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話,是一種漢語方言,屬于膠遼官話—青州片—膠萊小片,其特征是舌音比較重、尖音團(tuán)區(qū)分明顯,常常把「th」音加在「sh」、「x」、「s」上,因此聲調(diào)也被削減不少。
狹義青島話指青島老市區(qū)方言(市南區(qū)、市北區(qū)、李滄區(qū)西部),也就是學(xué)術(shù)界較多討論的一種方言。是以即墨母音為基礎(chǔ),融合山東各地方言(煙威、濰坊、日照等地)以及江浙、江淮、兩廣、京津等方言,再加上德語、日語的部分外來詞匯(例如古力、米達(dá)羅等)而形成。由于青島開埠后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多分區(qū)域聚居,造成了青島老市區(qū)方言聲調(diào)各區(qū)域并不統(tǒng)一。
而廣義青島話包括青島老市區(qū)方言,嶗山方言(包括李滄區(qū)東部和城陽區(qū))、即墨方言、膠州方言、黃島方言(又稱海西話)、平度方言、萊西方言等。青島地區(qū)由7個市轄區(qū)和3個縣級市組成,各地方言的差異也反應(yīng)出地域文化的不同。
使用地區(qū)
廣義:七區(qū)(市南、市北、嶗山、李滄、城陽、即墨、黃島)三市(膠州、平度、萊西)
狹義:老市區(qū)(市南、市北、李滄)
語言特點(diǎn)
市區(qū)方言聲調(diào)衰減,受普通話影響,青年人尖團(tuán)音區(qū)分不再明顯。而近郊及周邊的一些地區(qū),聲調(diào)依然保持4個,尖團(tuán)音亦能很清楚地區(qū)分。本詞條所討論的主要是青島老市區(qū)所使用的狹義青島話。
曾經(jīng)流傳過一個關(guān)于學(xué)習(xí)青島話的竅門就8個字:“一三互換,二四歸四。”但此法只是略像,對青島話的描述并不精準(zhǔn)。
典型示例
例子∶
漢語 | 青島話 | 普通話 |
喝啤酒 hā pǐ jiū hē pí jiǔ
青島話版dj和說唱很受歡迎,涌現(xiàn)出小可,沙洲,黑皮等一系列青島方言的說唱者和傳播者,以下是區(qū)別于普通話的部分青島方言詞匯
壞了——踢凳
傻——潮巴
煩人——膈應(yīng)
修理——扎鼓
狹窄—— 窄(讀作zhei)吧
你們——乃
我們——喃
暖和——惱呼
休息——歇著(讀作zi)
惡心——倚賴、霧爛
女孩——小嫚
男孩—— 小孩
喜歡——喜愛
二百五——半吊子
哪里——哪來
饑餓——饑?yán)?/p>
拖拉——咩蹭
胳膊——胳膊(讀作ga ba)
耳朵——耳(讀作le)都
沒有 ——木有(么有)
怎么回事?—— 么個景?
干什么?—— 奏什么?
在哪里?—— 呆哪塊?
折騰—— 作(一聲)
【人事類(身體附)】
○得意忘形----“脹顛”“顛羨” “洋相”
○肆意張揚(yáng)---- “攉弄” “擺攉” “霍霍”
○身心舒泰----“舒鎖”
○小兒撒嬌----“扎煞”
c囂張----“抖擻”
○闖禍-----“作業(yè)”
○賣弄-----“翩隆”(pianlong)
○人---- “銀”
○固執(zhí)----“犟”
○傻----“彪子” “潮巴”“癡巴” “癡死”
○臟----“夷賴”“埋汰”
c 齷齪----“派來”
○裝束齊整----“板正兒”
○視物不清楚----“不群亮”
○拉肚子----“拉薄屎” "斥肚子“
○鼻流清涕-----“淌鼻清”
c難看-----“別(三聲)月”
c討厭----“惡銀”注:“惡”讀wu
【動作類】
c擺弄----“戳嘁”
c客套、客氣----“怏怏”
c啰嗦----““絮叨”
c瞧瞧----“嘍候”
c拍馬屁----“舔摩”
○聊天---- “拉呱”
○動----“故用”
○喝----“哈”
○以筷夾菜----“叨”
○掌摑----“呼”
○割----嘎
○觸碰----“乖”
○踢踹----“排”
○扔、棄物----“撩”
○扶物支撐----“招”
○傾倒----“押”
○擊打---“嗨”
○躺----“茄”
○眨眼----“麻瞪眼”
○斜視----“瓦候”
○修理----“扎鼓”
遇到麻煩事----“草雞了”
驚訝、害怕----“真驚了”
【器物類】
○物毀曰“踢凳”
○手電筒曰“手燈”
○碎布曰“鋪襯”
○物有皺折曰“雛雛”
○沙塵曰“布土”
○硬痂----“咖渣”
○鼻屎----“鼻涕咖渣”
○耳屎----“耳英”
c膝蓋----“波羅蓋”
○面疙瘩湯曰“谷渣湯”
○蛇----“長蟲”
c鴿子----“布咖”
c蛤蜊----“嘎拉”
c皮筋——“頭剛”
青島話的最大特點(diǎn)—— “很”的N種發(fā)音。
【狀物類】
○言很大曰“慕士大”(mushida)
○言很多曰“慕士多”(mushiduo)
以此類推形容大、多類的字都可用mushi。
○言很少、很小曰“麻點(diǎn)”
○言很白曰“條白(讀作bei或be)”
○言很黑曰“桁黑”
○言很黃曰“銜黃”
○言很紅曰“彤紅”
○言很紫曰“嫣紫”
○言很綠曰“錚綠”
○言很亮曰“錚亮”
○言很暗曰“囷暗”
○言很狹窄曰“窄巴”
○言很熱曰“熱(讀作ye)”
○言很涼曰“鎮(zhèn)涼”
○言極度地涼曰“札涼”
○言很酸曰“攪酸(讀作san)”
○言很甜曰“稀甜”
○言很苦曰“悲苦”
○言很辣曰“斯辣”
○言很咸曰“齁咸”
○言很澀曰“發(fā)澀(讀作shei)”
外來影響
青島話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字是“昂”表示“嗯、是的、知道了”,以及"biang"是青島話的口頭語。青島話中普通話發(fā)“e”的經(jīng)常發(fā)作“a”,比如普通話“合餅”青島話讀作“哈餅”,普通話“喝酒”青島話讀作“哈酒”。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歷史上由于受到過德國的統(tǒng)治,所以方言中不乏德語的音譯如:青島稱下水道為“古力”,是由德語的“Gully”一詞音譯而來。
參見
青島境內(nèi)方言
青島方言(市南區(qū)、市北區(qū)、李滄區(qū)西部)
嶗山方言(嶗山區(qū)、城陽區(qū)、李滄區(qū)東部)
黃島方言(黃島區(qū))
即墨方言(即墨區(qū))
萊西方言(萊西市)
膠州方言(膠州市)
平度方言(平度市)
青島附近方言
煙臺方言(煙臺市)
濰坊方言(濰坊市)
日照方言(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