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郭詡(1456—1532),字仁弘,號清狂,江西泰和人.工書畫,遍游名山。繪畫風(fēng)格
山水、人物,風(fēng)格豪放,筆法師略,清細柔和,墨氣轠然,尤是繪古人清士。題署筸逸,縉紳無不重之。與吳偉齊名,為呈偉、沈周、杜堇所推重。 花鳥雜畫,信手拈來,頗有奇趣。草蟲書法工寫兼?zhèn),其畫風(fēng)在明中期 別成一格。(參見《中國古代書畫家辭典》367頁)生平事跡
郭詡七十三歲,作了一幅《磨鏡圖》。郭詡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善作人物山水,與當(dāng)時的沈周、吳偉等名家頗為友善,并為他們所推重。他的畫在當(dāng)時很受歡迎,時人購買也的作品動輒萬金以上。
弘治(1488-1505)期間,他曾應(yīng)詔入京,授錦衣官,但郭詡固辭謝卻。這次進京他結(jié)識了明代大理學(xué)家王陽明,與之交往,受益匪淺。他的作品傳世不多,八開《雜畫冊》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琵琶行》圖軸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簡介
郭詡的畫題廣泛,尤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牛馬。郭詡的寫意畫,細筆不落纖媚,粗筆不近狂率,神氣淌穆,耐人玩味。人物畫
他的人物畫,內(nèi)容多為歷史人物故事,采用白描手法,運筆如行云流水,不著顏色而光 彩照人,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史載“天下競傳其畫,購之百金”。
如《郭詡花卉草蟲畫冊》二本(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一本為淡彩,一本為水墨,其中的《青蛙草蝶圖》,《牛背橫笛圖》,都是畫中精品。
郭詡作畫,多有題跋,詩畫結(jié)合,雋永有致,寓意純正,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如他在《漂母飯韓信圖》上題詩云:“胯下誰憐大將身,良謀未遂且安貧。獨嗟項羽重瞳目,不及江頭一婦女”。
又據(jù)謝堃《書畫所見錄》記載:郭詡畫一幅《鏡鑒圖》,上面題“此鏡千金不易酬,此鏡一覽露九州。我欲獻君置殿頭,照見天下赤子皆窮愁“的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關(guān)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