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德沃夏克 - 個人簡介
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年--- 1904年)捷克杰出的著名作曲家。他出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個農(nóng)村(Nelahozeves),其父是小旅店主兼做肉店生意。童年受捷克民間音樂熏陶,隨里曼學習音樂。1857年入布拉格管風琴學校學習。1862年起在臨時劇院(后改建為國家歌劇院)樂隊拉中提琴,同時開始創(chuàng)作。此后廣泛結交捷克進步知識界人士,鉆研歐洲古典樂派、浪漫樂派以及捷克前輩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作品,確立了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的信念。1871年辭去樂隊工作,除以教堂管風琴師謀生外,集中精力,從事作曲。19世紀70年代中期,受到勃拉姆斯的賞識和支持,領到了政府頒發(fā)的輔助金,從此進入創(chuàng)作旺盛期。多次訪問英國,并去俄、德、美等國演出自己作品,備受歡迎。1891年任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同年被英國劍橋大學授予榮譽音樂博士學位。1892年任美國紐約音樂學院院長。1895年回國,繼續(xù)在布拉格音樂學院任職,1901年任院長。1904年5月1日病逝。
德沃夏克(1841-1904)是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誕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個家庭里。德沃夏克雖然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才,但清貧的家境不允許他有順利學習音樂的條件,只好學會父親的行業(yè),幫助家庭聚積一些錢后,才獲得進布拉格音樂學校求學的機會。他的童年是伴隨著辛勤的勞動度過的。十三歲時,他便沿襲父親的道路,當了小旅店主兼做肉店生意的學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是一個十分上進,他刻苦自學,并逐漸顯露出音樂才能。
他最先跟本村的樂師學習小提琴,十六歲時進入布拉格風琴學校學習。這所音樂學校是他成為音樂家的搖籃。1859年,德沃夏克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布拉格風琴學校畢業(yè),此后他便開始在捷克國家劇院里擔任中提琴師。在此期間,他廣泛地吸取各種音樂知識和技能,努力學習西歐古典主義和浪漫樂派作曲大師們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并且邁上自己的音樂創(chuàng)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強烈民族感和熱愛祖國民族藝術的音樂家,對捷克民族樂派的偉大創(chuàng)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導和致力發(fā)展的民族音樂文化事業(yè)由衷地贊賞和擁護。在捷克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下,他為發(fā)展民族音樂作出了自己的很大貢獻。作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歲的德沃夏克就發(fā)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響曲《茨洛尼斯的鐘聲》問世,此后便開始了他源源不斷的音樂創(chuàng)作。1878年,他創(chuàng)作的《斯拉夫舞曲》獲得很大成功,從此奠定了他作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來到美國,擔任了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當時德沃夏克已經(jīng)六十歲高齡了。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始終把民族性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無論在歌劇、交響樂或室內樂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將民族性、抒情性和歐洲古典音樂傳統(tǒng)緊密結合起來,達到盡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國任教期間,以美國黑人音樂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F大調弦樂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輝的代表作《新大陸交響曲》。
德活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體裁也很廣。他共創(chuàng)作了十二部歌劇,十一部神劇和清唱劇,九部交響曲,五部交響詩,六部協(xié)奏曲,三十二首室內樂重奏曲,此外還有大量的鋼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b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狂歡節(jié)序曲》、《F大調弦樂中重奏》和歌劇《水仙女》、《國王與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風在布拉格逝世,終年六十三歲。
安東·德沃夏克 - 個人軼事
一:德沃夏克,一個成功者的奮斗歷程
歐洲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來到紐約音樂學院當教師了。他給美國他最豐富的音樂天資,美國則以它最好的東西回敬他。他就是波希米亞人德沃夏克。他的生活讀起來象一部為成功而斗爭的故事書。他生于1841年,在波希米亞的一個小村莊米爾豪森,他的父親在那里當小客店的老板和賣肉的。他自己的習賣并幫助養(yǎng)家。但是他想做一個音樂家。他的國家和民族的民間音樂已經(jīng)成為他血管里的血液一樣的身體的一部分了。農(nóng)民們不但在勞動時唱歌,他們往往在星期日做完禮拜后就開始唱歌和跳舞,而且不停地一直繼續(xù)下去到第二天早晨。那里一共有四十多種波希米亞的民族舞蹈。
在波希米亞的學校里有音樂課,所以德活夏克在十四歲就已經(jīng)學會唱歌、彈風琴、鋼琴和拉小提琴了。這時他參加了那個在假日為婚禮演奏的村莊管弦樂隊。他的父親仍動員他放棄音樂。為了努力勸他的父親改變主意,安東尼為村莊管樂隊作了一首波爾卡舞曲。但是他不知道小號是移調樂器,(即從譜子上寫的調子移到一個不同的調子上去彈奏的樂器)因此那首波爾卡舞曲是一種可悲的失敗,于是他就進了那個小客店兼賣肉的鋪子。
他是如此不愉快,以致一年結束時,他的父親讓他離開那兒到布拉格的一個琴學校去學習。他沒有錢維持生活。他只好每星期日到教堂去,在平時則到一個旅館去在管弦樂隊里演奏。他在這里學到了不同樂器的運用和如何使它們的音勻融在一起。除了教堂音樂和餐館里的低劣的流行曲調之外,他很少有機會聽別的樂西。有時他用好話求一個交響樂隊的定音鼓手讓他蜷縮在一個鼓后面聽一次音樂會。有一他有機會花四分錢聽《自由射手》,但他連四分錢也沒有。那風琴學校是一個發(fā)霉的、滿是灰塵的地方,除了樂理和一些規(guī)則之外,沒有教多少東西。他買不起任何大作品的樂譜,而且那里沒有任何他能用的圖書館。當他二十歲畢業(yè)時,他仍然對貝多芬的交響曲知之不多。
較好的日子來到了。在小小的波希米亞,正象在那些較大的國家里一樣,也有全國的音樂運動,它的領袖是今天仍然流行的歡快歌劇《被出賣的新娘》的作曲家斯美塔那。他是國家歌劇院的指揮,因此德沃夏克在那管弦樂隊里獲得一個位置。斯美塔那對他很和善,把所有的偉大杰作的譜子都借給他,并鼓勵他作曲。
德沃夏克作歌劇、交響曲和各種音樂,作了十年。但由于他認為它們不夠好,所以把它們都撒碎了。他的勇氣和耐心逐得到了報償。在重寫了三次以后,他的一出歌劇成功了。等他到美國的時候,他已經(jīng)作為那些美妙的“斯拉夫舞曲”的作曲者而在全世界聞名了。他也曾經(jīng)在他自己的國家獲得了一個榮譽學位。
二:德沃夏克與美國
德活夏克并不是像他的風琴學校的老頭們那樣學究氣十足,他除了教音樂的規(guī)則之外,還力圖教它的精神。他認為那些年輕的美國音樂家們力圖模仿歐洲音樂,做得太過分了。德沃夏克覺得他們應當從他們自己的豐富的民間旋律寶藏中給自己的國家制造一種民族音樂。為了向他們表明他們可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寫了他那部偉大的交響曲《自新大陸》。
《自新大陸》交響曲是所有交響曲中最偉大的一部之一。德沃夏克并不只是抄襲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主題。他受到黑人和印第安人音樂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出他自己的主題。在第一和第三樂章的歡快的曲調的閃現(xiàn)中,我們甚至能不時瞥見美國移民者們朝氣蓬勃的谷庫舞和碾米時閑談的景象。第二樂章那段美妙的“慢板”也許是所有交響樂中最動人的旋律,它表現(xiàn)了黑人靈歌的精神。并且人們唱“念故鄉(xiāng)”這句歌詞的時候往往也把它唱得象一首靈歌。
安東·德沃夏克 - 主要作品
(1)交響曲九部,從第一部至第九部的正確編號分別為c小調、bB大凋、bE大凋、d小調、F大調、D大調、d小
調、G大調,e小調。(2)歌劇:《國王與礦工》、《頑固的農(nóng)民》、《萬達》、《農(nóng)民無賴》、《德米特里》、《雅各賓黨人》、《魔鬼與凱特》、《水仙女》、《阿爾米達》等12部。其中《水仙女》在1901年首演后受到長久而廣泛的歡迎,不亞于斯美塔那的《被出賣的新娘》。
(3)合唱曲:《贊歌》、《圣母悼歌》、《幽靈的新娘》、《圣柳德米拉》、《D大調彌撒曲》、《安魂彌撒曲》,《感恩贊美詩》等。
(4)管弦樂曲:除上面9部交響曲外,尚有《交響變奏曲》,序曲6首(包括《狂歡節(jié)》),交響詩5首(包括《水妖》、《午時女巫》、《金紡車》、《野鴿》),《斯拉夫狂想曲》3首,大提琴協(xié)奏曲3首,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序曲3首(《在自然的王國里》、《狂歡節(jié)》、《奧賽羅》,合稱為“自然、生命和愛情三部曲”)。
(5)室內樂:鋼琴三重奏4首(最后一首是《杜姆卡三重奏》),弦樂三重奏1首,鋼琴四重奏兩首,弦樂四重奏13首,鋼琴五重奏1首,弦樂五重奏兩首,弦樂六重奏一首。
由于他的作品的影響力,很多文學創(chuàng)作都會引用他的一些曲子。比如著名話劇作家喻榮軍創(chuàng)作的話劇《去年冬天》里面就有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
安東·德沃夏克 - 作品簡介
德沃夏克代表作品集CD36、37--歌劇《水仙女》
中文名稱:德沃夏克:水仙女
資源類型:APE
版本:Fleming,Heppner,CzechPO,MackerrasDECCA
發(fā)行時間:1998年
專輯歌手:AntoninDvorak
地區(qū):捷克
語言:普通話
作品簡介:三幕歌劇《水仙女》,是捷克作曲家安東·德沃夏克根據(jù)劇作家亞羅斯拉夫·克瓦皮爾創(chuàng)作的腳本作曲的一部抒情童話歌劇。德沃夏克共創(chuàng)作了10部歌劇,《水仙女》是他創(chuàng)作的最出名的一部歌劇。該劇于1901年3月31日首演于布拉格民族劇院,那時,他正擔任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演出極其成功。
劇情簡介:水仙女是一個在歐洲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從前,在大森林里的一個湖中,住著一位仙女,她愛上了一位英俊的王子,為了變成人到人間去和王子相會,她只好去求助女妖。女妖對她說可以滿足她的要求,但她必須變成啞巴,同時,一旦她失去王子的愛,就必須永遠生活在湖的最深處而且王子也將遭到不幸。水仙女來到人間,也的確與王子相愛了,但就在他們舉行婚禮的那一天,王子卻愛上了作為來賓的鄰國的一位公主。水仙女痛苦萬分只好遵守諾言,回到湖水深處。不久,王子后悔了,他來到湖邊呼喚水仙女,并請求得到她的原諒,但一切都已經(jīng)太晚了,最后他死在了湖邊。
安東·德沃夏克 - 個人代表作
《e小調第九交響曲》(Op.95)——《新世界》,又譯《自新大陸》,詳見《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
《大提琴協(xié)奏曲》(Op.104)
鋼琴曲《幽默曲》(Op.101-7)
安東·德沃夏克 - 相關條目
艾薩克·斯特恩 |
弗里茨·克萊斯勒 |
弗特·格羅菲 |
查理·帕克 |
安東·德沃夏克 |
克勞迪奧·阿勞 |
喬治·博列特 |
喬治·比才 |
邁爾斯·戴維斯 |
平夏斯·祖克曼 |
邁克爾·拉賓 |
唐·庫普曼 |
賈科莫·普契尼 |
莫里斯·安德烈 |
吉東·克雷默 |
拉維·香卡 |
安東·德沃夏克 - 參考資料
(1)http://www.cnave.com/knowledge/musican/
(2)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501/1413.html
(3)http://q.163.com/721961/blog/tydhz.bolo/963299220080259413989/#963299220080259413989
(4)http://www.verycd.com/topics/13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