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竺洪波,男,1959年生,浙江省嵊州市人。1979年至1986年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先后獲學士、碩士學位,F(xiàn)為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文學博士。中國西游記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水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階段主要教授文學概論、美學原理、小說與小說美學、《西游記》研究、中國古典小說名著解讀等課程。
研究方向 :文藝學。
所教課程 :美學原理、文學概論等。
在研項目
上海近代小說家陸士諤研究2009年上海市委宣傳部委托上海市文化基金會批準立項
20世紀中國大學文學教育研究2010年教育部批準立項
專著
《智慧的覺醒》,“跨世紀兒童文學論叢”,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7 年 11 月出版。
《永恒的范本》,“大地文叢”,中國三峽出版社 2001 年 2 月出版。
《少年兒童文學》(與人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1 月出版。
《四百年<西游記>學術史》,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市社會科學博士文庫,2006年12月出版。
編寫
《中國文學大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1 月出版。
《中國通俗小說鑒賞詞典》,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年 8 月出版。
《上下五千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趣說西游人物》,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7月出版。
論文
《明清小說:審美的世界》,《明清小說研究》 1994 年第 2 期。
《兒童本位與作家主體性》,《兒童文學研究》 1994 年第 1 期。
《“兒童化”、“非兒童化”之我見》,《兒童文學研究》 1994 年第 2 期。
《論兒童文學的頌美精神》,《兒童文學研究》 1994 年第 3 期。
《森林之聲——董宏猷 < 十四歲森林 > 散論》,《兒童文學研究》 1994 年第 4 期。
《后來居上的文學——關于我國兒童文學的未來展望》,《兒童文學研究》 1994 年第 6 期。
《稀見小說 < 新民公案 > 考評》,《上海教育學院學報》 1995 年第 2 期。
《自由: < 西游記 > 主題新說》,《上海大學學報》 1996 年第 2 期。
《再評 < 三國演義 > 中的“英雄史觀”》,《上海師范大學學報》 1996 年第 3 期。
《公案小說與法制意識——關于公案小說的文化思考》,《明清小說研究》 1996 年第 3 期。
《諸葛亮的人格:多重性格之大悲劇》,《上海教育學院學報》 1996 年第 2 期。
《遺憾:從曹操的性格命運看 < 三國演義 > 的審美效應》,《明清小說研究》 1998 年第 3 期。
《理性之光: < 西游記 > 的科學精神與未來意識》,《明清小說研究》 1999 年第 2 期。
《我看中學生寫作》,《中國兒童文學》 2000 年第 2 期。
《“宋排晁”:并非虛妄的話題》,《明清小說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自由精神及其化生的神幻天地—— < 西游記 > 解讀》,《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導讀》,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早到的燕子——評韓寒的 < 三重門 > 》,《中國兒童文學》 2001 年第 1 期。
《論 < 西游證道書 > 的藝術修補》,《上海師范大學》 2002 年第 2 期。
《自由: < 西游記 > 的主題》,《中文自學指導》 2002 年第 3 期。
《金圣嘆與中國敘事學》,《明清小說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 < 三國演義 > :效法孔子作春秋——羅貫中“有志圖王者”新說》,《中華文化論壇》 2003 年第 3 期。
《“熟悉的陌生人”:——也說羅貫中“有志圖王”》,《中文自學指導》 2003 年第 5 期。
《暢銷:并非唯一的尺度——也說兒童文學的評獎機制》,《中國兒童文學》 2004 年第 1 期。
《魯迅、胡適與 < 西游記 > 研究的現(xiàn)代轉型——“五四”時期 < 西游記 > 學術史論之一》,《明清小說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用崇高精神熏陶少年兒童》,《陳伯吹兒童文學獎作品集刊 20 》,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怪人之“怪”——黃宗羲散文<怪說>賞析》,《作文世界》(高中),2005年第11期。
《<西游記>雜劇對<西游記>小說影響的再認識》,《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在共同的誘惑面前——從武松與燕青的比較看<水滸傳>新舊價值取向的交織》,《中文自學指導》,2006年第4期。
《現(xiàn)代學術的范式——“五四”時期<西游記>學術史論之二》,《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2期。
《試論劉修業(yè)的吳承恩研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四百年<西游記>學術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在共同的誘惑面前——從武松與燕青的比較看<水滸傳>的價值取向》,《水滸爭鳴》第8輯(2006年)
《“功首流芳”:<三國演義>曹操形象的另一面》,《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經典在大眾傳媒時代的命運——“惡搞”版<西游記>之我見》,《中文自學指導》,2007年第5期。
《<西游記>研究與中國現(xiàn)代學術開端》,《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功首流芳:<三國演義>曹操形象的另一面》,《南京師大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水滸傳>與小說的經典化和學術化》,《文藝理論研究》2008年第5期。
《“反英雄”:<三國演義>的當代性闡釋》,《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從“西游戲”到<西游記>——對<西游記>戲曲階段的再認識》,《戲曲研究》第81輯(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