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金運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 。為中國世家鑒定收藏網著名鑒定專家、博寶鑒寶網特邀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 。
1982年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留校,執(zhí)教古代漢語。曾任北京市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古代漢語研究會秘書長。同時師從歐陽中石、康殷先生研習書法,參與了首師大書法藝術教育專業(yè)暨我國第一個書法博士點的創(chuàng)建工作,受聘為該專業(y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7年調入北京故宮博物院。次年任該院古書畫部副主任。多年典守院藏書畫、碑帖國寶,潛心研究,眼界大開,藝術修養(yǎng)與鑒別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自幼喜好書法,初學唐楷,后習魏碑,兼及二王、李邕行草。到故宮后有幸問業(yè)劉炳森先生門下,于“古不乘時,今不同弊”之理頗有悟入,在端莊雄健的傳統(tǒng)書風中融進清新典雅的現代審美意識。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展、獲獎,受到收藏界廣泛青瞇。
揮毫之余,發(fā)表書學論著多種,授課北大、人大、師大等校,并曾主講中央電視臺《碑帖賞真》、《魏碑教程》、《學書釋疑》及中國教育電視臺節(jié)目《書法教程》等系列欄目,還長期擔任央視《藝術品投資》、《鑒寶》、《尋寶》節(jié)目專家鑒定團成員,經常在熒屏上向觀眾普及書畫文物鑒賞知識,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的長期書畫鑒定實踐,自己的眼力和知識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增廣。
社會職務有: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鑒博藝苑收藏品鑒定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fā)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理事、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古代書法部研究員等。
金運昌與故宮博物院
想象中故宮的專家應該是瘦瘦的,靜靜的?山疬\昌是高大的,一頭有點蓬松的卷發(fā),臉上總是帶著笑意,很能說,但是不說廢話。聊起來才知道,他祖上是正藍旗蒙古族的職業(yè)軍人,這倒是跟他的形象有點貼近。
想去故宮因為珍品都在那里藏著
金運昌35歲時就在首都師范大學的書法系當了副教授,是書法專家,還是書法專業(yè)的碩士生導師。研究的是古漢語、書法史、碑學、帖學。35歲當副教授,是一個很不簡單的成就,可這并沒有讓有一點理想主義的金教授就此留下來。
“我聽說故宮對懂書法的人感興趣,我就自己寫了個簡歷,去敲人家的門!苯疬\昌說起他“進宮”的過程,略帶靦腆地說,“我當時是首都師范大學的副教授,應該算是不錯的?晌矣X得心里有個沖動。在教學生涯里,我看了很多書和資料,可我沒有很多機會看那些作品的真跡。這就好像一個喜歡旅游的人不能去旅游,只能每天看旅游書。我不甘心,我想去故宮,因為珍品都在那里藏著。沒有什么比能跟這些珍品親身接觸更讓我興奮的了!
從教授碩士生導師變成倉庫保管員
1996年末,金運昌遞上自己的簡歷。1997年他正式調往故宮,從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變成了故宮書法部的倉庫保管員。這年他40歲!暗谝淮文芨@些珍寶接觸,我真是欣喜若狂。能親手拿著,親眼看見,就好像是給我的理論知識上了一堂實踐課!苯疬\昌說著,手不自覺地在空中舞動,眼里滿是興奮。
“我從初一開始學書法。因為從小有點底子,寫得還可以,很多東西老師都讓我來抄。當時我就是一個小孩,有人稱贊,自然就賣力。學著學著,竟然也學得津津有味。有了一點零花錢就去買碑帖,一有機會就讓人介紹我認識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劉炳森先生、大康,幾位大師都是我的老師,還經常去拜訪啟功先生,從他們口中學了很多知識。當我拿到實物看時,知識跟實物對上了,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興奮這個詞兒,還真不能充分地反映我當時的高興勁兒!
當上班成為樂趣
為書法部的保管員,有點像圖書館的管理員,也有點像倉庫里面的管理員。主要任務就是保管好一卷一卷的書法作品,有人提這些作品的時候就拿出來。
“故宮可不是圖書館,不是說你在這兒上班,想看一看什么作品就拿下來看,這對作品本身是會產生耗損的。只有在保管員這樣的崗位上,你才有機會經常碰到有人來提作品、為藏品拍照什么的,你就為他們打開藏品,自己也順便好好地看看。這真是求之不得的事,一年左右的時間,我把藏品看了個七七八八,這真是把我樂壞了,真是很大的福氣!苯疬\昌壓了壓聲音,正了正容,認真地解析著,仿佛這是故宮一不小心讓他撿了個大“便宜”。
“從前雖然是搞書法專業(yè),可我覺得自己的鑒別能力很不足。參觀展覽的時候,可以說是在一種糊涂的狀態(tài)底下欣賞展品。對是否歷史珍品,我說不準。現在看多了,接觸多了,心里就有數了!苯疬\昌告訴記者,“現在看展覽的時候,我不自覺地就會帶著一點考證的心情去看。還要做一點筆記,寫下自己的看法、感想之類的東西;蛟S有一天我會出版這些筆記,不過這是以后的事了!
1998年,故宮的管理體系有了改變,書法、繪畫、碑帖,在同一個部門管理,金運昌所在的部門同時負責保管和陳列。“這樣的改革,正好是對我個人的一次提升。因為不光碑帖書法,現在繪畫藏品也是我的工作范圍,這對我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有很大的幫助!
愿意在故宮待一輩子
只講金運昌和書法的事,會以為他是一個書法狂人?墒撬麑嵲诓豢瘢且粋處處以中庸之道處事的一個人。雖然在鑒定書法這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他并沒有想要“下!,趁拍賣市場火熱的時候撈一筆!吧顩]有錢不行,可錢太多了也一樣會有煩惱。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tài)很好。我不考慮去辦個拍賣公司,或以鑒定為生,F在的鑒定環(huán)境挺復雜的,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現在是有一點名氣了,可這名氣是故宮給的,我做鑒定的知識也是故宮給的。我愿意在故宮待一輩子,里面有一點點報答的意思吧!苯疬\昌說,“再者,近年故宮的工作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改進。我太太也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生活方面我們過得去了,我不需要很多錢!
“兩暢”是做人的宗旨
當問到每天的行程是如何安排的,金運昌說他的生活很簡單———不打牌、不下棋、不抽煙、不喝酒、不鍛 煉身體。每天早上起來就隨意地臨帖,然后就騎著車上班。“故宮里面很大,工作人員辦事基本上都是騎車去辦的,走路太費時間了。當然有游客參觀的地方是不能騎車的,不過在東西兩側都有便道,往哪兒都成。” “晚上就是家庭時間。不過每星期我會有兩三個晚上到這書齋來,寫字和看書法方面的書!币幻嬖跒樽约旱睦硐牒蛺酆帽M情沖刺,一面盡力做好自己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可能這就是他所說的中庸之道。不放棄,不過頭。在采訪的短短一個多小時中,金主任接了幾個電話,有其他記者來的電話,他都一一客氣地安排好。有自家老太太打來的電話,他也體貼地答應著。還有好像是家里打來的電話,他也開開心心地說著。這就是一個48歲男人的寫照,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有要他用心的地方。他給我看一枚印章———“兩暢”,說,這是他做人的宗旨。人來交往,要做到我暢快時你也暢快———兩暢。 對于他來說,在故宮的書畫部工作,就是他的“暢”。之余,還要盡量讓其他人也“暢”。也許就是這樣的態(tài)度,讓他在街上等一個素昧平生,名不見經傳的記者。
書畫收藏六大陷阱 藏家修煉需要三步走
在收藏市場里,造假問題一直是制約藝術品市場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書畫市場也不例外。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古書畫鑒定專家金運昌認為,現在國畫市場相對低迷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了“造假專業(yè)化”的沖擊,收藏行業(yè)出現嚴重的誠信危機。
1.造假技術的不斷翻新、導致收藏行業(yè)誠信危機不斷加。
收藏行業(yè)誠信危機不斷加重的最根本原因,是傳統(tǒng)眼學鑒定在當今的高科技的造假技術的攻擊下變得越來越脆弱,又加之鑒定行業(yè),偽專家的混雜與唯利是圖的心態(tài),與有些人對藝術品缺小最起碼的尊重,導致整個收藏行業(yè)的更加混亂無序,而微觀鑒定的普及程度又并不高,從而古玩鑒定行業(yè)一直都缺少科學依據。
書畫造假古已有之,而且一直盛行至今。究其原因,主要是書畫藝術的特殊性使然。金運昌說,書畫藝術是一個“勢利場”,藝術品的價值并不完全靠藝術水平,還要靠藝術家的“名氣”。名家的作品即使藝術水平稍差一些也是好東西,這就很容易導致造假的出現。另外,近年來書畫市場不斷升溫,更是造就了一批造假者。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造假出現了“專業(yè)化”的趨勢。一些專業(yè)畫家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成為“造假者”,一批“高仿”的贗品隨之出現。這類贗品與一般贗品相比具有更高的迷惑性,使收藏者難以辨認,從而打擊了人們的收藏熱情。
金運昌說:“目前,有不計其數的人參與到收藏中來,但現在文物市場上假貨泛濫,藏家受騙上當的事已成為家常便飯!
2. 學會與應用“眼學+儀器鑒定”對收藏界的價值,是打開誠信危機的唯一出路
就如何辨明古書畫真假這一問題,金運昌說,書畫鑒定目前還未啟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一件陶瓷,通過科學儀器可以基本斷定其燒造年代,但用舊紙、宿墨造假的書畫作品就很難判定真?zhèn),但是通過Anyty便攜式現場顯微設備來輔助完成眼力,就好比之前用放大鏡來幫忙眼睛一樣。因為隨著科技發(fā)展,一些造偽者開始運用電腦刻圖章、打草稿,用化學藥品對紙張進行做舊,造偽的手段且在高倍率的顯微鏡下進行做偽,其反倒遠比鑒定手段科技含量高得多、先進得多。金運昌還向筆者講述了自己曾親歷過的幾個小故事,筆者將其歸納為“書畫收藏六大陷阱”,以此來提醒收藏愛好者不要盲目投資。
藏家修煉三步走
1.初入行者多看少買:從價值小的藏品開始玩起,常去潘家園、琉璃廠等地溜達溜達,多練練眼睛,多看少買。
2.中等水平心態(tài)很重要: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收點東西,多看看收藏類書籍。在這一階段,心態(tài)很重要,多和專家交流,但也不能盲目聽信專家。
3.高級水平全憑感覺:可玩價值比較高的書畫或瓷器。在這一階段,看東西全憑感覺和眼力。每天堅持看幾件東西,保持自己的感覺和眼力很重要。
辨別真?zhèn)涡「[門
文物市場的高額利潤致使大量贗品流入市場。藏家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1.又臟又破的東西不一定就是老東西,F在很多造假者故意做舊,自古以來,做舊手段都很高明。
2.圖章在過去起著防偽的作用,人們很難在石頭上刻出完全相同的文字。而在電腦時代,刻出一模一樣的圖章很容易,圖章也可以造假,所以不能輕信圖章。
3.很多造假者把舊畫的裱工揭下來,安在贗品上,行里叫“脫舊袍”。一定要小心看畫,不能只盯裱工。
故意做舊 地攤撿漏不能信
廣東曾有一個人給金運昌寄來其收藏的《清明上河圖》的影印本,說是從一個地攤上買的,絕對比故宮的要真。從影印本來看,該畫十分破舊。金運昌一看,完全是假的,黑糊糊的一片,連畫的是什么都看不清楚。
金運昌說:“現在潘家園有很多地攤貨,故意做成又舊又破的樣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攤貨十分不靠譜,撿漏的事幾乎不可能發(fā)生!
專家掌眼:這是騙子在利用大家認為東西越舊越古就越真的心理。要牢記一點,藝術有美丑之分,如果連畫的是什么都看不清楚,絕對不可能是真貨。
印章造假 題跋和印章有大學問
故宮曾經買了一幅《出師頌》,是按照隋朝的價格來買的。但是有很多人對此有異議,認為故宮買錯了,應該按照晉朝的價格來買。
《出師頌》本身沒有落款,但是在這幅字畫后有“隋人書”的字樣,而在引首上卻蓋了宋高宗的印章,上面寫著“宋御府圖書”,并指明是晉末的,目的就是想用宋高宗的印來壓后面的印。但是最后畫卷上的龍爪露出了馬腳,龍爪是明朝的龍的樣式,并不是宋朝的,說明有人在印章上造了假,宋高宗的印是假的。
金運昌說:“最后,故宮以2000多萬元買下了這幅字畫,并不是按照晉朝的價格來買的,而是按照隋朝的價格。因為u2018幫手u2019的作用,才最終辨明了作品的朝代!
專家掌眼:字畫上的題跋和印章有很大學問,能提供很多作品本身的信息,對辨別真?zhèn)斡泻艽笞饔谩?/p>
殘畫拼接 小心造假者動手腳
曾經有位藏家花大價錢買了一幅宋朝的古畫。一般人來看,確實是宋朝的畫,但仔細研究會發(fā)現那件東西純粹是拿宋朝的殘畫拼接起來的。造假者把各種宋朝的殘畫拼接起來,組成了一幅新的畫,還冠以出自名家之手,蒙了很多人,F在很多造假者手段很高明,把古畫拼接、嫁接、挪位,很有隱蔽性。
專家掌眼: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看畫是否有過拼接或改動過的痕跡,其次一定要看畫的結構。例如古代人畫畫時,山是不頂天的,如果山是頂天的,就有可能是從別處剪裁過來的。
編造故事 天花亂墜玩心理
造假者很會編故事兜售自己的東西。曾經有兜售假畫的人自稱是笑星馮鞏的親戚,說他所賣的東西都是馮鞏家中所留下的,是祖上的東西,還說自己是天津來的。有點收藏知識的人都知道馮鞏祖上曾是大軍閥,家中肯定有點寶貝。一位藏家信以為真,花了3萬元買了一張畫,拿給金運昌一看,發(fā)現是假的,后悔不已。
專家掌眼:千萬不要聽故事,一定要仔細看東西,別人越說得天花亂墜,越要小心警惕。
圖錄有假 按圖索驥行不通
曾經有人在拍賣會上以3萬元的價錢買了清代書畫大師溥心畬的一副行書對聯,拿給朋友看,朋友卻說是假的,并稱該對聯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溥心畬書畫集》上有收錄。最后拿來讓金運昌一瞧,發(fā)現圖錄上的是假的,買的才是真貨。
金運昌說:“我仔細一看圖錄,圖錄上收錄的對聯很不自然,尤其是收筆的時候很實。圖錄上的都是后人臨摹的,是假的!
專家掌眼:現在出版的各種圖錄很多,很多人還冒充大出版社出假冒的圖錄,謊稱是專家主編、大出版社出版,還都是彩色精印。千萬不能輕信圖錄,如果照著圖錄去買東西,有拿不準的地方應該去請教內行人。
專家打眼 找人鑒定要慎重
現在很多藏家懂點收藏知識,但是不懂鑒定。他們自己還想買點東西,所以就找一些專家來為自己“掌掌眼”。曾經有一個藏家找了文物商人為自己“掌眼”,結果沒看準,買了假的東西。還有人去找文物鑒定中心鑒定。
目前很多人并沒有找到真的專家,很多文物商人、博物館或者拍賣行的工作人員以及一些民間組織都自稱“專家”,F在文物專家、文物鑒定中心很多,也是魚龍混雜。
專家掌眼:找人鑒定要慎重,不能腦瓜一熱就當即買下,最好多找?guī)孜粚<铱纯础?/p>
收藏愛好者,多關注科技儀器來輔助眼學鑒定:
博寶聲明:博寶藝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