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陳性中,字季甫,號桂峰,世居明州寧海竇岙(現(xiàn)屬臺州市三門縣),晚年遷居水車。元末,倭寇猖獗,屢犯濱海,殺官劫庫,侵擾居民,官兵不能制。至正四年(1344),朝廷降旨:不論居民庶人等,凡定策出力糾眾殺倭有功者,即授千戶侯職。
水車位于白嶠港口,為當時三門灣?谝癖娚钍苜羴y之苦。陳性中組織民團,日夜防守。但倭寇出沒無常,猝不及防;又每每分散行動,難得致命一擊。性中遂設計誘敵:使通倭語之民與倭寇相與議和,并獻以玉帛,以酒食,設宴誘倭帥入軍;暗中命村里壯丁執(zhí)利器埋伏,伺機擒敵。倭帥初來時,頗有疑慮,但見性中等衣冠香燈而迎,神色鎮(zhèn)定自若,才欣然登岸受享。宴畢,性中送其登舟而還,不使有些毫驚動。如此欲擒反縱,實為引誘倭寇大隊人馬,意在一舉全殲。此后,性中又吩咐近村居民如例宴請。三宴之后,倭寇已無戒備,每請必到。于是,性中命各村俱于九月七日再次設宴誘敵,酒食之中,暗下毒藥。惟性中之請倭帥,意在生擒其身,故宴食之中,不放毒砒。至舉宴日,倭寇統(tǒng)大隊前往各村受享,性中亦盛情款待倭帥。及倭帥酒酣,脫衣解甲,性中驟然離座擒之,囚以鳴官。其余黨羽,為性中第四子陳師道率村團除戮。同日,各村俱報道倭寇被殲消息。一時間,附近倭亂盡息,性中亦以智勇膽識聞名于邑中。但性中淡于名利,惟以振興鄉(xiāng)里為己任,不屑于進取。雖有功,亦不愿邀獎。至正十年(1350),縣吏奏其事,授其子陳師道千戶侯職。
性中為人,豪爽善良。遇歲饑,每以捐金平糶賑濟貧困。又為鄉(xiāng)里建義塾,鄉(xiāng)之秀者多從之游。著有《紀居行愿集》數(sh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