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趙蔥
趙蔥系戰(zhàn)國末期趙國將領(lǐng)。
趙王遷三年(公元前233年),秦將軍桓齮乘勝進擊,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后方,攻占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進攻趙的后方,直向邯鄲進軍,形勢危急。趙王遷從代雁門調(diào)回李牧,任命其為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軍。桓齮認為,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俟其脫離營壘后,將其擊殲于運動之中。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而趙將趙蔥不明就里,建議救援肥下時,李牧說“敵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李牧用圍魏救趙之策,攻秦必救之軍營。在肥城之下交戰(zhàn)時,又采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zhàn)術(shù),全殲秦軍。
趙王遷七年(前229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以李牧、司馬尚抵抗。秦軍不得進,就以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他在趙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馬尚想謀反;杪樀内w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diào)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
李牧不從命,趙國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并斬殺了他,撤換了司馬尚。趙國臨戰(zhàn)而親佞臣誅良將。三個月后,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次年十月,邯鄲并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