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面試攻略”實在太多了,“秘笈”滿天飛,造就了層出不窮的“面霸”,簡歷包裝得好,邏輯訓練得好,現(xiàn)場表現(xiàn)得好,但實際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卻不匹配。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老獵手的火眼金睛。尤其是招聘那些技術(shù)人員,說起專業(yè)頭頭是道,如果面試官問你這三個問題,看上去“太勾人”“太上頭”了,但回答不好,實力水平立見高下。這三個問題“代入感”太強,暗坑太深,容易露出馬腳,不要隨便回答。
【一】別人對你有哪些誤解?
這道題太“勾人”了。行走職場,誰不是滿肚子委屈,誰不覺得自己不被上司理解,誰不傷心好心被當成驢肝肺?
這句“溫暖”的詢問,很容易勾起你滿腹委屈,當場就產(chǎn)生傾訴的沖動。這絕對不是一道“送分題”,恰恰是一道“送命題”,暗坑指數(shù)五顆星。
記住:你被別人誤解越多,恰恰證明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你自身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反思意識和自我認知能力,將來是很難堪當重任的。發(fā)一肚子牢騷,都是別人誤解他的人,都是上司和團隊不喜歡的“廢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二】這個項目前期有幾套方案?
這道題太“上頭”了,很多求職者就像喝醉酒一樣,暖風熏得游人醉,回答起來滔滔不絕。這道題看似很簡單,實則暗流涌動,暗坑指數(shù)四顆星。
面試官開場都會問到“你負責或參與過哪些項目?”這種問題非!吧项^”,很多求職者都會“包裝”,誰還沒有參與過幾個項目啊,以為把自己熟悉的部分賣弄幾下就能“拿住”面試官。
如果面試官馬上追問“這個項目前期有幾套方案?”很多求職者就懵圈了,心里開始打鼓:我其實只是負責這個項目的一部分,耳濡目染,對整個項目運行多少有所了解,但前期論證有幾個方案,臣妾有所不知啊。
面試官的邏輯是什么?很多求職者都知道這個項目怎么干,但不知道為什么干,相當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個“上頭”的問題,能夠很清晰地證實你不是項目的核心人員,你只知道怎么做,但不清楚底層邏輯,“馬腳”是藏不住的。
【三】項目運行中出現(xiàn)過什么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這種問題“代入感”很強,誰做事沒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呢?太“小兒科”啦。你肯定會羅列出一些你遇到的問題,夸夸其談,順便把自己“力挽狂瀾”的英雄壯舉“代入”進去。你恰恰容易掉進這個“三顆星”的暗坑里。
且慢,這里問的是“你們是怎么解決的”,而不是你怎么解決的?如果你回答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過了“職業(yè)癮”,那你就掉進暗坑里了。
面試官的邏輯是什么?他們不是想聽你夸夸其談過“嘴癮”的,而是想聽你描述問題的難度和你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的意識,既考察你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也考察你融入團隊一起解決問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