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羅紹志

    羅紹志

    羅紹志,1935年生,筆名補過齋主,中共黨史專家、作家、研究員,曾獲得全國黨史先進個人。原中共雙峰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縣委辦常務副主任。擔任全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員,中共湖南黨史人物研究會理事。著有《蔡和森傳》《曾國藩家世》等。

    人物介紹

    1935年生,筆名補過齋主,中共黨史專家,著作家、研究員,全國黨史先進個人。原中共雙峰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縣委辦常務副主任。全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員,曾國藩研究會會員。自1956年3月參加小學教育工作后,堅持業(yè)余自學,“日以看書寫作為樂”。曾在全國各種報刊上發(fā)表稿件1500余篇,其中文藝作品、學術論文350余篇。先后20余次獲優(yōu)秀稿件和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專著或主編的地方史志類書20本。 代表作品:《蔡和森傳》;《曾國藩家世》;《學者筆下 的曾國藩》;《漣水春雷》;《乾坤一少年——蔡和森的故事》;《古今雙峰200名人傳》。其家庭2011年12月被授予“第二屆三湘讀書月活動書香家庭”和“湖南省十佳書香家庭”。

    主要著作

    《蔡和森傳》,合著,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獲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首屆優(yōu)秀成果獎;

    羅紹志著蔡和森傳《雙峰縣志》,副主編和撰稿者之一,1993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獲湖南地方志書一等獎;

    《紀念蔡暢》(畫冊)編委之一,1995年文獻出版社出版;

    《曾國藩家世》,1996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羅紹志

    《學者筆下的曾國藩》,主編和撰稿者之一,1997年岳麓書社出版;

    《漣水春雷》,主編和撰稿者之一;

    《乾坤一少年——蔡和森的故事》,2005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古今雙峰二百名人傳》,2006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媒體采訪

    2011年羅紹志接受上海電視臺采訪。2001年7月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組采訪,講述《東方之子:蔡和森》。2006年接受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組采訪,講述《女杰之鄉(xiāng)》。

    2011年接受上海電視臺紀錄片《理想照耀中國》采訪。

    2011年接受湖南電視臺紀錄片《青春作伴》采訪,講述《向蔡同盟》。

    2011年接受湖南電視臺《故事湖南》采訪,講述《展翅蔡暢》。

    先進事跡

    矢志不渝的黨史征研人

    ——記全國先進黨史工作者羅紹志

    作者:謝炳懷大凡了解羅紹志的人,都對這位雙峰縣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肅然起敬。原婁底市委秘書長彭滸渤同志就說:“如果我們的干部都有羅紹志同志那樣的敬業(yè)精神,我們的各項工作就不用擔心搞不好。我們說人要有志氣,羅紹志同志就是一個例證!20多年來,羅紹志同志心系黨史,做出了突出的成績,也獲得了許 多榮譽。他先后1 5次被評為縣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縣立功人員、地區(qū)先進黨史工作者、省先進黨史工作者、省黨史宣傳工作先進個人,1 991年還被評為“全國先進黨史工作者”,并先后榮獲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和全國黨史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在榮譽和贊揚面前,他孜孜以求的,總是矢志不渝做好黨史工作,“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盡可能多的黨史研究成果,為祖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增磚添瓦。

    * 征集史料的熱心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羅紹志闖進了黨史這塊天地。那是1979年秋,湖南人民出版社特約雙峰縣委編寫《蔡和森傳》,縣委鑒于羅紹志對文史的熱愛、寫作的勤奮、工作的負責,遂將這項任務交給他。時任縣委宣傳部宣傳組組長的羅紹志與另一位同志愉快地承擔了這一任務。他上北京、下鄉(xiāng)村、進省城、人院校,查檔案、錄口述,行程上萬里,廣泛征集,多方考證,晝夜不停,僅一年多時間就收集了資料200多萬字、歷史照片及文獻資料1 80多件。利用這些珍貴史料,他與人合著了《蔡和森傳》,編輯了《懷念蔡和森同志》,匯編了《蔡和森文集》,并先后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全國。旅途奔波的辛苦,挑燈夜戰(zhàn)的疲憊,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這使他興趣大增,勁頭更足。不久,他被任命為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從此,他躍馬揚鞭馳騁在黨史工作領域。

    通過征集整理蔡和森的史料,他深深懂得:史料是研究的基礎,基礎打得牢,高樓才能立得穩(wěn)。如果沒有占有第一手史料,編研就將是無本之木、無米之炊。只有掌握豐富可靠的史料,才能整理研究出真實可信的成果,才會寫出令人信服的力作,成為一家之言。因此,征集史料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收集史料簡直成了他的嗜好。報刊上,書籍里,一旦發(fā)現(xiàn)與雙峰黨史有關的史料,他就把它剪下來、抄起來,或者復印過來。在長沙、上海出差時,他發(fā)現(xiàn)有個“湖南青年”李中的史料與毛澤東、蔡和森有關,就非常仔細地將其收集起來。回家后查對原已收集的史料發(fā)現(xiàn),這個“李中"就是毛澤東早期書信中稱贊過的李聲懈,也就是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記述過的被毛澤東稱為“救命菩薩”的人。這一發(fā)現(xiàn),彌補了黨史上的一個空白。他根據大量的史料,撰寫了《“李中”就是李聲懈》、《我黨第一個工人黨員》等8篇文章,分別發(fā)表在《中共黨史研究》、《人民日報》和《中共黨史人物傳》等報刊和書籍上。

    羅紹志征集史料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對掌握有史料線索的人,不論身份地位,不管年齡大小,他都熱情訪問。對史料仔細挖掘,重要一點的口碑資料,還要請被訪問人過目簽字,力求把史料立準、立好。雙峰縣永豐鎮(zhèn)有個蔡季啟老人,與蔡暢是同年堂姐妹。羅紹志幾年內訪問她30多次,獲取了蔡和森兄妹及其家庭情況的有關史料共4萬多字。

    據初步統(tǒng)計,他就任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以來,已建檔的文字資料已上千萬字、歷史照片600多張、革命文物及文獻資料150余件。蔡和森同志紀念館、蔡暢生平事跡陳列室等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就是在這些珍貴史料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筆耕不輟的老黃

    他撰寫、編輯出版的書籍,除有關蔡和森的三本外,還有地方史志類書近20本;他參與主編了《雙峰縣志》、《婁底黨史人物》、《漣水春雷》、《紀念蔡暢》大型畫冊等書近10本;為《中共黨史人物傳》、《三湘英烈》、《婁底英烈》、《三湘之最》等書撰寫了有關文章100多篇;在《人民日報》、《人物》等多種報刊上發(fā)表黨史文章400多篇;完成黨史專題11個。

    為實施縣委“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利用名人效應促進雙峰改革開放的工作方針,羅紹志在積極征研、編纂黨史資料的同時,利用自己多年來收集的有關史料,積極參與組織首屆曾國藩學術研討會。他指導編輯了《曾國藩研究動態(tài)》4期,發(fā)表了有關曾國藩的研究文章10余篇,編著了40萬字的《曾國藩家世》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了40多萬字的曾國藩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學者筆下的曾國藩》,岳麓書社出版。

    在黨史工作崗位上,羅紹志辛勤耕耘,每年的寫作成果不少于20萬字,每年發(fā)表在報刊上的文章不少于25篇。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他已撰有400多萬字的史稿,其中已有一半已公開發(fā)表、出版,為黨史園地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夙興夜寐的勤奮者

    羅紹志的社會活動很多。他交際廣,人緣好,上北京,去省外,縣委在許多情況下都是派他打頭陣或全權處理。申報革命老區(qū),他為縣里寫材料、送文物、跑省城;蔡和森同志誕辰90周年、100周年及建造蔡和森同志紀念館、紀念碑,他數次赴北京、長沙聯(lián)系,邀請有關人員,籌措經費;蔡暢同志生日、逝世,縣里派他前往北京慰問、吊唁;為籌備曾國藩學術研討會,縣里確定他為組委會成員兼學術組副組長,負責擬發(fā)學術研究論文參考題,組織學術論文,聯(lián)系、邀請國內和海外學者,使得全國首屆曾國藩學術研討會一舉成功。1900年羅紹志與革命家蔡暢合影他擔任縣委辦常務副主任后,又兼做縣委常委會議記錄,工作量大,行政事務性的工作更多了。僅1994年就開了35次縣委常委會議、3次縣委擴大會議,每次他都認真地做好了會議記錄和有關會務工作。同時,他又是縣人民代表、縣政協(xié)常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縣志辦副主任和《雙峰縣志》副主編,對承擔的這些工作,他都認真負責,在接辦提案和文史工作中歷年都被評為先進個人。

    羅紹志在黨史的宣傳利用上更是付出了很大精力,雙峰能順利地建立蔡和森同志紀念館、蔡和森紀念碑及衡寶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蔡暢同志生平事跡陳列室等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他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基地開放以來,觀眾已愈80萬人次。多年來,除積極發(fā)行《湖南黨史》等黨史書刊,拓寬黨史教育陣地外,他還利用各種機會給中小學生和機關干部講授地方黨史課60多堂;聽眾達5萬多人次,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材料。

    這么多工作,這么多業(yè)績,反映出羅紹志是一位夙興夜寐、勵精圖史、富有高度事業(yè)心的勤奮者,看看他保存完好的1 985年以來的出勤記載吧:他出勤最多的1 985年和1 993年達到364天,只有大年初一休息了;出勤最少的1 989年也有31 8天,這年他因病住院手術。晚上加班最多的1 986年和1 996年,都是300個晚班以上。其他年份他平均每年出勤在356天以上,平均每年加晚班約270個。一位同事感慨地說:“在羅主任的日歷上,沒有節(jié)假日。在羅主任的腦海中,沒有休息這個概念。他的大腦貯存的只是工作、研究、寫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1995年,羅紹志同志已到了退休年齡。但他決心在退休后的歲月再創(chuàng)輝煌,他說:“我雖然告別工作崗位了,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卻不能告別工作。從入黨那一天起,我就立誓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身。我要實踐自己的誓言!边@真是:“二十年來心相怡,勤謹伏櫪逐千里。松鶴遐齡志未休,甘為黨史譜新曲。” [1]

    (作者單位:婁底市委黨史辦)

    書香家庭

    湖南省十佳書香家庭 羅紹志家庭

    2011年12月,經湖南省三湘讀書月活動領導小組和“全民閱讀進家庭活動”組委會評選,羅紹志家庭被授予“第二屆三湘讀書月活動書香家庭”和“湖南省十佳書香家庭”的榮譽稱號。

    全家讀書 氛圍濃郁

    羅紹志是原中共雙峰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作家。出身農家的他,依靠讀書這一“笨辦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1956年春,他在雙峰一中停學后,即參加農村小學教育工作。他由于愛好讀書,又勤奮寫作,經常有新聞報道稿見諸報端,于1958年被縣里指名調進雙峰縣委辦公室從事文書工作。50多年來,他從文秘、新聞報道,再到黨史研究,堅持在寫作實踐中刻苦學習和耕耘,很快由一名報社通訊員成長為一個副研究員。除在報刊發(fā)表新聞稿件1500余篇外,他還撰寫學術論文及人物傳記500余篇。1991年,他被評為全國黨史先進工作者。

    羅紹志多年來對讀書的熱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營造了深厚的家庭書香氛圍,其子女從小都發(fā)奮讀書。4個子女家庭中,有4人獲本科學歷,2人為?茖W歷,中高級以上技術職稱4個。他們參加工作后,仍不放松羅紹志全家與蔡和森女兒蔡妮夫婦合影自學,其家庭的讀書氛圍一直十分濃郁。尤其是居住在婁底的兩個女兒羅星輝、羅虹,為了弘揚傳統(tǒng)文化,放棄原有的固定公職,在家開辦國學班,終年同小朋友共讀經典。大女婿賀益德一邊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執(zhí)教,一邊在家參與經典導讀,10年來輔導國學班16個,已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傳統(tǒng)文化基礎的學生達1000余人。2010年,羅紹志兩個女兒的國學班,均被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和諧社會建設研究所評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家庭教育實驗基地”,并授予牌匾。多年來,其國學班接待前來觀摩教學和交流教學經驗的學者達200多人次,賀益德赴全國各地講學20多場次,2009年還應邀去臺灣講學,為推廣國學與家庭教育、弘揚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羅紹志之家第三代書香更濃。4個孫輩從小參與祖父和父親的寫作實踐,在國學、古詩文、書法、美術、樂器、電腦方面都很有特長。該家庭所有成員每天堅持閱讀1小時,周末定期逛書店,每月制定詳細的讀書計劃,恪守模范傳統(tǒng)道德,從未發(fā)生違法亂紀行為。在2010年婁底市首屆“三湘讀書月”活動中,羅紹志家庭曾榮獲市“十佳書香家庭”稱號。

    酷愛藏書 以書會友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羅紹志一家人愛好讀書,還視書如寶,酷愛藏書。羅紹志自參加工作后,不吸煙、不飲酒、不玩牌,唯一的嗜好就是愛書、藏書,每月都要花幾百元到新華書店或書攤購買書籍。家庭長期自費訂閱并收藏的報刊雜志有《讀者》、《文萃》周報、《剪報》、《湘潮》等。

    檢閱羅紹志的家庭藏書,大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新書。這是因為CCTV采訪羅紹志他于1993年在縣委機關分到了住房,快到退休年齡的他便在住房內開辟了一間書房,取名“補過齋”。其意是,過去在工作崗位上事務繁忙,要說愛讀書也是“以干代學”多,真正花時間讀的書很少;退休后,總要靜下心來彌補過去在讀書上的不足,故以古人“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言命書齋名。這就是他有意識地建立家庭藏書室的由來。為適應工作需要,羅紹志歷年最喜歡積累政治讀物與報刊資料,特別是黨史和革命史研究方面的書籍;他還愛好收藏地方文史書籍,只要看到一本寫有本地史料的書,就不惜一切代價要將書買回家。近年來,在外地工作的雙峰籍人出了很多書,一些有一定文化功底的老人自費出版回憶錄或詩聯(lián)集也不少,他發(fā)現(xiàn)后,總要千方百計把這些有地方特色的書收集到手,珍藏起來。

    愛購書、藏書、讀書是羅紹志全家的共同愛好,讀書給這個家庭增添了無盡的快樂和趣味,也讓全家人在學習中共同成長進步。隨著兒女們的成家立業(yè),羅紹志之家的藏書室已由1個發(fā)展到5個,4個孫輩也各自建有藏書專柜,總計擁有藏書7萬余冊。尤其是長女羅星輝家,建有專門的讀書閱覽室1個,藏有傳統(tǒng)文化、古籍、佛學等方面的書籍達3萬冊;小女羅虹家的藏書也有2萬余冊。羅紹志每到兒女們的家里去,都要幫兒女及孫輩整理書架、修補破爛的圖書。

    多年來,這個家庭不僅自己愛書、藏書,還經常以書會友。羅紹志曾為雙峰縣蔡和森紀念館、蔡暢圖書館捐贈過大批珍貴藏書。在縣老科協(xié)任職期間,先后為鎖石鎮(zhèn)坪壤村、沙塘鄉(xiāng)白石村等5個村級圖書室贈書600多本。近年來,他與兒女以書會友,贈送過不少自費出版的著述給別人,也接受過不少人的贈書,不斷豐富自己的家庭藏書。

    寫作著述 其樂無窮

    將讀書、藏書、寫書結合起來,是羅紹志這個家庭最大的特點。他常對前來家里看書或借書的小朋友說:一個人只讀別人的書是不夠的;少時發(fā)奮讀別人的書,長大后一定要寫書給別人讀,這才算有志氣。

    羅紹志寫書是從1980年開始的,那時他還在雙峰縣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根據上級宣傳與出版部門的特約,他花了二、三年時間,跑遍全國收集蔡和森及其一家人的史料,先后與人合作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和森傳》、《蔡和森文集》、《懷念蔡和森同志》等書,為縣里黨史研究工作打開了局雙峰羅紹志家庭面。1984年后,他專門從事黨史研究,利用自己的家庭藏書,由對蔡和森這個黨史人物的研究,發(fā)展到對曾國藩等歷史名人的研究,又公開出版了《曾國藩家世》、《學者筆下的曾國藩》(主編)、《漣水春雷》、《古今雙峰二百名人傳》(父子合著)等書。至2012年,羅紹志家庭共公開出版著作12本。其女婿賀益德與長子羅興湖出版了著述3本,羅興湖還在省、市級報刊發(fā)表作品150多篇。同時,羅紹志利用家庭藏書資料,編著內部出版的地方性史書達20多本,總計1000萬字以上。如2009年雙峰縣人武部內部出版的60萬字的《雙峰縣軍事志》,就是由羅紹志與其長子羅興湖利用家庭藏書資料執(zhí)筆編寫出來的。羅紹志還有一個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他早年所寫的日記只保存了部分,但自1995年退休后寫的《補過齋日記》,17年來從未間斷。他還特意請曾彩初先生題詞、設計封面,將每年的日記裝訂成冊,陳列于書柜,成為整個家庭培養(yǎng)人格、鍛煉文筆、記載歷史的重要資料。在他的影響下,其大女婿、小女及外孫女也每天堅持寫日記。

    多年來,羅紹志一家不僅自己利用藏書寫書,還為別人著書立說提供服務。前些年,全國史學界興起研究蔡和森與曾國藩熱,各地慕名前來羅紹志家搜集史料的專家學者上百人次。2005年,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生河野吉成,為研究曾國藩家世及湘軍歷史,曾兩次來到雙峰,都居住在羅紹志家里搜集史料,并尊其為師。

    近年里,雙峰縣編修族譜、撰寫文史和個人回憶錄的老者越來越多,羅紹志的家庭藏書室更成了大家的資料庫,每年到他家借閱藏書的在百人次以上。2009年和2011年是建國60周年和建黨90周年,他接受新聞媒體采訪達50多次,中央級及上海、湖南等電視臺采訪播出有關他的電視新聞達10余次。為了滿足學習需要,羅紹志近年又添置了手提電腦,網絡成了他們家庭不可或缺的學習渠道。

    羅紹志家庭藏書、讀書、寫書相結合,具有濃郁的學習氛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香之家。他的家庭和諧、溫馨,也是廣大藏書多、讀書好、用書活、學有所成的家庭的典型代表。

    讓家庭讀書成為常態(tài)

    我們身邊的書香家庭——羅紹志家庭的事跡,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讀書的魅力,羅紹志著作感受到了家庭和諧的力量。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本書的鋪墊構成了人類向更高階段攀登的基礎;人類的點滴進步和成果都在書籍里記錄、傳承并發(fā)揚光大;書是人類的記憶,告訴我們是誰、做了什么以及其中的榮辱得失。作為千年文明古國,我們的偉大傳統(tǒng)之一就是以讀書為尊為貴!胺e財千萬,無過讀書”、“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這些都說明了讀書的重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社會和幸福婁底的建設要以和諧、幸福家庭為基礎。榜樣就在身邊,我們要見賢思齊,以家庭讀書為常態(tài),讓成千上萬個羅紹志型家庭像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作者雙峰縣教育局謝展南) [2]

    TAGS: 羅紹志
    名人推薦
    • 鄔義杰
      鄔義杰,男,1963年10月生,工學博士學位,浙江大學現(xiàn)代制造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 喻學才
      喻學才,男,1954年12月生,湖北省大悟縣人。1985年畢業(yè)于湖北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向研究旅游。1986年發(fā)起并成立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
    • 蕭光琰
      蕭光琰(1920—1968),中國物理化學家;福建福州人;1942畢業(yè)于美國坡摩那大學化學系;1945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后任芝加哥大學研究...
    • 王劍鋼
      王劍鋼,1977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半導體系,半導體器件專業(yè)系,同年進入吉林大學半導體系從事教學工作;1984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攻讀碩士學位,1985...
    • 苑曉杰
      苑曉杰,男,滿族,1969年1月生,1996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F(xiàn)任遼寧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
    • 讓·米特里
      讓·米特里,電影理論家、評論家、電影史學者,也是電影導演。1904年11月07日出生于法國埃納省蘇瓦松。他大約是法國最深邃與最受尊敬的電影理...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