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亞流派之因
當時的亞流主義強調基督是受造物,是被上帝造成,且是非人也非神的半神。亞他那修和他們爭論,如果基督是受造者,他怎能成為我們的救主呢?亞他那修擁護尼西亞會議把基督定為與上帝同體的教義。他大部分的著作都是以反對亞流主義為目標。
亞流(Arius)來自亞歷山太城,他倡言只有“圣父”才是完全的上帝!笆プ印,也就是“道”,是在創(chuàng)造萬物之先被造的。亞流擔心如果圣子與圣父同樣有完全的神性,那就變成了兩位上帝。因此,他對信徒的教導是耶穌基督雖然像上帝,但他并不全然是上帝。在當時有許多東方教會的領袖支持亞流的說法,也有一些是強烈反對他的。
尼西亞會議
在尼西亞(Nicea)開的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上,亞流與亞他那修算是對這問題爭辯得最激烈的兩位長老。會議最后的決定完全拒絕了亞流的教導,把它判為異端。 并寫成了一個信經──尼西亞信經,謂“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萬物是借著他造的!蹦嵛鱽喰沤泴懗桑瑏喫切奘亲钪匾娜宋。
君士坦丁堡會議
亞流主義在尼西亞會議之后并未消失,反而幾度獲得皇帝的支持。但最后于西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了第二次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那會議完全拒絕亞流主義,并接納了尼西亞信經為教會正統(tǒng)的信經。
今天傳統(tǒng)基督教相信的《亞他拿修信經》,相傳出自他的手筆。
他因自己多次的放逐經驗,著《安東尼傳》,對基督徒的修道主義有深遠影響。
他在《致馬爾克路書》中藉〈詩篇〉“找到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情影子”成為個人靈修生活的見證。
他在《道成肉身》,以“基督成為人,為教我們得成圣”為他基本觀點,并對“三位一體”教義,貢獻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