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志銳(1853-1912),字公穎,自號窮塞主,他塔拉氏,滿洲正紅旗人,清代末任伊犁將軍。志銳幼穎異,光緒六年進士及第,授編修,歷任詹事、禮部右侍郎。甲午戰(zhàn)爭時,上疏主戰(zhàn),被慈禧降授烏裏雅蘇臺參贊大臣,光緒二十五年又降調伊犁索倫營領隊大臣。宣統(tǒng)三年,由杭州將軍任上遷調伊犁將軍,任內處心積慮,孤詣經營,力挽大廈之將傾,然僅任職五十四天,辛亥伊犁起義爆發(fā),革命黨人欲舉志銳為都督,峻拒,遂被槍殺于惠遠城鍾鼓樓前,謚文貞。工書法,善詩詞,著有《廓軒竹枝詞》。
戌守邊塞十余年裏,志銳空存大志,始終沒有施展其宏圖的用武之地,但從未中止過對國事的憂心,不斷提出一些頗有見地的策論舉措。
1911年11月,志銳到達伊犁惠遠城,就任伊犁將軍職。其時長江流域革命形勢高漲,各地紛紛響應武昌起義,消息傳到伊犁,“人心浮動,風聲緊急”。為遏止革命之火在伊犁的蔓延,志銳在極短時間內,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