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莒縣沭河濕地公園
沭河濕地公園,是莒縣東部新區(qū)主要的景觀亮點工程,免費向社會開放。公園基礎設施完善,文化內涵豐富,生態(tài)功能明顯,受到游客的廣泛好評。201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2012年沭河公園順利通過山東省水利風景區(qū)的考核驗收。2013年被山東省林業(yè)廳授予“省級濕地公園”。
沭河公園景觀規(guī)劃北起206國道楊店子橋,南至望海大道,全長15.3公里,規(guī)劃總面積1180公頃,其中景觀綠地856公頃、水域324公頃。按照“借山水勝景,攬?zhí)斓厝霊;揚莒縣文化,繪沭河景觀”的總體目標,融合現代城市經營理念,通過情景交融的景觀模式,打造、藝術與城市的標志性景觀,努力實現傳統(tǒng)與現代的完美融合,生態(tài)保護與經濟發(fā)展的和諧雙贏。公園結合沭河兩岸用地特點及縣城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采用“珍珠項鏈式結構”,由南至北沿線布置了城市綠洲、沭水拖藍、古今夕照、世紀飛虹、文化圣域、阡陌人間、莒人廣場、健身樂園、大河之舞、長波望月、泓天一水等11個主要景觀功能區(qū)和50個景觀節(jié)點,形成景觀空間和情感空間的雙螺旋,公園的建設使沭河成為莒縣城市一條具有生機和活力的希望之河、生命之河、綠色之河。
9、湯谷太陽文化源
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游風景區(qū)坐落于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濤雒鎮(zhèn),南距日照港10公里,北去嵐山港10公里,距劉家灣趕海園、金沙灘海水浴場、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故居均在5公里范圍之內,與同三高速公路、204國道和濱海大道相連,可直達景區(qū)。
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游風景區(qū)方圓10000余畝,是以日照地區(qū)深厚的遠古歷史文化為背景,以《山海經》中羲和祀日的太陽文化為主線,以當地的歷史遺跡與傳說為依據建設而成的天然生態(tài)型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qū)。風景區(qū)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主峰天臺山海拔258米,山巒起伏,郁郁蔥蔥,山下河流交錯,稻田縱橫。風景區(qū)內有羲和部落遺址、太陽神石、太陽神陵、女巫墓、老祖像、大羿陵、女媧補天臺與神鰲、天然東方神龍、魁星閣遺址與獨占鰲頭石刻、忘憂谷、秦始皇賜名的望仙澗、東方朔記載的東方玉雞等眾多遺跡與傳說。風景區(qū)于2006年開發(fā)建設,初步形成了以自然生態(tài)觀光為主,集觀光、探險、考古、休閑、娛樂、療養(yǎng)、會議于一體的特色旅游景區(qū)。
8、劉家灣趕海園
劉家灣趕海園總規(guī)劃面積5.15平方公里,擁有5.4公里長的黃金海岸線。落潮時有1.3萬畝潮間帶,灘平沙細,面積廣闊,盛產40余種貝類和蟹類,主要品種有竹蟶、文蛤、四角蛤、香螺、泥螺、馬蹄蟹和花旦蟹等。
劉家灣趕海園最初的旅游項目是單純的趕海拾貝,游客主要來自省內各內陸城市、河南、北京、南京等地,“趕海旅游”項目已成為我市旅游業(yè)的一大亮點。從2005年起,為更好地利用這塊資源,東港區(qū)政府對園區(qū)進行重新規(guī)劃,著重提升景區(qū)檔次,相繼開工建設了一批景觀景點。目前,一期工程園內道路建設、景區(qū)綠化已經完成,二期工程主體廣場、景點、景觀設施建設也已建成。三期工程辦公樓、旅游綜合服務中心、露天游泳池、延伸到大海的棧道、沙島浴場已完成規(guī)劃待開工建設。政府承擔的三期工程資金投入預計將達1.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8000余萬元。
由日照東辰集團開發(fā)的日照海濱度假中心、日照碧瀛海岸度假村已經具備同時接待1000人以上高端商務客人的能力。
7、日照竹洞天
日照竹洞天風景區(qū)位于日照城區(qū)西端的將帥溝毛竹園,總面積1000多畝,其中毛竹面積200多畝,其他竹子面積400多畝,水域面積400多畝,是南竹北移的成功典范,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景區(qū)綠化面積在80%以上,生長著毛竹、淡竹、斑竹、箬竹、紫竹、鋼竹、金鑲玉竹等100多個竹子品種。同時辟有專門的竹子品種展示區(qū)域,既是一個天然氧吧,又是一個生態(tài)植物園。
6、日照萬平口海濱旅游區(qū)
日照市萬平口海濱風景區(qū)位于日照新市區(qū)東側,市內主要干線海曲路的最東端,景區(qū)依黃海而建,南臨日照港,西接植物園,是日照旅游專線“阿掖山風景區(qū)-劉勰故里-九仙山風景區(qū)-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桃花島風情園-王家皂民俗旅游村-萬平口海濱旅游區(qū)-燈塔風景區(qū)-劉家灣趕海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qū)是市區(qū)內最大的景區(qū),海岸線長5000米,它以優(yōu)美宜人的自然環(huán)境、濕潤清新的空氣、寬闊潔凈的沙灘、清澈透明的海水和明媚燦爛的陽光著稱于世,游客們在此可以進行沙灘浴、海水浴、日光浴、沙灘排球等運動,是最能體現日照“藍天、碧海、金沙灘”特色的景區(qū)。
5、日照五蓮山旅游風景區(qū)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魯東南沿海城市日照五蓮縣東南,東鄰避暑勝地青島130公里,南距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25公里,北距中國風箏城濰坊110公里,西與亞洲銀杏王浮來山風景區(qū)相毗臨,五蓮境內有204、206國道縱貫東西,交通便捷。五蓮山風景名勝區(qū)屬溫帶半濕潤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12.6攝氏度,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內氣候溫和,特產豐富,山清水秀,河川縱橫,素有臺灣花蓮,“山東五蓮”之美譽。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qū),由五蓮山、九仙山兩景區(qū)組成,主峰海拔515.7米。景區(qū)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眾多,以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著稱。
五蓮山風景區(qū)是齊魯大地最大的野生藥庫,山東省野生杜鵑花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省級森林公園,佛教活動中心。被譽為“江北雙絕”的萬畝野生杜鵑花園、龍?zhí)洞髰{谷和有“通天之舉”的皇家寺院――護國萬壽光明寺更是享譽大江南北。通過幾十年的開發(fā)與建設,五蓮山旅游風景區(qū)已經成為魯東南最大的生態(tài)風景區(qū)。五蓮山風景名勝區(qū)最佳游覽時間為春夏秋三季,春夏之交萬畝野生杜鵑花盛開,漫山遍野,令人陶醉。秋霜季節(jié),滿山紅葉層林盡染,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
4、龍門崮
龍門崮風景區(qū)地處風光秀麗的日照市東港區(qū)三莊鎮(zhèn)龍門崮山。該景區(qū),東距日照市區(qū)28公里,西距莒縣30公里,南距鎮(zhèn)駐地5公里。
龍門崮自然風光怡人。石人、石雞、龍門石、試心石、情侶石,石石有故事;天洞、仙女洞、望海洞、仙螺洞、文心洞,洞洞皆傳說。龍門崮植被茂盛,品種繁多,蘋果、山楂、大棗、柿子、李子、梨等經濟園林遍野,蒼松疊翠,郁郁蔥蔥;芙蓉、國槐、柞樹等生態(tài)林遍布與屋巒溝壑中,春華秋實,林茂果香;山下湖光瀲滟,流水潺潺,更增添了龍門崮的秀美與靈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龍門崮神話傳說和民間典故頗多。據說劉勰年少時因家中貧困,常到龍門崮雞鳴寺中讀書,在文心洞靜心煉文,后著成文學批評巨著《文心雕龍》。龍門崮山頂處一懸峭壁,其頂端有三塊立聳立的巨石,似石門門,有一神秘圓洞,就是久傳盛名的“龍門”。相傳,很久以前一年適逢二月初二,這天上午突然電閃雷鳴,石破天驚,龍門崮懸崖峭壁的三石門徐徐而開,一條巨龍從門中騰空而起,這便是東海龍王鰲廣,后來便有了“二月二,龍?zhí)ь^”的說法。此情景恰巧被山腳處一牧羊人發(fā)現,被龍王點擊成石,而永遠與山相伴。此外還有李半仙墓、鳳凰落垛不落崮、孫悟空學藝、神茶等傳說、遺跡等50多個,個個美麗動聽,令人遐思。
景區(qū)主要由山東榮安集團、浙江寧波客商、三莊鎮(zhèn)政府及所在村聯合開發(fā)。鎮(zhèn)里成立了龍門崮旅游公司。工程一期投資3000萬元。主要開發(fā)松、杏、洞等自然資源,結合歷史記載和神話傳說,規(guī)劃建設“龍湖”、“梅園”、“竹園”、“桃園”、“松園”等生態(tài)景園,建設“雞鳴寺”、“百龍街”、“龍王廟”、“龍鳳塔”等人文主體景觀。同時建設龍湖山莊、草坪廣場、停車場等輔助設施。龍門崮風景區(qū)已建設成為一個集登山、觀光、洗浴、垂釣與一體的休息、娛樂、民俗旅游風景區(qū)。
3、浮來青旅游度假區(qū)
浮來青旅游度假區(qū)位于莒縣城南夏莊鎮(zhèn),是一處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餐飲住宿、培訓學習于一體的AAAA級旅游度假區(qū)。度假區(qū)東臨日照市,南接臨沂市,距日照、臨沂、青島機場(港口)分別為1.5小時、1小時和3小時車程,離日蘭高速莒縣出口3公里,莒縣至臨沂、莒縣城區(qū)至夏莊鎮(zhèn)公交專線經過度假區(qū),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交通十分便捷。
度假區(qū)以“茶文化”為主題,分南北兩大片區(qū)。南部片區(qū)以浮來青茶園為主體,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南茶北引”的典范,也是國內唯一一處全部采用松林防護、微噴灌溉的有機茶園,樹木覆蓋率達96%,形成了獨特的茶園小氣候。茶園先后被評為“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范區(qū)”、“國家級茶葉生態(tài)示范園”,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成為魯東南地區(qū)極負盛名的農業(yè)觀光旅游點。所產的浮來青茶素有“江北第一茶”之稱,以其“綠、香、醇、凈”的特點,贏得了茶界專家和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名茶、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名牌;先后榮獲“中茶杯”全國名優(yōu)茶評比一等獎,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覽交易會國際名茶金獎,第二屆農業(yè)博覽會金獎,第四、第五屆中國國際農業(yè)博覽會名牌產品。北部片區(qū)規(guī)劃建設了度假村、浮來茗香區(qū)、休閑娛樂區(qū)、拓展訓練區(qū)、水岸風情商業(yè)街、綜合服務區(qū)六大功能區(qū),與南部片區(qū)共同形成了“春品茶、夏垂釣、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鄉(xiāng)村特色旅游度假區(qū)。
2、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經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在大沙洼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全國首批國家森林公園之一。公園依山傍海相依,總面積12000畝,森林覆蓋率75.8%。園內動植物種類繁多,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在長達7公里的黃金海岸線上,浪緩灘闊、沙質細潤、海水潔凈,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沿海僅存未被污染的黃金海岸”,這里的沙灘被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譽為“夏威夷所不及”。 公園分為森林旅游區(qū)、海濱娛樂區(qū)、療養(yǎng)度假區(qū)和太公文化區(qū)等4個功能區(qū),F已建成水下鯊魚館、動物園、姜太公紀念館、海水浴場、森林浴場等景點;開展了多人騎自行車、歐式馬車、游覽觀光車、水上騎士、沙灘車、摩托艇、海上快艇、空中飛人等游樂項目;現有26家獨具特色的海濱酒店投入運營,可同時容納2500人住宿、3000人就餐。公園先后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造林綠化先進集體”、“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山東省十大魅力景點”、“山東省十佳森林公園”、“山東省十佳休閑旅游度假區(qū)”、“山東省生態(tài)教育示范基地”、“省級青年文明號”、“省級服務名牌”、“山東公園建設(18張)省旅游細微服務示范企業(yè)”等榮譽稱號。目前,公園旅游內容日益豐富,接待能力不斷提高,已經成為人們休閑觀光、避暑度假、商務旅游和開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展海上運動的理想勝地!按笊惩荨逼放普蔀椤爸袊谝唤鹕碁钡南笳鳌
1999年起,在市、區(qū)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以及社會各屆人士大力支持下,公園進入加快發(fā)展階段。公園知名度日益提高,成為山東省旅游規(guī)劃“五區(qū)一線”中海濱旅游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市首批AA級旅游景區(qū),并榮登山東省十大新景點榜點。2003年――2007年山東省優(yōu)先發(fā)展的重點旅游項目“太陽城主題公園”和“四季海水浴場”項目已選址森林公園,為公園今后大開發(fā)、大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已經成為人們休閑觀光、避暑度假、商務旅游和開展海上運動的理想勝地。
1、浮來山風景區(qū)
莒縣浮來山風景區(qū)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隸屬美麗的海濱城市――日照市,是國家AAA級旅游區(qū)、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qū),距日照市60公里、莒國故城6公里,千年古剎定林寺、千年古觀朝陽觀、天下銀杏第一樹、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點吸引著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曾接待過、呂正操、王丙乾、錢偉長、張思卿、胡繩、彭佩云、丁肇中、趙忠祥、沈力等2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中外名人。
在秀奇玲瓏的浮來山上,有商周老樹,晉代古剎,隋唐廟庵,古藤繞樹,松柏參天,美禽棲枝,奇鳥鳴林,令人心曠神怡。莒魯國君盟于浮來、東晉高僧竺法汰講《禪定》、慧地校經、曇觀送舍利、三豐傳丹術……尚有遺跡存在,志乘可查。
浮來山地質構造獨特,被山東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qū),是山東省四大地質公園之一,也是日照市第一個地質遺跡保護區(qū)。千年古剎定林寺是山東省現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我國古代文學評論家劉勰故居所在地,始建于東晉,興起于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寺內“天下銀杏第一樹”樹齡近四千年,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堪稱生物界中的“活化石”。寺內三教堂為山東唯一一座三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