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真
劉義真(407~424年),宋武帝劉裕的次子,母親為孫修華。宋少帝之弟,宋文帝之兄,廬陵孝獻王。
初封桂陽縣公,食邑千戶。年十二,跟隨父親北伐,進駐長安。劉裕平定關中后,將回朝,留義真鎮(zhèn)守關中,留下王修等人輔佐。義真手下沈田子殺王鎮(zhèn)惡,王修又殺沈田子,義真再殺王修,引起諸人不滿,人心離散。而且義真對諸將賞賜無節(jié)制,又不從屬下忠告。長安被攻破,義真僥幸逃出,說:“今日之事,誠無算略。然丈夫不經(jīng)此,何以知艱難!
永初元年,封廬陵王,食邑三千戶。武帝即位伊始,義真意色不悅,說:“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謝晦曾經(jīng)勸說武帝,認為東宮劉義符輕佻,不宜為嗣。武帝考慮以義真為嗣,謝晦親自造訪義真。回來后認為他“德輕于才,非人主也!币虼俗屗鼍佑谕怄(zhèn)。
劉義真美儀貌,神情秀徹,并且聰明愛好文學,但輕動無德業(yè)。與謝靈運、顏延之、僧人慧琳等交好異常。又與執(zhí)政徐羨之不和。少帝失德,徐羨之等人密謀廢立之事,因義真是武帝次子,按順序當立他為帝。羨之不欲義真即位,利用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義真于徙所,時年十八。無子,元嘉三年,文帝劉義隆誅殺徐羨之、傅亮,下詔追贈義真為侍中、大將軍,復王爵。后來又以自己的第五子劉紹(字休胤)作為他的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