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阿史那賀魯(?~659)
西突厥將軍、可汗。室點密五世孫,曳步利設射匱特勤之子。原為西突厥咄陸可汗麾下的葉護,居多羅斯川(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上游),統(tǒng)處月、處密、姑蘇(哥舒)、歌邏祿(即葛邏祿)、弩失畢五姓之眾。其后,咄陸部下謀廢咄陸,咄陸可汗敗逃吐火羅,唐冊立乙毗射匱可汗,后者以兵追逐賀魯,賀魯率執(zhí)舍地、處木昆、婆鼻三部歸屬唐朝。正值唐朝發(fā)兵討龜茲王,即以賀魯為丘道行軍總管,進軍龜茲。龜茲平,唐以賀魯所屬為瑤池都督府,任賀魯為左驍衛(wèi)將軍、瑤池都督。唐太宗李世民死,賀魯漸有反唐之心,謀取西、庭二州。651年,賀魯及其子運率眾西取咄陸可汗故地,自號沙缽羅可汗,建牙帳于千泉(今吉爾吉斯山脈北麓,庫臘加特河上游一帶),統(tǒng)西突厥十姓(五咄陸、五弩失畢)之眾,與唐為敵。唐派梁建方、契何力等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率唐兵與回紇兵西進,652年,敗賀魯所屬的處月部。次年罷瑤池都督府。655年,又派程知節(jié)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率兵討賀魯,次年敗賀魯所屬歌邏祿部、處月部、處木昆部、鼠尼施部。唐軍與賀魯本部直接接觸并將其徹底打敗的時間是在657~658年。這一次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率唐兵及回紇軍由金山(今阿爾泰山)之北前進,流沙道安撫大使阿史那彌射、阿史那步真由南道西進,結果大敗之,并在石國(今蘇聯(lián)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俘獲了賀魯,西突厥汗國滅亡(見突厥)。唐設置陵、池二都護府以統(tǒng)賀魯之眾,下屬若干都督府、州,隸屬于安西都護府。賀魯于659年卒于長安。
影視人物
電視劇《神斷狄仁杰》中賀魯是突勒國主戰(zhàn)派貴族莫度可汗之子。武周天朝年間,漠北突勒人,履犯疆界,企圖奪取大周權柄一統(tǒng)天下。其咄陸部太子賀魯首當其沖,他親率騎士闖關奪隘,悄然進入神都洛陽,與蟄伏天朝的內奸沆瀣一氣,密謀首除當朝丞相狄仁杰,再劫突勒石國吉利可汗之位,以實現(xiàn)其雄霸天下之野心。為挫敗賀魯好戰(zhàn)陰謀,則天皇帝決心以聯(lián)姻懷柔吉利可汗。在此險悪之時,狄公極力贊許可汗審時度勢與大周交好之英明。不料,洛州刺史曾泰來報,柳條巷發(fā)生了奇異命案。這剔骨命案引起狄公極大關注,他經過周密勘察審慎思辯,發(fā)現(xiàn)了個中危機:突勒人已進了神都且有企圖。這時,鎮(zhèn)關大將軍王孝杰造訪,他提到突勒人犯關刀剔守關士兵的可怕情景,這更引起狄公的警惕。狄公經過嚴密查案,抓住主犯沙爾汗。但風云突變,沙爾汗自盡后其妻認出并非沙爾汗,另外李元芳等人的和親使團遭遇陰謀,吉利可汗被殺,狄公遭難,被人誣陷。狄公逃走后開始查案,并抓住南山武悠德。狄公與李元芳等人會合后前往月氏,卻發(fā)現(xiàn)月氏國內突變,國王與兩位親王被殺。 最后狄公通過二位親王對送信人的信任程度以及五娘的異常表現(xiàn)。夜審五娘得知忠節(jié)就是沙爾汗。在地牢隔壁的舊王宮書房中的古書得知。沙爾汗和亞喀以及另外一個叫塞班的是孿生三兄弟。他們都是月氏老國王沙伯略的兒子。在洛陽死的是塞班。亞喀也在差斥死的那天被其兄沙爾汗害死了。假忠節(jié)讓狄公看到了亞喀的尸體。謊稱是沙爾汗的。想讓狄公相信沙爾汗已死。以把所有罪責推到死去的娜魯王妃身上。 狄公識破了沙爾汗的奸計。戳穿了他的假面孔。使其最終落入法網(wǎng)。吉利可汗死后賀魯發(fā)動政變,進攻敦煌。
人物結局
狄公破案后,賀魯?shù)能婈犜馔跣⒔苘妵,?jié)節(jié)敗退。賀魯最終放棄了進攻,與齊格,布山等人逃走,最終在石國被狄仁杰等人擒拿。兩國重修友好。
人物評價
在劇中,他雖是一個反面角色,并且為人陰險,兇殘。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卻是一個有著堅強的意志,果斷的性格和遠大抱負的人,以至于他手下的烏勒質,齊格等人,對他始終忠心耿耿。因此,他也不失為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