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趙缺,字 無咎,網(wǎng)名書生霸王、七律工廠、八級民工。自稱為:一個非常堅定的平民立場者,一個比較溫和的 民族主義者,一個不太虔誠的佛教信仰者。師門傳承
工人子弟,無師承。無高等教育經(jīng)歷、非任何協(xié)會成員。
曾開辦詩詞講座及網(wǎng)絡詩詞論壇。詩壇后起之秀殊同(本名高松,與徐晉如、伯昏子、檀作文、曾少立等人,并稱為甘棠六子)、發(fā)初覆眉(本名許方冬子,曾與秦鴻、噓堂等人,一起被評為2008年北京中華詩詞(BVI)峰會優(yōu)秀青年詩人,但最終拒絕領獎)、杜斌(曾參加2007《中華詩詞》青春詩會,名列諸生之首)等人,皆曾列于門下。
文學歷程
1、少時家近文廟書市、古籍書店,頗得書香熏陶。十二歲前,多讀古典小說,如《紅樓夢》、《醒世姻緣傳》、《三言二拍》等,皆得消閑玩味。十二歲后,好讀文言文學,如《聊齋志異》、《隨園詩話》、《資治通鑒》等,皆得下酒佐餐。 2、十三歲時突發(fā)奇想,試作古典詩句,勉合今韻而已,皆不成篇。
3、十五歲時,私慕別校一女生,乃徹夜作詩以悅之。不遂。復徹夜作詩以懷之。未幾,獲王力《詩詞格律》,稍知作法,技藝乃進。此時詩詞,皆緣情、書懷之作。
4、十七歲時,為香煙小販,恐懼警差之迫;二十歲后,為保險推銷,憂愁業(yè)務之難。當此二時也,惶惶且郁郁,塊壘難消,每欲發(fā)之于詩,唯有心無力,不得其法,未成佳作。
5、二十五歲時,初登網(wǎng)絡詩壇,與諸網(wǎng)友為文字交,乃以次韻酬答為能事,常一日步韻七律十余首而不倦。
6、二十七歲時(2003年),提倡“新國風”現(xiàn)實主義詩詞創(chuàng)作,詩友多響應之,乃創(chuàng)立“彼岸詩社”,教初學者作詩。
7、三十一歲時,受邀于上!爸灬ㄕ八囆g館”開辦詩詞講座!墩憬請蟆酚浾邽橹畬n}采訪,并于6月1日發(fā)表報道《新國風——舊體詩描繪時代新畫卷》。同年,為《空林子自選詩》作序。
8、三十二歲時(2008年),為振興詩詞赴京,并與友人推出“國學策劃”概念。同年,為《古韻新風——高占祥詩歌選》作序。
9、三十三歲時(2009年),2月,文懷沙遭《人民日報》編輯李輝質(zhì)疑,趙缺在《北京晚報》發(fā)表文章,痛斥李輝,并取笑李輝不懂“私淑”含義,國學知識連文懷沙的弟子都遠遠不如。7月,為《林之行劇 本集》作序。11月,應敦煌市政府之邀,擔任“《敦煌賦》全球征稿活動”終審評委。
10、三十四歲時(2010年),3月,在參加《敦煌賦》宣傳活動時,公 開指責當今詩詞文賦大獎賽中,頭獎空缺或內(nèi)定之潛規(guī)則,引起《北京晨報》、《新民晚報》等媒體的關注及報道。 5月,與高占祥合作撰寫、出版《新千字文》,6月16日端午節(jié),《新千字文》首發(fā)儀式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隆重召開,《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8月上旬,赴九江講學,引起《潯陽晚報》、《長江周刊》等媒體的關注及報道。8月中旬,赴敦煌參加《敦煌賦》全球征稿活動頒獎典禮,負責主持《敦煌賦》研討會,并為二等獎得主頒獎。
11、三十五歲時(2011年),為高占祥《雙百詩詞集》作序。策劃、籌備“燕堂詩社”成立大會。
媒體報道
2007年開始,《 浙江日報》、《新民晚報》、《新聞午報》、《 華西都市報》、《 鄭州晚報》、《安慶晚報》等媒體,紛紛對趙缺及新國風作出 專題報道。--詳見參考資料。學術問答
◎“新國風”答疑
1、新國風是什么?
2、新國風與國風的本質(zhì)差異。
國風:平民初創(chuàng),但須依賴于文人的采集、刪改、編輯,否則藝術性可能比較低下。
新國風:平民本身擁有接近文人乃至超過文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技巧,因此,新國風無須文人加工,是自成氣候的平民詩歌。
3、新國風作者與杜甫及白居易等新樂府作者的區(qū)別。
杜甫:一位在社會動亂中貼近平民生活的官僚文人;
白居易:一位工作責任心強(言官),關懷平民生活的官僚文人;
新國風作者:一群擁有詩歌創(chuàng)作技巧的平民。
4、新國風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A、教育普及:義務教育的普及,使農(nóng)民、工人、小販等底層平民也受到文化教育(識五千以上字),因此具備了掌握詩歌創(chuàng)作技巧的可能;
B、社會開放:開放的,多元化的社會,為新國風的取材與創(chuàng)作,預設了廣闊的空間背景;
C、媒體平臺:網(wǎng)絡讓草根階層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當新國風在網(wǎng)絡誕生并逐漸成熟后,開始被其他媒體所關注。 5、新國風與“民間疾苦”詩的關系
新國風是平民階級吟唱自己的生活。當然不乏苦澀。然而,由于新國風作者是這種苦澀生活的親歷者,故而無須擺出“人文關懷”的身份,作出悲天憫人的哀憐狀態(tài)。因此,新國風中的悲苦,往往是“含淚的微笑”。平民生活,也并非只是悲苦,歡快、閑適、幽雅等情調(diào),乃至對于世界人生的內(nèi)心思辯,同樣可以出現(xiàn)在新國風作品之中。
6、新國風的藝術要求
古為今用
格律嚴謹、語言流暢、內(nèi)涵深沉。力求“一目可愛,十目堪玩”、“外行讀之有味道,內(nèi)行讀之有門道”。
作品舉例
情人節(jié)
獨坐西窗下,咖啡已半涼。
平生甜蜜事,恰似口香糖。
聞山西黑窯童工事有感四章之民憤
民憤傳千里,天雷降九州。
今宵風雨亂,通緝一工頭。
推銷員
領帶西裝正,摩絲短發(fā)勻。
喜憂皆是笑,過往盡為賓。
苦掙三餐費,閑談百萬薪。
江東多父老,不許此身貧。
進口浴缸
陶瓷舶來品,萬里沐風塵。
未蓄華清水,先邀富貴人。
驚他一缸價,是我十年薪。
我亦非貧者,淮河有難民。
拾荒女人幼子
得意磚棚下,何須擾阿娘。
撕開黃紙板,剪作小機槍。
突突低聲叫,昂昂怒目張。
偶逢樓上子,瞄遠對胸膛。
午飯時,于老街見修鞋匠
斜舉新來貨,殷勤對日光。
鋼針穿韌線,板凳靠泥墻。
且待鞋將好,休憐飯欲涼。
久經(jīng)皮革味,世上已無香。
暮歸,見小區(qū)旁有老婦賣毛豆子
殼子青青豆子鮮,夜來猶坐小區(qū)邊。
先生莫慮人工費,老婦光陰不值錢。
途經(jīng)某建筑工地偶得
綠樹繁花兩岸栽,小河流水逝塵埃。
三千廣廈無人住,一夜茅棚有雨來。
發(fā)廊女
獨坐鏡前描粉腮,燈昏不見故人來。
萬般生意皆如此,一店興隆百店開。
次韻韓濟中大夫詠河南艾滋病村
如此奇災竟?jié)M門,滿門哀慟更連村。
一升血換炊煙熱,幾度風來燭火昏。
剩有孤兒纏疫鬼,稍無杯酒祭亡魂。
休言盛世得微恙,已見大人高座論。
過蘇州河
幾番春雨洗污塵,流向郊村更遠村。
飛絮恰逢新冷遇,垂楊不解舊溫存。
一彎清水隨風漾,四面華樓映日昏。
石庫門前浣衣女,今宵得否入豪門?
市井民謠
神州到處在瘋狂,三十年來奔小康。
股市動搖如蕩婦,樓盤堅挺勝金槍。
偶來洪水吞千里,總有青天照四方。
一路凱歌迎奧運,岳飛跑不過劉翔。
藍衫
藍衫落拓到燕京,杜撰風云只自稱。
偕汝乃知詩有用,憑誰常笑士無能。
貌如花月終衰老,心已滄桑卻永恒。
料想小城寧謐夜,漫天星斗一孤燈。
鷓鴣天
我亦多情亦薄情,少年游蕩更無憑。身如滄海浮沉浪,夢是銀河聚散星。
春色遠,夜燈明,繁華十面剩零丁。平生未有傳奇事,所謂傳奇都是卿。
臨江仙
夜盡每愁喧鬧,春來卻怕伶仃。此心如火復如冰,無端流作淚,只是向誰傾?
風雨偶然閑過,云煙恰好同行。他年小鎮(zhèn)憶生平,采蓮人亦老,隔岸煮紅菱。
鷓鴣天-鑰匙
硬骨何堪犬齒侵,鐵錘磨打至沉吟。定身未許從雙鎖,守宅應能抵萬金。
憑稚子,掛前襟,只開門戶不開心。幾時遇得真同類,一串叮當勝五音。
臨江仙-月
莫嘆溫柔如水,可憐消瘦如弦。一年能見幾回圓?相隨千里路,還隔九重天。
皎潔迎來風雪,迷朦付了云煙。今宵倦倚小橋邊。柳絲纏住夢,斜影漏階前。
浣溪沙-江南煙雨
何處琴聲漫十方?小橋斜倚舊紅房,有人檐下濕衣裳。
綠傘撐開青澀夢,烏蓬搖入黑甜鄉(xiāng)。一彎春水漸蒼涼。
減字木蘭花-在地鐵車站
燈箱游走,人海浮沉南出口。熾熱之光,一抹灰塵觸手涼。
無聲腳步,想象街心跳個舞。滾滾車流,夜色延伸黑鏡頭。
雙百詩詞集序
雙百者,昔毛公倡之以興文藝也。今文運式微,詩風不振,故高公占祥作《雙百詩詞集》以闡之。余忝在相知之列,幸能先睹其篇。
余觀之名止一書,實為二集。其一,以百詩呈百花之態(tài);其二,以百詞傳百鳥之神。詩乃七言,盡合精嚴之律;詞分百體,各成婉轉之音。遂有春桃、秋桂、冬梅,須臾開遍;山雀、天鵝、海燕,次第飛來。芳影繽紛,請牡丹斗艷;清聲跌宕,與仙鶴爭鳴。然百花終不能齊沐天恩,百鳥亦難免偶違人意。惟應宥海棠之香少,赦薔薇之刺多,容鸚鵡之妄言,恕鷦鷯之無用,任之隨其性,放其懷,取其樂耳。
若夫陶淵明之采菊,周茂叔之愛蓮,杜子美之題鷹、蘇東坡之詠雁,皆假花言志,托鳥抒情也。菊蓮有嘉卉之名,鷹雁在珍禽之譜,是以先賢常以之自況,為此獨吟。至于訪閑花,探野鳥,喃喃得句,一一成章,則亙古未嘗聞之,而今始得見矣。
嗟乎!閑花野鳥,俱為天地所生;過客行人,誰是山川之主?豈可因一時之欲壑,竭萬載之能源,散塵氣于長空,泄石油于滄海,竟使繁花失色,群鳥絕蹤哉?嗚呼!智者憂天,狂生憤世。大人憂道,寒士憤時。公之耽憂,憂也在骨;余之發(fā)憤,憤也同心。愿茂盛之中華,百花相映;信和諧之世界,百鳥自由。
雙百詩詞,余敢序之。此其受添花之任而待著糞之譏焉。宜乎宜乎,陋之必也!
無咎詩三百序
余少年放蕩,終日逍遙。既厭學于學堂,復讀書于書肆。稍通經(jīng)史,每耽騷客之憂;不達禮儀,仍執(zhí)販夫之業(yè)。視娼優(yōu)之富貴,應有赧顏;抗隸卒之威嚴,或無懼色。時而呼嘯于霓虹之下,暇則吟歌于草木之間。敝履彷徨,幾經(jīng)平仄;藍衫寥落,虛度炎涼。微雨長街,逢鬼狐于白晝;孤燈陋室,奮筆墨于深宵。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漢唐已遠,風雅猶存。市井平居,山林安在?芳園漠漠,石季倫始得消閑;凈土熙熙,薛懷義不妨逐利。神舟奔月,休言雙槳之功;寶馬追風,敢曰四蹄之力?嗟乎!鯤離北海,反變枯魚;龍赴西洋,遂成妖獸。五車之學,聊以安貧;八斗之才,豈能濟困?惟當抱赤子之精誠而繼古,去腐儒之矯飾以趨新。
使陸放翁遇南明,未必非錢謙益;錢謙益居南宋,未必非陸放翁。大丈夫失志功名,寄情文字,固不能立空言而欺世,作狂態(tài)以驚人。至于學步散原,力呈艱澀;效顰龐德,臆造新奇,更不啻謀明路于盲師,問歧途于智叟也。
嗚呼!詩心易老,佛法難求。所知非知,不變惟變。星辰明滅,射已往之光芒;日月升沉,燃未來之灰燼。神馳天外,大地只如微塵;夢斷江東,此身堪比何物?回聲虛谷,散故我于十方;倒影長河,訪先賢于千載。清風蕭瑟,真幻俱空;黃葉飄零,古今同慨。英雄醉酒,化曹操之骷髏;兒女簪花,剩辛追之毛發(fā)。青蠅逐臭,彩蝶噙香。哀哉哀哉,杳矣杳矣!雨蒸云澗,審因果之無窮;浪涌沙灘,了滄桑于一瞥。
偶憶舊時之樂,竟牽此際之愁。乃知今夜之悲,將惹他年之笑。滿朝卿相,嫉正則于生前;歷代士夫,崇少陵于死后。嘔心深巷,誰復相輕;泣血荊山,何如自賞?辭章百煉,且登工匠之門;義理三思,未載圣王之道。率皆堯舜不聞之事,巢由不屑之情。周公不詠之篇,孔子欲刪之作。設流傳于世界,即可誅之;須湮沒于塵囂,始無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