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孫秉熙(1861-1922)朝鮮東學道第三任教主、天道教教主。號義庵,忠清道清州人。1861 年 4 月 8日生于清州郊區(qū)。1882年加入東學道,成為崔時亨門徒。1894年參加甲午農(nóng)民戰(zhàn)爭,率軍與全琫準在論山會合擊敗官軍,因日軍介入而失敗,隱蔽于元山、江界一帶深山侍奉海月神師崔時亨。1897年(一說1898年)任東學道第三任教主。1900年流亡日本,次年從日本到中國上海,改名為李祥憲。后東渡日本。1904 年 ,他組織進步會,發(fā)起甲辰開化運動, 提出了鞏固獨立基礎(chǔ)、改革政府等四大綱領(lǐng),舉行了關(guān)于彈劾政府等演說集會,遭當局鎮(zhèn)壓。1905年憤于道徒李容九等組成親日的一進會,將東學道改組為天道教,并整頓教團組織,繼續(xù)致力于擴大教派勢力。也即從此時起,東學結(jié)束了隱道時代,迎來了顯道時代,可以公開向世人宣傳其信仰,同時也初具了近代宗教的雛形。1906年回國,宣布“天道教大意”,在漢城設(shè)天道教總部,自任教主,將李容九等六十余人開除出天道教,同時又在各郡設(shè)立教區(qū),由此天道教已具備了近代宗教體系。另一方面此時從天道教中分離出一支叫做侍天教的教派。1908年1月18日,將教務(wù)委諸春庵上師樸寅浩后隱退(這一天成為天道教的“道日紀念日”)。此后 ,他通過擴張勢力和興辦教育,鼓吹民族獨立精神 ,致力救國事業(yè)。
代表作
1919年,義菴下令全國教徒自1月5日起共同進行為期49天的特別祈禱,從精神上為三一運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是年初在漢城與地主、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和宗教界代表共三十三人,起草《獨立宣言書》并首先在其上簽字。同年“三一運動”爆發(fā)后,轉(zhuǎn)向日本政府和巴黎和會乞求“獨立”。運動失敗后教團一時陷于癱瘓 ,義庵圣師被捕入獄,但運動宣揚的三·一精神已成為韓國建國理念。后被捕,在獄中遭嚴刑拷打,因病保釋出獄,于1922年5 月 19 日因病情惡化于常春園還元,享年62 歲。他闡明了天道教的人乃天原理 ,撰有《授受明實錄》、《明理傳》等許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