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趙成子
名:衰
性別:男
死亡年月:前622
朝代:春秋時期
籍貫:晉國
民族:京族
身份:卿大夫
個人簡介
趙衰早有賢名,且與少年時期的晉文公相友善,隨從出亡19年,歷盡艱難險阻。重耳回國為君后,被封為原大夫,故亦稱原季,為文公謀劃尊王之策,使晉國走上了稱霸諸侯的道路。晉文公四年(前633年),楚成王圍宋,晉文公將救宋,謀元帥,趙衰舉郤榖。城濮之戰(zhàn)前,文公讓趙衰為卿,趙衰辭而不就,讓與欒枝、先軫。狐毛死后,文公第三次讓他為卿,他再讓先且居。文公為表彰其功,于文公八年(前629)改“三行”步兵為上、下新軍,趙衰終于進(jìn)入卿列,為新上軍將,佐文公創(chuàng)立了霸業(yè)。趙衰屢次讓賢,大興了晉國統(tǒng)治集團中的禮讓風(fēng)尚,這種不居功自傲,薦賢讓能,報國為公的無私精神和坦蕩胸懷,深為人們稱頌,他也成為晉國“尚讓”的表率。秦襄公三年(前625),秦國為報秦晉崤之戰(zhàn)敗績之仇,派孟明視率師攻打晉國,趙衰佐中軍將先且居在彭衙(今陜西白水縣東北)大敗秦軍。
趙衰死后,嫡長子趙盾續(xù)趙宗,庶長子趙同領(lǐng)原地,稱原同。其子孫茵萌其德,世代為晉國六卿,直至三家分晉。
趙姓來源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diào)訓(xùn)好后獻(xiàn)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jīng)常外出打獵、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侖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guān)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fā)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稱為趙氏。周穆王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到戰(zhàn)國初年,叔帶的12世孫趙襄自聯(lián)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烈王的承認(rèn),與韓、魏兩家并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
2、出自他族改姓。如漢朝時有趙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時有趙曳天,本南蠻人;五代時有趙國珍,本牂牁(今廣西、貴州一帶)蠻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