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白汁魚回魚
魚回魚又名白吉魚,長吻鰭,品種繁多,僅長江下游就有13種之多。南通狼山一帶江段出產(chǎn)的魚回魚,白中隱紅,刺少肉嫩,為長江長吻鰭中稀有的名貴品種。明朝人楊慎認為白吉兼有河豚、鰣魚之美,無毒又無刺,用他的話說,“粉紅雪白,洄美堪錄,西施乳溢,水羊胛熟!贝瞬艘咽杖搿吨袊俗V》和《中國烹飪詞典》。
9、南通風箏
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chǎn)地之一,南通風箏保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南通風箏俗稱“板鷂”,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變形“七連星”至“十九連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豎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車運載。
“板鷂”上綴滿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選用葫蘆、毛竹、白果、龍眼、乒乓球等制成。鷂面上并繪有神話傳說等民間繪畫,下部系兩根幾十米長的尾繩,一只精致的板鷂,便是珍貴的民間工藝品,當?shù)厝罕娂抑卸加姓洳,代代相傳。大板鷂需多人拉放飛,升空后大中小哨口分別發(fā)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shù)里,婉似“空中交響樂”。
8、嵌桃麻糕
選用芝麻粉、白糖、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精工細作而成。每斤兩條,每條五十片上下,片片色澤金黃,嵌桃均勻,香、甜、松、酥。干吃,酥而甜,有一股濃郁的芝麻清香,泡食,香味四溢,爽口而不膩,且芝麻,桃仁等原料中,含有17.7%蛋白質15.8%脂肪,百分之37.1%蔗糖,可謂之色、香、味俱全,營養(yǎng)豐富。嵌桃麻糕,相傳有百余年歷史,當時,通州城內(nèi),有一姓許,名松甫者,于東門設一“鼎泰”號雜貨店,以產(chǎn)茶食糕點為主,在外埠亦有店鋪經(jīng)營。后來,許氏于清朝府內(nèi)捐得一官,常有上等茶點進貢。唯獨通幫老師傅所作之嵌桃麻糕,選料精細,加工講究,味美可口,頗有特色,最為著稱。從此,南通“鼎泰”麻糕被譽為“官禮茶點”,揚名于天下,脆餅問世后,麻糕、脆餅媲美,為南通兩大聞名特色產(chǎn)品,越來越引起中外人士、海外僑胞濃厚的興趣。
7、通州紅木雕刻
通州紅木雕刻久負盛名,它講究美術造型,具有結構精巧,木紋清晰,做工精致的特點。南通紅木雕刻廠生產(chǎn)的“金爵”牌紅木小件和紅木家具,早在八十年代就被眾多外商譽為“中國之最”、“中國家具第一”。 作為紅木工藝“后起之秀”的紫光工藝品公司,將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雕刻成紅木工藝精品,紫光工藝品公司于1993年榮獲聯(lián)合國國際旅游聯(lián)合會頒發(fā)的“國際紅木雕刻藝術最高金獎”。 青年工藝師朱宇,因在紅木工藝船的雕刻制作上獨領風騷,成績斐然,而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的“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證書。
6、和菜
南通人過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漿糟(酒釀)、烤大蒜頭等等,午餐菜肴中也有一些節(jié)日特色菜。在南通人的餐桌上往往有一碗五色雜陳的菜肴,叫做“和菜”(和方音“賀”)。這菜雖不是山珍海味,還夠不上進菜譜的資格,但頗有南通鄉(xiāng)土風味。做“和菜”的材料很普通:粉皮(有一種淡綠色的)、蛋皮、韭菜、瘦肉絲、綠豆芽,一般是五樣。是不是代表端午(五),還是象征“五毒”,留待考據(jù)家考證。且說這五種菜并非和起來一炒就成了和菜。除了蛋皮要預先攤好外,其余各樣也要分別對待,一樣一樣下鍋炒熟。而且火候要掌握好,肉絲要炒得嫩,綠豆芽不能炒癟。最后和起來一炒就成了。如果圖省事,各樣材料大呼隆下鍋炒,那準不好吃。所以,就這點看,做起來也頗費手腳的!昂筒恕笨烧f是什錦菜,葷素搭配,吃起來爽口,營養(yǎng)也豐富。發(fā)明這樣菜的人是懂得營養(yǎng)學的。
5、石港窨糕
石港窨糕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石港鎮(zhèn)的特產(chǎn)。窨糕,本名印糕,石港窨糕雪白松軟、香甜可口、涼而不硬。千年古鎮(zhèn)石港,有種傳統(tǒng)的應時茶食,名叫窨糕。說它傳統(tǒng),據(jù)石港九如齋茶食店的后代回憶:他祖上為避戰(zhàn)亂,從鎮(zhèn)江搬來石港從業(yè)已150多年了;說它應時,是指每年從驚蟄至立夏供應近兩個月,過了立夏市場上就沒得供應了。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塊糕上均用桃紅印花而得名。民國初年,石港德興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雖讀而未成,沒有考取功名,平時卻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將“印糕”改名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著標新立異,改“印”為“窨”;南通城內(nèi)的幾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師傅就是石港人,也跟著叫“窨糕”。于是約定俗成,直到現(xiàn)在還叫“窨糕”。
窨糕更是當?shù)鼐用裣矏鄣牟枋场?窨糕,因每塊糕上都用桃紅印花而得名。制作窨糕的米粉都是本地所產(chǎn)的粳米,再調(diào)上一定比例的糯米。加工前要把米浸泡7天,淘洗7次,再碾成米粉,加入桂花豆沙,蒸成糕。這樣做出來的窨糕雪白松軟、香甜可口、涼而不硬。石港窨糕是應時茶食,每年供應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個月,一般從驚蟄開始,立夏前結束。
4、窨糕
千年古鎮(zhèn)石港,有種傳統(tǒng)的應時茶食,名叫窨糕。說它傳統(tǒng),據(jù)石港九如齋茶食店的后代回憶:他祖上為避戰(zhàn)亂,從鎮(zhèn)江搬來石港從業(yè)已150多年了;說它應時,是指每年從驚蟄至立夏供應近兩個月,過了立夏市場上就沒得供應了。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塊糕上均用桃紅印花而得名。民國初年,石港德興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雖讀而未成,沒有考取功名,平時卻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將“印糕”改名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著標新立異,改“印”為“窨”;南通城內(nèi)的幾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師傅就是石港人,也跟著叫“窨糕”。于是約定俗成,直到現(xiàn)在還叫“窨糕”。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石港的茶食店生產(chǎn)窨糕相當講究,工序也相當繁雜。每年秋收后,各茶食店就到糧行購足明年用的叫“早十天”的晚稻,只有這種稻做出來的窨糕才既白又軟。加工前將稻在碾坊里碾7遍成為優(yōu)質白米,浸水7天,淘洗7次,碾成米粉蒸成糕,雪白松軟、涼而不硬,就是南通城里的稻香村、景福齋等大茶食店里的窨糕,質量也無法與之相比。隔心(夾餡)有棗泥、五仁、洗沙等,非?煽,每塊零售4個銅板,隨蒸隨售。有的人禁不住它的誘惑,就在店里品嘗,更多的人是買回去全家享用,人們遠行時常購作路糧。因石港窨糕遠近聞名,所以許多人在春季將其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作禮品,店家將涼透的窨糕用扁平竹簍兩片,上下對合,襯以蒸煮過的江南大竹葉,上蓋店牌招帖,用紅絨線扎好,美觀大方、清潔衛(wèi)生。
改革開放后,石港窨糕的生產(chǎn)更加繁忙,工序更科學合理。每年清明前后的一個月內(nèi),石港市場上窨糕零售、批發(fā),隨處可見。朋友,如果那時你到石港旅游,別忘了品嘗一下石港窨糕的風味噢!
3、西亭脆餅
原名復隆茂白脆,始產(chǎn)于清光緒年間,已有100多年歷史, 產(chǎn)地為通州市西亭鎮(zhèn)。曾獲95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這種脆餅選料講究、加工精細、形態(tài)別致、層次分明、香甜松脆、富有營養(yǎng),是家庭食用、旅游攜帶、饋贈親友的優(yōu)質食品。
西亭脆餅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鎮(zhèn)的特產(chǎn)。西亭脆餅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獨特風格。西亭脆餅是千年古鎮(zhèn)西亭生產(chǎn)的一宗傳統(tǒng)特色食品,它初創(chuàng)于晚清,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西亭脆餅每只不足兩公分厚,竟有十八層,干吃,有酥、脆、香、甜的感覺;泡食,層次不亂、湯水不渾、香味撲鼻,且純正可口、營養(yǎng)豐富、健脾開胃,頗受人們喜愛。
2、正場薰糕
清乾隆年間的金榜輯錄的《海曲拾遺.卷六.物產(chǎn)》篇中寫道:明嘉靖年間“……芝麻糕出秦灶,熏糕出正場……”說明這些茶食糕點的制作,距今已近5個世紀了?上Ш髞碛捎诜N種原因,這些食品湮沒不聞久矣!然而正場熏糕于改革開放以后,在通州食品工業(yè)園地中又恢復了青春、重放異彩。近年來,產(chǎn)品投放南京、上海、北京、浙江等市場,大有香壓群芳之勢。
正場熏糕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它采用上等糯米、芝麻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白糖、素油、桂花和椒鹽等材料,經(jīng)過二十多道工序,最后用微火熏制,顏色淺黃,酥而不焦,脆而不散;糕成片狀、長方形,厚薄均勻,單片在自然光下有半透明感,底面一致連而不粘。置于人前,就有一股香味撲鼻,令人急于拆包;熏糕形似麻糕,松脆香甜,甜中帶咸,風味獨特,口感細膩又遠在麻糕之上;熏糕香脆爽口,男女老少,均很喜愛,外地顧客慕名而來,食后稱贊不已。正場熏糕被評為江蘇省供銷系統(tǒng)優(yōu)質產(chǎn)品,并赴京參加全國食品展銷會,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正場康寶食品廠(原正場食品廠)在原來生產(chǎn)桂花熏糕、奶油和椒鹽熏糕的基礎上,又開發(fā)了八寶芝麻酥糕系列食品十多個。其酥糕,原料與熏糕配方相同,但改革了最后一道煙熏過程后,更加香甜酥脆。黑芝麻糕,不但具有原有熏糕的香甜酥脆風味,且可沖糊食用。該廠開發(fā)成功的其它系列食品,如薄荷、桂花、血糯、核桃、銀耳、桔餅、綠豆等品種也各具風味。250克重的八寶芝麻糕內(nèi)竟裝有四種風味的小包裝產(chǎn)品。經(jīng)過《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日報》、《新民晚報》、《經(jīng)濟新聞報》等報刊的宣傳報道,正場熏糕引起了海內(nèi)外人士的廣泛興趣。該廠的產(chǎn)品,除在本省各大中城市銷售外,已進入京、滬、浙等省市;剜l(xiāng)探親訪友的港、澳、臺同胞和華僑及外籍華人回程必帶的禮品中就有正場熏糕。正場熏糕已蜚聲海內(nèi)外。
1、南通長江河豚
南通長江河豚(養(yǎng)殖)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以江蘇省《南通市人民0關于劃定南通長江河豚(養(yǎng)殖)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的報告》(通政發(fā)[2005]62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蘇省南通市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