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1537.11.3—1597.8.28),是日本室町幕府第十五代(最后一代)將軍,足利義晴的次子,母親是前關(guān)白近衛(wèi)尚通之女慶壽院。足利義昭為前任將軍足利義輝之弟,年輕時曾入佛門,法號覺慶。足利義輝被叛臣弒死后,被細川藤孝等擁立為將軍而還俗,改名義秋,后改名義昭。足利義昭曾經(jīng)流落于六角承禎、武田信豐與朝倉義景等大名處以求復(fù)興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蔑稱為“貧乏公方”。后來在得到織田信長的協(xié)助之后于1568年進入京都而正式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1588年義昭出家,辭去征夷大將軍一職,準三宮宣下,足利義昭于1597年過世 。

    生平簡介

    足利義昭(あしかが よしあき  Ashikaga Yoshiaki,1537—1597)是日本 室町幕府末代將軍。

    足利義昭為前任將軍 足利義輝之弟。足利義昭年輕時曾入佛門, 足利義輝死后,被 細川藤孝等擁立為將軍而還俗。足利義昭曾經(jīng)流落于 六角承禎、武田信豐與 朝倉義景等 大名處以求復(fù)興 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稱為“貧乏公方”。后來在得到 織田信長的協(xié)助之后于1568年進入京都而成為 室町幕府第十五代 征夷大將軍。

    但是之后 織田信長便擴大權(quán)力并限制足利義昭的行為,足利義昭便與 武田信玄、 毛利元就、 上杉謙信、 朝倉義景、 淺井長政、 本愿寺顯如等 大名聯(lián)合反制織田信長,形成對織田信長的包圍網(wǎng);1573年織田信長舉兵將足利義昭放逐河內(nèi), 室町幕府就此滅亡。但是足利義昭的 征夷大將軍身份一直到1588年才取消。足利義昭被流放之后前往投奔 毛利輝元,之后投靠 豐臣秀吉;而平民出身的豐臣秀吉也曾經(jīng)求為足利義昭養(yǎng)子,以便取得武家身份以建立 幕府,但為足利義昭拒絕。足利義昭于1597年過世。

    重要事跡

    出生事跡

    足利義昭是室町幕府的第12代將軍 足利義晴的次子,其母親是 近衛(wèi)尚通的女兒 慶壽院。他也是第13代將軍 足利義輝的同胞弟弟。足利義昭出生后,被外祖父近衛(wèi)尚通收為 猶子;而兄長義輝早已被立為嗣子,根據(jù)當(dāng)時足利將軍家的慣例,未能獲得嗣子地位的將軍之子都要出家,因此被送入佛門,同年入奈良興福寺一乘院出家,取名覺慶,拜門跡覺譽為師。覺譽傾一生所學(xué)悉心傳授,期望覺慶能承門跡的衣缽。 永祿五年(1562)師傅覺譽去世,覺慶繼任一乘院門跡。覺慶法師在興福寺?lián)螜?quán)少僧都的高級官職,本來他一生應(yīng)該是在擔(dān)任高級僧官中度過的。

    永祿八年(1565)5月19日,覺慶的兄長十三代將軍 足利義輝遭 暗殺,義輝的堂兄義榮在 三好三人眾和 松永久秀擁立下占據(jù)了將軍之位,對于義榮而言,義輝親弟弟覺慶的存在顯然是一種無形的威脅。當(dāng)覺慶的弟弟鹿苑院院主周暠被謀殺后,覺慶便意識到自己將成為下一個被暗殺的對象,擔(dān)任鹿苑院院主的弟弟 周皓也被久秀誘殺。由于害怕殺害覺慶會引發(fā)興福寺僧眾的敵對情緒,松永久秀沒有殺害覺慶,而是將其暫時囚禁在興福寺。興福寺僧兵們的中立態(tài)度,使覺慶毫無依靠,而義榮這邊則為了防止覺慶逃走,派人監(jiān)視一乘院。  就在覺慶山窮水盡,等著受死的時候,前將軍義輝的舊臣 細川藤孝向他伸出了援救之手。覺慶在藤孝精心的安排下逃離一乘院,藏身在近江 六角義賢的部下甲賀和田惟政家中。在此期間的文書中,覺慶被稱作“將軍家的當(dāng)主”、“矢島的武家御所”等。4月21日被敘為從五位下左馬頭的官位。經(jīng)過 奈良、木津川逃到 伊賀國后(伊賀國的守護是將軍的近臣仁木義政,該國國人 服部氏后來追隨義昭),通過 近江國 六角義賢的許可后暫時居住在了甲賀郡的和田城(和田惟政的居城,位于伊賀和近江交界之處)。在那里,覺慶向越后 上杉氏、 甲斐 武田氏、 薩摩 島津氏等分別送出了請求援助的 書信,并號召各地的勢力支持自己成為下屆將軍。此后,諸侯們的使者常有往來,但通往山間和田城的道路狹窄,交通十分的不便,所以 永祿八年(1565)11月覺慶移居到 琵琶湖畔的矢島城。

    足利義昭

    將軍之路

    覺慶試圖再興正統(tǒng)的足利將軍家的威權(quán),永祿9年(1566年)2月17日,覺慶還俗,改名 足利義秋。 和田惟政(甲賀住人)和仁木義政(伊賀住人)的斡旋下, 六角義賢、義治父子同意讓足利義秋以野洲郡矢島村(今 守山市矢島町)為住所。坐上 征夷大將軍的位子看來似乎已經(jīng)指日可待了。然而義秋等了很久也不見有能夠協(xié)助他 上洛的 大名出現(xiàn)。

    居住在矢島御所的足利義秋,積極同 管領(lǐng)畠山高政、 關(guān)東管領(lǐng)上杉輝虎、 能登 守護 畠山義綱(居住在近江滋賀郡)取得聯(lián)絡(luò),希望得到支持。 河內(nèi)國的畠山高政積極支持義秋,其弟弟 秋高野表示支持。得知此事后, 三好三人眾率3000騎襲擊了矢島御所;大草氏等 奉公眾(將軍親衛(wèi)隊)浴血奮戰(zhàn)擊退了進攻。但義秋發(fā)現(xiàn)自己視為心腹的南近江領(lǐng)主 六角義治竟然暗中與三好三人眾勾結(jié),義秋只得在8月前往投奔 武田義統(tǒng),前往 若狹國。早已察覺義秋行動的 三好三人眾乘機與 六角義賢的兒子義治勾結(jié),于8月3日進軍近江 坂本城。由于 六角氏的背叛,近江變得異常的危險。8月29日義秋渡過 琵琶湖,往 武田氏的領(lǐng)國若狹而去。但當(dāng)時 若狹武田氏正處于家督爭奪和重臣謀反的內(nèi)亂中,無法 上洛支援義秋;武田義統(tǒng)僅派遣了弟弟 武田信景前往追隨義秋。足利義秋只得前往 越前國,請求 朝倉義景(仁木義政的親族)出兵上洛。足利義秋上奏朝廷,將義景的母親封為從二位官位。但義景有心欲將足利將軍家的連枝鞍谷公方足利嗣知( 足利義嗣的子孫)擁上將軍之位,對還俗的義秋不感興趣。足利義秋長期滯留越前,上野清延、大館晴忠等幕府重臣紛紛前往越前參見將軍。

    永祿十年(1567)12月義秋移居 朝倉氏 一乘谷城的安養(yǎng)寺。義景將其改建為義秋的御所,連日舉辦宴席盛情款待,絲毫沒有著急 上洛的樣子。實際上義景正為越前的 一向一揆煩惱,同樣也無力 上洛。永祿11年(1568年)4月15日,足利義秋在越前舉行 元服禮,由 朝倉義景擔(dān)任加冠役。同時由于“秋”字不吉利,改名 義昭。在朝倉家重臣 明智光秀的介紹下,前往 尾張國,尋求管領(lǐng) 斯波氏的有力家臣 織田信長的幫助。心急火燎的義昭于是要求 織田信長出兵,可這時的信長正與鄰國的 齋藤龍興處于膠合狀態(tài),根本沒有可分的時間和兵力來上洛。 永祿十一年(1568)2月義榮就任第十四代 征夷大將軍。

    再興幕府

    永祿11年(1568年)9月,織田信長擁護足利義昭上洛,途中又受到了美濃齋藤氏、北近江 淺井氏、南近江 六角氏等勢力的支持,在織田信長、 淺井長政等警護下進軍 京都。中途六角氏由于有力支族箕作氏的叛亂而撤退,在父親 足利義晴所建的桑實寺駐扎,順利到達京都。 三好三人眾退出京都。10月18日朝廷封足利義昭為 征夷大將軍,同時敘從四位下 參議兼左近衛(wèi)權(quán)中將的官位。

    就任將軍的義昭下令將對暗殺義輝持縱容態(tài)度、慫恿天皇封 足利義榮為將軍的 近衛(wèi)前久流放,并讓 二條晴良復(fù)任 關(guān)白之職。義昭又將自己的 偏諱授予 管領(lǐng)細川昭元、畠山昭高,以及關(guān)白家的二條昭實,試圖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掌握了兄長義輝所擁有的 山城國 御料所。同時在山城國設(shè)置守護,令三淵藤英據(jù)守 伏見城。在政務(wù)上,義昭同兄長義輝一樣,任命攝津晴門為政所執(zhí)事,任命飯尾昭連、松田藤弘等為 奉公眾,再興幕府。之前因反叛義輝而被滅的伊勢氏,其末裔伊勢貞興被義昭允許再任官職。

    當(dāng)時足利義昭暫時以 山城國本圀寺(位于今 京都府 京都市山科區(qū))為居住地。永祿12年(1569年)正月, 織田信長率部返回 美濃、 尾張時, 三好長逸和 齋藤龍興突襲本圀寺,一度包圍了足利義昭,后幸有 織田信長前來解圍。奉公眾和 明智光秀所率的織田軍奮勇抵抗,北近江的 淺井長政以及 攝津國的池田勝正、 和田惟政等也奮戰(zhàn),擊退了三好三人眾的進攻。

    這次事件暴露出了本圀寺守備不足的現(xiàn)狀,因此足利義昭命令織田信長重建了足利義輝建造的烏丸中御門第(舊 二條城),以之為將軍邸。重修的烏丸中御門第新挖了兩道護城河,并翻修加高了石垣,增強了防御機能。只有世代擔(dān)任室町幕府 奉公眾的武士和高級守護大名才能進入拜見。4月14日義昭搬入了 信長為他建造的二條御所。同年6月就任權(quán)大納言。

    與織田家對立

    但是,幕府開立后并不能按義昭先前的意愿來運作,立在他前面的障壁就是他得以上洛的功勞者—— 織田信長。

    足利義昭依據(jù)當(dāng)初的許諾,就任將軍之后,在10月24日給予織田信長“御父織田彈正忠(信長)殿”的尊稱,以尋求信長對幕府的支持。

    織田信長將義昭扶上將軍之位后,其對尾張、美濃的領(lǐng)有權(quán)得到了認可,并被封為 和泉 守護,得到昔日 三好氏的領(lǐng)地和泉國(繁榮的 堺港在該國轄下)。同時義昭對其他武將論功行賞,池田勝正被任命為攝津守護,畠山高政、 三好義繼各被封為河內(nèi)半國守護?椞镄砰L被任命為 管領(lǐng)代,其地位與管領(lǐng)相當(dāng);此后足利義昭又向朝廷推薦信長擔(dān)任副將軍,但被信長推辭了,改封彈正忠。

    然而足利義昭一心想要復(fù)興 室町幕府,而織田信長則有用武力統(tǒng)一天下的野心,因此兩者最終關(guān)系逐漸惡化?椞镄砰L為了限制將軍的權(quán)力,于永祿12年(1569年)正月頒布了《殿中御掟》9條,并脅迫義昭承認。這使幕府將軍的行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翌年正月又追加了5條,信長更進一步限制了幕府的權(quán)力。 元龜元年(1570年)4月,織田信長討伐越前大名 朝倉義景,但就在此時 織田氏的同盟 淺井長政與信長反目,導(dǎo)致信長大敗。早已對信長的專橫十分不滿的足利義昭趁機與信長決裂,元龜2年(1571年)左右向上杉輝虎(謙信)、 毛利輝元、 本愿寺顯如、 武田信玄、 六角義賢等大名發(fā)出御內(nèi)書,下令討伐信長。這些大名加上與信長敵對的朝倉義景、淺井長政、 松永久秀、 三好義繼以及 三好三人眾、 延歷寺 僧兵等勢力,形成了 信長包圍網(wǎng)。

    元龜3年(1572年)10月,信長向義昭送達了17條意見狀,批評了義昭的一些舉措。此時東方的 武田信玄率兵進軍京都,12月22日在 三方原之戰(zhàn)中擊破了織田信長的盟友 德川家康,信長陷入窘境。足利義昭趁機任命寵臣山岡景友( 六角義賢的重臣以及幕府的 奉公眾)為山城半國守護。翌年正月,信長欲遣子入質(zhì)于義昭以求和解,但遭義昭的拒絕。足利義昭在 近江的今堅田城和石山城為幕府軍的據(jù)點,舉起反對信長的旗幟,但數(shù)日后兩城皆被攻陷。同時東方戰(zhàn)線的 武田信玄病重,武田軍于4月開始撤回本國,12日信玄逝世。

    織田信長攻入京都,在 知恩院布開陣勢。幕臣 細川藤孝、 荒木村重等人見大勢已去,投降了信長。但是不知道武田信玄已經(jīng)去世的足利義昭據(jù)守自己的居城烏丸中御門第繼續(xù)抵抗。信長再次提出和解,但義昭認為信長沒有信用,斷然拒絕?椞镄砰L威脅幕臣以及義昭的支持者,聲稱若不投降,自己將會攻打上京并將此整個地區(qū)焚為焦土。同時包圍了義昭的居城烏丸中御門第。另一方面,織田信長尋求朝廷的支持,4月5日,在 正親町天皇敕命下,雙方講和。

    但是足利義昭于7月3日宣布背棄和約,在三淵藤英、伊勢貞興以及公家奉公眾的簇擁下逃往南山城的要害槇島城(山城國的守護所)舉兵。槇島城建在宇治川和 巨椋池水系交叉處的島上,是足利義昭近臣真木島昭光的居城,為兵家必爭之地。烏丸中御門第的守軍于3日投降了信長,信長率7萬大軍包圍了槇島城。7月18日織田軍開始攻城,槇島城的建筑被破壞,足利義昭以自己的兒子義尋為人質(zhì),向織田信長投降。

    義昭本人也被信長追放。

    被逐出京

    織田信長將足利義昭逐出京都,并將足利將軍家在 山城、 丹波、 近江、若狹等地的御料所據(jù)為己有?椞镄砰L以天下人(掌握日本實權(quán)的人)自居,挾持幕府將軍和天皇支配京都周圍的地區(qū),并充當(dāng)各地大名紛爭的調(diào)停人。放逐將軍后,織田信長保持了天下人的地位,現(xiàn)在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一般認為此時 室町幕府滅亡。但事實上根據(jù)《公卿補任》的記載,此后的義昭依然長期保持著 征夷大將軍的職位。 天正元年8月(即1573年。元龜4年7月28日,改元天正),織田信長滅亡 朝倉氏,9月滅亡 淺井氏,信長包圍網(wǎng)完全瓦解?椞镄砰L于次年任命塙直政為山城、大和守護,鞏固了織田氏在畿內(nèi)的支配權(quán)。足利義昭雖被放逐后,退往枇杷莊(今 京都府 城陽市),在 本愿寺顯如的介紹下前往河內(nèi)國三好義繼的處點若江城,以羽柴秀吉擔(dān)任護衛(wèi)。足利義昭仍開設(shè)幕政,以伊勢氏、 高氏、 一色氏、上野氏、 細川氏、大館氏、飯尾氏、松田氏、大草氏等勢力為幕府的中樞,組成了 奉公眾和奉行眾,并授予近臣和大名室町幕府中的官職。除了近畿周邊的信長勢力圈以外( 北陸地方、 中國地方、 九州地方),足利義昭依然保持著被流放以前的權(quán)威,甚至對京都五山的住持還有任命權(quán)。 織田信長與 三好義繼的關(guān)系惡化后,義昭于11月5日移駕到和泉國的堺。足利義昭曾提出要返回京都,但織田信長提出人質(zhì)的要求,最終交涉決裂。

    1574年移駕 紀伊國 興國寺,又移駕泊城。當(dāng)時紀伊國是 管領(lǐng) 畠山氏的轄境,值得一提的是畠山高政的重臣湯川直春的勢力在當(dāng)時很強大,直春的父親湯川直光擔(dān)任河內(nèi) 守護代一職。

    1576年(天正4年),足利義昭移駕到 毛利輝元轄下 備后國的 鞆。鞆是當(dāng)年 足利尊氏接受光嚴上皇追討 新田義貞 院宣的地方,對于足利將軍家可謂是有淵源的地方。第十代將軍 足利義材在此處受到 大內(nèi)氏的支持,從而回到了京都。因此這被足利將軍家當(dāng)作吉祥之地。此后義昭在此地開設(shè)流亡幕府,史稱“鞆幕府”。足利義昭在鞆以 備中國的御料所所進獻的 年貢,以及足利將軍家任命京都五山住持所獲得的 禮錢維持生活,同時收到 宗氏、 島津氏通過 明日貿(mào)易獲得的財政收入,近畿、 東海以外支持足利將軍家的武家很多。鑒于此,足利義昭向全國大名下達了討伐織田信長的御內(nèi)書,天正4年 甲斐的 武田氏、 相模的 北條氏、越后的 上杉氏結(jié)為同盟,但收效甚微。

    雖然 室町幕府已經(jīng)滅亡,足利義昭卻不愿就此善罷甘休,他要重新 上洛。于是義昭馬上聯(lián)絡(luò) 毛利氏請求援助。但是 毛利氏并沒有要與 信長為敵的意向,他們只是派遣了 安國寺惠瓊,去充當(dāng)信長與義昭之間的和平交涉調(diào)解者。11月9日,在信長的使者 木下秀吉與惠瓊進行和平交涉期間,義昭由若江城移往和泉的堺。后來 信長倒是對義昭回歸京都之事作出了承諾,義昭卻得寸進尺向信長提出歸還人質(zhì)的要求,結(jié)果交涉破裂。之后義昭向惠瓊表達了想去 毛利氏領(lǐng)國的希望,但被惠瓊拒絕。原因很簡單,如果接受了義昭的投靠, 毛利氏必將引來殺身之禍。于是義昭從堺乘船,先前往 湯川氏的 紀伊國,暫住在 由良城的興國寺內(nèi)。天正四年(1576)2月8日,無法再麻木下去的義昭動身前往 毛利氏支配下的備后鞆。義昭向鞆的移動,使一直保持中立的 毛利氏迫不得已擺出了反 信長的姿態(tài)。同年11月 本愿寺顯如、 吉川元春應(yīng)義昭的要求舉兵 上洛。 信長由此找到了進攻 毛利氏的借口,命羽柴秀吉、 明智光秀征伐中國。經(jīng)過一進一退反反復(fù)復(fù)的征戰(zhàn), 信長勢力一步一步地向中國擴張。

    1577年 上杉謙信在 手取川之戰(zhàn)擊破織田軍,但上杉謙信在1578年(天正6年)死去。1580年(天正8年) 石山本愿寺投降信長,織田氏勢力達到鼎盛。然而1582年(天正10年) 明智光秀發(fā)動 本能寺之變, 織田信長及其子信忠皆死去。此時足利義昭身在備后國的鞆。而明智光秀麾下的家臣,如伊勢貞興、蜷川貞周等,多為昔日室町幕府的幕臣。

    足利義昭趁此好機欲返回京都,尋求 毛利輝元的支持;另一方面尋求 羽柴秀吉和 柴田勝家的支持。 毛利氏中親秀吉派的 小早川隆景等極力反對送義昭到京都,認為這樣會使羽柴氏和毛利氏之間關(guān)系冷淡。但1583年(天正11年)毛利輝元、柴田勝家、 德川家康著手籌備支持義昭上洛。同年毛利輝元臣服于羽柴秀吉。1586年羽柴秀吉成為 關(guān)白 太政大臣。此后進入了“關(guān)白秀吉、將軍義昭”并立的2年時期。在此兩年里,豐臣秀吉逐漸統(tǒng)一天下。

    1587年(天正15年),豐臣秀吉在 九州征伐期間途經(jīng) 備后國沼隈郡的津之郡村,在田邊寺訪問了足利義昭,二人交換了 太刀。次年 薩摩國 島津氏歸順秀吉,義昭回到京都,1588年2月9日(天正16年1月13日)與關(guān)白豐臣秀吉一起參見了 正親町天皇,辭去了征夷大將軍之職并出家,法號 昌山。朝廷給予其準三后的待遇。

    與 德川家康和睦后成為天下人的秀吉,以獲得 征夷大將軍的位子為條件,提出了做義昭養(yǎng)子的要求,但遭義昭的拒絕。不過后來義昭在盡力為秀吉與 島津氏之間講和的時候,對秀吉的印象又有所改善。就這樣天正十五年(1587)義昭在秀吉的應(yīng)允下獲得了山城槙島城周圍的1萬石封地,持續(xù)了15年的歸京夙愿終于得以實現(xiàn)。文祿元年(1592) 昌山隨秀吉出征肥前名護屋。此后放棄了“ 征夷大將軍”稱號的 昌山隨秀吉轉(zhuǎn)戰(zhàn)各地,更成為武家之棟梁。 慶長二年(1597)8月28日昌山因腫瘡之病死于 大阪,享年61歲。法號靈陽院昌山道久。

    相關(guān)事件

    對于 戰(zhàn)國的武將,人們總是喜歡把他們和動物聯(lián)系起來。肥前之熊, 出云之鹿, 甲斐之虎……甚至連中國的圖騰也不放過,硬是把龍冠在了謙信的頭上。 室町幕府末代將軍足利義昭,也曾編織過一張大網(wǎng)。他的網(wǎng)和蜘蛛的網(wǎng)相比,同樣具有捕食的作用。

    永祿8年, 三好三人眾突襲13代將軍義輝居住的二條御所,義輝很快戰(zhàn)死。作為義輝的弟弟義昭自然想到繼承將軍的名號,為了得到有力 大名的支持,他先后多次移居。然而長達三年的流離生涯,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就在義昭決定放棄的時刻,一只天翔的 蒼鷹出現(xiàn)了,他就是 織田信長。欲布武天下的 信長正躊躇滿志,因此輕易的答應(yīng)了義昭的請求,收留了這只喪家之犬。 上洛的進展很是順利,義昭如愿以償?shù)膶崿F(xiàn)了他的夢想,成為第十五代 室町幕府將軍。在經(jīng)過一段短暫卻也平靜的日子后,義昭的逐漸感覺到當(dāng) 傀儡的滋味并不是那么的愜意。隨著野心不斷膨脹,義昭對 信長公的恩惠也逐漸拋之腦后。于是,義昭和 信長的蜜月期也走到了盡頭。 尋常的蜘蛛大都選擇墻角,樹枝甚至灌木來編織它的捕食網(wǎng)。但義昭可不是尋常的蜘蛛,他要捕殺的也不是尋常的昆蟲。 織田信長,戰(zhàn)國時代的風(fēng)云兒,彼時的 尾張傻瓜已經(jīng)變成了有能力天下步武之人。義昭的獵物就是 信長,所以他的網(wǎng)可不是尋常的網(wǎng),因為,他要捕殺的是一只天翔的 雄鷹。但凡會織網(wǎng)的蜘蛛都清楚,在樹叢中編織一個結(jié)實八卦網(wǎng),選擇堅固的樹梢很是重要。義昭不是傻瓜,他要捕的是雄鷹,選擇樹梢,顯然沒有道理。所以,他選擇了大樹,八顆聳立在戰(zhàn)國之林的大樹。

    朝倉義景,朝倉家第五代當(dāng)主,越前一國的 統(tǒng)治者; 淺井長政,北近江霸主 淺井氏 家督,同樣也是 信長的妹夫; 武田信玄,武田家的振興之主,勢力遍布甲,信,駿三國; 毛利輝元,安蕓毛利家當(dāng)主,制霸中國的百萬石 大名; 本愿寺顯如,一向宗法主,盤踞石山本愿寺,不可小視的宗教勢力;紀伊的雜賀黨,以鐵炮而聞名戰(zhàn)國的雇傭軍團;上杉謙信,關(guān)東管領(lǐng),越后的 大名,人稱 “ 軍神”;六角、三好等部 失去領(lǐng)地的六角,三好等殘余勢力, 信長是他們最憎恨的敵人。

    他們就是義昭可以依賴的大樹,有了樹,自然就有了網(wǎng),有了網(wǎng),就可以捕殺自投羅網(wǎng)的獵物。

    信長是自投羅網(wǎng)的,因為他看的出來,只有主動出擊,才有可能破網(wǎng)而出,再次鷹擊長空。信長這次選擇了撞倒大樹,在他看來,只有樹倒了,網(wǎng)也就不存在了。越前的朝倉,首當(dāng)其沖。1570年, 姊川合戰(zhàn)發(fā)生,信長大敗朝倉 淺井聯(lián)軍,暫時擊退了朝倉的攻勢。

    不可否認,義昭的“信長包圍網(wǎng)”還是壓的織田喘不過氣來。雖然,多次擊敗敵人,但義昭的網(wǎng)還是越收越緊? 田方眾多大將戰(zhàn)死,軍隊多方開戰(zhàn),疲于奔命。1572年,最可怕的事情出現(xiàn)了, 甲斐的巨人 武田信玄率近三萬大軍直指京都。三方原一戰(zhàn), 德川織田聯(lián)軍慘敗, 三河, 尾張岌岌可危;就在這個時候,義昭在得知信玄大勝的消息后,隨即正式宣布起兵對抗“ 信長這個公敵”。戰(zhàn)局越來越對 信長不利,用四面楚歌形容織田毫不為過。

    幸運再次解救了已被粘在網(wǎng)上的 信長,使他避免成為“一聽液體的高蛋白罐頭”的原因是, 甲斐的大樹竟然自己倒掉了。 上洛期間,信玄因患病不治,死于途中。 上洛大軍遵守信玄遺命,撤回 甲斐。在近江與織田主力作戰(zhàn)的朝倉部,也悄然退兵。信玄的 上洛失敗意味著“信長包圍網(wǎng)”的崩潰,天平再次偏向 尾張的雄鷹。

    失去了網(wǎng)的蜘蛛,就如同沒有了牙的毒蛇。義昭并沒有得知信玄病死的消息,仍然按照原計劃起兵,結(jié)果可想而知。1573年, 信長輕松的擊敗義昭的軍隊,并流放了這位末代將軍,經(jīng)歷了二百多年的 室町幕府滅亡。

    被追放的義昭仍多處尋求戰(zhàn)國 大名的支持,天正四年,一生忠于將軍的上杉謙信去世。天正十年,明智發(fā)動“本能寺事變”,秀吉在擊敗明智后,轉(zhuǎn)而向柴田開戰(zhàn)。天正十五年,義昭再次返回了京都,然天下盡歸秀吉一人 。往日的將軍感慨萬千,十幾年的流亡生涯早已削平了義昭的欲望和野心,于是,義昭決定再次出家。1597年,義昭病死在家中,享年61歲。

    作品一覽

    獻上一首足利義昭的漢詩,此詩表達他一生無盡的哀愁:

    落魄江湖暗結(jié)愁,孤舟一葉思悠悠。

    天公亦憐吾生否?月白蘆花淺水秋。

    足利義昭登場的文藝作品

    足利義昭登場的電影作品

    TAGS: 日本歷史 歷史 各國歷史 虛構(gòu)角色 歷史人物 歷史書籍
    名人推薦
    • 楠木正成
      楠木正成(1294年-1336年7月4日),幼名多聞丸,明治時代起尊稱大楠公,為鐮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武將。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擔(dān)...
    • 拉素爾·巴特勒
      拉素爾·巴特勒(Rasual Butler,1979年5月23日——2018年2月1日),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美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后衛(wèi)/小前鋒...
    • 德川家齊
      德川家齊(とくがわ いえなり,1773年11月18日-1841年2月27日),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將軍,乳名是豐千代。德川家齊的官職升到正一位太政大臣,是自三...
    • 武田元明
      武田元明為若狹守護武田義統(tǒng)的長子,母親是將軍足利義晴之女,若狹武田氏本是甲斐武田氏的庶流,最初甲斐武田氏同時擔(dān)任甲斐、安蕓兩國守護,后于蒙...
    • 宮部繼潤
      宮部繼潤原姓土肥,幼名孫八,父親是土肥刑部少輔真舜,真舜是比叡山的僧兵旗頭,因此在繼潤還是八歲幼齡時便將他送去比叡山西塔的行榮坊削發(fā)出家,...
    • 白石宗實
      白石城主。祖先是藤原鐮足的后人刈田經(jīng)元。寬治年間,經(jīng)元追隨源義家,領(lǐng)刈田、伊具等地,稱刈田氏。文治年間刈田家從屬于伊達家初代朝宗,因修筑了...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