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連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遍g召問群臣臧否,濂唯舉其善者,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敝魇氯闾厣蠒f余言帝怒,問廷臣;蛑钙鋾唬骸按瞬痪矗苏u謗非法!眴栧,對曰:“彼盡忠于陛下,陛下方開言,罪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子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保ㄟx自《明史·宋濂傳》)
注釋
1.帝:明太祖朱元璋。
2.濂:即宋濂,字景海,明初文學家。
3.饌:飯菜。
4.間召問:秘密地召見(宋濂)詢問,
5.臧否:好壞,善惡。
6.對:回答。
7.為:是。
8.惟:僅、只。
9.既而:不久
譯文
宋濂曾經(jīng)與客人飲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偵探察看。第二天,皇帝問宋濂昨天飲酒沒有?座中的來客是誰?飯菜是什么東西?宋濂全部拿事實回答。皇帝笑著說:“確實如此,你沒欺騙我!被实勖孛艿卣僖姡ㄋ五ィ┰儐柶鸫蟪紓兊暮脡模五ブ慌e岀那些好的大臣說說;实蹎査,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們;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們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們。”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萬多字;实鄞笈,詢問朝中的臣子。有人指著茹太素的奏章說:“這里不敬,這里的批評不合法制!保ɑ实郏﹩査五ィ卮鹫f:“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怎么能夠重責(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納的內(nèi)容。把朝臣都招來斥責,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說:“(如果)沒有景濂,(我)幾乎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人!
宋濂
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宋濂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jīng)師古,強調(diào)“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nèi)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shù)功力。 有明一代,開私家藏書風氣者,首推宋濂。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tǒng)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jīng)”“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zhì)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宋濂所制定,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紀傳如《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均能抓住細節(jié),突出性格,渲染無多,感染卻深;寫景如《桃花澗修契詩序》、《環(huán)翠亭記》,簡潔清秀,邁似歐陽修。著作計有《孝經(jīng)新說》、《周禮集說》、《龍門子》又名《諸子辯》、《潛溪集》、《蘿山集》、《浦陽人物記》、《翰苑集》、《芝園集》等。后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啟示
- 人應(yīng)誠實待人,只有誠實才能得到信任。應(yīng)多采納他人的建議,而不是去怪罪別人建議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