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2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初與陳紅霞拼檔說唱《梁!,后與朱介生及薛筱卿拼檔說
-
萬夏,1962-,出生于四川,1984年與李亞偉,胡玉,胡冬,馬松等共創(chuàng)“莽漢主義”詩歌流派。1990年代初主編,
-
斯蒂文斯,女,網球運動員。北京時間9月11日,在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美國選手斯蒂文斯發(fā)揮穩(wěn)定,耗時
-
顏令賓是唐代名妓,不但能奏樂唱歌,吟詩作畫,而且熟知古今名人軼事,談吐風雅多趣,氣質又特別高貴嫻雅,
-
庾肩吾,中國南朝梁代文學家、書法理論家。字子慎。原籍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端鍟そ浖尽份d有《梁
-
紀弦(1913~2013.7月22日),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
-
薛道衡(540~609) 隋代詩人。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內史侍郎,加
-
鄭愁予(1933年-),本名鄭文韜,現(xiàn)代詩詩人,出生于中國山東濟南,籍貫為河北寧河,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
-
羊令野(1923-1994),臺灣著名現(xiàn)代派詩人。原名黃仲琮,曾用筆名必也正、田犁、予里等,安徽涇縣人。羊令野
-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小名冬瓜。邢臺清河(今屬河北)人,一說南陽(今河南鄧縣)人,唐代詩人,以宮
-
楊鴻,男,1963年2月生,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學士(1983年,西南政法學院),法學碩士(1987年,中國政
-
楊鸞[清](公元一七一二年至一七七八年)字子安,陜西潼關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卒于高宗乾隆四十三
-
楊虞卿,字師皋,虢州弘農人。 楊寧之子。元和五年進士,為校書郎,擢監(jiān)察御史。與陽城友好。李宗閔甚器重他
-
](約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慕巢,虢州弘農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穆宗長慶初前后在世。元和四年,(公
-
楊廉(1452-1525),字方震,號月湖,一號畏軒,江西豐城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改庶吉士,弘治三
-
楊師道(?-647年),字景猷,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人,唐朝宰相,中書令楊恭仁之弟。 楊師道出身弘農楊
-
楊嗣復(783—848年),字繼之或繼子(《新唐書》為“繼文”),以宰相貶潮州刺史,居潮為政六年。入祀潮州
-
徐淑東漢女詩人(約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隴西(今甘肅東南)人。徐淑有詩集傳世。(《補續(xù)漢書藝文志》)
-
徐彥伯(?—714),名洪,以字行,兗州瑕丘人。七歲能為文,對策高第。調永壽尉,蒲州司兵參軍。時司戶韋暠
-
徐夤,字昭夢,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著有《探
-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
-
晚唐詩人杜荀鶴的詩風以關懷民疾和優(yōu)念時事為己任,無情地揭露和抨擊朝廷的腐朽和對百姓的摧殘壓榨關于其生
-
常建,男,唐代詩人。字號不詳。 《唐才子傳》說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煉自然,藝
-
唐詩人,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大理司直
-
翁卷,字續(xù)古,一字靈舒,樂清(今屬浙江)人。工詩,為“永嘉四靈”之一。翁卷詩,以明潘是仁輯刻《宋元四
-
余怒,男,漢族,1966出生,安徽省安慶市人。1985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99年出版詩集《守夜人》,2005年出版詩
-
張棗,詩人、學者、詩歌翻譯家,1962年出生于湖南長沙,畢業(yè)于四川外語學院。文學激情燃燒的20世紀80年代初
-
周倫佑:著名先鋒詩人、著名文藝理論家。籍貫重慶榮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文學寫作,1986年為首創(chuàng)立非非
-
伊沙,民間寫作代表詩人之一,出版的詩集有《餓死詩人》(1994)、《野種之歌》(1999)。
-
嚴力,1954年出生于北京。1973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79年開始繪畫創(chuàng)作。1979年參加民間藝術團體“星星畫會”,
-
吳晨駿,1966,1989年畢業(yè)于東南大學動力系,現(xiàn)在居南京。著有小說集《明朝書生》(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
詩陽,1963-,中國首位網絡詩人。原名吳陽,出生于安徽省蕪湖。詩陽曾旅居法國美國并獲得博士學位。1993年
-
?,1967-,出生于黑龍江省密山市一個農場工人家庭。父親所受的教育是私塾,他從事過許多職業(yè),如織布匠、
-
樹才,詩人、翻譯家。文學博士。
-
任洪淵著名詩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1937年夏歷8月14日生于四川邛崍,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61屆畢業(yè)。
-
歐陽江河,男,1956生于四川省瀘州市,原名江河,著名朦朧派詩人。1979年開始發(fā)表詩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
-
芒克,1950,原名姜世偉,生于沈陽,1956年全家遷到北京市。1969年到河北省白洋淀插隊。
-
孟浪(1961—),上海吳淞人,作家,曾獲首屆現(xiàn)代漢詩獎,出版有多本詩集,詩集有《本世紀的一個生者》《連
-
藍藍,1967- ? ,原名胡蘭蘭,出生于煙臺,中國現(xiàn)代詩人。
-
羅寄一羅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祖籍安徽貴池,生于天津。一九四三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經濟系。四十年代
-
呂德安,男,青年詩人。代表作品:《南方以北》,《頑石》等。
-
戈麥,原名褚福軍,1967年生于黑龍江省蘿北縣寶泉嶺農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代表作《戈麥詩全編》。
-
杜運燮(1915年-2002年7月19日),中國福建省古田人,現(xiàn)代詩人。1945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1951年起在北
-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國偉大的民族詩人。籍貫湖南桃源。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師文工
-
宋人朱熹在《監(jiān)本詩經》中認為莊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她是春秋時齊國公主,衛(wèi)莊公的夫人!对娊?衛(wèi)
-
左思(約250~305),字泰沖(《晉書》作太沖,考當時并無太字字形,當以墓碑為正,詳見下文“相關爭議”一
-
王小妮,1955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82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畢業(yè)后做電影文學編輯。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詩
-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曾用筆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zhèn),出生于天津,F(xiàn)代主義詩人、翻譯
-
陸憶敏,女,1962出生于上海,20世紀80年代畢業(yè)于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第三代詩人代表之一。就詩歌寫作
-
梁小斌安徽合肥人,1954年生,朦朧詩代表詩人。自1984年被工廠除名后,一直靠階段性的打工為生。他前后曾從
-
海子,男,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1989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年15
-
顧城,1956年9月24日出生于北京詩人之家,朦朧詩代表人物,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早期的詩歌有孩
-
大學肄業(yè),考選部交通事業(yè)人員高等考試及格。1948年去臺灣。1951年開始寫詩。后與詩人羅門結婚,以“伉儷詩
-
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 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 英文譯名:Lermontov,M
-
吉皮烏斯(З .Н .Гиппиус,1869—1945)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具個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詩人之一,
-
王翰(《舊唐書》作王瀚),字子羽,唐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唐詩大系》定王
-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
-
張謂(生卒年不詳), 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唐朝詩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寶二
-
張若虛(660年約720年),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官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吳中
-
張籍張籍(約767~約830)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蘇州(今屬江蘇),遷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
-
張泌,《花間集》列于牛嶠、毛文錫之間,稱為“張舍人”,字里無考。南唐時別有張泌者,為李煜舍人,且及見
-
張仲素(約769—819),字繪之,河間人,唐代詩人。
-
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詳,蜀人。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后,數(shù)舉進士不第
-
項斯([唐]約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遷,浙江仙居縣人。項斯是臺州第一位進士,也是臺州第一位走向
-
許渾(生卒年不詳),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七五律尤
-
徐凝,唐代詩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詳,與諍友張祐(792?-853?)年歲相當,與白居易、元稹同時而
-
韋應物(737-約792),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田園派詩人。玄宗時,曾在宮廷中任「三衛(wèi)郎」,后應舉成進士,
-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
-
翁宏[約公元九一五年前后在世]字大舉,桂林人。生卒年均不詳,不仕。入宋,寓居昭、賀間。與王元、廖融等交
-
王駕(851~ ?),晚唐詩人,字大用,自號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大順元年(890)登進士第,仕至
-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
-
王灣,唐代詩人, 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
王涯(公元764—835),字廣津,太原人,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共著有文集十卷。
-
溫庭筠 (約812—870),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漢族,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
-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
-
譚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為詩,而官不達。詩一卷。
[約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
-
蘇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人。九歲能詩文,少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乾封中進
-
齊己(863~937)俗名胡得生,唐潭州益陽(今湖南寧鄉(xiāng))人。齊己雖皈依佛門,卻鐘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
-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
-
唐代詩人。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陜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少有詞藻,工歌詠,“每作人必傳誦”(《唐才
-
權德輿,字載之,天水略陽人。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聞其材,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
-
皮日休(834至839~902),字逸少 ,男,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晚唐著名詩人、散文家,與陸龜蒙并稱"皮陸",
-
駱賓王,(約640~684)婺州義烏 (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起,被人們稱為
-
據《唐詩三百首新注》記載,馬戴,子虞臣,《唐才子傳》作華州(今陜西華縣)人,武宗會昌進士,在太原幕府中
-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zhèn))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大中八年(854),
-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
-
李適之(694~747),唐朝隴西成紀人。其為李承乾之孫,歷官通州刺史、刑部尚書等職,天寶元年,任左相,因與
-
李益(746-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陜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
-
金昌緒(生卒年不詳),生平不詳,大約為余杭(今屬浙江)人,唐代詩人,F(xiàn)今僅存詩《春怨》一首,卻是好詩
-
賈至[唐](公元七一八年至七七二年)字幼隣,洛陽人,賈曾之子。生于唐玄宗開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歷七年
-
賈島(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閬先),范陽(今北京大興)人,中國唐朝詩人。曾經做過和尚,法號無本
-
韓琮[唐](約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詩紀事作代封,此從新唐書藝文志注及唐才子傳)里居及生
-
胡令能(785年-826年),唐代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
-
高駢(821年-887年),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乃山東(太行山以東)漢族
-
唐詩人。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少貧寒,潦倒 失意。后客游河西,為哥舒翰書記。歷任淮南、西川節(jié)
-
高蟾[唐](約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河朔間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貧,工
-
顧況(約725年—約814年),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蘇州海鹽恒山人(今在浙江海
-
郭震,(656~713) 中國唐朝將領。字元振,魏州貴鄉(xiāng)人。以字顯。少有大志,十八舉進士,為通泉尉。任俠使氣
-
杜審言(約公元645年708年),字必簡,祖籍襄陽(楊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
-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自號三教布衣。祖籍嶺南或鄱陽。詩人早年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有