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豬火腿
豬火腿亦稱陳年干豬腿。在鮮豬肉腿上抹上食鹽、花椒等調(diào)料,待鹽被肉內(nèi)水分溶化后,稍蒸再晾曬三日左右,再用熟植物油涂抹一成紅上,即為火腿?杀4嫒曜笥叶桓癄,食用時做湯做菜,色味俱全。
9、暖鍋
暖鍋為舊時大家小戶喜歡冬季吃的食品。先將做好的豆腐、粉條、蘿卜片、丸子、肉片、木耳、黃花菜等,盛于砂鍋或銅鍋內(nèi),表面放一層肉片,倒入調(diào)料水,在鍋芯內(nèi)煨上炭火,燉熟后根據(jù)食者口味可加入所需調(diào)料,多在冬季和春節(jié)期間食用。新時代把這種暖鍋稱“土暖鍋”,已成為人們向往的風味小吃。
8、慶陽臊子面
慶陽民間傳統(tǒng)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里不斷發(fā)出噓噓哨聲,故又稱“哨子面”。慶陽臊子面制作獨特,吃法有趣,堪稱一絕。正如一首民歌唱到“十八省里(那個)轉(zhuǎn)一遍,好不過咱們慶陽的臊子面”。據(jù)傳,慶陽臊子面源于明洪武年以后的結(jié)婚禮俗,可謂源遠流長了。
慶陽臊子面做工精細,制作分揉面、搟面、做湯、煮面幾個工序:請看“操的面銀團團,搟的面紙一般,剁的面干條線,下到鍋里蓮花轉(zhuǎn),撈到筷子上打秋千,盛到碗里賽牡丹”。做成的臊子面條長如線,細如絲,長而柔韌,細而不斷,易于消化,老幼皆宜,因湯料不同可分為臊子面和酸湯面。臊子面噴香美味,酸湯面清爽適口,別具風味。
慶陽臊子面
臊子面是慶陽普遍的地方面食,但不同地域特點各異,主要區(qū)別是臊子面的料不同。南部做臊子多用豬肉,北部各縣多用羊肉。
慶陽臊子面的制作非常講究,面條要細要長,猶如絲線漂在湯面上,湯要肥要香。制作面條時,先用優(yōu)質(zhì)小麥面粉加少許堿水調(diào)和揉成面團,和勻后,放在案板上,用盆扣住后餳兩三小時,面餳好后再反復揉搓,直到揉得又白又筋時,再用搟杖搟薄。面要搟的薄厚均勻、透亮、切的均勻,如同絲線一般。每切好一段,一折四疊提成小把,而后下鍋。煮熟出鍋后過一下涼水,撈到酸湯碗里,食用時再撈到香味撲鼻的臊子湯里,看一眼便令人垂涎。
要做好面條,和面、搟面、切面三道工序缺一不可。上好的面條,細長柔韌,裝在碗里整齊如梳。有人這樣稱贊慶陽臊子面,煮到鍋里蓮花轉(zhuǎn),挑上筷子掂腳尖,撈到碗里一盤線。
7、環(huán)縣蕎麥粉
經(jīng)常食用可消炎、解熱化痰,對治療肝腹水、糖司法部病等有獨特功能,是調(diào)劑飲食、健康長壽之佳品,可制作成床子面、蕎剁面、刀削面、涼面、蓬面攪團等食用。
6、正寧豆腐
正寧黃豆出粉率高,豆腐也很有名氣。主要特點是潔白細嫩,吃起來柔中含剛,宜于燴炒,翻卷不碎,入湯不爛。在正寧豆腐中,山河鎮(zhèn)的豆腐有“王中王”的美譽。相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是正寧羅川鎮(zhèn)人。一次,他想去看看木工鼻祖魯班,但一時不知帶什么作見面禮好,他看見自己案頭的豆腐,心想,帶一塊自家做的豆腐去,魯班一定喜歡,但怎么帶?他想,人都說“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我偏要用馬尾提著去。于是,他從毛驢尾巴上揪下來幾根長尾毛,穿過一塊豆腐提在手里,竟然提了起來。他坐在毛驢背上,一手抓韁繩,一手提豆腐,來到了魯班門前,魯班一見,驚得目瞪口呆……
5、鎮(zhèn)原糖油餅
當你漫步鎮(zhèn)原街頭,在食品攤上常常能看到長方形木盤中成摞成行的油餅。這種油餅顏色深紅,皮薄酥脆,吃起來香甜可口。糖油餅兌面很講究,將酵面、生面、熟面各三分子一,兌入適量蜂蜜、紅塘、雞蛋、熟油和堿面,一起合好揉勻,略發(fā)后再反復揉好,再揪成拳頭大的面塊,揉圓苫好,再一個個搟成小面餅,中間用菜刀劃一兩條縫,放入油鍋中炸熟。火候也很講究,油鍋燒滾即下?lián){成的油面餅,浮起,翻過,再用小火慢炸即成。
4、手工臊子面
臊子面的肉臊子用的是帶皮的五花肉,湯是敲碎的大棒骨熬了幾個小時的高湯,在湯中加入黃花、木耳、西紅柿丁、小豆腐塊煮至湯開。將煮好的面條放入碗中,澆湯后再依次放入肉哨子、雞蛋餅丁、蔥花、香菜、油潑辣子而成。
3、蕎麥··面
先把蕎麥磨成粉,然后做蕎剁面或··面,既可涼調(diào)冷吃,也可配以各種臊子湯。若配以羊肉臊子湯更是味道鮮美,香味撲鼻。
2、西米丸子
西米丸子最早是在民間宴席中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采用優(yōu)質(zhì)糯米粉加入適量的淀粉制成小面團,釀入紅豆沙餡、裹上西米上籠蒸熟。既可涼吃、也可熱食,食用時醮上蜂蜜味道更加可口。因它香甜味美,頗得食者好評,現(xiàn)在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和星級酒店,是人人都比較喜歡的風味小吃之一。
1、油餅
油餅本是平常吃食,各地都有南北無異,但要做的酥甜可口,色澤鮮美,皮薄味醇,久放不柔,卻不容易。久有盛名的鎮(zhèn)原糖油餅在發(fā)面、配料、油炸、上色等操作工序上有許多講究。首先面要發(fā)的軟硬適度,揉和的功夫要到家,直到挫揉均勻,沒有絲毫干面和氣泡為至;其次,面團里拌入一定量的大油、雞蛋清、蜂蜜,否則既不甜,也不酥;最后是油炸,面餅入油鍋后,一定要把握住火候,火大了,油餅容易焦紅,火小了不易炸熟,所以火勢油溫要適中,讓表皮上好火色,注意翻轉(zhuǎn)達到黃帶微紅的外表,色度清亮。炸到面熟出鍋。糖油餅成為鎮(zhèn)原的一道極具盛名的特色小吃,被命名為“甘肅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