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校園比做人的前半生,那么職場就是人的后半生。每一個即將進入職場的人,對職場都是懷著無限憧憬的。你也許在進入職場之前,看過無數(shù)篇職場“心靈雞湯”,在心里演繹過無數(shù)次自己將來的職場經歷,但紙上得來終覺淺,不經歷風雨,那能見彩虹。
哪些才是你工作后才悟出的職場硬道理呢?
1.同一階段不要安排過多的事情給自己
也許大家在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還沒真正適應從校園過渡到職場這一階段。在校園,我們總是喜歡在同一階段給自己安排過多的事情,比如期末考試期間,你習慣性地用一周時間去復習幾科,結果搞得自己苦不堪言,甚至會掛科。
同樣的,在職場上也是如此,在同一階段給自己安排多份工作,你會疲憊不堪,工作效率會降低,工作效果會變差。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把自己要完成的工作一項一項地羅列出來,每完成一項工作,再去完成下一項,而且在完成的過程中,你必須要用百分之百的精力,不能分心。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工作效率變高了,工作效果也變得更好了。
2.進入新的公司工作,先不要鋒芒畢露
總有一些人,無論在哪些場合,總是急于展現(xiàn)自己,總想證明給大家看,我是最棒的那個。在職場中,這樣的人往往不受領導重視。為什么呢?
因為在你每進入一家新的公司的時候,在你還沒有搞清楚這個公司的狀況時,你對公司的各種業(yè)務、工作氛圍或者一些潛規(guī)則都不熟悉時,如果你急于展現(xiàn)自己的真實實力,發(fā)揮出自己100%的實力,起初領導可能會覺得這個員工很能干,值得培養(yǎng)。
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時刻都保持最旺盛的狀態(tài),后來,你在工作中只能發(fā)揮出90%,或者只有80%的實力,此時,領導就會覺得你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不夠認真,認為你懈怠了,領導可能不會再重用你。但是當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只展現(xiàn)80%的實力,后面再慢慢提升到100%,領導就會覺得你是一個可塑之才,值得重點栽培。

3.沒有絕對的職場潛規(guī)則
相信出來工作的每一個人都讀過關于職場潛規(guī)則的文章,但是這些文章用來忽悠一下還沒有進入職場的小白也許還可以,對于在職場中摸爬滾打數(shù)十年的“老油條”來說,這簡直就是個“笑話”。有些東西,聽聽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當真,或者是只能借鑒,不一定適用于你。因為職場潛規(guī)則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場合所總結出來的職場經驗,而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對待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東西別人覺得是對的,但是對你而言,卻是錯的。
因此,不要輕易相信一些職場潛規(guī)則,它可能會害了你。我們在職場中,最重要就是要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并且搞好人際關系,那么,什么職場潛規(guī)則都是浮云。
4.原來平臺是真的很重要
我們總能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困難的職場選擇題,比如某個人在某個小公司工作,工資較高,工作也舒服,但是現(xiàn)在卻有一個進入大企業(yè)的機會,工資比不上在小公司的工資,工作很累,經常要加班,你會怎樣選呢?
我相信90%的人都會選擇前者,工資又高,工作又舒服,誰都想找到這種工作。但是聰明的人,往往會選擇后者,因為前者只是一個小的平臺,你在小的平臺工作,接觸到的人脈,接觸到的資源,所學習到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因此,你的發(fā)展也是有限的,可能你一輩子只能拿那個工資,你就好像坐井觀天的蛙。
但是在大的平臺,你所接觸到的人脈資源,你所學習到的東西,都是小平臺不可比擬的,你在大平臺的成長速度會快到讓你難以想象,你會激發(fā)出你最大的潛力,你會成就不一樣的你。所以,平臺的選擇真的很重要。
這些我們工作之后所悟出的職場硬道理,也許并不一定會適用于每一個人,但是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借鑒,并且慢慢去體會。
每一個在職場工作的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職場硬道理,如果你不吝嗇,不妨與大家分享一下你所悟出的職場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