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段恭,字節(jié)英,雒縣(今廣漢)人,生卒年月不詳。一生勤奮好學,曾周游70余郡,求師受學長達三十年。其人虛懷若谷,彬彬有禮,善任天文,造詣頗深,著有《天文》二卷。平生剛直不阿,敢于仗義執(zhí)言。漢順帝時,太尉龐參因忠正亮直,為權貴陷害。段恭伸張正義,上疏為龐鳴冤,使龐冤得到昭雪。
《華陽國志》卷十中·廣漢士女·段恭傳
節(jié)英亢烈,仰訴鼎臣。
段恭,字節(jié)英,雒人也。少周流七十余郡,求師受學,經(jīng)三十年,凡事馮翊駱異孫,泰山彥之章,渤海紀叔陽,遂明《天文》二卷。東平虞叔雅,學絕高當世,遂游於蜀,恭以朋友禮待之。后為上計掾,時有司劾太尉龐參,兼會茂才孝廉。參性忠正亮直,為貴戚所擯,以恚發(fā)病,遠近稱冤。恭不能耐其枉,亢疏表參忠直,不當以讒佞傷毀忠正。帝悟,即日召西曹掾問疾,尋羊酒慰勞參忠。
譯文:節(jié)英剛毅,明冤重臣。
段恭,字節(jié)英,雒縣人。年青時曾游歷七十郡,一路拜師學藝,歷時三十年。像對待兄長一樣的侍奉馮翊(今陜西大荔)人駱異孫、泰山人彥之章、渤海(今天津)人紀叔陽,于是通曉天文術數(shù)二卷之學。東平人虞叔雅學問高深,當世無人可及,他到蜀地游覽,段恭以朋友之禮接待他。后來擔任上計掾(“上計”是秦漢時代,年終統(tǒng)計財政收入和考核地方官員成績的方法,相當于現(xiàn)代的統(tǒng)計、審計。凡入京執(zhí)行上計的具體工作人員,就稱為“上計吏”或“上計掾”。)一職,有關部門彈劾太尉龐參越權舉薦茂才、孝廉人選。龐參為人忠正剛直,遭到權貴們的排斥,因此氣出病來,遠近民眾都知道他的冤曲。段恭不能忍受龐恭被冤枉,上書向皇上指出龐參忠心正直,不應當因小人的讒言而打擊忠臣;实勖靼缀,當即召西太尉的屬下曹掾詢問龐參的病情,不久又送羊和酒去慰勞龐參對朝廷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