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太和七年(483年),生母皇后林氏按北魏慣例(子貴母死)賜死,拓跋恂由文明馮太后養(yǎng)育。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立為皇太子。孝文帝遠征南齊,拓跋恂留守新都洛陽。拓跋恂嫌河南酷暑,穿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拓跋恂逃至平城,得到反對漢化和南遷的貴族的支持。拓跋恂在舊勢力的慫恿下,企圖從洛陽逃回平城參加叛亂,但孝文帝拓踐宏的改革已深入人心,叛亂者很快就被平息。孝文帝返回平息了變亂之后,廢黜了皇太子拓跋恂,并將拓跋恂毒殺在河陽(河北),享年16歲。
正史記載
孝文皇帝七男。林皇后生廢太子恂。文昭皇后生宣武皇帝、廣平文穆王懷。袁貴人生京兆王愉。羅夫人生清河文獻王懌、汝南文宣王悅。鄭充華生皇子恌,未封,早夭。
廢太子庶人恂,字元道。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撫視之,常置左右。年四歲,太皇太后親為立名恂,字元道,于是大赦。太和十七年七月癸丑,立恂為皇太子。及冠恂于廟,高祖臨光極東堂,引恂入見,誡以冠義曰:“夫冠禮表之百代,所以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能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然母見必拜,兄弟必敬,責以成人之禮。字汝元道,所寄不輕。汝當尋名求義,以順吾旨!倍,改字宣道。
遷洛,詔恂詣代都。其進止儀禮,高祖皆為定。及恂入辭,高祖曰:“今汝不應向代,但太師薨于恒壤,朕既居皇極之重,不容輕赴舅氏之喪,欲使汝展哀舅氏,拜汝母墓,一寫為子之情。汝至彼,太師事畢后日,宜一拜山陵。拜訖,汝族祖南安可一就問訊。在途,當溫讀經籍。今日親見吾也。”后高祖每歲征幸,恂常留守,主執(zhí)廟祀。
恂不好書學,體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熱,意每追樂北方。中庶子高道悅數(shù)苦言致諫,恂甚銜之。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門內與左右謀,欲召牧馬輕騎奔代,手刃道悅于禁中。領軍元儼勒門防遏,夜得寧靜。厥明,尚書陸琇馳啟高祖于南,高祖聞之駭惋,外寢其事,仍至汴口而還。引恂數(shù)罪,與咸陽王禧等親杖恂,又令禧等更代,百余下,扶曳出外,不起者月余。拘于城西別館。引見群臣于清徽堂,議廢之。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書仆射、少保李沖,并免冠稽首而謝。高祖曰:“卿所謝者私也,我所議者國也。古人有言,大義滅親。今恂欲違父背尊,跨據恒朔。天下未有無父國,何其包藏,心與身俱。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脫待我無后,恐有永嘉之亂!蹦藦U為庶人,置之河陽,以兵守之,服食所供,粗免饑寒而已。恂在困躓,頗知咎悔,恒讀佛經,禮拜歸心于善。
高祖幸代,遂如長安。中尉李彪承間密表,告恂復與左右謀逆。高祖在長安,使中書侍郎邢巒與咸陽王禧,奉詔赍椒酒詣河陽,賜恂死,時年十六。殮以粗棺常服,瘞于河陽城。二十二年冬,御史臺令史龍文觀坐法當死,告廷尉,稱恂前被攝左右之日,有手書自理不知狀,而中尉李彪、侍御史賈尚寢不為聞。賈坐系廷尉。時彪免歸,高祖在鄴,尚書表收彪赴洛,會赦,遂不窮其本末。賈尚出系,暴病數(shù)日死。
初,高祖將為恂娶司徒馮誕長女,以女幼,待年長。先為娉彭城劉長文、滎陽鄭懿女為左右孺子,時恂年十四。高祖泛舟天淵池,謂郭祚、崔光、宋弁曰: “人生須自放,不可終朝讀書。我欲使恂旦出省經傳,食后還內,晡時復出,日夕為罷。卿等以為何如?”光曰:“孔子稱u2018血氣未定,戒之在色u2019,《傳》曰: u2018晝以訪事,夜以安身u2019。太子以幼年涉學之日,不宜于正晝之時,舍書御內,又非所以安柔弱之體,固永年之命!备咦嬉怨庋詾槿,乃不令恂晝入內。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