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
《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hù)軍,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 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薄督韨鳌罚骸安邚娜輵蜩ぴ唬簎2018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u2019”
大喬介紹
籍貫: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
名字 :喬氏
容貌: 如花似玉 傾城佳人
父親:橋國老
配偶: 孫策
姊妹:小喬
東漢獻(xiàn)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孫策于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悲痛欲絕,數(shù)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quán)(18 歲 ) ,助他接掌大權(quán),并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后來孫權(quán)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tuán)結(jié)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jìn)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據(jù)說大喬在孫權(quán)稱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小喬介紹
性別:女
籍貫:湖北嘉魚縣
名字:喬氏
容貌:國色天香(也作國色琉璃) 可以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相媲美
父親:橋國老(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后來都作喬國老。)
配偶:周瑜
姐姐:大喬
二喬史話
喬家兩個女兒原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位小姐驚人的美貌卻在一路上有機會得以展現(xiàn),人們都說看見仙女了。這話就悄悄傳揚了開來,甚至連遠(yuǎn)在洛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
孫策是當(dāng)時遠(yuǎn)近聞名的“虎將”,被封為吳侯。周瑜也是當(dāng)世英雄,還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度龂尽酚涊d,孫策“美姿顏”,周瑜“有姿貌”,可見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喬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諧了。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shù)那里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fù)祖業(yè),在周瑜的協(xié)助下,一舉攻克皖城。而喬公和他的兩位國色天香的女兒當(dāng)時正住在皖城東郊。孫策慕名前來求親,周瑜和他一道前來。
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 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流離,即容顏光彩煥發(fā)),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后,當(dāng)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杰,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fēng)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tǒng)看法,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guān)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后,孫策忙于開基創(chuàng)業(yè),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孫策生命垂危,回到吳國,使人尋請華佗醫(yī)治。不料華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吳國。徒弟說:“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其瘡難治。”可憐孫策沒有死在激烈的戰(zhàn)場,而是死在一個窮途末路的人手中,年僅26歲。
孫策死時,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報,星夜趕回來奔喪。吳太夫人領(lǐng)著孫權(quán)出來,當(dāng)面將孫權(quán)托付給周瑜。
當(dāng)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傳聞曹操虎視江南,其實也為二喬。曹操發(fā)誓說:“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yè);二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憾!”于是都督周瑜主戰(zhàn),看似為了保住二喬。其實,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單單為了兩個女人。
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11年。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tǒng)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zhǔn)備攻取益州時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時候,小喬并不在他身邊。周瑜的遺體運回來的時候,太陽即將落山。小喬素服舉哀,她沒有看見丈夫的臉,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陽下閃爍,映出晚霞的光芒,卻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將,才36歲,竟然就這樣死去了。
當(dāng)時,小喬不過30歲,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勛,孫權(quán)待其后人也特別優(yōu)厚﹕其女嫁給孫權(quán)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亡年33歲),當(dāng)皇后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取了當(dāng)朝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fēng),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鄉(xiāng)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quán)赦免,后生病而亡。
當(dāng)然,有關(guān)二喬和孫策周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屬于后人的美好愿望。從史書的“納”可以看出,二喬在家中的地位僅僅是妾。在那個時代,妾就算再受寵,在家中也沒有地位可言。妾的名字不能入家譜,也不能同丈夫一起參加宗族祭祀活動,妾的家族也不能歸入丈夫的姻親之列。不過對于亂世中的二喬而言,能嫁給天下聞名的英雄,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
二喬之父
后世盛傳東漢末年的江東美女大喬、小喬為漢太尉喬玄之女,實為誤傳。二喬誤傳籍貫是湖北嘉魚縣,是建立在二喬的父親即為喬玄基礎(chǔ)上的。此版本誤傳喬玄早年居住在沙陽堡,娶了該地中醫(yī)家的千金,才生出了大喬和小喬。因此才有"大喬和小喬的出生地可能是沙陽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嘉魚地區(qū)"這種說法。
誤傳緣由
《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大喬、小喬為“橋公”之女。清代人沈欽韓在《兩漢書疏證》一書中說:“橋公者,太尉橋玄也。漢制為三公者方稱公!鄙驓J韓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的“橋公”必為漢太尉橋玄。沈欽韓的說法被多方引用,幾成定論,但實際是沒有歷史依據(jù)的。
清代末年的盧弼就在其所著的《三國志集解》中指出:“弼按權(quán)呼張昭曰張公,時人呼程普為程公,世人呼龐德公為龐公。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見《漢書·賈誼傳》。于公治孝婦獄,郡中大敬重于公,見《漢書·于定國傳》。是皆不必三公始稱公也!笨梢娫诋(dāng)時,并不是只有官至“三公”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沈欽韓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里還指出:“又按本傳橋公二女為攻皖時所得,據(jù)《寰宇記》,橋公為舒州懷寧人,即漢之廬江郡皖人!逗鬂h書·橋玄傳》玄為梁國睢陽人,兩不相涉。果為玄女則阿瞞方受知于玄,銅雀春深早已如愿相償,伯符、公瑾不得專此國色矣!逗鬂h書》、《三國志》絕無一字及之,沈說之誤無疑矣!边@里再一次論證了沈欽韓的說法有誤。
另外,按《三國志》的記載,孫策、周瑜分別納大、小喬是在攻破皖城之后;是199年的事。而喬玄183年就已去世,死時已有七十五歲,從年齡上來看,也不可能是大、小喬之父。
詩詞形象
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將定三分,才貌遭逢總出群。大母早能知國士,小喬何幸嫁夫君。能拋戎馬聽歌曲,未許蛟龍得雨云。千載墓門松柏冷,東風(fēng)猶自識將軍!逼涠疲骸办浩熘溉湛匕拖,底事泉臺遽束裝?一戰(zhàn)已經(jīng)燒漢賊,九原應(yīng)去告孫郎。管蕭事業(yè)江山在,終賈年華玉樹傷。我有醇醪半尊酒,為公惆悵奠斜陽!敝荑ぷ溆诎颓,后人因此又附會為今岳陽一中學(xué)內(nèi)有小喬墓,但周瑜靈柩后即還吳,孫權(quán)曾迎之于蕪湖。梁章鉅《楹聯(lián)叢話》卷四載一聯(lián)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喬夫婿是英雄!泵鞔邌ⅰ哆^二喬宅》云:“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jié)君臣義。奇姿聯(lián)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并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jié),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xué)分香歌舞兒,銅臺夜泣西陵月!
銅雀臺賦
曹植
從明后而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仰春風(fēng)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獲逞。
揚仁化于宇內(nèi)兮,盡肅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yuǎn)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guī)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于東王。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