敕局刪定官李沆那里。然而,當(dāng)年年底,金兵就攻陷了洪州,藏品化為灰燼。
備受打擊幾乎麻木的李清照帶著隨身的最后一點珍藏品輾轉(zhuǎn)流離來到紹興,租賃了一位鐘姓士子的房屋居住,暫時的安定下來。她把所剩的幾箱書畫古玩置于臥榻之下,閑時開箱把玩。不料,一天夜里,忽有竊賊挖墻而入,盜走了五個箱子,李清照悲憤莫名,為了找回這些承載她心血和記憶的箱子,她公開懸賞尋物,誰料想沒幾天,鐘姓房東拿著十八軸畫卷領(lǐng)賞來了,真相至此已經(jīng)大白,可是,作為獨在異鄉(xiāng)的寡婦,她又能怎么樣呢。只好花錢贖回畫卷,其他的物品,卻怎么也找不回來了。
李清照真正感到了孤獨無助的痛苦,她無法忍受孤苦伶仃、擔(dān)驚受怕的生活,的確,她才46歲,還有很長的人生路要走。這樣一位天才女詩人,是不應(yīng)該在這種生活中走向人生終點的。痛苦迷茫中,一個男人出現(xiàn)了,他就是時任右承奉郎的張汝舟,在這個男人甜言蜜語的攻勢下,李清照確實被他吸引了。李清照經(jīng)歷了和趙明誠神仙伴侶般的浪漫愛情生活,又連遭國破家亡的厄運,這種命運的巨大反差讓她不顧一切的向往著甜蜜、溫馨的家庭生活,沒多久,李清照就嫁給了張汝舟。然而,后來的事實證明了,命運沒有顯出它的仁慈,它仍然在給李清照制造接連不斷的噩夢。張汝舟追求、迎娶一位46歲的寡婦,顯然不是為了她的容貌,也不是李清照以為的——他看中了她無與倫比的才華,而是抱著最赤裸齷齪的目的——得到她的收藏品。
婚后,兩人都有上當(dāng)?shù)母杏X。張汝舟漸漸的將自己淺薄、暴虐、惡俗的本性暴露無遺,讓李清照欲哭無淚。李清照的古玩字畫也沒有張汝舟想象的那么豐富,而且還不愿相讓,讓張汝舟大為失望。不過,他們都還存著一絲幻想,李清照希望自己的忍讓能夠維持這個家,了此殘生。張汝舟以為哄騙、欺詐,可以誘使李清照將藏品相讓,結(jié)果一無所獲。最后,張汝舟惱羞成怒,開始對李清照拳腳相加,甚至想將她打死,除去這個年老色衰的包袱,得到她的財物。
關(guān)鍵時刻,李清照就是李清照,一個智慧、剛毅、頑強、獨立的女子。拋棄了幻想,她不能坐以待斃,她要自救。很快,李清照得知了張汝舟利用欺瞞手段獲取官職的證據(jù),她立即檢舉上告,按宋律,妻子控告丈夫,即使證據(jù)確鑿,妻子也要入獄兩年,為了擺脫這個惡棍,李清照寧愿忍受牢獄之災(zāi),也不愿茍且忍辱,最終兩人雙雙入獄。
當(dāng)時,李家和趙家還有很多人在朝為官,在他們的幫助下,李清照僅僅坐牢九天就被放了出來。她終于達(dá)到目的,離異成功。
李清照與趙明誠是古今人人共同羨慕的恩愛夫妻,神仙眷侶。古代婚姻憑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結(jié)婚之后難得長期和諧。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婚姻近乎完美,這有李清照本人大量情感深摯纏綿的詞作為證!盎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保ā兑患裘贰罚┻@樣膾炙人口的抒寫別離相思的名篇,打動了無數(shù)的后代讀者。趙明誠去世之后,李清照整理夫妻兩人畢生的金石古物收藏,作《金石錄后序》,聲情并茂、哀婉欲絕地記載了與趙明誠婚后的恩恩愛愛、喜怒哀樂、生死離別,夫妻深情,款款流露。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夫妻恩愛情深,是閱讀與理解李清照大量優(yōu)秀愛情歌詞的出發(fā)點與立足點。
關(guān)于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夫妻關(guān)系,今人有更加深入細(xì)微的研究。逐漸的,一種走向極端的觀點也出現(xiàn)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后有許多的不和諧,趙明誠納有姬妾,夫妻甚至?xí)r時反目!。如此以來,有關(guān)李清照諸多名篇的作年及其解讀,都產(chǎn)生了歧義。例如,《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一般認(rèn)為是李清照南渡喪夫之后所作,抒寫了亡國與喪夫的深痛。陳祖美則認(rèn)為該詞是李清照南渡之前遭趙明誠冷遇時所作,“表達(dá)作者的u2018無嗣u2019和何以u2018無嗣u2019的u2018難言之隱u2019!薄昂芸赡苁且杞o自己的丈夫聽”。"確實,世界上沒有矛盾、永遠(yuǎn)和諧的夫妻是不存在的,尤其是人到中年之際,容易產(chǎn)生“中年情感危機”。李清照與趙明誠也不能免俗。然因此夸張兩人的矛盾,人為地拿著“放大鏡”去尋找李清照與趙明誠的裂痕,則會導(dǎo)致一種偏頗,乃至厚誣古人。試圖通過對李清照與趙明誠萊州重逢時的作品分析,透視夫妻情感的微妙變化,對夫妻兩人可能產(chǎn)生的不和諧及其原因做一些剖析。
詩詞創(chuàng)作
宋徽宗大觀元年,趙挺之去世。因趙挺之生前得罪權(quán)奸蔡京,趙挺之全家被遣還鄉(xiāng),27歲的趙明誠與24歲的李清照夫婦也回到老家青州,屏居鄉(xiāng)里。大約在政和七年(117)前后,趙明誠再度離家,開始了新的一輪仕途奔波生活。李清照則依然留在青州老家,夫妻兩人有了一段較長時間的分離生活。宣和三年(121),41歲的趙明誠知萊州(今山東萊州市)。這一年,李清照38歲。作為一地州府長官,趙明誠已經(jīng)有能力將李清照從老家青州接出,到任所團聚。于是,這一年的秋天,李清照離開居住了十幾年之久的青州,風(fēng)塵仆仆,前去與趙明誠相聚。
疑問因此產(chǎn)生。李清照與趙明誠分離前后大約已有五年的時間,在苦苦期待中煎熬過去那么多光陰,終于等到了重聚的日子,李清照應(yīng)該是大喜若狂。但是,品味李清照前往萊州途中路過昌樂時所作的《蝶戀花》和初到萊州時所作的《感懷》詩,發(fā)現(xiàn)李清照依然沒有擺脫愁苦意緒的糾纏,情緒十分低落。
先來閱讀《蝶戀花》,詞說:“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guān),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jǐn),蕭蕭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yuǎn)!边@首詞南宋曾慥的《樂府雅詞》卷下題為李易安作,元代劉應(yīng)李《事文類聚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收此詞,題作“晚止昌樂館寄姊妹”。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案說:“此首殆為宣和三年辛丑八月間清照由青州至萊州途中宿昌樂寄姊妹所作。按地理圖,由青至萊,須經(jīng)昌樂!督ㄑ滓詠硐的暌洝肪硎泡d建炎三年,趙晟由青赴萊,劉洪道令權(quán)知昌樂縣張成伏兵中途邀擊,可以證明!!
婚后,趙明誠也蓄養(yǎng)幾位侍兒小妾,以供平日歌舞娛樂,那是可以肯定的事實。李清照與趙明誠特別尊崇的文壇前輩蘇軾,平生并不好色,且因目睹了友人徐君猷的歌兒侍妾勝之的無情而頻頻勸告他人不要蓄妾(詳見王明清《揮麈后錄》卷七)。蘇軾自己卻蓄養(yǎng)有朝云之類的一群侍妾,而且也不時的攜妓尋歡作樂,甚至攜妓拜見佛門子弟大通禪師,自稱“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詳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七引《冷齋夜話》)。趙明誠恐怕不會比蘇軾更出色,沒有任何記載表明趙明誠對李清照專注到“心無旁騖”的地步。而李清照《金石錄后序》中只言片語所透露的消息,正說明了趙明誠生前曾蓄養(yǎng)侍妾。李清照敘述趙明誠臨終之前,“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薄胺窒阗u履”的典故出自曹操的《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所為,學(xué)作組履賣也!边@是曹操臨終之際分配部分財產(chǎn)給各位侍妾并對她們的生活細(xì)節(jié)做出安排。李清照用這個典故,是為了突出他們兩人最終感情如一,趙明誠臨終之際并無牽掛其它女人。但反過來說明,趙明誠同樣蓄樣了好幾位侍妾。
趙明誠蓄養(yǎng)侍妾是肯定的事情,那么,為何從前李清照并無怨言,到了這次前去萊州團聚乃至見面之后突然爆發(fā)出來呢?可以做兩種推測:
其一,趙明誠蓄妾大約是重新出仕時的事情。新婚燕爾之際,趙明誠既無心情也無經(jīng)濟實力蓄妾;初入仕途,趙明誠與李清照情好如蜜,心無他暇,經(jīng)濟實力方面依然羽翼未豐滿;屏居青州,與李清照朝夕相對,舉動也要受到牽制,何況得罪朝廷閑居的現(xiàn)狀不允許他有非分之想。第二次進(jìn)入仕途,官漸漸做大了,俸祿也漸漸豐厚了,李清照又不在身旁,趙明誠此時蓄養(yǎng)幾位侍妾,在宋代那種社會里并不算是過分。
其二,趙明誠早年也偶爾出入風(fēng)月場所,可能一直蓄養(yǎng)幾位侍妾,這是被當(dāng)時社會認(rèn)可的正常現(xiàn)象。當(dāng)然,趙明誠蓄妾的行為最早也應(yīng)該是出仕之后或者將近而立之年的事情。只不過,那時候趙明誠與李清照情投意合,卿卿我我。他雖然不能免俗,蓄養(yǎng)侍妾,卻并沒有將心思放在這些侍妾身上,所以,李清照也并不在意丈夫身邊的其他女子。直到趙明誠第二次出仕之前,李清照基本上壟斷了丈夫的情感,并無危機意識,同樣沒有怨言。到了趙明誠再度出來做官,李清照在家苦苦等待,她已經(jīng)年過30,而且漸漸向40歲靠攏。一方面,隨著歲月的流逝,李清照已經(jīng)由一位青春煥發(fā)的女子變?yōu)橹心昙彝D女,年老色衰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另一方面,長期的夫妻生活,使一切熟悉了的情感變得平淡無奇,變得熟視無睹,這應(yīng)該是古今許多夫妻都能體驗到的婚姻過程。一旦離開李清照,趙明誠不免被更加年輕美麗的侍妾或其他女子所吸引,相對地冷落了李清照。趙明誠情感的相對轉(zhuǎn)移,可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無嗣”,即沒有生育子女。關(guān)于這一點,宋人屢有記載:洪釋《〈金石錄〉跋》說:“趙君無嗣”(《隸釋》卷二十六),翟耆年“趙明誠古器物銘碑十五卷”條說:“又無子能保其遺余,每為之嘆息也!保ā遏κ贰肪砩希┶w明誠不但與李清照沒有生育子女,而且與其他侍妾也沒有生育子女,根據(jù)情理推斷,“不育”的責(zé)任應(yīng)該落在趙明誠的頭上。但是,在封建夫權(quán)社會里,男性家長不是這樣來認(rèn)識問題,而是輕易地將責(zé)任推卸到女子頭上。趙明誠因此與李清照產(chǎn)生隔閡,夫妻矛盾加深,將部分情感轉(zhuǎn)移向其他女子,是完全可能的。再加上趙明誠數(shù)年在外做官,夫妻分離,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增加了夫妻的猜忌和懷疑。于是,婚后累積的矛盾第一次集中地爆發(fā)了出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或者是多種因素的同時作用,李清照此時與趙明誠有了矛盾沖突,對丈夫有了怨恨之言,這是可以肯定的。封建社會里的多數(shù)女子,處于李清照的位置,只會逆來順受,甘心聽從丈夫的安排,認(rèn)為這就是命中注定的。即使被丈夫完全冷落,也只是默默忍受,在寂寞中度完余生。李清照卻不是這樣,而是明白無誤地表現(xiàn)了出來。
李清照的怨苦之言,與她的倔強自尊的個性有關(guān),與她對趙明誠的深愛有關(guān)。結(jié)婚近十幾年時間,自己一直在丈夫趙明誠心中占據(jù)主要位置,幾乎擁有丈夫所有的愛,自己同樣對趙明誠付出了全部的情感。那時候,即使趙明誠蓄養(yǎng)幾個侍妾,李清照也并不太介意,因為這并不影響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情感交流,不影響兩人之間的深情厚意。到了趙明誠第二次出來做官的時候,李清照突然痛心地發(fā)現(xiàn):丈夫已經(jīng)心有旁騖,追隨在丈夫身邊的女子不是自己,而是更加年輕的侍妾們。李清照處處爭強好勝,此時痛苦地看到自己已落在他人之后。換作其他女性,婚姻近!"年以后,依然擁有丈夫的大部分情感,就非常心滿意足了。即使是當(dāng)代女性,恐怕因此滿足的人也不是少數(shù)。偏偏李清照不滿足,她始終期望自己是丈夫唯一的愛。自己付出多少的愛,就想獲得同等的回報。歲月之不饒人,多年的沒有生育,離別獨居的數(shù)年生活,使李清照時而處于一種焦灼的狀態(tài);空間距離的相隔,通訊手段的落后,難得一通音訊的等待,又加深了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猜疑。書信來往中,夫妻之間或許還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相互指責(zé)的言語。所以,李清照這次起程前去與趙明誠重聚,不禁心事重重,有許許多多的擔(dān)憂。這種不可明說的愁苦,在作品里表現(xiàn)為對閨中姊妹的思念。究其深層原因,還是因為對與丈夫重見之后前景的不可預(yù)料之心情沉重所帶來的。否則,與閨中姊妹離別的一絲憂傷,將完全淹沒在即將與丈夫重聚的喜悅之中。到了任所,冷清面對空室,仿佛以前的猜疑與擔(dān)憂得到了證實,李清照內(nèi)心的愁苦就變化為怨恨牢騷,“子不我思”,那么,我就與“烏有先生子虛子”為伍算了。
夫妻矛盾的化解
李清照的命運仍然比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中年家庭主婦要好許多,趙明誠仍然對她抱有深情,夫妻之間的情投意合,已經(jīng)深化成相濡以沫,這不是夫妻之間日常一些瑣碎的拌嘴、猜疑、沖突所能完全消磨的。趙明誠將李清照接到任所,就是他對妻子情感的一個明證。一直到萊州任期結(jié)束,轉(zhuǎn)守淄州,趙明誠依然與李清照的情感非常融洽。淄州轄下有邢氏村,村中長者邢有嘉,趙明誠稱贊他“好禮”,趙明誠并無地方長官架子,與邢有嘉時有來往。一次,邢有嘉拿出唐代白居易手書的《楞嚴(yán)經(jīng)》給趙明誠觀賞,對古人字畫迷戀成癖的趙明誠得之大喜過望,自己說:“因上馬疾馳歸,與細(xì)君共賞。時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龍團,相對展玩,狂喜不支,兩見燭跋,猶不欲寐,便下筆為之記!保ǹ娷跎p《云自在龕隨筆》卷二引)“細(xì)君”指妻子李清照。趙明誠得以目睹白居易的手跡,狂喜之下,是騎馬急馳回家,拿與李清照共同欣賞。兩人飲酒品茶,相對觀賞,蠟燭燃盡了兩根,還不愿意入睡?梢,李清照與趙明誠一直是志趣相投、相互推重、相濡以沫的。
發(fā)現(xiàn)李清照與趙明誠情感歷程中的一些其他方面,是古代文學(xué)研究深入之后的必然結(jié)果,但必須是平實的、科學(xué)的。這是該文寫定時的一點感受。
李清照
李清照是北宋禮部員外郎李格非之女,早年的李清照是活潑的、幸福的,聰穎高雅。那回首嗅青梅的女子正映照著李清照幸福的笑靨,在和趙明誠結(jié)為伉儷之后更是夫唱婦隨,飲酒、斗茶、踏雪、賞花、作詞,笛聲三弄,梅心驚破,李清照擁有了多少春的情意。這些雖很平常,卻是代代女子最為羨慕向往的。而那個飲酒微醉急急朝回趕誤入藕塘,驚起鷗鷺無數(shù)的畫面是何等的溫馨、甜蜜,充滿了夢幻色彩。
中年的李清照是憂傷的、離愁的、多情的。李清照45歲那一年,是人生的轉(zhuǎn)折,金兵已入侵北宋兩年,她和趙明誠住了20年的山東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余屋的書畫古器被焚,徽、欽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趙明誠南下江寧任職,李清照南遷。第二年趙明誠病故,李清照帶著丈夫的遺物在戰(zhàn)亂中奔逃。沒有男人的女人是無助的,那些心血收藏一路散失,被小賊偷竊,被奸官騙走,更令她惶恐的是有人誣陷她以古器叛敵。為了表明心跡,當(dāng)金兵一路追趕著高宗,李清照也帶著最后一批古物,一路追隨帝蹤,希望把它獻(xiàn)給朝廷。陸路水路,李清照積下了多少國愁家怨,遇到了多少冷冷清清凄凄慘慘的悲涼的秋,在“簾卷西風(fēng)”的環(huán)境里,也只能是“人比黃花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