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謀敗降清
崇德元年(1636),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率師攻錦州,道士崔應(yīng)時與州民張紹禎、門世文、門世科、秦永福等謀劃以城投降,使胡有升持書拜訪大軍,約為內(nèi)應(yīng)。豫親王寫信赍還。明將刺探得知,執(zhí)崔應(yīng)時等下獄。胡有升與張紹禎、門世文、門世科、秦永福逃脫降清,各賜冠服、鞍馬、妻室、奴仆。授世職,胡有升得三等梅勒章京,隸漢軍鑲黃旗。屢從征伐,進(jìn)二等。
平定叛亂
順治四年(1647),授南贛總兵。
順治五年(1648),金聲桓、王得仁據(jù)南昌叛亂,進(jìn)犯贛州。副將高進(jìn)庫出戰(zhàn)而敗,巡撫劉武元與巡道張鳳儀分守城東西,胡有升率健卒循城策應(yīng)。王得仁兵穴城,將置火具仰攻,胡有升以石窒其竇。圍三月,糧匱,胡有升出戰(zhàn),王得仁敗走。
金聲桓聞?wù)髂洗髮④娮T泰大軍已至,引退,胡有升督兵迫擊,多所斬馘。不久,李成棟復(fù)來攻,胡有升乘李成棟兵方鑿壕,出戰(zhàn)大破之。起初,柯永盛自南贛總兵遷湖廣總督,請以鎮(zhèn)兵二千自隨。胡有升疏言:“贛州地處江、湖關(guān)鍵,金聲桓亂未平,鎮(zhèn)兵習(xí)水土,便征剿,宜遣還鎮(zhèn)!鄙蠌闹
順治六年(1649),金聲桓被誅,李成棟走死。譚泰師還,土寇猶未靖,上猶人劉飛、龍南人葉芝、石城人鄒華、雩都人彭順慶、瑞金人陳其綸,皆負(fù)固為亂,胡有升與劉武元分遣諸將次第討平之。敘功,加左都督,賜紫貂冠服、甲胄、佩刀、鞍馬,進(jìn)世職三等精奇尼哈番。
晚年生活
順治十年(1654),以尚可喜、耿繼茂疏論胡有升功,復(fù)加太子少保。
順治十七年(1661),以老解官。
康熙三年(1664),劉武元的兒子劉瀇疏請加敘守贛州功,胡有升亦以請,進(jìn)一等。
康熙九年(1670),卒,子胡啟泰襲,改隸正白旗。再傳,降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乾隆初,定封一等男。
人物評價
張廷玉:滿洲兵初入關(guān),分駐都會,其后乃久屯,置總管。沙爾虎達(dá)招徠新滿洲,劉之源、巴山、喀喀木鎮(zhèn)撫江南,喀喀木合群力摧大敵,厥功尤著。漢兵入關(guān)后來附者,不復(fù)入烏真超哈,循舊制分設(shè)提鎮(zhèn)。化鳳援江寧,與喀喀木同功。芳名偕馬之先守寧夏,有升佐劉武元守贛州,皆有殊績。名高等以卿貳出專閫,亦能稱其職者。若富喀禪鎮(zhèn)西安,烏庫理守盛京,皆見於他篇,故不復(fù)著。
爵位世襲
第一代:胡有升
第二代:胡啟泰,胡有升子,康熙六年(1667)襲。
第三代:胡繩祖,胡啟泰子,康熙三十四年(1695)襲。
第四代:胡世勛,胡繩祖子,康熙五十七年(1718)降襲一等男爵,坐事革。
第五代:胡松齡,胡世勛子,乾隆八年(1743)襲,坐事革。
第六代:胡松年,胡松齡堂弟,乾隆十一年(1746)襲,坐事革。
第七代:百順,胡松年堂侄,乾隆二十一年(1756)襲。
第八代:七十一,百順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襲。
第九代:扎拉豐阿,七十一子,道光七年(1827)襲。
第十代:富珠隆阿,扎拉豐阿弟,道光十三年(1833)襲。
第十一代:誠配,富珠隆阿族弟,道光十九年(1839)襲。
第十二代:富興阿,誠配族弟,光緒元年(1875)襲。
第十三代:廣喜,富興阿子,光緒十年(1885)襲。
第十四代:海山,廣喜子,光緒二十三年(1897)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