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沂 - 個人簡介
劉洪沂,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承相聲大師王世臣先生,郭德綱的啟蒙老師之一,笑星及書畫大師李嘉存的搭檔,相聲明星李偉建的師父。劉洪沂擅長柳活,與侯耀文在京劇的造詣上,并稱于相聲界。劉洪沂在相聲教學及傳統(tǒng)相聲的挖掘和整理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郭德綱所創(chuàng)辦的德云社,大量的傳統(tǒng)相聲實際出于劉洪沂的口傳心授,被陶莉慧稱為“實誠的傳統(tǒng)相聲火炬手”。
劉洪沂 - 生平經(jīng)歷
1949年,出生于文藝世家,父親叫劉醒民,是天橋醒民劇團的創(chuàng)始人。母親在華藝京劇唱戲,唱金派,是中國第一位女花臉表演藝術家。父親在1956年去世后,家里生活比較困難,因此而輟學。劉洪沂童年受到家庭極深的影響,為日后相聲事業(yè)以柳活見長奠定了基礎。年輕時就在專業(yè)文藝團體工作。文化革命時轉業(yè)下放到北京扎鋼廠做了一名工人。
1968年,劉洪沂又入伍成為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zhàn)士。在部隊宣傳隊,演過小喜劇、話劇等等,深入學習了包括蒙族舞、藏族舞、朝鮮舞等舞蹈,并綜合運用,創(chuàng)作了相聲《翩翩起舞》。
轉業(yè)后又回到了工廠,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曲藝的追求。
他在工廠為工人師傅們演出,說相聲。唱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深受工人師傅們的愛戴。
文革結束后他才回到了文藝專業(yè)團體,加入了中國鐵路文工團,與侯耀文、石富寬、笑林、李國盛、李嘉存、單聯(lián)麗、趙偉洲、馬云路、劉際、陳寒柏、含笑等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的著名相聲演員共同演出。多次參加心連心藝術演出。這使他在藝術上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他在相聲藝術上他刻苦鉆研,創(chuàng)作出很多的相聲作品。說,學,逗,唱,劉洪沂先生更上一層樓。
他的京劇和侯先生一樣夠得上專業(yè)水平。京腔京味,字正腔圓。
劉洪沂先生謙虛隨和,與人為善樂于助人。他和侯耀文先生是“父一輩,子一輩”的關系,他的父親與侯寶林私交深厚,其表演風格深受侯派相聲的影響,甚至在一些媒體中被稱為“侯派相聲的代表人物”。
劉洪沂與李建華在80年代中后期曾經(jīng)紅及一時,柳活很見功力。聽他說曾經(jīng)要改名叫劉立求,后來因與“琉璃球”諧音從而作罷。劉一舉成名是在86年的電視大獎賽。這次大賽讓李金斗,陳涌泉,王謙詳,李增瑞,劉洪沂,李建華,牛群,李立山極大地擴大了影響。最后逗哏的第一名是李金斗,捧哏的第一名是李建華。劉與李的作品是<<包工傳奇>>。這次大賽馬謝也參加了,作品是<<五味大俠>>,可惜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這次大賽是迄今為止水平最高的一次大賽,很多人在這次大賽的作品是他們直到今天最好的作品。后來劉與李還合作演出過<<武大郎開店>>,反映一些商人的欺騙行為。其它好作品很少。
劉洪沂晚年致力于傳統(tǒng)相聲的拯救和挖掘,郭德綱曾多次到劉先生家中請教和學習。他經(jīng)常表演的傳統(tǒng)段子有:《武墜子》、《赴宴斗鳩山》、《遇皇后》、《說評書》、《賣估衣》、《包公傳奇》、《三人轉》、《天王廟》、《武大郎》、《新編四廊探母》等等。其中,表演《武墜子》多次,有一次在臺上因情緒激動,當場吐血暈倒,在相聲界傳為佳話。
劉洪沂 - 與侯耀文
2007年,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溘然長逝。在侯先生追思會,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相聲藝術家們聚在一起,追思同行追思朋友。這足以表明了相聲界的團結。表明了藝術家們?yōu)檎衽d相聲共同努力的決心。
劉洪沂先生在追思會上講了一句:“侯耀文這人,霸道。想起一出是一出!北姸嗝襟w便炒作說劉先生和侯先生生前不和,說劉先生在侯耀文死后翻舊帳激怒侯耀華等等。其實不然,劉先生是以自己的講話方式贊揚了侯先生,抒發(fā)了對侯先生的感情。媒體均屬外行誤傳。把劉先生在追思會上的講話從頭至尾聽完,就能聽出他們之間的友誼。就能感受到劉先生對侯先生突然離去的那種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