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錢宰(1299~1394)字子予,一字伯均,會稽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三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年九十六歲。元末明初詩人。
吳越武肅王十四世孫。弱冠有文名,元代至正年間,中甲科,親老不赴,公車教授于鄉(xiāng)。唐之淳、韓宜可皆為門生。洪武二年(1369年)以明經(jīng)征為國子助教,后進(jìn)為博士,校書翰林,撰功臣誥命,作《金陵形勝論》《歷代帝王樂章》甚得賞識。后思?xì)w,公余之暇感慨吟詩:“四鼓咚咚起著衣,五更朝罷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贝稳斟X宰上朝,朱元璋一見他便說,“昨日作的好詩,不過我并沒有嫌啊,改作憂字如何?”錢宰嚇得磕頭謝罪。朱元璋說:“朕今放汝去,好好熟睡矣”,乃與洪武十年(1377)歸休。洪武二十七年(1394)召宿儒校蔡沈(因與朱熹《詩傳》相悖)。兵部尚書唐鐸推薦錢宰。《書傳會選》書成,凡六卷,頒行天下,厚賜,令馳驛歸。
宰撰有臨安集六卷,《四庫總目》贊其詩吐辭清拔,寓意高遠(yuǎn)!睹魇贰酚袀。
詩作選摘
【梧桐樹】
梧桐樹,一葉墮秋風(fēng),一葉委秋露。明年二月新葉生,還在今年葉飛處。
漢宮飛燕近承恩,零落班姬不如故。君不見,梧桐樹?
【題《長江霽雪圖》】
昔年壯游下江漢,霽雪千峰排兩岸。今年看畫憶舊游,萬里江山如昔玩。
岷峨岡脊來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東馳衡山走千里,匡廬五老下與石城北固遙相連。
冰巒雪壑互起伏,照見日華破初旭。神光混茫元氣浮,奮如巨鰲簸坤軸。
爛如秋空云,浩如滄海濤。又如瑤臺銀闕天上頭,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風(fēng)吹河漢銀云起。中流空闊不勝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歷歷真?zhèn)ビ^,來往十年游未半。不如云瀛樓上來倚欄,一日看遍江南山。
《谷簾泉并序》(七言占詩)
風(fēng)卷河潢翻玉液,段云散雪瓊花密。
分明放下水晶簾,垂垂若護(hù)蛟龍室。
躡空捫蘿坐歌崖,林暗暉暉山外日。
晚風(fēng)泉聲雜松吹,百鼓爭鳴間蕭瑟。
山南山北知兒泉?凡派常流我非匹。
惜哉前哲不特書,僅留一記夏生筆。
詩前有序:“谷簾魁天下泉,鴻漸有經(jīng)刻;萆剿逻h(yuǎn),經(jīng)年不壞。惜去軍之遠(yuǎn),步涉崎嶺,古今名公少到,以是無留題,僅有夏倚一記而已。自城西北至景德觀,四十里。自觀涉六七澗,穿林而行,越十里,渺然見泉自山下,未足取也。又二里上山,傍枕懸崖,后推前挽,支藤而上。又一里下坡,有澗,踏亂石,穿崖壁,又百有余丈,至簾下。少憩,回視,一簾如瓊瑤珠瓔,從天碎落,恍然非人世問也!缎墙尽吩苪2018其流凡三十派,橫澗七丈u2019是矣。然秋冬水涸,泉下不多;春夏太潦,澗石漫漫,又不可涉;惟盛夏得雨后兩旬,則簾水可觀,澗石亦出,可涉可坐也。因夏視陂塘而往,適得其時,與同行坐歌石,命飲而詩之!
賴有陸子狄牙口,高下品題曾不失君今試看錫山碑,天下何泉居第一?”詩序詳細(xì)敘述取谷簾泉水需要經(jīng)歷很長一段崎嶇的山路,并且還得掌握取水的季節(jié)。七言古風(fēng)則圍繞著“谷簾泉”的名稱,層層推進(jìn),生動描摹,“天下何泉居第一”之反詰,不問自明。
題俞景山畫山水帳(明·錢宰)
老夫索居江上樓,廿年不出懷舊游。
扣門下樓出迎客,但見絕壑風(fēng)颼颼。
岱宗日觀山上頭,日出未出蒼煙浮。
嵩高插天太華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廬老泉掛白石,蒼梧水落湘江秋。
懸崖倚天萬山立,翔鸞舞鳳蟠蒼虬。
幽岑遠(yuǎn)樹互出沒,白云不散松風(fēng)收。
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游歷走不遍,千里萬里窮遐搜。
如何一日墮我前,空翠雜沓來雙眸。
舉頭問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圖畫來滄洲。
俞君作畫時,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萬壑千巖凈橫臆。
暮上香爐峰,海色秋清上遙碧。
歸來放筆作董元,筆底丹青浩無跡。
海桑一別三千年,山月江風(fēng)耿相憶。
仰觀巖上泉,俯看松下石。
故人不見空畫圖,十幅云煙卷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