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鱓

    李鱓

    李鱓,中國清代著名畫家,字宗揚,號復(fù)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揚州八怪之一,江蘇省揚州府興化縣(今興化市)人,其宮廷工筆畫造詣頗深,中年始畫風變化,轉(zhuǎn)入粗筆寫意,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氣勢。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的影響。李鱓是明代狀元宰相李春芳的第6代裔孫,后代定居江蘇鎮(zhèn)江。


    簡介

      李鱓康熙五十年中舉, 于康熙五十三年以繪畫召為內(nèi)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統(tǒng)派”畫風束縛而 被排擠但遭忌離職。 于乾隆三年出任山東 滕縣知縣。為政清簡,頗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罷官,后居揚州,以畫為生。

      李鱓工詩文書畫。曾隨蔣廷錫、高其佩學畫。后又受石濤影響,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畫風工細嚴謹,頗有法度。中年始轉(zhuǎn)入粗筆寫意,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氣勢。

    鱓字兩讀映射人生坎坷

      李鱓的鱓字,有兩種讀法。

      一讀為tuó(駝),同鼉,即豬婆龍,“神獸”也。據(jù)臨淄的老先生回憶,昔日李鱓在臨淄為縣令時,人皆知為李tuó,士人相戒,切勿讀錯官諱。 又一種讀法,即shàn(善),同鱔魚之鱔。李鱓落拓江湖,多次題畫署名為“鱔”,承認自己不過是江淮間一條普普通通的鱔魚罷了。

      從鼉到鱔,從神獸到淪為一條其貌不揚的小魚,多少影射了主人公“兩革功名一貶官”的坎坷命運,反映了主人公仕途失意而不得不以畫為業(yè)的始終不能求得自我平衡的悲涼心境。

    李鱓

    繪畫藝術(shù)成就

      李鱔自由喜愛繪畫,16歲已經(jīng)頗有名氣,后入宮廷成為宮廷畫師,但是他的人生并不順坦。李鱓“以忤大吏罷歸”。在“兩革科名一貶官”之后,至揚州賣畫為生。與同鄉(xiāng)人鄭燮(鄭板橋)關(guān)系最為密切,故鄭板橋有“賣畫揚州,與李同老”之說,并說他是“才雄頗為世所忌,口雖贊嘆心不然”。曲 折的人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繪畫藝術(shù)風格。 他早年曾從同鄉(xiāng)魏凌蒼學畫山水,繼承黃公望一路,供奉內(nèi)廷時曾隨蔣廷學畫,畫法工致。后又向指頭畫大師高其佩求教,進而崇尚寫意。在揚州又從石濤筆法 中得到啟發(fā),遂以破筆潑墨作畫,風格為之大變,形成自己任意揮灑、“水墨融成奇趣”的獨特風格,喜于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 使畫面十分豐富,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的影響。

      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土墻蝶花圖》軸、故宮博物院藏《松藤圖》軸等。

      北京工藝美術(shù)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國書畫名家全集”,有《李鱓畫集(上下卷)》。

      李鱓的繪畫藝術(shù)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李鱓書法作品行書軸

      首先,他大大拓展了寫意花鳥畫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人們?nèi)粘I畹母鞣N用具,乃至向來不登大雅之堂的農(nóng)家食用之物如桑、蠶、破芭蕉扇之類,也一一攝入畫中,其題材之廣泛多樣遠遠超過了前人。 第二,在寫意花鳥畫的表現(xiàn)技巧上,他亦有新的突破,努力學習石濤破筆潑墨的畫法,酣暢淋漓,筆墨奔放,富有動感,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激情。同時,他又吸取了沒骨花卉的表現(xiàn)方法,工細嚴謹,色墨淡雅,變化豐富,形體富于立體感,在作畫時,他經(jīng)常能做到二者并用,自然渾融,靈活多變,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在揚州八怪中,李鱓是受到清末批評家猛烈批評的一位,主要指責他脫離傳統(tǒng),筆墨缺乏蘊藉含蓄,有“霸悍之氣”、“失之于獷”等?v觀李鱓一生創(chuàng)作,他是一位富有獨創(chuàng)才能的畫家。

    多才多藝

      李鱓詩才書法成就也堪稱卓然。 李鱓書法古樸,具顏、柳筋骨。作畫時喜歡在畫幅上長題滿跋,有時甚至于把參差錯落的題字,寫滿畫面,于質(zhì)實中見空靈,使整幅畫面氣韻更加淋漓酣暢。

      為此秦祖詠說他“書法古樸,款題隨意布置,另有別致,殆亦擺脫俗格,自立門庭者也”。

    作品年表

      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 丙寅) 1歲

      三月三日,生于江蘇興化!±铟W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在地方頗有名氣的知識分子。祖父李法與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等人唱和,工書法,善詩;父親李朱衣?lián)芜^文林郎

     、偈悄辏愖诤贾,汪士慎生于休寧,鄒一桂生于無錫。

      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辛卯) 26歲

      赴南京應(yīng)鄉(xiāng)試,中舉人。(《國朝畫征錄》)此前,幼從里人陸震學書,從魏凌蒼學畫黃公望一路山水,稍長從族兄李丙旦習制藝、從族嫂王媛學畫花卉。

      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 癸巳) 28歲

      九月,客京城。作《山水冊》(《澄懷堂書畫目錄》)。同月,獻詩行在。(咸豐修《興化縣志》卷八《文苑傳》)嗣后供奉內(nèi)廷,在南書房行走,從蔣廷錫南沙學花鳥。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29歲

      九月,在熱河挹翠山房作《花卉冊》(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藏),至冬續(xù)完。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乙未) 30歲

      七月,作《石畔秋英圖》(南京博物院藏)。是年,王原祁卒。

      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 丙申) 31歲

      秋,作《萱花扇面圖》(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贈侄李道元。

      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 丁酉) 32歲

      供奉內(nèi)廷。是年,蔣廷錫升內(nèi)閣學士。

      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戊戌) 33歲

      九月前乞歸,離開宮廷。九月,于舟中作《沒骨花卉冊》(日本《定靜堂藏明清畫圖錄》),此后活動于大江南北二十年。是年二月,孔尚任卒。

      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己亥) 34歲

      于石城旅舍作《雜花卷》(上海博物館藏)。

      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 庚子) 35歲

      秋,作《小佐盤餐圖》。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 辛丑) 36歲

      秋日,仿新羅山人筆法,作《花鳥軸》。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 壬寅) 37歲

      于揚州作《花卉卷》。

      1723年(清雍正元年 癸卯) 38歲

      蔣廷錫任禮部侍郎。

      1725年(清雍正三年 乙巳) 40歲

      與鄭板橋、黃慎同寓揚州天寧寺。八月,作《盆菊圖》(西泠印社藏)。十月,作《三秋圖》。

      1726年(清雍正四年 丙午) 41歲

      五月,作《松芝圖》軸(山東省博物館藏)。七月從趙家舍,過草馬莊,晚過日永庵止宿,為僧人鐘英作長卷。九月,作行書五言聯(lián):“砥行碧山石,結(jié)交青松枝!(鄭板橋紀念館藏)臘月客揚州竹西僧舍,作《朽墻燕子花》軸。

      1727年(清雍正五年 丁未) 42歲

      正月,過湖州道中。作《土墻蝶花圖》。六月,作書對聯(lián):“琴號珠柱,書名玉杯!(泰州市博物館藏)

      1728年(清雍正六年 戊申) 43歲

      八月,與鄭板橋、黃慎同客天寧寺。秋,寓都門定性庵,書題畫截句二十一首。

      1729年(清雍正七年 己酉) 44歲

      十一月,旅食吳陵,作《山水圖》。

      1730年(清雍正八年 庚戌) 45歲

      十月,在揚州作《松藤圖》(故宮博物院藏)。

      1731年(清雍正九年 辛亥) 46歲

      七月,作《月季圖》(揚州博物館藏)。

      1732年(清雍正十年 壬子) 47歲

      閏五月,作《松萱瓜瓞圖》,華新羅跋畫。是年,蔣廷錫卒。

      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 癸丑) 48歲

      十二月,作《歲朝平安圖》(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清廷再舉博學鴻詞科,令全國薦士。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 甲寅) 49歲

      正月,作《蕉蔭鵝夢圖》(南京博物院藏),題:“廿年囊筆走都門,謁取明師沈逸存。草綠繁華無用處,臨行摹寫天池生!贝喝,于興化僧舍作《雁來紅》。(《古緣萃綠》)十一月,與板橋居士、蓮若上人過登李世兄宅,補題《竹菊圖》(揚州博物館藏)。是年,高其佩卒。

      1730年重新入宮,圣上已經(jīng)是雍正了,被欽定隨刑部侍郎高其佩學畫。進去時“自入長門著淡裝,秋衣猶染舊宮黃。到頭不信君恩薄,猶是傾心向太陽”。遺憾的是1734年再一次離開了宮廷;氐綋P州。絕望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乙卯) 50歲

      在揚州,作《花卉冊》(故宮博物院藏),題畫有“轅門橋上賣花新”一詩。本年數(shù)次作《五松圖》。作《富貴宜男圖》。(《十百齋書畫錄》)康熙二十一子胤禧封慎郡王。

      1736年(清乾隆元年 丙辰) 51歲

      正月,赴京謁選,過古瑯琊,晤李方膺,作《年年順遂圖》。過沂州,為元翁作《十里荷風圖》(故宮博物院藏)。作《雜花冊》十二開于西山 臥佛寺。清廷正式舉博學鴻詞科考。

      1737年(清乾隆二年 丁巳) 52歲

      仲春(二月),作《芍藥圖》(西安博物館藏)。三月上巳日,在北京揚州會館作四言聯(lián)“為官已老,續(xù)畫何人”。秋,赴山東知臨淄縣。

      1738年(清乾隆三年 戊午) 53歲

      五月,作行書《蘭花詩》(故宮博物院藏)。七月,作《花卉冊》十二幀。十月,調(diào)署滕縣知縣。十二月,于都門臥佛寺寫《杏花春燕圖》。

      1739年(清乾隆四年 己未) 54歲

      在滕縣任上。二月,作《受天百祿圖》(《愛日吟廬書畫續(xù)錄》)。春,作《古藤黃鳥圖》(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1740年(清乾隆五年 庚申) 55歲

      二月,作《山水冊》(南京博物院藏)。罷官(《喜上眉梢梢》圖題)。為政清簡,士民懷之,忤大吏罷歸,留滕者三年。(《滕縣志》)

      1741年(清乾隆六年 辛酉) 56歲

      三月十六日,致信鄭板橋,介紹戴遂堂訂交(《明清畫苑尺牘》)。四月,作《桃花柳燕圖》(天津歷史博物館藏)。七月,作《喜上眉梢圖》(鎮(zhèn)江博物館藏)。

      1742年(清乾隆七年 壬戌) 57歲

      正月,作《竹樹圖》(廣西區(qū)博物館藏)。往返于彎德、滕縣、泰安,崮山旅次,作《雜畫冊》十幀。三月三日,作《松鷹圖》(《知魚齋書畫錄》)。九月,在滕縣見月草堂作《蕉蔭睡鵝圖》(江蘇國畫院藏)。

      1743年(清乾隆八年 癸亥) 58歲

      離滕南歸。四月,作《墨荷圖》(故宮博物院藏)。閏四月,作《風雨芭蕉圖》(蘇州博物館藏)。

      1744年(清乾隆九年 甲子) 59歲

      五月,賀園落成,受園主賀君召之邀,與御史準泰等為之唱。十月,于崇川寓齋作《紅兒映雪圖》(故宮博物院藏)。十二月,作《紫綬金章圖》(南京藝術(shù)學院藏)。

      1745年(清乾隆十年 乙丑) 60歲

      正月,作《花卉卷》(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十月,由興化赴揚州,居小東門內(nèi)西雷壇。臘月,作寄侄書,內(nèi)云:“近復(fù)作出山想,來郡城托缽,為入都之計!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丙寅) 61歲

      春月,指墨作《蕉鵝圖》于平山堂。六月,與李等雅集賀園,題凝翠軒聯(lián)云:“出郭此間堪歇腳,登樓一望已開懷!鼻,作《松石牡丹圖》(南京博物院藏)。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丁卯) 62歲

      正月,為智高年學兄作《石榴蜀葵圖》。四月,作《玉蘭牡丹圖》(南京博物院藏)。六月,作《故園圖》。九月,作《五松圖》四幅。十月,作《加官圖》。

      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 戊辰) 63歲

      二月,在興化作《年年富貴圖》。作《富貴有余》(《支那名畫寶鑒》)。三月,作《傲霜圖》(北京市文物局藏)。八月,在浮漚館作《椿萱百齡圖》(《十百齋書畫錄》)。

      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己巳) 64歲

      新春,為顧衍學兄作長卷《冷艷幽香圖卷》(南京博物院藏)。作《指墨蘆鵝圖》。五月,作《松柏蕙禽圖》、《荷花鴛鴦圖》。十月,作《雙松》(《筆嘯軒書畫錄》)。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 庚午) 65歲

      正月,作《牡丹幽蘭圖》。四月,作《芭蕉獨鵝圖》。五月,在興化浮漚館作《設(shè)色花樹》。夏,在竹西寓齋作《幽蘭牡丹圖》,首題《影落幽蘭》。秋,作《蕉竹圖》。

      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 辛未) 66歲

      三月,為元敷作《鴛鴦蓮子圖》。四月,在揚州蘭若僧房作《松石牡丹圖》。七月,在興化浮漚館仿天池生筆意作《松樹圖》。八月,作《秋柳鳴禽圖》。十月,在興化作《松樹牡丹圖》。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 壬申) 67歲

      三月,作《梅石小鳥圖》,又為祝蔣齋年六十壽辰作《五松圖》。春,作《花鳥冊》。四月,在興化浮漚館作《花卉冊》。五月長至后一日,為念翁作行書《修葺臨淄官舍詩舊作四首》(揚州博物館藏)。九月,作《菊》(《南畫大成》)。板橋在濰縣署中,有“平山堂北,梅花嶺畔,神魂系之!”等語寄李復(fù)堂。1753年 (清乾隆十八年 癸酉) 68歲

      正月,寓蒲州(泰州)梅熟庵,作《花卉十二條屏》。三月,在梅熟庵錄舊作《頭白》詩,作《三友圖》《黃鸝》《五松圖》。四月,作《牡丹》(《南畫大成》)。七月,作《玉蘭海棠圖》。八月,作《籬菊雄雞圖》。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 甲戌) 69歲

      正月,為李道園作《蘭竹文石圖》。二月,作《荷塘雙鴨圖》。四月,作《松藤牡丹圖》。閏四月,作《花鳥圖》。七月,作《風竹圖》。八月,作《花鳥圖》。十月,客吳陵(泰州),在繆公祠作《城南春色圖》。十二月,作《荷花圖》(《南畫大成》)。十月,吳敬梓卒。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 乙亥) 70歲

      居揚州竹西僧舍。與鄭板橋、李晴江合作《歲寒三友圖》。四月十五日,鄭板橋作《飲李復(fù)堂宅賦贈》。十月,作《風雨芭蕉圖》(山東省博物館藏)。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 71歲

      春,作《牡丹松藤圖》《花卉圖》。夏作《雜畫冊》。七月十日,題“寓郡城天寧寺”。此年以后詩畫,尚未發(fā)現(xiàn),殆于是年九月,卒于南通。

    花鳥冊十二開

      此冊乾隆時原裝裱,品相絕佳,原藏日本,曾于日本“揚州八怪”展上展出,而且當時“揚州八怪”展的宣傳海報所用圖片即為此冊中“蕉陰蘭蕙”一開。 據(jù)日本原藏者介紹,此冊幾十年前在日還出版過掛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冊尺寸46.2*31.2cm,查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李鱓書畫全集》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此冊似為國內(nèi)公私所藏李鱓冊頁中尺寸最大的一本!

    花卉冊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文物出版社出版,1964年11月一版一次,6開本,共計印有600冊。

    作品賞析:松藤圖

      《松藤圖》,作者清代李鱓,紙本設(shè)色縱126厘米橫62.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松藤圖》是畫家中年時的作品。畫中一棵老松斜向伸入畫面,樹皮斑駁,松枝繁茂;松樹旁邊一棵藤條攀緣而上;墨中略施色澤。右上空處題七絕一首:“吟遍春風十萬枝,幽尋何處更題詩。空庭霽后簾高卷,一樹藤花 夕照時!贝嗽娨驳莱隽水嫾耶敃r的心態(tài)。畫家以畫花卉竹石聞名,他起初的畫風是較為工整的,后逐漸轉(zhuǎn)為豪放的風格,成熟時期的畫風受明代徐渭影響很深,一改過去規(guī)矩工整為縱逸瀟灑,形成了自己的畫風。

    編輯推薦

    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在過去的十余年間,不惜花費巨大人力、財力、陸續(xù)出版了大量高檔豪華型特精裝畫冊,逐漸形成了規(guī)模,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出書特色。畫冊內(nèi)容涉及古今中外著名畫家、畫派的作品,既為弘揚祖國優(yōu)秀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作出了努力,同時也為加強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那些高檔畫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全國各大圖書館、博物館、美術(shù)院校及專業(yè)畫家、收藏家和研究人員的需求,然后,畢竟因其價格昂貴,使得眾多的美術(shù)愛好者和在校學生望其項背而難以企及。我們不斷聽到一些低購買力讀者的呼吁,并且意識到這一群體中潛在的精神追求,為此特別編輯出版了這類普及型美術(shù)系列畫冊叢書,以比較低廉的價位,把高檔的藝術(shù)珍品推向大眾。
    此類畫冊的篇幅縮減了很多,盡管如此,我們在作品的編選上都作到了精之又精,概括了畫家的典型代表作品,體現(xiàn)了畫家的藝術(shù)風格。我們期望著普及型畫冊和高檔豪華型畫冊能夠相得益彰,分別滿足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

    媒體推薦

    書評
    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在過去的十余年間,不惜花費巨大人力、財力、陸續(xù)出版了大量高檔豪華型特精裝畫冊,逐漸形成了規(guī)模,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出書特色。畫冊內(nèi)容涉及古今中外著名畫家、畫派的作品,既為弘揚祖國優(yōu)秀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作出了努力,同時也為加強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那些高檔畫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全國各大圖書館、博物館、美術(shù)院校及專業(yè)畫家、收藏家和研究人員的需求,然后,畢竟因其價格昂貴,使得眾多的美術(shù)愛好者和在校學生望其項背而難以企及。我們不斷聽到一些低購買力讀者的呼吁,并且意識到這一群體中潛在的精神追求,為此特別編輯出版了這類普及型美術(shù)系列畫冊叢書,以比較低廉的價位,把高檔的藝術(shù)珍品推向大眾。
    此類畫冊的篇幅縮減了很多,盡管如此,我們在作品的編選上都作到了精之又精,概括了畫家的典型代表作品,體現(xiàn)了畫家的藝術(shù)風格。我們期望著普及型畫冊和高檔豪華型畫冊能夠相得益彰,分別滿足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


    目錄

    石畔秋英圖
    相對二君子
    瓶花
    墨芙蓉
    秋葵圖
    平安富貴圖
    蔬果花卉之一
    蔬果花卉之二
    蔬果花卉之三
    花卉
    芍藥小雀
    拳石雙柏圖
    薔薇圖
    蘭花
    芭蕉
    竹菊坡石圖
    蕉石萱花圖
    五松圖
    墨荷圖
    墨松圖
    花卉冊之一
    花卉冊之二
    蘭花
    歲朝圖
    蘭花
    山仙竹筍
    竹子梅花
    松石牡丹
    牡丹圖
    竹石圖
    墨荷圖
    梅石蘭竹圖
    五松圖
    牡丹圖
    鴛鴦蓮子圖
    花卉冊之一
    花卉冊之二
    梅花圖
    荷花圖
    柳蟬
    蘭竹文石圖
    風竹圖
    雜畫之一
    雜畫之二
    雜畫之三
    雜畫之四
    雜畫之五
    雜畫之六
    雜畫之七
    桃柳雙燕
    芭蕉梅竹
    仿陳淳花卉圖
    花卉冊之一
    花卉冊之二
    花卉冊之一
    花卉冊之二
    花卉冊之三
    風竹
    竹石藤花圖
    牽牛花

    TAGS: 人物 名人 書畫 揚州八怪 揚州
    名人推薦
    • 李尚禹
      李尚禹,1980年2月13日出生,韓國男演員。2005年經(jīng)由電視劇《18歲,29歲》而正式出道。2006年出演首部電影《青春漫畫》,以及曾在國際電影節(jié)獲獎的...
    • 郭秋成
      郭秋成,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就職于中國鐵路文工團話劇團,現(xiàn)為拾捌文化經(jīng)紀有限公司簽約演員。曾出演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 染谷將太
      染谷將太(Sometani Shota),1992年9月3日出生于日本東京江東區(qū),日本演員、導(dǎo)演、編劇。2001年,通過出演漫改電影《STACY》在大熒幕出道。2009年...
    • 岳鵬飛
      岳鵬飛,1979年4月出生在遼寧阜新,籃球運動員,主要獎項有1999年CBA聯(lián)賽四大新秀之一2006年CBA全明星賽三分王稱號。
    • 辛芷蕾
      辛芷蕾,女,1986年4月8日出生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中國內(nèi)地影視女演員。2011年出演電視劇《畫皮》進入娛樂圈。2012年在湖南衛(wèi)視《偏偏愛上你》中飾演...
    • 江疏影
      江疏影,1986年9月1日出生于上海,中國內(nèi)地女演員,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2004級表演系本科班,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傳媒經(jīng)濟學2009級碩士。2005年其出演...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