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政客,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人物。字少侯。安徽壽州(今壽縣)人,秀才出身。
人生歷程
1906年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同年去南京運動新軍,響應萍瀏醴起義,事泄被捕,判刑五年。
辛亥革命時期是安徽革命黨人的代表人物。
辛亥革命后獲釋,任江浙聯(lián)軍總部副秘書長。
1912年3月任安徽都督。同年7月任臨時參議院議員。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等5團體正式改組為國民黨,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出席并與閻錫山、張繼、李烈鈞、胡瑛、王傳炯、溫宗堯、陳錦濤、陳陶遺、莫永貞、褚輔成、松毓、楊增新、于右任、馬君武、田桐、譚延闿、張培爵、徐謙、王善荃、姚錫光、趙炳麟、柏文蔚、沈秉堃、景耀月、虞汝鈞、張琴、曾昭文、蔣翊武、陳明遠一起被推舉為參議。
1913年任政治會議議員。1914年任約法會議議長、參政院參政,并組織“憲政研究會”。
1915年以“研究國體問題”為名,與楊度等人發(fā)動“籌安會”,以“籌安六君子”之名而聞名全國,為袁世凱帝制鼓吹,并任大典籌備處副處長。
1916年帝制失敗被通緝。
1917年在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中,傾全力反對皖系軍閥,為在安徽民軍反對倪嗣沖反動統(tǒng)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1918年獲特赦。
1924年到河南軍務督理胡景翼處作客,在開封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