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話(昆明話拼音方案:kue44 min31 huah212)是云南昆明四區(qū)的方言的統(tǒng)稱,而區(qū)別於行政區(qū)劃上昆明市(地級)的其他區(qū)、縣方言。昆明話是在明朝初期,以江淮方言為基礎,同時吸收了華北方言、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省份方言特點的漢語方言。
簡介
語言系屬分類:漢藏語系-漢語族-官話方言-西南官話-滇方言-昆明方言
羅常培先生在《云南之語言》一文中評價云南方言時說昆明方言“音素簡明,詞匯雅達,語法平正。雖與中原相去萬里,而語言固無捍格也!
歷史
在漢朝以前,有關昆明的文字記載是找不到有關漢語的材料的。據(jù)此推測,當時昆明地區(qū)通用的語言應該是當?shù)氐拿褡逭Z言。但從云南后來發(fā)現(xiàn)的一些碑刻來看,如東漢《孟孝琚碑》、晉代《二爨碑》、唐代《王仁求碑》、《南詔德化碑》,我們可以肯定:從東漢到唐代,在云南,至少在一些重要城鎮(zhèn)的上層人士中已經(jīng)同用漢語、使用漢文字了。
昆明方言的成型即在明朝時期。明朝以后從內(nèi)地來到云南漢族移民的原住地,大部分是江西、安徽、湖廣、南京、陜西、山西、河北一帶。到了清代和近代,華北、四川的移民也大量進入云南。
昆明話的形成與歷史上漢族人口徙居云南有著密切的關系。昆明話“新派”、“老派”的差別最初產(chǎn)生于二十世紀40年代。主要是因為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大批北方難民和江南難民逃遷昆明,尤其西南聯(lián)大南遷昆明以后,對昆明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產(chǎn)生重大影響。大量的外來人口,對昆明方言的演變有著不容忽視的催化作用,故逐漸形成了”新派昆明話“。
語音
昆明話有輔音20個、介音2個、元音16個
輔音:清單輔音8個:f、h、k、l、m、p、s、t,清復輔音8個:kh、ph、sh、hs、th、tsh、hts、hz,濁單輔音3個:n、r、z,濁復輔音1個:zh
介音:y、w
元音:單元音5個:a、e、i、o、u,復元音11個:ae、ah、an、ang、au、ei、en、eu、in、ong、un
昆明話有四個音調(diào):陰平(調(diào)值44)、陽平(調(diào)值31)、上聲(調(diào)值53)、去聲(調(diào)值212)
昆明話中有些字的讀音在新老代際間有所不同,如:肉(老:ru31 新:reu212)。
隨著普通話的推廣,使得昆明話的語音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如:何(原:ho31 現(xiàn):he31)。
當代昆明方言的構成
1、從昆明方言的形成歷史來看,現(xiàn)在昆明方言中的很大部分詞語是和其他省份方言是完全吻合的。這里面又存在著有的詞語在原產(chǎn)地已經(jīng)不用,而昆明方言中依然使用的情況。
2、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一些其它地方的方言,如:粵方言、四川方言里的新詞語在全國范圍內(nèi)影響力越來越大,也使得昆明方言出現(xiàn)了更多的新詞語!
3、昆明地區(qū)本土產(chǎn)生的新詞語。
4、云南其他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引用。
傳統(tǒng)性
昆明話既然屬于官話方言,就有官話方言的特點,并包含了許多的傳統(tǒng)語言成分。昆明的老人至今仍把“肉”字念做“如”,這樣的發(fā)音據(jù)說就是古字“肉”的發(fā)音。另外還有一些昆明話中的詞語是可以在古文中找到出處的:
包彈(“彈”讀作攤):{古}指責,批評。來源:元代雜劇,見《董西廂》
血胡淋拉:{古}血跡斑斑。來源:元代雜劇,見《勘頭巾》
鏖糟:{古}原指人身上汗垢,后形容骯臟。來源:元代雜劇
蒙松(音):{古}小雨。來源:東漢《說文解字》
含(音):{古}夸獎人精明能干,今多用“含實”。來源:東漢《說文解字》
神:{古}形容人精神不正常,今多用“神頭神腦”。來源:東漢《說文解字》
相干:{古}有關聯(lián),或作“不相干”。例:與你有哪樣相干? 來源:《漢書》
昆明話中的古音、古文成分很難有確切地論證,因為并未有很翔實地記錄考證昆明話發(fā)音和語法的著作,也沒有一本很全面記錄昆明話的著作,對于昆明話中的古音、古文法成份很多還只能靠推測,但很詞語可以在古代作品中找到,比如在《紅樓夢》中多次出現(xiàn)的“腌臜”(音“阿扎”)一詞,在今天的昆明話中仍很常用,意指人猥瑣邋遢。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所以說昆明話包含古漢語特點,有傳統(tǒng)性是稱得起的。
時代性
昆明話具有時代性,隨著時代的推進,很多具有時代特色的因素也被吸收到了昆明話中,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特點。
原來的昆明人把時髦的事和人多稱作“摩登”,筆者推測這個詞來源于洋涇濱英語,隨著西方資本、文化在中國的步步侵入而被吸收到昆明話中。昆明人形容一件事情很時髦、很新潮就說這事情太“摩登”了;巷坊間,父親看著亭亭玉立的女兒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會自豪地打趣:“我家出了個小摩登”。
昆明人中,很多人現(xiàn)在仍把火柴叫做“洋火”。云南地處祖國邊陲,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中的英法把觸角通過越南緬甸伸向了云南,西方的先進文化和產(chǎn)品也隨之來到云南,于是云南人在火柴這些西方產(chǎn)品前加上個“洋”字以表明來源,于是出現(xiàn)了“洋火”這樣的詞語,云南還把白人戲稱作“洋老咪”,原因已幾乎不可考了,但這個叫法在云南、在昆明很普遍,并且影響深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有昆明人把可樂叫做“洋醬油”,十分形象、詼諧。還有反法西斯戰(zhàn)爭期間,駐扎在昆明的美國空軍飛虎隊隊員們食用的芹菜,也被昆明人結合飛行員的形象叫做“飛機菜”,極具時代特點,并顯露出昆明人可愛的淳樸。
時至今天,更多的具有時代特點的語言因素加入到了昆明話中,“酷”、“美眉”這樣的新新人類語言也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了昆明話中了。
地域性
各地的方言都具有多特的地域性,昆明話也如此,很難說清昆明話的地域性究盡有幾條幾點,因為語言,特別是方言,地域性更多是體現(xiàn)在個體文字詞語的發(fā)音上,但要說情昆明話的具體發(fā)音幾乎不可能。昆明話中又有許多特有的詞語,可劃入地域性的特點中,如在試題中提到的“板扎”、“貓哩兒”,“大拽拽呢”等,筆者將在討論昆明話的生動性和幽默性是再議。
特殊性
筆者所討論的昆明話的特殊性主要指昆明話的語法中的特例。不同于普通話和其他許多中國方言,昆明話中有助動詞存在,昆明話中的助動詞“鉻(音)”主要在詢問時使用,表示是否的意思,如“你鉻來?”意為“你來嗎?” “鉻是你整呢?”意為“是不是你做的?”某種意義上,這個“鉻”的作用近似于英語中“do”的作用,實在是昆明話種不同于其他方言和普通話的地方,但這樣的語法形式只出現(xiàn)在口語中,并不出現(xiàn)在書面語中,“鉻”也只是筆者按發(fā)音而選用的,具體的這個字的寫法是不存在的。
生動性
昆明話的語氣生硬,但昆明人說起話來是極其生動的,頗能使人拍案叫絕,F(xiàn)舉幾例如下:
昆明人的語氣次堪稱一絕,李白《蜀道難》開篇有云:噫吁唏,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筆者的中學老師在翻譯課文時說,“噫吁唏”譯作昆明話是最有氣魄,最能反映蜀道之難的。昆明話的感嘆詞為“買買”或“買買三三”,大聲地喊出來,的確很難有其他方言的感嘆詞能比擬了。
昆明人有形容胖子的一個詞:紅白濫脹。紅,應是指胖人的臉色,白,似乎胖子給人的印象多是白白胖胖的,濫脹,當然是指胖子的身軀雄偉,給人江水泛濫要涌出來的感覺了。這個詞難免刻薄,恐怕沒哪個胖人甘愿這個詞加到自己頭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詞的確很形象,很生動。
昆明的口味近于川味,但不及川味辣,也喜咸辣甜鮮酸,但昆明人的口味大開大豁,或者純甜,或者盡咸,很少讓食物串味,所以昆明人有一個形容食物不合口味的詞:甜不粘咸。這是一種什么味道?恐怕沒人說得清,但卻生動的表現(xiàn)了該事物的口味不佳,不知所以,很有昆明特色。
昆明人把吃米線叫做“甩米線”,因為米線細長而滑,用筷子很難夾住,吃米線要連劃帶吸,于是就會使米線被從湯汁中迅速扯出,甩起湯汁,所以就把吃米線叫做甩米線了,之后推而廣之,凡是吃帶湯汁的東西昆明人都叫做“甩”了,統(tǒng)稱為“甩大碗”。 (還有一種說法:明、清時期駐扎昆明的戍邊軍隊,很多在放哨時都需要攀爬到峭壁上,遇到吃飯時間上下很麻煩,就有軍士通過把飯菜包裹起來,用力甩刀峭壁上給放哨的人食用;沿襲至今,甩字就成了用餐的一種代言。)
通過以上舉例,相信大家是會認同昆明話的生動性的。
幽默性
昆明人是喜歡休閑的,崴花燈(昆明的地方戲),騮雀(玩鳥),舂殼子(聊天),弄花弄草,昆明人的市井生活豐富多彩,反映到語言中就流露出昆明人特有的幽默。在此,筆者也舉數(shù)例。
昆明小學生考試之后,等家長開家長會,考試成績不佳的小孩心中肯定打鼓,怕回家“吃跳腳米線”。“吃跳腳米線”就是被家長拿棍子教訓的意思,米線是云南特有的小吃,狀細長,與棍子相似,孩子被家長追打肯定是又跑又跳的,所以“吃跳腳米線”實在是形象又幽默的。
昆明人把給人亂出主意叫做“叫人賣戶口冊”。把戶口買了,實在是很笨了,這樣形容亂出主意的人,實在是尖刻的幽默。
老昆明有叫賣麥芽糖的流動商販,因為麥芽糖很硬,商販往往用一小吹不斷敲擊著麥芽糖,發(fā)出“叮!钡捻懧,配合著商販幽默的叫賣歌謠:“叮叮糖,叮叮糖,吃了不想娘,想起娘來哭三場!碧魟又捵旌⒆拥氖秤瑢嵲谟哪。但筆者一直困惑,這樣的“忘母糖”哪個母親敢買給孩子吃啊?
另外,昆明人把自作多情的人叫做“孔雀”,形容他們“沒事瞎開屏”,自討沒趣?瘫〉挠哪,但此話一出,說者和聞者必有一人不禁一笑,于是尷尬的氣氛馬上渙然冰釋了。這就是幽默的力量。 昆明人有一種特殊的普通話,叫做“馬普”,我們形象的稱為馬街的普通話,其中夾雜了昆明話,但是用普通話的語氣讀出來的,讓人感覺詼諧幽默,為什么昆明人總讓人感覺到很淳樸善良,大概就是因為我們說話總會讓外地人感到輕松吧
特別的,昆明話四個聲調(diào)也有不同,在普通話中,第三聲,如,你,我等,在昆明話中都讀第四聲,并且有一點偏向第一聲,我在這說你也許無法理解,當你聽了你就懂了,昆明人在語言中的幽默淳樸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