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其詩語言如鸞羽鳳尾,華美異常;筆意酣暢,仿佛行云流水,無絲毫牽強佶屈之弊;修辭手法豐富,以比喻為最多,用得似初寫黃庭、恰到好處。詩作構(gòu)思奇巧,想象豐富,文采飛揚。例如《有贈》一詩寫美人的傾國之貌,“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兩臉夭桃從鏡發(fā),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設(shè)喻之奇、對仗之工、用語之美,真令人嘆為觀止、為之絕倒,夢之真可謂是鏤月裁云之天工也。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一),所錄盡是佳作。
補充詩集
有贈
莫道妝成斷客腸,粉胸綿手白蓮香。
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
舞勝柳枝腰更軟,歌嫌珠貫曲猶長。
雖然不似王孫女,解愛臨邛賣賦郎。
錦里芬芳少佩蘭,風流全占似君難。
心迷曉夢窗猶暗,粉落香肌汗未干。
兩臉夭桃從鏡發(fā),一眸春水照人寒。
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歲歲看。
道林寺
臨湘之濱麓之隅,西有松寺東岸無。
松風千里擺不斷,竹泉瀉入于僧廚。
宏梁大棟何足貴,山寺難有山泉俱。
四時唯夏不敢入,燭龍安敢停斯須?
遠公池上種何物,碧羅扇底紅鱗魚。
香閣朝鳴大法鼓,天宮夜轉(zhuǎn)三乘書。
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雞飲啄聲相呼。
金檻僧回步步影,石盆水濺聯(lián)聯(lián)珠。
北臨高處日正午,舉手欲摸黃金烏。
遙江大船小于葉,遠村雜樹齊如蔬。
潭州城郭在何處,東邊一片青模糊。
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長卿之門久寂寞,五言七字夸規(guī)模。
我吟杜詩清入骨,灌頂何必須醍醐。
白日不照耒陽縣,皇天厄死饑寒軀。
明珠大貝采欲盡,蚌蛤空滿赤沙湖。
今我題詩亦無味,懷賢覽古成長吁。
不如興罷過江去,已有好月明歸途。
美人嘗茶行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為碾瑟瑟塵。
閑教鸚鵡啄窗響,和嬌扶起濃睡人。
銀瓶貯泉水一掬,松雨聲來乳花熟。
朱唇啜破綠云時,咽入香喉爽紅玉。
明眸漸開橫秋水,手撥絲簧醉心起。
臺時卻坐推金箏,不語思量夢中事。
門前柳
門前蜀柳□知春,風淡暖煙愁殺人。
將謂只栽郡樓下,不知迤邐連南津。
南津柳色連南市,南市戎州三百里。
夷陬蠻落相連接,故鄉(xiāng)莫道心先死。
我今帝里尚有家,門前嫩柳插仙霞。
晨沾太一壇邊雨,暮宿鳳凰城里鴉。
別來三載當誰道,門前年年綠陰好。
春來定解飛雪花,雨后還應(yīng)庇煙草。
憶昔當年栽柳時,新芽茁茁嫌生遲。
如今宛轉(zhuǎn)稊著地,常向綠陰勞夢思。
不道彼樹好,不道此樹惡。
試將此意問野人,野人盡道生處樂。
為報門前楊柳栽,我應(yīng)來歲當歸來。
縱令樹下能攀折,白發(fā)如絲心似灰。
岳陽樓晚望
乾坤千里水云間,釣艇如萍去復(fù)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shù)行煙樹接荊蠻。
哭李商隱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
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干。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只應(yīng)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和友人鴛鴦之什
翠鬣紅衣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飛。
映霧乍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
采蓮無限蘭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
寂寂春塘煙晚時,兩心和影共依依。
溪頭日暖眠沙穩(wěn),渡口風寒浴浪稀。
翡翠莫夸饒彩飾,鸊鵜須羨好毛衣。
蘭深芷密無人見,相逐相呼何處歸。
舞鶴翔鸞俱別離,可憐生死兩相隨。
紅絲毳落眠汀處,白雪花成蹙浪時。
琴上只聞交頸語,窗前空展共飛詩。
何如相見長相對,肯羨人間多所思。
和人聽歌
氣吐幽蘭出洞房,樂人先問調(diào)宮商。
聲和細管珠才轉(zhuǎn),曲度沉煙雪更香。
公子不隨腸萬結(jié),離人須落淚千行。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紅臉初分翠黛愁,錦筵歌板拍清秋。
一樓春雪和塵落,午夜寒泉帶雨流。
座上美人心盡死,尊前旅客淚難收。
莫辭更送劉郎酒,百斛明珠異日酬。
水晶枕
千年積雪萬年冰,掌上初擎力不勝。
南國舊知何處得,北方寒氣此中凝。
黃昏轉(zhuǎn)燭螢飛沼,白日褰簾水在簪。
蘄簟蜀琴相對好,裁詩乞與滌煩襟。
席間詠琴客
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
殘句
楚王宮地羅含宅,賴許時時聽法來。
。ㄔ缑焚浝钌屉[。見《商隱集注》)
評價
如白居易的《食后》茶詩中,充分表露了他的淡泊情趣和他的處世哲學,詩云:“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舉頭看日影,已復(fù)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倍K東坡的《試院煎茶》詩中,則是于茶中求超脫。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zhuǎn)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fā)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扭娥眉。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相行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起(時)!
僧俗不同,志趣各異,而其詩境趣意亦有別。如皎然和尚的《飲茶歌》,則充滿清淡高遠的“禪味”。詩云:“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镄!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美女陪酒,佳人伴茶,也是文人受歌詠的題材,如崔玨的《美人嘗茶行》詩中,把美人春睡慵懶、品茗小坐的閨房情態(tài),描繪得唯妙維肖,令人贊嘆:“云鬢枕落困春泥,玉郎為碾瑟瑟塵。閑教鸚鵡啄窗響,和嬌扶起濃睡人。銀瓶貯泉水一掬,松雨聲來乳花熟。朱唇啜破綠云時,咽入香喉爽紅玉。明眸漸開橫秋水,手撥絲篁醉心起。臺時卻坐推金箏,不語思量夢中事。”
還有在一些茶宴盛會上,茶味的芳香隨茶湯沁入心頭的內(nèi)在感覺,不僅能給人以物質(zhì)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如黃萬里的“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錢起)鷓斑挽面云縈宇,免褐甌心雪作泓。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
西游記人物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為職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卻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記》及各地的傳說中,均有出現(xiàn)。相傳崔判官名玨,乃隋唐間人。
簡介
唐貞觀七年(633)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據(jù)說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發(fā)摘人鬼,勝似神明。”民間有許多崔玨斷案的傳說,其中以“明斷惡虎傷人案”的故事流傳最廣。故事說:長子縣西南與沁水交界處有一大山,名叫雕黃嶺,舊時常有猛獸出沒。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玨即刻發(fā)牌,差衙役孟憲持符牒上山拘虎。憲在山神廟前將符牒誦讀后供在神案,隨即有一虎從廟后竄出,銜符至憲前,任其用鐵鏈綁縛。惡虎被拘至縣衙,玨立刻升堂訊。堂上,玨歷數(shù)惡虎傷人之罪,惡虎連連點頭。最后判決:“啖食人命,罪當不赦!被⒈阌|階而死。崔玨死后,百姓在多處立廟祭祀。
結(jié)論
鬼判官取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冥府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