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崇澎是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也是近代植物學在中國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國高等植物分類、植物區(qū)系方面和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態(tài)學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 浙江海寧縣路仲人,生于1883年11月11日,青年時代曾中過秀才。那時的中國,內(nèi)憂外患,民不聊生,有志之士奔走呼號,獻身于救國運動。錢祟渤受到科學救國思想的影響,不求高官厚祿,立志獻身祖國科學事業(yè),先后進入南洋公學和唐山路礦學校學習,以后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1910年,與竺可楨、李四光等一起遠渡重洋,赴美留學。
錢崇澎 - 個人簡歷
1910年留學美國,
1914年于伊利諾大學自然科學 院畢業(yè),后又在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學習。
1916年回國,在 南京甲種農(nóng)業(yè)學校任教。
1919年任金陵大學教授,
1920年任東南大學教授。
1922~1926年先后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廈門大學教授,
1927~1935年任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所長,其間兼任中央大學農(nóng)學院教授。
1935~1937年任四川大學教授,
1937~1942年回中國科學社任職,
1942年起任復旦大學教授,
19s0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3年以后,一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先后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 中國科協(xié)委員,北京市科協(xié)副主席,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擔任《中國植物志》編委會主編等職。
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后為生物學部)學部委員。
錢崇澎 - 報效祖國
盡管困難重重,但錢崇澎激仍以極大的熱情,致力于在國內(nèi)建立、發(fā)展近代植物學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在許多方面都是開創(chuàng)性的,他首次打開了被視為中國人不敢闖的禁區(qū)。1916年錢崇謝在國外發(fā)表了《賓州毛蓖的兩個亞洲近緣種》,這是中國人用拉丁文為植物命名和分類的第一篇植物學文獻,它標志著近代植物分類學在中國誕生了。1917年他發(fā)表的《鋇、鋁、飾對于水綿的影響》,也是中國研究植物生理學方面的第一篇著作。1927年他寫出了《黃山植被和植物區(qū)系》一文,是中國最早的地植物學文章,也是他在國內(nèi)第一個選擇了在植物分類工作中難度較大的蘭科、等麻科、豆科、毛蓑科……等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成果。錢崇謝為了更快地傳播新技術和新的科學知識,1917年發(fā)表了《介紹新著動植物顯微鏡法》,1915年譯有《生命論》、《天演論》,1929年翻譯了《細胞的滲透性質(zhì)》、《自養(yǎng)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植物生理學方面的論文。除上述開創(chuàng)性文章外,還有《禁林之種類與分布》、 《植棉疏密之試驗》、《植物之天演》、《浙江蘭科之三新種》、《中國植物之新種》等,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著作。關于錢祟澎早期的論文、專著和譯文,大多數(shù)發(fā)表在《科學》、《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論文集》、《中國研究院植物學文集》等刊物上。他在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及植物生態(tài)學和地植物學所作出的貢獻,為近代植物學在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他是中國近代植物學的開拓者。
錢崇澎極其重視野外實地植物調(diào)查工作。他回國不久,就開始在浙江和江蘇南部進行植物區(qū)系的研究工作,不畏干辛萬苦,采集標本1萬多號,特別是對浙江省植物做過系統(tǒng)的收集和整理。以后又對南京鐘山的森林和巖石植物進行過專門的觀察和研究。1923年他和陳煥筋、秦仁昌等到湖北西部調(diào)查采集標本。他還制定了江蘇、浙江、安徽、四川各省的調(diào)查規(guī)劃,他所組織的采集隊走遍了這些地區(qū)的山山水水,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中國東南、西南植物區(qū)系和植被等方面的研究開辟了道路,也為以后編寫地區(qū)植物志、全國植物志以及研究植物地理學等方面創(chuàng)造了條件。通過這些野外考查活動,使錢崇渤初步認識了祖國的綠色寶庫,開闊了視野,更堅定了他獻身科學的信念。
錢崇澎 - 領導者
錢崇澎還是一位出色的科學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人。他認為,要發(fā)展近代植物學,必須建立研究基地,組織研究力量。為此,他與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騎依靠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的補助,于1922年8月18日成立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1926年9月成立植物部,建立了實驗室、圖書館、標本館等。這也是舊中國不容易實現(xiàn)的事。最初推胡先騎為主任,1929年起由錢祟渤擔任主任。這是中國第一個韌具規(guī)模的植物學研究機構(gòu),該所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迅速的進步,錢崇渤是中國近代植物學的奠基者,而這個機構(gòu)也同時成為中國近代植物科學的搖籃,成為培養(yǎng)一代代后起學者的學校,成為研究工作的發(fā)展基地?上н@辛苦經(jīng)營得來的研究所和科研設備,至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部毀于日軍的炮火之下。
到了30年代,植物學的科研和教學隊伍逐漸擴大,迫切需要將全國植物學研究者組織起來,運用研究成果,促進植物學發(fā)展。在錢祟渤和胡先騎、辛樹幟、李繼侗、張景城等植物學家的倡議下,1933年8月20日在重慶北磅成立中國植物學會,錢祟甜當選為評議員。中國植物學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植物學發(fā)展進入新的階段,標志著中國植物工作者團結(jié)起來獨立自主地從事植物學研究,在中國植物學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翌年,在廬山蓮花谷召開的學會年會上,他繼續(xù)任評議員,并被選為《植物學雜志》的編輯員(該雜志是《植物學報》的前身)。此后,他一直是植物學會的領導人之一。解放后也一直是中國植物學會的理事長。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了保存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初步形成的科研隊伍,他和全所人員長途跋涉,并經(jīng)中國西部科學院盧作率先生的幫助,在重慶北陪找到了一個落腳點。由于國民黨政府不重視科學事業(yè),科學工作者在社會上備受歧視,生物研究所遷到北培后,經(jīng)費更加困難,物價猛漲,而國民黨又以如不把生物研究所改為“國立”就不發(fā)給平價米的惡劣手段來威脅,企圖控制這個研究所。在此情況下,許多職工難以維持生活,錢先生就帶領大家種菜、養(yǎng)豬、修土房,還和一些高級職員到外面兼課,以所得的平價米來補助困難的職工,維持最低生活,保存了這支隊伍。在極端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貧病交加,患了嚴重的胃病,但還是團結(jié)同志堅持研究工作。《四川北暗植物烏賊》、《四川的四種木本植物新種》、《四川北賠之菊科植物》等重要論文,就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寫成的。此外,他在青城山一帶采集的植物標本,至今仍是教學和科研中的寶貴資料。
新中國誕生后,黨對科學事業(yè)的重視和關懷使錢老深受鼓舞。他以獻身于新中國科學事業(yè)的巨大熱情,更加辛勤地工作。他先后被選為中國植物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和理事長。錢老除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領導工作外,他還親自參加了植被與植物區(qū)劃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他與其他同志合作編寫了《黃河流域植物分布情況》、 《中國植被區(qū)劃草案》、《中國植被類型》、《中國森林植物志》等重要著作。他雖已是古稀之年,為了發(fā)展祖國的科學事業(yè)還倡議和領導了《中國植物志》的編寫工作,他任主編并擔任了等麻科部分編寫工作。中國是世界上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植物志的編寫任務十分艱巨。錢老知難而進,從1959年開始,到他逝世前共出了3卷(現(xiàn)已出了20多卷)。全書計劃80卷,約4000萬字,全書出齊后將為中國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基本資料,也是對世界植物學的一大貢獻。錢老還領導了編纂地區(qū)植物志和各種通俗植物手冊,以及開展植物?茖俚难芯。
錢崇澎 - 培養(yǎng)人才
解放前,錢老曾在大學任教多年,教過很多課,如科學概論、植物學、生物學、樹木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等。為了使學生更快地學習新的植物學知識,他與鄒秉文、胡先騎兩位先生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植物學教科書《高等植物學》,192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錢老不論講過多少遍的課程,講課前總是聚精會神,一絲不茍地備課?谷諔(zhàn)爭時期條件十分艱苦,他始終堅守崗位,在暗淡的桐油燈下備課,編寫教材,工作到探夜。
錢老在教學中,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專業(yè)思想。例如,他在江蘇甲種農(nóng)業(yè)學校教授樹木分類學時,常常招領學生到郊外去采集標本,使同學們通過自己查閱圖鑒、檢索表,對植物定名,初步掌握野外觀察植物和鑒定植物的能力。訪多學生如仲祟信、汪振儒等都是在錢老的影響下學植物學的。僧是植物分類學家秦仁昌學習植物學、從事植物分類研究的啟蒙老師,秦的畢業(yè)論文《南京木本植物》就是在錢老指導下完成的。 錢老為了幫助成績優(yōu)異的青年出國深造,到處奔走,爭取國內(nèi)外的獎學金。他熱情支持青年人發(fā)表著作,如裴鑒的《中國藥用植物志》就是錢老建議寫成的;吳中倫翻譯的《植物群落學》,也是由錢老幫助修改、校對的。對于勤奮好學的青年入,不論是學生還是助教,凡向他求教的,他都熱情接待,耐心解答。自己不大了解的也指以線索,從不敷衍塞責。凡請他審查論文的,他總是逐字逐句,包括學名拼法、文字修辭、標點符號,都認真審核、修改,給予批注。直到晚年,還可從一些同志論文上看到他用售秀的蠅頭小楷修改過的文字。就是在錢老養(yǎng)病期間,他仍然為《植物學報》審閱和校對稿件,并為《中國植物圖鑒》和一些著作寫序言。
錢老從事科學事業(yè)的50年中,有30多年是在舊社會度過的!爸袊茖W社”是民辦的,經(jīng)費困難,作為一個負責人,不管條件多么艱苦,他都和大家一樣堅持野外采集。他長期患胃病就是早年在天日山考察時開始的。錢老非常重視助手和學生的工作和勞動業(yè)績。中國科學社的采集員陳長年,在野外工作不幸逝世,錢老非常痛心,特以陳長年的名字作為蘭科一個新屬命名,這就是“長年蘭屬”的由來。
錢老嘔心瀝血,為中國培養(yǎng)了許多植物學人才。如秦仁昌(分類學)、李繼侗(植物生理學)、鄭萬鉤(林學)、方文培(植物分類學)、曲仲湘(地植物學和生態(tài)學)、楊銜晉、吳中倫(林業(yè))、焦啟源(芳香油)、朱健人(農(nóng)學)、孫雄才(分類學)、仲祟信(大米草)等都易他的學生,都是國內(nèi)外知名的中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的骨干,也是受人尊敬的—者前輩。
錢崇澎 - 主要著作
《中國蘭科植物的研究》、《中國交壤木種類研究》、《中國槭樹科植物的地理分布》、《長年蘭蘭科之新屬》,《黃河流域植被的分布》、《中國自然區(qū)劃》、《中國森林 植物志》、《森林之種類與分布》、《植棉疏密之試驗》、《植物之天演》、《浙江蘭種之三新種》、《中國植物之新種》、《中國植被區(qū)劃草案》等,此外,還翻譯了一些植物生理等方面的論文。
錢崇澎 - 人物評價
錢老大半生是舊社會度過的,他為人正直,堅持真理,從不隨波逐流,不在反動勢力面前低頭,這種高尚品德與他為科學事業(yè)百折不撓、勇于獻身的精神相輝映。
國民黨的許多官吏乘抗戰(zhàn)之機,大發(fā)國難財,貪污腐敗。錢老和老百姓一樣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爱斖笨吹藉X老的困難處境,勸他去做立法委員,他斷然拒絕,并寫詩明志。他寧肯步行10多里到一所私立中學兼課,換幾斗米維持生活,也不為國民黨高官厚祿所誘惑。
抗戰(zhàn)勝利后,錢老隨復旦大學迂回上海,任農(nóng)學院院長。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統(tǒng)區(qū)尖銳復雜的階級搏斗中,他總是站在革命學生一邊,他自己也參加過進步組織的活動。1947年當有人提出由美國出錢與中國合編《中國植物志》時,錢老慷慨陳詞:中國的植物志必須由中國人自己編寫,不能由外國人寫。解放前夕,有人勸他去臺灣。他斷然拒絕。
錢老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為人謙虛謹慎,治學謹嚴,贏得了植物學界的敬重。植物研究所剛成立時,所里存在不同學派和不同的學術觀點,錢老以兼收并容納科學態(tài)度,發(fā)揮諸家之長,做到人盡其才。
錢老幾十年如一日,辛勤勞動,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學事業(yè)。
錢崇澎 - 相關詞條
陳太一 | 周炯槃 | 呂保維 | 陳涵奎 | 何大中 |
周炯盤 | 程國棟 | 吳幾康 | 鮑家善 | 酈能敬 |
武爾楨 | 翟裕生 | 隋經(jīng)義 | 陳力為 | 張錫熊 |
黃武漢 | 於崇文 | 慈云桂 | 邱緒環(huán) | 吳佑壽 |
申仲義 | 歐陽自遠 | 常迵 | 郭平欣 | 金德祥 |
張松蹤 | 何景 | 方宗熙 | 鄭重 | 趙修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