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馬橋餛飩
馬橋餛飩是靖江的美食。餛飩餡很講究,以豬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餡為主,基本每個餛飩里都有一只淡水蝦,可不是蝦米哦,味道鮮美,餛飩皮很薄,加蔥、鹽、味精、少許醬油和胡椒粉做湯,最好有豬板油,極品。因最早出自馬橋鎮(zhèn),而得名馬橋餛飩,現(xiàn)已風靡靖江,走向全省。
9、靖江大閘蟹
靖江大閘蟹是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的特產(chǎn)。靖江大閘蟹蟹品質優(yōu)良。它的特征:青背、白肚、金毛、玉爪、個大。這些特征外觀明顯。食之味道鮮美,很受消費者的歡迎。中華絨螯蟹又稱長江蟹、河蟹、大閘蟹。它適生于沿海江河。靖江利用長江水資源優(yōu)勢,開發(fā)長江濱岸江堤內側的池塘或外側的江灘水面進行圍網(wǎng)、圍欄、圍堤養(yǎng)蟹,其產(chǎn)品保持了中華絨螯蟹的風味,F(xiàn)已形成以西來鎮(zhèn)、漁業(yè)農場為龍頭的長江幼蟹培育基地,以新橋鎮(zhèn)、江心洲(洪偉公司)為骨干的商品蟹生產(chǎn)基地,其產(chǎn)品主要銷于東南亞地區(qū)的國家。
8、秈子粥
由秈(音仙)稻做成的一種粥。秈稻的種植主要在華南熱帶及淮河以南亞熱帶的低地。因此僅江蘇省長江沿岸一帶有食用此粥的風俗。作此粥,須放入少許堿,色則泛紅。夏天涼飲,風味更佳。江蘇省靖江市有句土話:“秈子粥灌灌,養(yǎng)的像罐罐”?梢姰?shù)厝藗儗Υ酥嗟南矏。泰興秈子粥被稱為“泰興咖啡”。泰興人從小就是喝著長大的,“秈子粥灌灌,養(yǎng)的像個盤盤”,它不知滋養(yǎng)了多少泰興人,是凡泰興人無比深愛它,即使在外地,也會托家人捎上一些,煮粥吃,百吃不厭,F(xiàn)代人養(yǎng)生講究的是堿性液體,喝上一口用秈子加堿熬制而成的古銅色秈子粥,分明就是一口營養(yǎng)湯。一口包子,一口燒餅,夾點小菜,喝上一口粘乎乎的秈子粥,愜意得賽似神仙,一個字“爽”,二個字“真爽”,三個字“真太爽”。
7、金波酒
金波酒為靖江百年傳統(tǒng)名酒,靖江三寶之一。精心選用黨參、當歸、五味子、紅山枝、杜仲等三十六味名貴中藥,以傳統(tǒng)秘方精制,常飲延年益壽、駐顏健體。自清同治年間從宮廷傳入靖江民間以來,聲名遠揚!败寂啤苯鸩ň,屬靖江金波酒中的精品,選料上乘,配方正宗,加工嚴謹,是品用及饋贈親友的最佳選擇。
6、玉爪蟹
靖江孤山鎮(zhèn)蘆長港附近,港汊縱橫,餌食豐富,盛產(chǎn)玉爪蟹!坝褡π贰逼涿裁溃湮兑蝉r。關于它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有一年秋冬初,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路過靖江,饑腸轆轆,正好走到一家掛有“蟹宴”招牌的興隆飯館門前,他便跨進門內,只見菜單上滿是“蟹”:蟹黃湯包、蟹肉餛飩、蟹肉酥餅、蟹炒粉皮、蟹肉獅子頭、蟹肉蘑菇湯……
5、靖江蟹黃湯包
靖江蟹黃湯包號稱中國神奇的包子,歷史悠久,創(chuàng)于何時已無法考證,但據(jù)民間傳說,至少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全國六大名包之一。靖江湯包因皮薄、餡汁特多,有著獨特的個性,一是在于制作絕,二則因為吃法奇。靖江湯包的湯是包在皮里面的,制作工序較繁,有三十幾道之多。不僅尋常百姓家不能制作,就是一般點心師也不能制作,必須有專業(yè)湯包師才能完成。
蒸熟的湯包雪白晶瑩,皮薄如紙,幾近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里面的湯汁在輕輕晃動,使人感到一種吹彈即破的柔嫩。不了解制作方法的人,還以為湯汁是用針筒注射進去的呢。制作餡心湯料的原料就十分講究,要選上等新鮮豬肉皮、農村散養(yǎng)的草老母雞、豬膀骨,熬制過程要在傳統(tǒng)工藝結合新的科學技術經(jīng)六個小時的熬制才能真正成為“湯清不膩、稠而不油、味道鮮美”的湯包餡心,才能滿足現(xiàn)代人的口味。湯包的皮不僅是皮薄如紙,在搟皮時要求四周要薄,中心要比四周略厚,這種技術沒有兩年功夫是不能完成的。它的折皺要有30個以上,并且要求細巧均勻,整個兒恰如一朵朵飽滿圓潤、千瓣緊裹、含苞欲開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紙,幾乎近于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那里面的湯汁在輕輕晃動,使人感覺到一種吹彈就破的柔嫩,別說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種美的享受。蒸湯包的時間誤差不得超過10秒鐘,所以蒸湯包的師傅必須專心致志。這些繁復的工序,非專業(yè)點心師不能完成。這不能不說是一絕。
4、元麥·子
元麥·子是用元麥粒加工成面粉狀,即稱糊。用大米和它煮粥,必須做到輕、勻、敏捷,防止·子在湯中結成疙瘩。揚完·子后要讓粥在鍋內沸滾片刻。沸鍋時切忌加冷水,否則,粥質下降。煮粥的要領是“揚湯止沸”。剛開始煮時需撒少許堿末,煮好的粥成棗紅色,上面還會結出一層薄薄的粥膜,散發(fā)出大米的清香和·子的麥香·子粥其它的煮法,如開始煮時里面添加黑豇豆、紅薯等,其風味都很佳。
3、靖江肉脯
產(chǎn)地;中國江蘇靖江。 工藝:制作肉脯,選料嚴格,取新鮮豬后腿的純凈瘦肉為原料,剔去筋絆,切成薄片(一斤約切成12條),放在酒、醋、鹽、香料溶液中拌淹一夜。待入味后,鍋上旺火,放入腌肉及其調味汁,加清水少許燒沸,小火煨爛,再用大火收湯。待酒盡醋干,用繩子穿起來掛在通風陰涼處晾干收貯供食。特點:肉脯色澤赤紅,薄而透明,片型整齊,甜中帶咸,咸中帶鮮,它可作為宴席上的冷盤,或用以炒雞蛋、烘豆腐,烹時略加蔥花、麻油滋味甚美。
2、靖江豬肉脯
產(chǎn)地:中國江蘇靖江。獎項:1981年,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質產(chǎn)品、國家商業(yè)部優(yōu)質產(chǎn)品,并榮獲國家優(yōu)質產(chǎn)品金質 獎。 歷史:豬肉脯源于新加坡,1928年傳入我國廣東,1936年傳到靖江。當時,廣東汕頭有3位商 人,聽說靖江豬源豐富,便帶人千里迢迢來這里創(chuàng)辦起“三友”美味食品廠。豬肉脯的銷 售點設在上海,國外華僑常稱這個廠的肉脯為“三友”豬肉脯。1956年,公私合營后,豬 肉脯的生產(chǎn)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這個廠家又不斷增加新設備,改進舊工藝,產(chǎn)品質量穩(wěn)步 提高。產(chǎn)品暢銷日本、法國、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從1956年開始,國家準予 “雙魚”牌豬肉脯出口免檢。 工藝:靖江“雙魚”牌豬肉脯是以新鮮豬后腿純凈瘦肉為主要原料制成。原料須先經(jīng)化驗合格, 方可進入車間。制作時,要經(jīng)過選肉、裝肉入模、入庫冷凍、機械片肉、拌料配方、平整 篩選、烘干脫水、烤熟壓平、剪邊取塊等十幾道工序。 特點:色澤棕紅,光滑透亮,味道鮮美,甜中微咸,咸而發(fā)鮮,余味無窮。 成份:肉脯純蛋白
1、靖江香沙芋
靖江香沙芋,江蘇省靖江市特產(chǎn),中國地理標志農產(chǎn)品。靖江市是香沙芋主要產(chǎn)地,種植歷史悠久,種植經(jīng)驗豐富,且香沙芋品種抗病、抗蟲害能力強,極少用藥防治。產(chǎn)品營養(yǎng)豐富,口感細膩,有一股獨特香味,素有“芋粟”之美稱,深受廣大消費者親睞。
香沙芋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淀粉含量達70%,既可以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香沙芋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皂角甙等多種成分。中醫(yī)認為,香沙芋性甘、辛、平,入腸、胃,具有益胃、寬腸、通便散結、補中益肝腎、添精益髓等功效。對輔助治療大便干結、甲狀腺腫大、瘰疬、乳腺炎、蟲咬蜂蜇、腸蟲癖塊、急性關節(jié)炎等病癥有一定作用。
靖江市所產(chǎn)香沙芋具有支鏈淀粉含量高、營養(yǎng)豐富、沙糯適中口感好等特點。
香沙芋食用方法很多,煮、蒸、煨、烤、燒、炒、燴均可。最常見的做法是把香沙芋煮熟或蒸熟后蘸糖吃;香沙芋燒肉或將香沙芋切成丁塊,與玉米摻在一起煮粥。應注意的是,香沙芋含較多淀粉,一次不能多食,多食有滯氣之弊,生食有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