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里路,讀萬卷書”,這是我人生永恒的路標.。
擺一個最舒適隨意的姿勢,讀一本喜愛的書——這就是我對生活最愜意、酣暢的向往。
可以沒有鐘鼓饌玉,可以沒有寶馬香車,但是如果長久地生活中沒有書的油墨芳香,日子一定虛浮無味。
我不算是個求甚解的讀書人,我沒能涉獵廣泛、博覽群書,我不愿頭懸梁、錐刺股的艱辛、刻苦;我不會分門別類科學地做讀書筆記;我甚至在遇到不會認的字時想當然地讀它的偏旁或部首而很少停下來查字典,以致到現(xiàn)在還記得當年讀巍巍的《東方欲曉》時,把其中一句“奪人之愛,聒不知恥”的“聒”讀成“適”,把爸爸笑得快背過氣去的尷尬。即使是這樣,一點也不影響。我說:我喜歡讀書!
書解寂寞。寂寞不僅是大人才有的,回憶起來,每個人都曾有一段日子被小伙伴們排除在小圈子之外,那種不被接納的孤立無援的滋味真難受啊。感謝書幫我度過了那個難關(guān),沒人和我玩,可有書和我作伴,書中好熱鬧啊,有好多的人,有好玩的事,一點不比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活少,F(xiàn)在想來,度過那段被集體排斥在外的孤獨的日子,現(xiàn)在依然能滿懷熱情和仁愛,是書滋養(yǎng)著我健康成長。
書使我樂觀,艱難困頓時,列寧對我說:“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書使我鎮(zhèn)定,焦躁不安,一籌莫展時,我不會讓自己輕舉妄動,我聽到《飄》里的斯佳麗說:“還有明天,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
書使我無所畏懼。丑惡總與美善相隨,當它對我張牙舞爪時,萊蒙托夫的《帆》便刷地亮在我眼前,“它不安地祈求著風暴/仿佛只有在風暴里/它才會獲得永久地安祥……”是的,暴風雨的洗禮,才會蕩滌了所有的污穢,留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
書使我永遠豪情萬丈、卑微嗎?李白在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受到打擊和挫折嗎?太白在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書又使我善感敏慧,柔腸千結(jié)。讀那古今中外,怎一個“情”字了得,項羽虞姬那一劍,舞成千載卓約的仙姿;伯牙子期那張琴,彈奏萬古流芳的絕唱。由羅蘭、三毛、簡媜到李漁、賈平凹、米蘭、昆德拉,簡潔、浪漫、純凈;豐富、深沉、駁雜,我不講章法地兼收并蓄,我“情”的內(nèi)涵使足以包蘊人的生命中所有,五彩斑讕又生生不息。
絕色的生活中,書給了我太豐富又教給我最簡單,它讓我和眾生一樣追逐舒適的富足,又給我“來所當來,止所當止!彼屛依斡浱K東坡和佛印的故事:東坡和佛印打坐,兩人所見只有對方,東坡惡作劇;問佛印:“你打坐時看見了什么?”佛印說:“我看見了佛。”東坡很高興:我是佛了。佛印問東坡:“你看見了什么?”東坡答:“我看見一堆狗屎”,東坡以為他罵了佛印呢,不料蘇小妹說:“你輸慘了,心中有佛,自然見佛,你看見狗屎,說明你心中只有狗屎硪!”你瞧,書有時就這樣簡單,你看見了佛呢還是一堆狗屎?
肉身凡胎的漂亮,經(jīng)不起幾十個春秋的剝蝕,而所有這些鎮(zhèn)靜、樂觀、昂揚向上又溫柔纏綿……是經(jīng)久不衰的,我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美麗”,這樣看來,書中自有“顏如玉”哦。
讀書對人性來說,的確是一劑扶正驅(qū)邪的良藥。它使得卑微出落成高尚、自信,封閉狹隘出落成開朗、達觀,愚拙、膽怯出落成靈巧和寵辱不驚。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便是一個讀書者的生活方式。
讀書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讀書就這樣使我美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